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五四运动的精神和今日青年之弱点

2019-1-24 22:54|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3646| 评论: 0|原作者: 佟登青|来自: 鸡柳王

摘要: 作为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陈独秀自己总结的五四运动精神一是直接行动,二是牺牲精神。注意,不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爱国主义。五四运动当然体现了知识青年的爱国主义热情,但这并不是五四运动最独特的特点。陈独秀的总结才更准确。

五四运动的精神和今日青年之弱点

 鸡柳王 激流1921 Yesterday

激流原号已阵亡,请关注新号。


文丨佟登青

本为为社会震荡青年派对:五四运动的精神和今日青年之弱点现场发言纪要,感谢佟登青授权激流网刊发。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场文化精英推动社会进步的接力赛,可以看擅长写故事的汉学家史景迁的著作《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1895-1980)》(台版全译本)。先是技术救国的洋务运动失败了,然后制度救国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了,所以作为辛亥革命党人的陈独秀才会在反思之后提出通过文化运动来启蒙大众的想法,陈独秀本人就是这么说的,现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也是这么说的,所以大家不要因为是官方说法就一律不相信。不仅是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在五四运动之前比新青年畅销得多的《东方杂志》(杜亚泉主编)也是类似的想法,只不过相对温和、保守一些。然而陈独秀、胡适、鲁迅这些主导了新文化运动的文化精英本身也只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环节,因为他们对于广大农民的潜力是忽视的,所以最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又取代了这些文化精英,成为了最终推动中国走上全面现代化和工业化道路的领导者。

可以说,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王国维一代是严复、张之洞、康有为一代的学生,陈独秀、鲁迅、胡适一代是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王国维一代的学生,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一代是陈独秀、鲁迅、胡适一代的学生,每一代的学生都超过了他们老师那一代的思想认识水平。至少从文化精英的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逐渐上升的历史进程,到了毛泽东一代达到了一个顶点,此后则是一代不如一代,目前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低谷。是跟着当代的这些文化精英搞“近亲繁殖”、搞封建山头,从而跟着这个趋势继续往下走,还是能够像过去从严复到毛泽东那样一代代地超越自己的老师,这取决于民间文化精英的觉悟和团结。

作为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陈独秀自己总结的五四运动精神一是直接行动,二是牺牲精神。注意,不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爱国主义。五四运动当然体现了知识青年的爱国主义热情,但这并不是五四运动最独特的特点。陈独秀的总结才更准确。

什么是直接行动?先来看看直接行动的反面是什么?就是间接行动,就是章太炎所讲的“凭藉已成势力”。放在今天,就是比如依赖于所谓的天使投资人、慈善资本家的那些互联网创业青年、社会企业或公益事业创业青年,或者依赖于政府政策和政府资金的那些参加社会少数派(性别、性向、种族等)平权运动或弱势群体(劳资关系中的劳动者、城乡关系中的乡村居民、政社关系中的平民百姓)维权行动的青年。今天的已成势力主要指资本和权力,章太炎当时则是指军阀。相反,直接行动不是依靠掌握着资本或权力的少数精英权贵,而是依靠广大人民。当然,不依靠已成势力不代表不能利用已成势力。具体来说,对于想要启蒙基层民众的人,直接行动就是秉承俄国民粹派“到民间去”的精神而深入基层,开展艰苦的、困难重重的基层工作,比如农村里的乡村建设、农民教育,工业区的工人教育、工会组织,城市里的市民教育、青年教育、团队建设等等。对于想要改变顶层设计的人,直接行动就是公开宣传和密谋夺权,比如当时蔡元培、汪精卫等科举体制下最后的一批文化精英参加了自制炸药暗杀满清大官的秘密活动,流亡国外的文化精英在日本出版杂志并偷偷带回国内散发。反观今天的中国,很少有人愿意去长期深入基层、直接帮助民众,更没有人去谋划“彼可取而代也”,这就是今天我们必须重提五四运动的“直接行动”精神的原因。面对一百年前我们同龄人的努力,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尤其是其中的知识青年应该是感到汗颜的,这种耻辱感可以催人奋进。

牺牲精神则是直接行动的必然要求,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因为直接行动必然导致行动者的个人利益受损,正所谓“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深入基层去促进思想启蒙和民众团结的文化精英会损失很多潜在的和现实的物质利益,而密谋夺权的文化精英则更是冒着杀头的危险。英国的社会主义学者柯亨写过一本书的题目就是《如果你是平等主义者,为何如此富有?》很多时候,牺牲不是来自敌人的残害,而是来自本方的必要自我保护措施,比如敌后卧底特工在结束地下工作之后常常会受到本方的严苛对待。

然而,不怕牺牲、勇于牺牲并不代表盲目送死。要注意区分必要的牺牲和不必要的牺牲。为了追求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斗争不是一锤子买卖,既要擅于把握有利时机发起进攻,也要在局势不利时有序地撤退到幕后去积蓄力量并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能进能退,乃真正法器。在本方相对于敌方处于弱势的时候要善于运用游击战的战术,尤其是在政治领域,在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要巧妙周旋、争取群众,不要蛮干硬上、死得悲壮。一味进攻不敢撤退,急于速成的想法,既反映了对于现存秩序和现有精英的幻灭情绪,也反映了对于文化启蒙的前景和社会进步的理念缺乏信心。

现在应该做、并且应该长期坚持做的事情是,用启蒙的价值观(共享共生而不是弱肉强食的自由、区分善恶而不是不分好坏的平等、同志之间而不是爱有差等的友爱)和由这些价值观所驱动的言行来潜移默化地、润物细无声地改变自己身边的熟人或网络上的陌生人。积五到十年之功,十年磨一剑,方可使整个社会的氛围产生一些积极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要耐心细致、理解民众、循循善诱,不要粗暴干涉、急于说服、好大喜功,不要居高临下地指责民众非蠢即坏,不要提一些“何不食肉糜”的不切实际的建议。要善于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联系起来,让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个人理想的实现离不开民众的团结和社会的进步,局部的进步离不开整体的进步,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区分敌友,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要积小胜为大胜,通过不断达到一些切实有用的小目标来增强民众对于彼此团结和共同斗争的信心,通过一次次的人群聚集和互相交流使民众从被权力和资本分割成相互提防的个人的原子化状态中挣脱出来,逐渐成为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同情、互相信任的公民。这就是文化领域的长期的阵地战,对此,青年人若要像昔日的先贤那样站在时代的前列引领社会的进步,就不能光有良好的愿望和满腔的热情,而是需要不断改造我们的学习,不断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团队建设,从而获得坚定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以星火燎原之势建立起一个个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自我纠错机制的学习型组织,到了那时,之前逐渐积累的量变就可以引起重要的质变,我们就可以开始尝试去向现存社会的不合理秩序及其代理人发起正面的挑战,而在这之前,必须像章太炎所说,要耐得住寂寞,自觉抵御侥幸成功(“搞个大新闻”、举起一面大旗)和已成势力(政府资源、资本支持)的诱惑。


陈独秀: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在中国公学第二次演讲会上的讲演(1920年4月22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716/20/21412_485348618.shtml

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点(1919年初演讲)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497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4:42 , Processed in 0.01350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