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工 农 查看内容

实用主义团结 —— 基于珠三角新工人集体行动案例的分析

2019-2-22 23:18|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42113| 评论: 0|原作者: 汪建华|来自: 《社会学研究》(京)2013年1期

摘要: 在新工人各种类型的集体行动中,盛行着“实用主义”的团结文化。工人能够灵活地运用并界定官方提供的各种意识形态,尤其是充分地利用国家法律所赋予的空间,但又不被法律话语和司法途径所束缚。工人日常生活的资源为工人形成更广泛的团结提供了可能。

注释:

①在李静君那里,“新工人”的“新”是相对于“国企老工人”(veteran state workers)而言,“新工人”指的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从农村进入城市务工,从未经历过改革之前的阶级话语和工厂集体生活的农民工(Lee,2007)。本文所谓的“新工人”即沿袭李静君的这个用法,而并非专指“新生代农民工”。

②底层话语也时有出现,但是效果远不如法律话语。

③当然潘毅等人也承认,宿舍居住形态的高流动性妨碍了社区的形成和有效组织、制度的建立,同时它也被用来监视、控制工人(任焰、潘毅,2006a)。

④只接受过义务教育的新生代工人,在很多方面(如社会关系网络、发展期望、身份认同等)与老一代有较大的相似性。考虑到中等教育在未来的普及趋势,及其在塑造年轻工人生活方式方面的重要作用,当我们讨论新生代工人时,更多地是指接受过中专、高中甚至大专教育的“80后”工人。当一个企业同时存在新老两代工人,且新生代工人基本只受过义务教育时,我们在案例划分时仍将其归为老一代工人的维权行动。

⑤匿审专家建议本文采用陈佩华的产业关系模式对工厂进行划分。陈佩华将外资企业的产业关系划分为西方(包括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东方的专制管理模式,这对本研究很有启发。但是笔者认为,仅关注管理模式是不够的。在管理模式之外,国家干预(如户籍制度的存在、对劳工三权的态度、官方工会的下渗、司法和行政规制方式)、劳动力再生产(“拆分型”)、市场竞争(不同行业的利润空间、上下游厂商合作方式),以及劳动过程(劳动强度、是否流水线作业、是否站立式作业、技术性岗位的存在与否)等维度都将极大地塑造产业关系,并再生产出政治(社会关系)与意识形态(工人的体验)的效果。因此,笔者更倾向于借用“工厂政体”的类型划分来概述这种差异。

⑥蔡禾(2010)最早区分了“底线型”和“增长型”利益诉求。他提出,“底线型”利益诉求是指劳动者在工资收入、工作时间、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方面为达到国家法规明文确定的标准而展开的利益诉求;“增长型”利益诉求则是指劳动者不满足底线利益的获取,要求自身利益的增长与企业利益增长或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本文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基本上与蔡禾的定义一致。

⑦按照学术惯例,本文涉及的企业和人物,一律采用化名。

⑧该厂加班工资为11.38元/小时,超量奖金标准为9元/小时。

⑨n指工人的企业工龄,0.5n就是指工人被企业解雇时,以0.5乘n,再乘当年的月基本工资当做赔偿。这远低于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

⑩本研究对新工人集体抗争团结纽带的考察主要是就普通工人而言的,因此,在松电厂的罢工事件中,虽然存在班组长之间的默契,但是普通工人是分散的。在面对班组长的背叛时,他们无力以自身的团结行动做出回应,因此笔者将其归入到原子化的抗争形态中。

(11)其实工人很明确组装科的枢纽性地位,只要他们停工,其他科也没法生产,因为很多科都是为他们生产组装的零部件。

(12)公司普通员工上班一般分为早、中、晚三个勤,组装科为了保证生产质量,只有两个勤。

(13)对于消费主义的批判性论述,可参考马尔库塞,2008;鲍德里亚,2008。

【参考文献】

[1]蔡禾,2010,《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开放时代》第9期。

[2]郭于华、沈原、潘毅、卢晖临,2011,《当代农民工的抗争与中国劳资关系转型》,《二十一世纪》第124卷。

[3]华尔德,1996,《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4]韩起澜,2004,《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卢明华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马尔库塞,2008,《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6]具海根,2004,《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梁光严、张静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潘毅、陈敬慈,2008,《阶级话语的消逝》,《开放时代》第5期。

[8]潘毅、卢晖临、郭于华、沈原,2011,《富士康辉煌背后的连环跳》,香港:商务印书馆。

[9]裴宜里,2001,《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0]鲍德里亚,2008,《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1]任焰、潘毅,2006a,《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社会学研究》第4期。

[12]——,2006b,《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第3期。

[13]斯科特,2007,《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4]汤普森,2001,《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5]汪建华,2011,《互联网动员与代工厂工人集体抗争》,《开放时代》第11期。

[16]Burawoy, Michael 1985,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 Factory Regimes under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London: Verso.

[17]Chan, Anita 1995, “The Emerging Patterns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and the Rise of Two New Labor Movements.” China Information 9.

[18]——2011, “Strikes in China's Export Industr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China Journal 65.

[19]Chan, Chris 2009, “Strike and Changing Workplace Relations in a Chinese Global Factory.” Industry Relations Journal 40.

[20]——2010, “Class struggle in China: case Studies of Migrant Worker Strik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South African Review of Sociology 41.

[21]Chan, Chris & Pun Ngai 2009, “The Making of a New Working Class? A Study of Collective A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South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98.

[22]Gallagher, Marry 2011, “Changes in the World's Workshop: The Demographic, Soc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Behinds China's Movement.”提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劳动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现状分析国际研讨会”论文。

[23]Hershatter, Gail 1986, The Workers of Tianjin, 1900-1949.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24]Lee, Ching Kwan 1995, “Engendering the Worlds of Labor: Women Workers, Labor Markets, and Production Politics in the South China Economic Miracl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0.

[25]——1999,“The Politics of Working-class Transitions in China.” 提交北京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全球化与劳工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

[26]——2007, Against the Law: Labor Protests in China's Rustbelt and Sunbelt.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7]Leung, Pak Nang & Pun Ngai, 2009, “The Radicalisation of the New Chinese Working Class: A Case Study of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Gemstone Industry.” Third World Quarterly 30.

[28]Pun, Ngai, Chris Chan & Jenny Chan 2009, “The Role of the State, Labour Policy and Migrant Workers' Struggles in Globalized China.” Global Labor Journal 1.

[29]Pun, Ngai & Lu Huilin 2010, “Unfinished Proletarianization: Self, Anger and Class Action amo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Peasant-Workers in Present-Day China.” Modern China 36.

[30]Silver, Beverly J. 2003, Forces of Labor: Workers' Movements and Globalization since 187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9 01:39 , Processed in 0.03637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