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失业问题的理论适用性.

2019-2-25 00:01|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8799| 评论: 0|原作者: 石冀平|来自: 察网

摘要: 西方经济学的失业理论不具普适性,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失业问题的适用性也是一个问题,至少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对中国的失业问题具有解释意义和政策指导价值。

西方经济学的失业理论不具普适性,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失业问题的适用性也是一个问题,至少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对中国的失业问题具有解释意义和政策指导价值。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失业问题的理论适用性——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理论与现实

一、 西方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对中国失业问题具有适用性吗?

众所周知,在经济理论范畴中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失业问题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论分析和理论解释,并由此得出不同的理论判断和结论。一种是资产阶级经济学(或称西方经济学)的失业理论,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失业理论。这两种理论尽管本质上截然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失业问题为对象。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并且颇具探索性的经济模式。这一模式中的失业问题作为理论研究对象事实上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新的理论对象需要新的理论框架和新的分析工具,虽然它不排除对既有理论的借鉴,但既有理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影响力显然不足以合理解释和有效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演进中的失业问题。而从理论界对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来看,无论从基础理论和技术分析层面似乎没有或很少意识到这一问题,同时在基础理论和技术分析层面突出地表现出对西方经济学的学术偏好。这种偏好明显地在失业问题研究中具主流地位的重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失业理论的指向是资本主义经济,而中国的改革承诺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市场经济,因此将其应用于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失业问题研究,会面临敏感的意识形态窘境。而西方经济学多年来已经被主流学者做了非意识形态化的解读,在目前中国经济学领域俨然成为主流的所谓纯科学理论。由此在失业问题研究中,西方经济学成为主流的理论工具也是顺理成章的。那么西方经济学的失业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失业问题的研究,它是否是有效的理论分析工具和对策性工具?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失业理论是以西方经济体制下的失业问题为对象的,因此基本结论的引出应以讨论下面的问题为线索。

西方经济学中的失业理论是否对其自身经济制度中的失业问题给予了正确解读?其应对失业的对策性理论效力如何?以问题为对象性的理论构建,其逻辑探寻的起点首先应当是问题的起因,西方经济学的失业理论也确实秉承了这一逻辑。但在西方颇为流行在中国也颇有影响的教科书中,并没有就失业问题的起因给予确切的回答。如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的教科书承认:

【“市场经济中失业的原因这一话题在经济学家中引起的争论之多,没有任何其它话题能与之相比。”

在具体谈到失业的原因时也是含糊其词地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经济学家寄希望于微观经济学来帮助理解失业的存在。在这方面,虽然没有出现一种被普遍接受的理论,但许多分析都采纳了这样一种观察结论:失业的出现是因为工资没有足够的灵活性以出清市场。我们下面将探索为什么工资无灵活性,为什么非灵活性工资导致非自愿失业。”

在这段话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关于失业原因的解释上并没有一种取得共识的理论;二是被国内主流经济学家奉为金科玉律的用工资刚性解释失业的理论(此类学者以此论为依据反对设定最低工资)只是一种观察性结论。此外,这种与工资非灵活性相联系的失业实际是指非自愿失业,西方经济学理论中还有所谓自愿失业。自愿失业的定义是不愿接受现行的市场工资而自愿放弃工作。这一定义决定了这类失业不是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研究对象,甚至不应算作失业,只不过“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仍可能被官方统计为失业者”。就所谓导致非自愿失业的工资非灵活性而言,其原因也被认为“属于现代经济学中最深奥的未解之谜。今天,几乎没有经济学家会说,工资变动是如何快捷,足以消除劳动的短缺或过剩。同样,也没有谁能完全了解工资,薪金行为迟滞的原由。我们这里也只能提供关于工资非灵活性根源问题的一个尝试性估价”。这种对工资刚性根源的尝试性估价一般被概括为几个方面:最低工资法,工会的市场势力,效率工资。此外,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还认为存在所谓寻找性失业,即寻找工作过程中的失业。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变迁导致的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及劳动供给方寻求新工作的选择,即所谓的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概括来讲,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对失业起因的基本结论是:一些失业是自愿的;工资刚性是非自愿失业的原因,但这只是观察性结论;经济变迁导致的劳动力需求变化和劳动供给方对新工作的寻求也是非自愿失业的原因。

从学理上看,西方经济学对失业原因的解答是纷杂模糊和不确定的(西方经济学家也承认这一点)。先就自愿失业而言,这一推论实际诉诸于人的自然偏好(如偏好闲暇),也就是诉诸于很难把握的人的主观意识。至于将工资的非灵活性作为非自愿失业的原因,其逆推论则是工资的灵活性将会使劳动市场出清。且不讲结构性非自愿失业与工资灵活性无关,即使以工资具有完全的灵活性为前提,也不一定能推论出劳动市场出清的结论。因为资本雇佣劳动的目的是获取利润,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取决于获利预期。如果预期获利为零甚至亏损,即使工资灵活到零的水平,资本也不会雇佣劳动。在现实中,当经济形势与前景极不景气和乐观时,即使工人愿意接受灵活到很低的工资,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就是在验证这一逻辑。实际上西方经济学家在谈到工资灵活性会导致劳动市场出清时,也谨慎地表示“在一个理想的劳动市场中”才适用此结论。这种“理想的劳动市场”不仅是指西方学者所认为的不存在“最低工资法”,“工会的市场势力”等所谓障碍,实际上还要包括资本对劳动的需求不受获利前景制约的假定,而这一假定显然不成立。还要指出的是,按西方经济学对失业的所谓分类,上述的失业原因也是所谓自然失业率的基本构成要素。同时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中还有所谓围绕自然失业率波动的周期性失业概念。对周期性失业原因的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虽然也是纷繁杂陈(如货币论,创新论,心理周期论,太阳黑子论,政治周期论等),但最终还是落实在供求失衡上。而供求双方又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动力,即以主观追求利益为动力。这实际上又将周期性失业的原因归结为人的自然偏好,既归结为难以把握的心理层面的问题。

总之,西方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对失业原因的分析或是诉诸于模糊而又难以把握的心理偏好,或是在逻辑上难以完全自洽(劳动市场出清论)。以这样一种状态作为逻辑起点的失业理论建构能否有效应对现实的失业问题起码是有疑问的。这在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基本结论中就可见其端倪,比如自然失业率概念的引出实际上是得出了失业不可避免的结论。本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理论,结果得出了问题无法避免和彻底解决的结论。以至于最终将失业理论构建成了证明失业具有理论合法性并与失业相妥协的理论。也正因为如此,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效力实际仅限于对策性理论的范畴。由于对失业原因的分析存在严重缺陷,基本以降低自然失业率为目的的对策性理论的实际效力也是有限的。

【“在对可能会使自然失业率降低的各种途径进行了上述考察之后,我们还必须提请大家注意:30年来有关这一题目的研究和劳动市场的实际经验,已使客观的分析家们在陈述其看法时变得极其谨慎。他们很少提出迫使失业者陷入忍饥挨饿境地的解决办法,其大部分建议也许只能对自然失业率产生极为有限的影响”。

同时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反周期的对策性理论也面临困境。

【“今天的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在我们的经济运转中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如若失业水平低于这一自然失业率,那么我们的经济就只能冒着螺旋式上升的通货膨胀的危险来运行。而且他们还认为这一自然失业率常常是异乎寻常的高。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人发现,这种充斥着北美和欧洲国家的高失业现象,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缺陷。设法找到一种方法,以摆脱这种必须以高失业率来遏制通货膨胀的残酷的两难处境,仍然是现代宏观经济学最着力关注的问题之一”。

此外,尽管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出现和演变有着较长的历史传承,但失业至今仍是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严重问题。这一现实也可印证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功用和效力价值几何。既然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长期以来对自身经济体制下的失业问题都不能给予合意的解读和应对,那么用这种理论解读和应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失业问题,其效能显然是值得质疑的。

实际上西方的发展经济学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时,也并非完全套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分析工具。这种研究指出:

【“第三世界就业问题因而在许多方面,在历史上是独特的,因此需要许多非正统的分析。……因此我们需要采用远远超过简单扩大总需求的凯恩斯式政策的各式各样的对策。”

这一看法提示我们在研究失业问题时,即使不考虑基本制度层面的本质区别,至少也要考虑不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失业成因和应对之策的影响和制约。西方正统经济学中关于失业成因问题的基本理论模型和对策性理论并不具有普适性。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失业问题的适用性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至少不能简单套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5:17 , Processed in 0.01711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