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社区 查看内容

什么是官僚资本以及官僚资本的两重性

2019-2-27 05:39|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53315| 评论: 1|原作者: 许健康|来自: “盗火”

摘要: 李延明等专著的第五章“现阶段中国社会是否形成了新资产阶级”,对此做了许多调查和分析,作为补充,下面再谈谈我的看法。什么是官僚资本?如何对官僚资本进行历史定位?什么是官僚资本的两重性?

 

官僚资本还出现在半殖民地附属国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也是那里资本原始积累的主导形式,同样具有西方官僚资本的封建性、寄生性和掠夺性。但垄断半殖民地对外贸易和对外金融的不是附属国的官僚资本,而是资本主义已经确立并控制了世界市场的宗主国的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

 

半殖民地附属国的官僚资本是由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豢养并为之服务的代理人,又与封建地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西方列强对东方被压迫民族进行殖民掠夺最理想的中间人。

 

因此,东方的官僚资本与西方官僚资本在原始积累过程中作用的最大区别,是东方官僚资本所具有的买办性。他们依仗手中的政治权力,出卖本国的民族利益,帮助外国资本压迫和剥削本国人民,在外资攫取超额利润的前提下,分享其中外资给予官僚买办资本的红利,成为半殖民地资产阶级的上层即大资产阶级。

 

半殖民地社会被帝国主义及其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掠夺的对象主要是农民,还有无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因此,东方的官僚买办资本同样具有两重性:起初促进了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后与其靠山帝国主义一起,成为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主要障碍。

 

东方官僚资本与西方官僚资本一样,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但是,由于半殖民地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不敢发动和领导被压迫人民起来革命,又由于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背靠着强大的帝国主义,因此,东方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总是难以逃脱半途而废的流产命运,甚至对于资本主义长期而极痛苦发展的普鲁士式道路也只能望尘莫及。

 

从洋务运动生长起来的官僚买办资本,在旧中国的最后几年曾发展到它的顶峰,即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人民革命一举结束了四大家族的统治。

 

现在,大体上可以对“什么是官僚资本”的问题,做出比较明确的回答。

 

官僚资本是利用政治特权、主要通过在商品流通和金融领域的掠夺,进行财产再分配的资本原始积累形式。

 

官僚资本从三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资本形态中产生出来,并在这三种资本形态中生存、活动和发展。这三种不同的资本形态分别是:官僚私人所有的资本;官僚经营管理的国家资本;官僚支配的其他私人资本(见王亚南:“中国官僚资本之理论的分析”,《中国经济原论》,第381-407页,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所谓官僚资本的“掠夺性再分配”特征,就是指它通过盗窃国库和权钱交易的种种方式,把已经产生和积累的国家资本和其他私人资本不断再转化为官僚私人所有资本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国家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中,作为资本原始积累主导形式的大大小小官僚资本以“诸侯割据”的形式再度出现了。它与上面说的历史上的官僚资本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掠夺的主要对象,是全民和集体两种公有制积累的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因而具有对抗社会主义道路的直接破坏性和反动性。

 

据一些学者的粗略估计,每年因官商勾结的腐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中国GDP的15%左右。相比之下,这些年里中国产业资本的销售额利润率最好也不过6%左右,产业资本的资本收益率更只有3-4%。官僚资本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官僚资本的掠夺,迫使真正从事实业的资本如果不交纳对“润滑剂”的贡赋,往往连简单再生产都无法维持。但官僚资本极其贪婪地进行掠夺的冒险性,又使被迫纳贡的实业资本在遭受轮番洗劫后,几乎血本无归。官僚资本在商品流通和货币金融领域对资产的掠夺性再分配,是造成国家财政赤字恶化,银行坏帐率居高不下,产业资本的自主发展缓慢以至停滞萎缩,工人大规模下岗失业,农民撂荒外出,社会贫富严重两极分化的结构性因素。

 

当前官僚资本的再现有其反动的两重性:一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直接掠夺和瓦解;二是再次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官僚资本就这样成了当前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的焦点。

 

中国官僚资本的再现是在西方资本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形成的,因此,它与资本全球化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说明。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工农 2019-3-12 12:49
什么是资本?作者得弄清楚。文章里说的,都是寻租行为,这是地主阶级的手段。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6 01:28 , Processed in 1.522207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