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1948年中秋克济南

2019-3-23 05:11|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35737| 评论: 1|原作者: 马前卒

摘要: 济南战役进程之快,超出敌我双方意料,成为摧垮敌军心理,鼓舞我军士气的样板式胜利。继豫东战役击垮国民党野战自信后,济南战役让国民党意识到,重兵设防、铁路交汇的大城市也不再安全,战略上越来越保守,最终导致之后的三场大战被动挨打。

第3.5场战略决战——1948年中秋速克济南城

1948年秋,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即众所周知的决战年。

经过两年作战,我军兵力从127万发展到280万,其中可机动作战的野战军149万;国民党从430万被削减到365万人,其中可用的正规军198万。一线战斗部队总体规模已经接近。

随着解放军的胜利,各农村解放区在扩张中逐渐相连,覆盖国土面积235.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24.5%,其中包括县以上城市579座;覆盖人口1.68亿,占全国人口35.3%,这已经足以支持上百万野战军发起前所未有的攻坚战和歼灭战。

自解放战争开始以来,解放军一直避免攻击铁路交汇的大城市,尤其是附近有海港的大城市。与之对应,国民党军也把这样的大城市,如沈阳、锦州、天津、徐州视为战略据点,用来集结兵力。只要解放军不主动围攻战略据点,就不会有决定性的大战出现。

现在情况变了。

1948年9月12日,我东北野战军开始清扫锦州外围诸点,对锦州展开攻势,发动后来被称为辽沈战役的大决战。这场战役和之后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并称为三大战役,被认为代表了解放战争的决战阶段。

然而,济南战役同样攻占了沿海省份的铁路交叉点,却往往被归于“决战序幕”而不是决战序列。实际上,济南战役爆发于9月16日,比辽沈战役还晚,歼灭10.4万敌军,拿下了省会城市,明显改善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即便被之后淮海战役歼敌55万的光环所遮掩,也不应被简单地贬为决战年的“敲门砖”。本文作为解放战争决战年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就从这第“3.5”场大决战说起。

一 战前态势:南线独立“当家”的尝试

1948年,青岛、广州与海南、台湾尚有美国海军基地;上海、西安、兰州、成都、昆明、天水、湛江、台北等地尚有美国空军基地。而战后两大阵营潜在矛盾正在逐渐浮现,倘若全国解放进度拖慢,美国加大对蒋集团援助,甚至直接干涉的可能性会明显提升。采取积极主动的战略,以争取提早结束解放战争,是当时历史环境下我军的必然选择。

A. 在江北解决问题

解放战争之初,解放军的战略是“南守北攻”,即南线以邯郸为中心,切断京广(平汉)铁路,阻止国民党军主力持续补给东北,同时全国调拨资源、干部去东北,抢在国民党军之前建立牢固根据地,再反过来支援关内。即全国战局的胜利,取决于林彪何时能肃清东北国民党军,派遣一支前所未有的解放军入关作战。东北野战军干部也曾放出豪言壮语:“四野包打天下!”。

在这一战略思路下,南线(第一、第二、第三野战军)的主要任务就是牵制和防守反击,为林彪争取时间。为此,延安和富庶的苏北根据地都可以放弃。此外,面对国统区人口远远压倒解放区的现实,南线部队还必须竭力破坏国民党征发民间资源的努力。

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在长江以南。1948年8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决定江北尽量保持对峙,江南以一年为限,再编练200万新兵,北上发动攻击。如果解放战争按既定节奏进行,等到1949年林彪入关再发起关内总决战,就必须想办法打乱蒋介石的江南动员计划。而解放军在长江以南除了孤立的海南根据地外,只有几支千人规模的游击队,没有正面打击国民党动员的能力。

针对这个现实,早在1948年初,中央军委与地方商讨后,制定了“渡江跃进”计划。该计划拟将一部分华东野战军组成“东南野战军”投入到长江以南,在打乱蒋介石集团大后方部署的同时,争取调动邱清泉兵团、胡琏兵团及在中原实施“围剿”的广西军抽调20~30个旅南下回援,减轻我军中原部队压力。按计划,粟裕应率领华野1、4、6纵队于5月南下渡江。

4月中下旬,粟裕经中工委向中央军委转呈了长达三千多字的电报长文,反对“渡江跃进”计划。经过缜密分析与计算,粟裕认为,10万人在丢掉重武器突入江南后,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敌后部署,但敌摩托化主力不会回援水系复杂的江南地区,蒋介石也不会将好不容易调离的广西军调回江南,回援的只能是杂牌军,对中原战场影响有限。而失去后勤支援的我军突入部,在敌军围堵下辗转诸省,至少减员5万以上——同样的减员代价,足以在中原战场上歼灭10万以上敌军。如能优先在中原削减敌军主力,将有助于在短期内改变敌我力量对比,更快改善中原战局状况。

5月初,粟裕就其电文到城南庄向中央军委作进一步阐述汇报,提出发动江北决战的战略依据:敌军在中原围绕重点城市及三大铁路干线被动防守,机动能力差,有利于我军在运动战中寻机歼灭;中原地势平坦,我军徒步机动力更强,破坏交通线后,敌军机动劣势更显著;我军突入中原作战的外线部队,但距老解放区较近,有较充足的后勤支援;中原地区新解放区已初具规模,有助于下一步在江北展开大规模围歼。

中央军委经审慎考虑后采纳了粟裕的意见,暂时放弃渡江机动战,改为江北歼敌。

国民党计划在江南编组数百万新军,而解放军高层却放弃了渡江扰乱动员的方案,这说明军委对关内解放军尤其是华东野战军的作战越来越有信心,认为他们不一定要等东北野战军南下再发动决战,而是有可能“自行解决问题”。在国民党的新军形成战斗力之前,就能摧毁徐州和南京方向的国民党主力。

解放战争的时钟再一次被拨快。

由于四个月内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英勇作战的结果,而特别是南线的睢杞战役(之前提到的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北线的锦州、长春、辽西、沈阳诸战役的结果……

……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毛泽东 1948年11月

1948年6月敌我态势 淡红色区域尚处于敌我争夺阶段

B. 南北战线的切割

此时,蒋介石五大战略集团已被我军分割在华北、华东、西北、东北战场:东北卫立煌控制辽中、热河,华北傅作义控制平津、绥远,山西阎锡山死守太原,胡宗南控制西安、关中及汉中,马步芳、马鸿逵以兰州为中心在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建立独立战区牵制我西北军力。除了沈阳和徐州各自有两三个兵团可供机动外,其他各部都基本丧失了战略机动能力,只能消极防守。

但是,傅作义集团地处南北线战场之中,控制了天津这个海港兼铁路枢纽。从天津出发,东北去锦州葫芦岛,东南到济南,都只有300多公里。而傅作义当面的解放军部队只有相对较弱的华北第二、第三兵团。在南北线决战即将到来的压力下,如果傅作义能稍微抛开一点军阀本能,愿意放弃地盘来派出援军,的确可以为南北线决战制造最大变数。反过来说,南北线决战谁先发动,就要承担吸引傅作义援军的代价。

实力最强的东北野战军承担了这个任务。9月12日,东北部队倾巢出动,开始锦州外围作战,傅作义必须同时考虑两个问题——蒋介石必然会要求自己援救东北,而他的军阀班底希望能确保西北方向的退路。

最终,傅作义抽调一部分兵力组成“东进兵团”,向锦州方向突破,被董存瑞的老部队阻于塔山。同时,华北军区虽然无力攻坚,但也全力佯攻大同张家口,导致傅作义派出剩下的机动兵力援救老巢。到此,傅作义全部机动兵力都被牵制,济南王耀武集团再也指望不上北方来的支援,华东军队“只”需要抗住国民党最强大的徐州集团,就可以把济南当成一座孤城来围攻。

国民党的孤城,被全国一盘棋的解放军围攻,这场战役在战略布局阶段,已经分出了一半胜负。

二 战役筹备:敲定方案

1948年秋,在我华东、华北广大解放区中,济南与太原已是两座孤岛。

从战略上说,蒋介石命王耀武坚守济南,目的是在我解放区中钉一颗钉子,拖延解放军南下节奏。而攻占济南,意味着解放军第一次永久性攻占省会城市,将山东、河北解放区连成一片。

1948年6月,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地区战略反攻形势

从战术方面看,攻击济南是为夺取国民党重兵防御的大城市立一个典型。此前解放军从未攻占过十万人设防的城市,对攻坚信心不足。尤其是即将承担大决战最重要使命的东北野战军,新兵比例较大,曾多次出现攻城不力情况,以至于不愿直接攻击锦州,而是希望围城打援。如果华东野战军能顺利攻克济南,东北野战军在大决战中也会采取更大胆,更自信的战略。

济南孤城因此成了全国各战略区关注的焦点。

济南战役前,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地区,敌我主要野战兵力部署如下(⚪为解放军纵队/国民党军/国民党整编师,济南地区■为国民党旅):

济南战役前,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地区,敌我兵力部署

国民党在江北的防御轴线是陇海铁路。国民党徐州、华中“剿总”以徐州、信阳为中心,用几十万大军摆出一条防御带。其中,徐州“剿总”下辖4个兵团、6个绥靖区,包括孙元良第16兵团、黄百韬第7兵团、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以及第1、3、4、9、11绥靖区,是国民党最强大的战略集团。

为加强济南防御力量,蒋介石于1948年8月将驻青岛整编第32师57旅和驻徐州整编第83师(后100军)第19旅空运至济南。同时计划在我军攻坚遭受损失之际,以邱清泉兵团、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等17万主力分路北进,打一个“济南会战”。而在青岛、徐州、北平等地机场,蒋介石准备调动162架战斗机、42架轰炸机对我军攻城、阻援及后勤补给线进行袭击与破坏。

徐州“剿总”雄厚的兵力,对我军解放济南的战略部署形成严重威胁。到底是优先在外线进行大规模歼灭战,还是优先攻占济南,粟裕提出了三个初步方案:

A. 优先在外线打歼灭战:集中全力大军南下,越过陇海铁路,截断徐蚌线,在孤立徐州的同时重点打援,减轻老解放区压力,争取歼灭敌军5个军以上主力。但南下大兵团作战会降低我军机动性,增加补给压力,同时敌军保有较强机动能力,有一定战略风险。

B. 集中主力攻打济南:大军集结围攻济南,抽出少量兵力阻挡徐州方向援军。但敌军在济南守备力量雄厚,且城防构筑发达,容易久攻不克,阻援压力极大。如不能有效阻援,济南战役便成僵局,兖州、济宁等我方已占领城市也会出现危险。

C. 扰济打援:少量部队威胁济南,主力阻援,这是我军以往调动敌军的惯用战术。如敌军大力北援,则打一场会战,如敌不援,则重点转向攻占济南。

三个初步方案中,粟裕最倾向于第三个,并初步划定了阻援战场。然而,第三个方案虽看似预留了足够的策略周转空间,却没有足够明确的战役目标。适合过去的游击战、机动战阶段,并不符合决战阶段的需求。正如毛泽东催促林彪冒一定的风险强攻锦州,毛对粟裕的战略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毛泽东在回电中一阵见血地指出,蒋介石集团已经学乖了,不真打济南,敌军就算救援也势必谨慎集结、缓缓推进,并不真援——到最后还是要真打。

所以,毛建议粟裕采取第二个方案,争取在济南城打一场大围歼战。

中央军委的后续致电进一步提出要求,命令粟裕在确保攻克济南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攻城投入兵力,且根据攻克临汾耗时72天的经验,须做好久攻不克的最坏准备。最终,在打响济南战役前的最后一周,华东野战军敲定了攻击打援的最终部署:以44%兵力共计14万人组成攻城兵团,以56%兵力共计18万人在济南南方负责阻援。

各部队具体调动方案如下:

攻济打援调动

调动后部署

除了反复推敲战役计划,华野在情报收集、战术训练与后勤动员工作上也提早做了准备。侦察方面,除了摸清敌兵力、火力与防御工事部署,甚至深入侦察,将半夜看戏的吴化文警卫团团长抓做俘虏。战术训练上,不仅修筑了模拟训练用的工事与城墙,还动用了华野仅有的4辆M3A3“斯图亚特”美式轻型坦克,训练步坦协同。后勤方面,组织了50万支前民工,设立数百个转运站,组织11个前线野战医院,堪称解放战争以来准备最充分的战役。

万事俱备,9月9日攻城各部队开始集结,15日各部队逼近济南城郊,到达计划阵地(■为我军师/国民党军旅级单位):

15日临战敌我态势

三 战役过程

攻打济南,我军首要目标是拿下敌城西机场与城东茂岭山、砚池山防御阵地,而敌军最强战力就是分别由青岛、徐州空运调来的57旅与19旅,这两个旅有较强机动能力与火力配备。

我军经分析认为,王耀武对驻守机场的吴化文84师极不信任,甚至不愿让吴化文独挡一面,用整编第2师将吴化文部围在机场一带。而东部茂岭山、砚池山阵地工事构筑较为发达,火力点较多,且有徐州运抵的19旅精锐部队驻守,如果强攻必然造成我军较大伤亡。为此,我军需要创造调动敌军的机会,争取在敌军运动中寻找破绽。

我军首先在西线制造大规模集结,准备强攻机场的迹象。王耀武误认为我军绝对主力在西线,将驻守于东部防御阵地的19旅调至机场以西,向古城方向集结,以较弱的77旅及地方部队换防茂岭山、砚池山阵地,并让崮山方面的57旅回撤。我军一方面准备趁此机会突袭敌军城东防御阵地,一方面联络吴化文部,争取其起义,为西线推进做准备。

A. 第一阶段

16日凌晨,我军西线开始清扫外围战场,两广纵队、华野司令部警卫团(都是精锐但比较单薄的部队)包围长清,3纵、10纵及鲁中南纵向长清东北一带挺进。24时,济南战役正式打响。此时恰逢1948年中秋,明月照耀下,各部队快速穿插到位。

(以下图中■均为我军师/国民党军旅级单位):

16日敌我态势

17日白天,攻城西兵团继续向机场挺进,同时长清完成对敌守军围剿。攻城东兵团则在茂岭山、砚池山守备力量意志薄弱的情况下,一举突袭攻占阵地,打开济南东大门:

17日敌我态势

城东要塞瞬间被破防,令王耀武大惊失色,以为我军在西线只是佯攻,主力在东线,于是又匆忙命令19旅向东转移,同时调整编第2师211旅回城作为机动力量。18日,我军攻城西兵团进一步向机场集结,并以火炮控制了机场区域,打断了邱清泉兵团整编第74师(孟良崮战役后重建)的空运援助,此时74师仅落地了7个连。

攻城东兵团继续逼退敌15旅等部,压缩敌军空间。同时,预备队13纵开始北上突进:

18日敌我态势

19日,按我方与吴化文部协商,吴化文部将在我军抵达机场时率部起义,但吴化文对解放军的战斗力没有清楚的认识,基于投机思想并未痛快履约,我军先头部队遭到84师火力阻拦。为逼迫吴化文落实承诺,我军迅速攻占其一个营的阵地,吴化文部两个旅才做通了军官的思想工作,当即起义,交出防御阵地:

19日敌我态势

至此,王耀武第二绥区全部残余兵力,均已龟缩于济南老城内及墙外商埠区,济南战役外线战事结束。战役发起仅三天,济南防御线已经退至城墙附近。

B. 第二阶段

20日,我军攻城西兵团及预备攻城部队均已抵达城西墙外商埠区外围:

20日敌我态势

由于吴化文部起义,王耀武用于外围消耗的炮灰部队已经不够,只能在商埠区留下3个旅、1个团防守,同时在马鞍山留下1个团,千佛山留下1个营,其余部队均缩回济南城墙内。

20日晚,经过40分钟炮击,各纵队向商埠发起突击。到21日中午,全歼商埠守军2万余人,攻城西兵团抵达济南外城墙西侧、南侧,准备攻打外城。

济南外城城墙高7~8米,厚8~10米,城墙顶部每隔10~30米设有碉堡,城墙中部设有墙内堡,城脚、城门有地堡,墙外10米处有5~8米宽、4米深外壕,壕沟两侧有铁丝网。且守军射界内民房已大量拆除,视野开阔。在这种防御工事下,如果贸然强攻,伤亡将极为可怕。

然而,华东野战军已经拥有了强大的炮兵,城墙不再是绝对的障碍。22日晚,我攻城东、西集团炮群集开火。对敌工事进行了长达1小时的轰炸,爆破作业在炮火掩护下连续突击,制造了多处突破点。23日,我军各纵进入外城展开巷战,并控制外城,准备攻击内城。这是战役发起的第六天。

23日敌我态势图

蒋介石未曾料到,十万人驻守的省会居然如此脆弱,一边催促徐州3个兵团迅速北援,一边派高级将领乘机飞到济南上空,用无线电对困兽犹斗的王耀武喊话,令其严守待援。


23日晚,我军对内城发起攻势,在重点轰炸、爆破后,于24日凌晨突入东南城墙制高点气象台——也就是今天的解放阁。

解放阁

24日傍晚,我军各突入部队于大明湖畔胜利会合。王耀武等人在24日中午见势不妙,从大明湖畔北极阁临时指挥部的坑道突围出城,遭遇阻击后化妆逃跑。济南战役从中秋夜开打,到结束还能看到半圆的月色。

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王耀武吗

28日,化妆版王耀武在寿光县被我地方公安局哨卡抓获,为济南战役画上了圆满句号。

四 细节

A. 蒋氏治军,进退失措

中央军委及粟裕在战前对徐州集团主力可能北援的心态颇为纠结,一方面希望能攻城打援,吃掉敌军一部分有生力量,为必然爆发的徐州大决战减轻负担,另一方面又担心援军来势过于凶猛,增加阻援压力,导致攻城不利。为了保证攻城顺利,经历过豫东战役惨烈考验的部队大多拨给阻援集团,许多士兵是刚整训几个月的俘虏,营级以下干部多为突击提拔,基层士气较低。粟裕在战前的犹豫,就是基于实际上的虚弱。

然而预想的援军并没有来,少数试探北援的敌军力量,在与我阻援部队短暂交火后,就马上缩了回去,蒋介石怎么催都没用。徐州部队是国民党第一大军事集团,为何坐视王耀武送死?

本文第1部分提到过,1948年8月初,蒋介石刚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此前国民党军标准建制,是按照1946年马歇尔制定的军改师计划,将3师9团制的军缩编为2旅4团制的整编师。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发现,二二制往往导致前线兵力投入不足(一部留守一部出击情况下,往往前线只能投放一半兵力)。于是,蒋介石8月份宣布,停止军改,恢复三三制军制。

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林立,地方化、军阀化部队占了绝大多数,所以无论是压缩编制还是扩编,都矛盾重重。8月中旬开始军改,转型期的军队一片混乱,几周内动弹不得。只能指望王耀武按照预定计划,顶上一个月,至少也顶住半个月,然后阻援集团才能开打。

可惜,济南战役只打了8天。

B. 步坦协同,中“外”联手

1947年3月初,我军华野特种兵纵队在沂水县缴获敌军6辆M3A3坦克,特纵司令部宣布成立战车队——这也是我军第一支坦克车队。9月,胶东保卫战爆发,坦克队在转移中因故障放弃一辆,因翻车损失一辆,剩下4辆因不便,只能就地掩藏。12月,胶东保卫战结束,我军将4辆坦克挖出修复,随渤海纵队投入济南战役。

第一次投入战斗时,由于不清楚无线电联络的重要性,坦克与步兵难以统一进退,在敌军顽强火力下,4辆坦克不同程度受损,幸而全部回到我军阵地。随后我军调整战术,将缴获的其它坦克电台配发给战车队,解决了步兵拍钢板向坦克手传递消息的窘境。

在1948年9月21日、22日的攻城战斗中,战车队大显神威,抵近工事,精准破袭,攻克了永固门,我军极少伤亡。

在这4辆坦克中,有一位坦克手的相貌有些特殊——生于西半球的邹远模。他的父亲是东莞人,母亲是英国人,生于牙买加,抗日战争期间参加了两广纵队。解放战争后,邹远模曾任广东省农机研究所副所长。

邹远模青年照

淮海战役结束时,华野又缴获20辆M3A3坦克,坦克队伍进一步扩大,奠定了中国坦克兵的基础。

C. 速战速决,干部带头

济南战役只打了8天就胜利结束,远低于战前预计。济南战役中,我军共阵亡5217人,负伤23610人,但团级以上干部阵亡率远高于解放战争的平均水平:

济南战役我军团以上干部烈士

其中,王吉文身为师长,亲自带队进入商埠建筑群,参与巷战。先头部队受阻于一座地堡时,王吉文身先士卒前进到距地堡几十米处,与团营干部一起部署火力。在返回指挥所途中,王吉文被炮弹炸成重伤,不治身亡。另一个师级干部徐海珊率部攻击省政府,在趵突泉旁的指挥部被敌机轰炸牺牲。

济南战役速战速决,震慑了全国敌军,为迅速扩大的解放军提供了攻坚信心,背后的代价就是高级干部身先士卒,和士兵一起用生命推动全国解放。一个月后的锦州攻坚战,又有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刚刚去世 曾任北京军区政委)亲自率队爬城墙,用战术上的勇猛扭转了战略上的危机。

D. 全国支援

后勤方面,我军当时的炮弹主要由于东北军工基地和华北太行山军械厂供应。为给济南攻坚打援配备充足火力,我军弹药补给优先向粟裕等部倾斜,暂缓了攻打太原的计划。紧接着,全国东部连续爆发大决战,原本供应太原的弹药不断调给其他战区。

结果,太原解放进度一再拖后,徐向前部队甚至无力封锁机场。阎锡山集团在数月间不断得到蒋介石集团空运重火力补给与精锐部队支援,重整了晋中战役后破碎的军事力量。结果,太原解放拖到了1949年4月,之前经历了漫长的攻坚与巷战。太原战后盘点,我军总伤亡达到4.5万——比平津战役还要多。

从战术上看,济南战役是华东野战军围攻孤城,但从战略上看,东北野战军、华北兵团吸引傅作义机动力量,太原前线部队用生命为代价转让弹药指标,中原野战军主动插入敌人后方吸引徐州兵团注意力,全国军民都为济南战争做出了贡献。

五 结语

按照粟裕的规划。,济南战役的发展趋势本应类似于几个月后的淮海战役。但因为国民党军编制混乱,解放军攻城顺利,导致济南战役成了纯粹的攻城战。但从战略意义上说,济南战役拿下了华东野战军身后的敌人重兵集团,歼灭十多万敌军,让华东野战军可以放心南下,这正是淮海战役取得完胜的重要前提。

此外济南战役进程之快,超出敌我双方意料,成为摧垮敌军心理,鼓舞我军士气的样板式胜利。继豫东战役击垮国民党野战自信后,济南战役让国民党意识到,重兵设防、铁路交汇的大城市也不再安全,战略上越来越保守,最终导致之后的三场大战被动挨打。

所以,无论从时间、战果还是之后的战略影响看,济南战役都至少算得上“半场”战区决战。即便不足以和淮海、平津、辽沈战役并列,至少也可以算得上第3.5大战役。

在这场决战中,华东野战军不怕牺牲,快速突击;全国军民齐心协力,不惜代价支援前线,快速摧垮了守军的心理防线,激发敌军内部矛盾,用一星期时间创造了解放战争的歼敌、攻坚记录。如此漂亮的成绩单是一个非常好的兆头,预示着在今后几场总决战中,解放军也将取得超出预期的战果。

向70年前中秋夜出征的解放军军民致敬。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項觀奇 2019-4-1 03:49
謝謝作者。濟南解放的時候,我5歲。住在解放閣下的南馬道64號。攻城那天,我和弟弟跟著母親躲在離家不遠的城牆下的鐵匠舖的地窖里。人很多。忽然說,起火了,都朝外跑。母親抱著弟弟,領著我,也跑了出來。迎面來了解放軍,問母親,南門在哪裡。母親說,前面就是。他們跑步前進。





我們又躲到葛貝巷的父親的同事家。父親在院前的郵政局值班。第二天醒來,濟南解放了。王連
長帶了一隊人,住我家。相處很好。掃院子,打水。從舜井挑水回家。後來,王連長還一直和我家通信。
犧牲了那樣多的好同志,我們沒有理由不和叛徒鬥爭到底!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8 20:52 , Processed in 0.01881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