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19-4-4 22:35|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29703| 评论: 0|原作者: 刘仁营 刘娟|来自: 改革与战略

摘要: 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对工人的控制和剥削,机器对工人的排挤使“异化劳动”达到了顶点。我国制造业在升级换代的过程中出现了“机器换人”的现象,马克思的“机器排挤工人”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并对我们处理其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
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对工人的控制和剥削,机器对工人的排挤使“异化劳动”达到了顶点。我国制造业在升级换代的过程中出现了“机器换人”的现象,马克思的“机器排挤工人”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并对我们处理其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刘仁营 刘娟: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机器排挤工人”的再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口红利逐步减少,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从赚取人口红利开始转向机器红利。从珠三角到到长三角,深圳、广州、上海、江苏等地制造业类企业纷纷加大对智能机器人的投入,用机器工人替代传统工人。日前,浙江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用了三年的时间,已经用机器工人替换了200万左右的产业工人,“机器换人”成效显著,企业经济效益逆势上扬。中国快递业智能分拣公司也出现了机器“小黄人”,这些不知疲倦的“小黄人”将曾需100名熟练工人发出的包裹量三个半小时全部发出。富士康科技集团总经理游象富在昆山表示,富士康昆山厂区的工人数量从2013年的11万人锐减到现在近6万人,在制造苹果系列产品的一个流程中,15台机器设备在3名工人看护下,一天就可以生产130万个零件,完全颠覆了以往数百工人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协作的印象。而四大国有银行原先主要靠柜台人员办事的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偌大一个银行里,自动化机器代替了大部分人力服务。“机器换人”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似乎正在全国席卷开来。

与人力相比较,自动化机器和机器人有很多优势,例如特“听话”、能抗压、价格低、高准确。科技的发展和突破正在迅速地促进自动化机器大规模地生产和应用,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和困惑。有人困惑,提出“机器排挤工人的时代到来了吗”的疑问;有人则十分肯定地指出:“预言成真,机器排挤工人的时代来临”。有的年轻人既渴望机器人的应用能够将自己从枯燥乏味的生产一线中解放出来,又顾虑自己可能将被机器人替代,担心“机器吃人”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大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身就存在就业压力,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国外市场萎缩导致的就业压力,这种担忧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被取代的或可能被取代的大量传统工人该往何处去?“机器换人”如果导致一批工人下岗,劳动者的权益将如何保障?在此背景下,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解决此类问题,科学而理性地规划发展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产业,体现出重要的理论价值。这些质疑应该如何回答,这种肯定又是否具有科学性,这需要我们联系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做出具体而实事求是的分析。

二、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的主要内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三章“机器与大工业”中,深刻分析了“机器排挤人”的实现机制、实现条件和解决途径等方面,这对于我们理解和解决相关现象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一)关于“机器排挤工人”的实现机制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机器排挤工人”现象的具体实现机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机器用廉价劳动力代替原有劳动力。马克思指出:

【“机器从一开始,在增加人身剥削材料,即扩大资本固有的剥削领域的同时,也提高剥削程度”。】

机器使筋肉气力成为不必要,瓦解了工场手工业的技术基础,将妇女儿童也加入到资本家剥削的范围,影响了儿童的身体发展并导致了其智力荒废。使用妇女儿童劳动力的直接后果就是男劳动力的贬值。由于决定劳动力价值的是维持劳动者家庭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于是,机器把劳动者家庭中的各个成员都驱赶到劳动市场,把成年男子的劳动力价值分散成为家庭全体人员的劳动力价值。

2.机器对劳动时间的延长。马克思指出:

【“机器作为资本的承担者,首先在它占领的工业中,成了把工作日延长到超过一切自然界限的最有利的手段”。】

机器是工业生产的永动机,它为劳动时间的延长创造了客观条件。它能够不断进行生产,除非遇到了当做它助手的人们的身体限制,例如身体的虚弱和自由的意志。延长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的“初恋期”和降低机器的无形损耗等动机,都驱使资本家无限制地延长劳动时间。

3.机器对劳动强度的提高。机器所造成劳动时间的无限度延长使工人的生命健康遭受到了严重损害,迫使工人发起争取正常劳动日的斗争,由此产生了由法律保障的标准工作日。在标准工作日的基础上,劳动强度的增加就取得了决定性地位,“一旦强制缩短工作日,情况就不同了。强制缩短工作日,大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节约,同时迫使工人在同样的时间内增加劳动消耗,提高劳动力的紧张程度,更紧密地填满劳动时间的空隙”。劳动强度的增大主要通过提高机器的速度和扩大同一劳动者所监视的机器范围。在这一过程中工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了更严重的摧残,成为了机器的附庸。

4.机器不断制造新的劳动异化。“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所,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一个活机构的肢体。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做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机器和机器体系使工人身体上的自由和精神上的自由都一并丧失了,“甚至减轻劳动也成了折磨人的手段,因为机器不是使人们摆脱劳动,而是使工人的劳动毫无内容”。同时机器的使用也使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变成了实质从属,彻底失去了劳动的自主能动性。

5.机器将劳动者排挤出工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机器不断将劳动力排挤出工厂,使其沦为失业大军成员。在大工业机器体系中,机器之间的分工代替了原先劳动者之间的协作,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具由机器来操纵,替代了工人利用劳动工具进行生产。从单个工厂来看,很多资本家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减少,只留下少部分工人操纵机器,大部分工人成为过剩人口。这些过剩人口或者成为拥挤在劳动力市场的自我贬值者,或者加入到失业大军之中去。用马克思的话说:

【“劳动资料一作为机器出现,就立刻成了工人本身的竞争者。资本借助机器进行的自行增殖,同生存条件被破坏的工人的人数成正比”。】

被机器替代的劳动阶级“一部分在旧的手工业和工厂手工业生产反对机器生产的力量悬殊的斗争中毁灭,另一部分则涌向所有比较容易进去的工业部门,充斥劳动市场,从而使劳动力的价格降低到它的价值以下”。

(二)关于“机器排挤工人”的实现条件

关于“机器排挤工人”的实现条件,马克思主要从资本家阶级唯利是图的价值追求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客观根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1.资本家唯利是图的贪婪本性是导致“机器排挤工人”的主观条件。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资本运行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实现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体现。资本家最开始主要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当这种方法受到工人强烈抵抗时,机器在这种条件下逐渐进入到生产领域。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使得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加大对工人剥削压迫,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增殖是资本唯一的本能,它用自己生产资料去吸取尽可能多的活劳动,吸取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力就更旺盛。机器的使用缩短了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剥夺了工人更多的剩余劳动。机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这绝不是资本的直接价值目的。在机器生产的垄断时期,机器经营还是一种独占,其利润是额外的,这时期资本家想尽一切办法来彻底利用这个“初恋时期”。超额剩余价值激发了资本家贪婪的本性,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工作强度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压迫,无视工人的生命健康,丧失了道德与良心。马克思曾明确指出:

【“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这就是每个资本家和每个资本家国家的口号。因此,资本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除非社会迫使它去关心。人们为体力和智力的衰退、夭折、过度劳动的折磨而愤愤不平,资本却回答说:既然这种痛苦会增加我们的快乐(利润),我们又何必为此苦恼呢”。】

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使机器不具备为人类谋福利的特征,而是变成了资本的附属物,在不断排挤工人过程为自己的存在创造权力。

2.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是导致“机器排挤工人”的客观根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物质财富和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者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能获得生活资料,使自己的劳动处于资本的控制之下。工人在雇佣劳动下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的产品归资本家所有,工人只能得到自己低微的工资。机器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可它代表的是资本的生产力,具有从属于资本的异化形式,从而产生了排挤劳动者的特性。

【“因为机器就其本身来说缩短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延长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减轻劳动,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提高劳动强度;因为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人受自然力奴役;因为机器本身增加生产者的财富,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

在雇佣劳动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前提下,劳动者借助机器所带来的生产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再多,也不会归劳动者本身所有,反而促进了资本积累,更加剧了资本对工人的剥削力度。可见机器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和对立,问题并不是生于机器本身,而是机器的资本主义运用产生的。机器的替代使劳动者从生产资料中游离出去,机器本身是不承担责任的。同样的,在机器大工业中,机器取代了工人的技艺和力量在生产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工人成为自动化机器体系的一个附件,工人的劳动变得地位低下。机器在“以利润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成为资本剥削和压榨劳动的手段,成为与工人劳动对立的形态。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决定的生产方式是机器排挤工人的根本原因所在。

(三)关于“机器排挤工人”的解决途径

马克思不仅分析了“机器排挤工人”的实现机制和实现条件,而且分析了解决此问题的解决途径,为劳动者从机器的“排挤”行为中走出来提供了理论指南。

1.将机器和机器的使用方式区别开来,先进机器既可能是排挤人的工具,也可能是解放人的工具。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斗争,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以来就有的。但是劳动者反抗劳动手段的斗争,确是在机器采用以后才产生的。在机器大工业阶段,机器排挤工人并使劳动力价值贬值,加大了对工人的剥削,同时又造成了工人阶级的极端贫穷。由于处于思想尚未觉悟的自发状态,工人将其原因归结为机器的应用。他们到处捣毁机器,不断开展罢工斗争以反抗自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但资本家并没有因此放弃对机器的使用,相反地,他们加速机器的发展来对抗工人对机器的斗争。马克思指出:“机器不仅是一个极强大的竞争者,随时可以使雇佣工人“过剩”。它还被资本公开有意识地宣布为一种和雇佣工人敌对的力量并加以利用”。机器成为压抑工人罢工暴动的最有利的武器。工人对机器的反抗加速了机器的发展,发展了的机器具有更强排挤工人的力量。“一帮不满分子自以为在旧的分工线上构建了无法攻破的工事,却发现现代机械战术已把他们的侧翼包围,他们的防御手段已经毫无用处,他们只好无条件投降”。资本利用科学,使得反抗的劳动者不得不降服。然而,马克思并不认同工人反抗机器的这种斗争形式,明确指出:

【“工人学会把机器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区别开来,从而学会把自己的攻击从物质生产资料本身转向物质生产资料的社会使用方式”。】

机器既可以作为排挤工人的工具而存在,也可以作为解放人的工具而存在,关键在于机器的使用方式。就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机器是作为一种异己力量排挤工人。但就机器本身而言,机器的使用能够减少整个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将人们从必要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马克思反复强调工人一定要将机器和机器的使用方式严格区分开来。

2.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马克思看到了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所造成的对工人的排挤,但同时他并没有对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持简单否定的态度,而是敏锐地发现了它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物质财富的增长,正如马克思所说: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物质财富的增长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必要前提。如果整个社会还陷在贫困斗争中,为生活资料而担心发愁,人的个性解放根本无从谈起。同时机器的使用还使社会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增加了可能的自由时间,为人的解放提供了可能性条件。但是只要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被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被颠覆,机器所创造出来的财富和自由时间仍然被资本家占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机器服从的是资本增殖的逻辑,机器并不能真正解放人,而是加深对人的奴役。要使社会财富和自由时间被广大劳动者拥有,使机器成为解放人的工具,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变革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推行机器的共产主义使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

三、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的现实意义

尽管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也存在带有资本性质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但这些企业是在公有制经济主导下发挥作用的,因此中国当下出现的机器使用与劳动力使用之间的矛盾,与马克思所讲的“机器排挤工人”既有共同性也有不同性。为了突出这种二重性,此处将其称为“机器换人”现象。

(一)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我国“机器换人”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

1.我国“机器换人”现象的产生,是我国实现经济动力系统升级换代,由创新驱动代替人力资源驱动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发展速度堪称世界之最,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种巨大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必要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为国计民生问题的解决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外来资金,处于生产要素驱动和投资要素驱动并重的发展阶段,这种发展是以牺牲环境和消耗资源为代价,并对外来资金的依附过大,仍属于低水平发展。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占有资源低,如果我们照这样的模式继续发展下去,不仅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无法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同时,如果对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过度依赖,会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丧失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遭遇“中等收入陷阱”。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已经走到了必须升级换代的关口,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可能继续依靠人口红利和资源高耗,必须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2015年初,由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致力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抢占新一轮国际制造业的制高点。对于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智能制造来说,机器人、智能工厂等成为其重要的战略依托。东莞市政府设立了“机器换人”专项资金,出资支持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最高补贴比例可达设备总额的15%。我国“机器换人”现象的产生,是我国实现经济动力系统升级换代,由创新驱动代替人力资源驱动的必然结果。

2.我国“机器换人”现象的产生,是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凭借丰富的劳动力优势,制造业产业呈高速发展态势,成功嵌入世界产业链,成为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增大,甚至被誉为“世界工厂”。然而近几年我国人口红利优势逐渐丧失,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重新占据有利地位。美国推出“国家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政策举措,日本制定了新的产业发展战略计划,德国提出了工业发展4.0模式,鼓励制造业大量使用智能机器人,这一战略的实施提高了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用资本技术优势有力地冲击了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国外生产方式的转变,对我国制造业造成巨大挑战,倒逼我国制造业在生产要素之间重新作出选择。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国内劳动力成本攀升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发现了蕴藏在工业机器人的巨大生产力,众多有雄厚资金优势的企业都将机器人投入生产领域。机器进入生产领域替代了大量流水线工人,简单重复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都被机器人替代,“机器换人”现象日益增多。总之,我国“机器换人”现象的产生,也是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3.我国“机器换人”现象的产生,是与资本主义经济既有共性又有区别的资本经济运行逻辑的必然结果。增殖是资本的逻辑,决定了其必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行再生产,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马克思认为资本逻辑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它也带了许多问题,使社会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社会矛盾尖锐,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但对于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要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利用资本,以增强经济活力。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重新利用了资本,生成了本国民族资本经济,引入了外国资本经济,通过经济利益的诱导,激发了生产积极性,实现了生产资源和劳动力的充分涌流,经济水平显著提高。资本经济必然以经济利益为目标,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规律。面对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其运行逻辑驱使资本经济去发现新的商机,最终发现了蕴藏在工业机器人背后的巨大生产力。将机器人运用到企业生产领域之中,资本经济可以节省劳动力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对生产资料的不必要浪费,提升产品质量,从而使自己处于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但我们要认识到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经济仍要受到我国宏观调控的制约,“机器换人”绝不应该发展为“机器吃人”。我国“机器换人”现象的产生,是与资本主义经济既有共性又有区别的经济运行逻辑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要求我们既十分重视“机器换人”现象的可能社会经济影响,又坚信社会主义制度在解决此问题上的优越性。

1.重视“机器换人”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正如有志之士所言:机器替代人,让人无路可走的悲剧不是可能出现,而是已经和正在出现,人类必须在制度上重构人机关系,发展机器人产业尤其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原则,否则人类变成伸手向机器人要饭吃的乞丐不是危言耸听!由于农民工等群体的技术文化水平较低,他们主要从事的是流水线低端技术工作,在机器换人的过程中,他们将可能不可避免地遭受重大冲击。“机器换人”给社会带来的就业问题确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说它不会对人类的工作产生任何威胁,那只是自欺欺人。我们要正视其过程中所带来的失业问题,正视工人“狼来了”的喊声,尽力缩短产业结构转型的阵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并妥善地安置好失业工人。

2.坚信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经济引领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引导下,我国出现的自动化机器与劳动者之间的替代压力不会发展为西方资本主义那样的大规模失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中的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相对减少。这既会在资本主义国家引发失业问题,同时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可避免。但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加剧了失业人口的产生,资本家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断攫取工人剩余价值,扩大资本积累进行再生产,大量工人因不再具有使资本增殖的特性而被机器所替代,大规模的失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据报道,由于自动化技术改进,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率高达87.8%,基本颠覆了劳动力人口结构。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国家从制度上保障了广大劳动者的利益。同时在宏观调控的引导下,非公有制经济经济成分必须努力探求企业发展的双赢机制,切实处理好劳动关系,保障“机器换人”过程中劳动者的权益。在社会主义制度引领和宏观调控的引领下,“机器换人”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有利举措,不会让机器与工人处于对立关系,发展为西方资本国家的大规模失业状况。相反地,它会在经历产业结构转型的短期阵痛后发展为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为人们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

(三)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要求我们将坚持生产力科技创新与“以人民为中心”的生产方式创新结合起来

1.作为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生产力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不动摇。马克思曾明确将机器与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区分开来,肯定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当前世界范围内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主要表现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发达国家往往凭借科学技术优势主导产业核心利润,这导致发展中国家仅赚取微薄利润。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应该继续坚持生产力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毫不动摇地推进技术进步,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将科技创新价值定位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并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2016年,《中国制造2025》由文件编制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推进智能制造工程的发展。国家引导企业“机器换人”的步伐,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相继取得了突出成就。“机器换人”在实施过程中也出了一系列问题,但我们决不能因为出现了问题,就停止它的发展步伐。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机器换人”导致部分工人失业只是产业结构转型的阵痛,它是一种短期结构性失业问题。制造业企业在流水线上引入智能机器人确实替代了人力劳动,但是不能静态地将它当成“机器吃人”。机器人的使用释放了生产力,同时也衍生出了数目众多的新产业,相应地创造出了新的用工需求。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现象,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不动摇,努力突破“机器换人”过程中的制度难题和技术难题。

2.大力创新和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生产方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马克思认为在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下存在着严重的劳资矛盾,这一矛盾一定程度上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组成部分中也客观存在。在非公有制经济条件下,资方占有生产资料处于优势地位,通过雇佣劳动组织生产活动,存在一定的剥削行为。资本经济的运行逻辑也会导致部分企业中仍存在工资报酬偏低、劳动环境差、劳动者权益被侵犯等状况,导致劳资纠纷事件多有发生。在我国“机器换人”过程中也出现了劳资矛盾,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等问题。面对“机器换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国要大力创新和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生产方式,切实保障劳动人民的利益,从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其一,落实被机器替代的工人权益保障。“机器换人”的实施,对简单重复的劳动力需求减少,但同时也衍生了新的劳动需求。企业可以安排转岗培训,让劳动者掌握新的劳动技能,帮助其顺利适应新岗位,实现人与机器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企业对于无法顺利转岗的工人要做好补偿工作,尽量减少失业工人的经济负担。其二,要切实保障保留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机器换人”为资本创造了大量价值,企业的经济效益上涨,应该让本企业劳动者与企业共享经济成果,提高劳动者收益,有利于调动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其三,要注重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在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下,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极大限度地增强工人的劳动强度,让工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严重摧残。在我国某些企业中,企业管理缺乏弹性,工作环境压力过大,工人每天重复着简单的工作,甚至身心受到损害。“机器换人”将工人从这些琐碎重复的劳动解放出来,但在这个过程中仍要注意工作强度,同时改善劳动环境,让工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3.借助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制度和失业保险等保障制度,以及下岗再就业制度,最大化地减轻失业对劳动者导致的生活和心理创伤。智能机器人的不断推广,一方面推动了技术红利的形成,成为经济持续运行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大量没有技术含量的流水线工作岗位都被机器人所替换,劳动力需求总量减少,将导致相当多的人失业。通常这些被释放的劳动力自身的工作技能有限,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短时间内很难重新再就业,短期结构性失业将成为困扰社会再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解决就业问题也是我国不断完善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必须处理好失业工人的安置问题,最大化地减轻失业对劳动者导致的生理和心理创伤。首先,国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发挥就业蓄水池作用,缓冲第二产业因“机器换人”造成的短期结构性失业压力,顺利实现下岗工人再就业。其次,对于那些在城市再就业面临困难愿意返乡的农民工,中西部政府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引进适合中西部地区特点的农业产业,比如农产品的加工与特色产品销售。同时可以鼓励部分农民回家务农,发展现代农业,为农民免费提供耕种技术、养殖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顺利实行再就业。最后,国家要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失业保障机制,将失业补助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在设立失业救济金的同时,建立健全转业培训、职业介绍制度。既要保障失业劳动者的最低生活标准,也要为劳动者再就业努力创造条件,从而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刘仁营,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娟,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察网(www.cwzg.cn)摘自《改革与战略》2018年第2期第34卷,第79-83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8:26 , Processed in 0.01579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