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新一轮技术革命及生产方式变革对中国的影响

2019-4-13 00:45|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0313| 评论: 1|原作者: “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战略选择”课题组|来自: 《中国发展观察》

摘要: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不仅深刻改变全球创新版图,还会引发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大国消长和主导权更迭。面对不断加速的数字化转型,中国若能抓住这一轮数字技术主导的产业变革机遇,并有效应对生产方式转型中的各种挑战,将有望在未来10—20年实现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

  

1.webp (22).jpg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不仅深刻改变全球创新版图,还会引发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大国消长和主导权更迭。面对不断加速的数字化转型,中国若能抓住这一轮数字技术主导的产业变革机遇,并有效应对生产方式转型中的各种挑战,将有望在未来1020年实现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

与产业变革中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创新发展的全球位势

 

1.总体水平评价

 

经过数十年的追赶,中国整体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在一些重要领域已开始成为全球创新引领者。特别是近五年来,中国不仅在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超级计算、大飞机等领域涌现了一批世界瞩目的重大成果,还在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领域引领世界创新潮流。总体而言,中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不断提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18)排名显示:在全球141个国家中,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快速攀升至2018 年的第17位,已跻身全球创新型国家行列。相对于美国、日本、德国等“第一梯队”和英国、法国、以色列、新加坡、部分北欧国家等“第二梯队”而言,中国当前的整体创新实力处于世界“第三梯队”行列,在发展中国家群体中更是处于显著领先地位。

 

1)主要优势

 

当前,中国在科技与创新实力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数量和规模上。主要包括:科技投入规模、主要科技产出数量(专利、论文等)均位居世界前列;“科技人才红利”日益凸显;拥有相对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以及部分产业领域的商业成熟度、国际贸易水平和快速迭代能力较强等。

 

科技投入和产出数量大幅提升。中国研发(R&D)支出总量已超过全球总支出的2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R&D支出强度达到2.1%,不仅领先处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还超过了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科技论文产出增长迅速,2003-2013年,全球占比增长了两倍多(从6%18.2%),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被引数从第8位升至第4位。中国专利部门受理的专利申请量自2011年起已连续6年居世界第一,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及欧洲和日本专利局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在增加,2017年首次跻身欧洲专利局五大申请国之一。中国的研发人员数量已超过全世界研发人员总量的25%,居世界第一。

 

创新规模逐步扩张。中国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日渐凸显,整体创新能力在快速学习与追赶中显著增强。企业研发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重超过75%,企业研发人员数量超过全社会总量的70%2016 年,中国72.6万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28.3万家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占比达39.1%。创新型企业的国际地位也快速提升。普华永道2017年发布的《全球创新1000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以113家入围企业进入全球前三,仅次于美、日;其中,阿里巴巴作为首家中国企业入围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前十强企业。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5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在客户中心型和效率驱动型的产业领域创新优势最大。近十年来,中国占全球制造业附加值的比重已从2004年的8%上升至2014年的25%;这与中国相对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庞大且多层次的内需市场、快速迭代的组织创新等相关。

 

2)主要劣势

 

在优势渐长的同时,中国科技与创新实力的短板仍较多,与先进国家相比,主要体现在质量效率、动力能力及开放水平上。主要包括:科技产出的质量不高(原始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少)、高素质人力资本有限;技术扩散水平、成果转化质量仍需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长期存在;企业研发强度偏低,整体创新活力不足,全球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少;多数高技术产业的附加值不高,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集聚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水平有限等。

 

科技产出的质量和效率不高。如,与美、日、欧等先进国家或地区相比,中国专利的质量亟待提升:无论是在三方专利申请份额、国外专利转发的引用率,还是专利存量百分比、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比例等体现“质量”的核心指标上都还相对落后(Branstetter et al.2013Prudhomme & Song, 2016; Prudhomme, 2012)。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只有18%来自外资机构,但是授权的发明专利有1/3属于他们(Jefferson2015)。尽管中国专利增长迅速,但受制于专利质量不均衡等原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OECD2017)。又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2017)的合作研究显示,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因素制约,以数字技术为例,信息技术在各地之间的扩散较慢,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比OECD国家滞后5-10年。

 

企业和产业创新的动力、能力不足。与领先的创新型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整体研发投入强度仍然较低。201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0.84%,与美国(19.74%)、日本(10.50%)等国家差距巨大。即便是研发强度达到1.29%2015年)的中国500强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平均5%的研发强度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尽管中国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制造业企业占比已从2014年的26.5%升至2016 年的39.7%,但仍落后于欧盟15国平均水平(47.3%)。中国长期处于技术贸易逆差状态,每年技术进出口逆差额超过100亿美元。同时,尽管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全球领先,但加工贸易部分占比高达70%,且大部分出口企业是外资企业——说明中国企业仍位于全球生产链的中低端,高度依赖进口设备和零部件,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凸显。

 

创新体系的开放、包容性有限。与当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比,中国创新体系的开放水平总体上并不高,特别是集聚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制度环境尚不完善。基于国际比较研究显示,中国在知识要素、技术要素、人才要素、资本要素以及制度环境等多个维度上的开放创新水平都存在一些明显短板,整体处于全球中下游水平。如,吸引高技能的国际移民少;以知识产权跨境交易为代表的国际技术贸易失衡,高技术服务贸易强度低,企业国际创新合作强度弱;全社会研发经费中的外国资金占比过低,与研发大国的地位不符,研发国际化水平不高;营商环境便利性处于全球中游水平,远低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

 

2.在新兴领域的水平比较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中国在个别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应用水平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前沿。但整体而言,与创新领先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多数新兴领域仍处于跟踪状态,主要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突破性、颠覆性创新相对少。

 

1)科技力量比较

 

就科技力量对比而言,“跟跑为主,并跑、领跑开始增多”是当前中国在新兴科技领域的总体态势。早在2013年,科技部组织的“国家技术预测研究组”已对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先进制造等12 个领域1346项技术进行了全球范围内的对比评价(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先进制造四大领域有548 项)。结果显示:中国领先的技术仅69项,占13%;并行的166项,占30%;跟踪的313项,占57%。在领先技术中,信息技术20项,生物21 项,新材料22项,先进制造6项。

 

近几年,伴随着中国政府对一些战略高技术及前沿科技的大规模投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在多个关键新兴技术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创新潜力都取得显著进展。从专利数据来看,2012 -2016年,世界范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专利数量激增,中国是全球发明专利申请增长的主要动力,申请量的全球占比由2012年的27.0%快速升至2016年的44.3%。以2016年为例,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在中国(含港澳台)申请的发明专利数量最多,高达35.0万件;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分别为13.8万件、6.5万件、6.4万件、5.4万件(以五国/地区为目标国/地区的申请量占全球申请量的85.6%)。从各领域目标国/地区分布来看,中国、日本、美国、韩国、欧洲在目标国排名中均居前五之列;中国在七大产业中均位居第一位(见图1)。同时,截至2016年底,中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累计有效发明专利已达71.9 万件,其中来自国内机构(含港澳台)的申请达42.9万件,占比59.6%。可见,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新兴技术领域竞争的重要高地,引来全球主要国家加强在华布局,本土机构在新兴领域的技术积累也不断增强。

 

1.webp (23).jpg 

 

不仅如此,在新一轮以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技术革命中,中国的快速赶超态势逐步凸显。以人工智能领域(AI)为例,中国已与美国一样成为该领域技术研发和风险投资的领头羊。尽管该领域中国学者的整体影响力尚不及美国,但在该领域的重要科技论文数量已超过美国。全球AI专利数量中,美国、中国、日本位列前三,且数量级接近。中国在AI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快速赶超甚至引起了美国国防部的战略性重视——中国的巨大规模让它与像韩国或日本这样的其他技术创新力量迥然不同,专门将中国在新技术领域的崛起作为美国国防战略制定的核心内容。在机器人及无人驾驶领域,智能制造领域,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领域,金融科技领域等,中国的快速追赶态势也日益强化。

 

不过,在与这些新兴科技高度相关的高技术领域,中国技术积累不足的短板也仍然不少。中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方面仍存在不足,特别是在集成电路、高精度传感器、基础软件和大型工业软件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又如,在医疗健康技术方面,电子医疗设备的专利平均被引频次不及美国的1%,药物研发的关键靶点、疫苗抗体生产的关键细胞株、动植物育种的关键核心基因等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再如,中国的新能源专利申请量已世界第一,但主要是在国内申请,国外申请量仅1.4%,远低于美国的38%、德国的25.7%和日本的18.5%;从引用率看,中国光伏专利被引率仅14.9%,而美国、德国、日本都在60%以上。

 

2)创新实力比较

 

就创新实力对比而言,中国凭借快速的技术学习和能力积累,充分利用巨大且多层次的国内市场、逐步改善的创新基础设施及市场环境,在塑造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上呈现出全面升级态势。

 

在新一轮以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技术和产业变革中,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领域的崛起正在重塑世界创新版图。来自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2017)显示:中国目前已是全球领先的数字技术投资与应用大国,孕育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独角兽”公司;市场体量庞大,能够推动数字商业模式迅速投入商用,而且本土市场拥有大量热衷数字科技的年轻消费者;业务遍及全球的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正在布局多行业、多元化的数字生态系统,力图深入触及消费者生活的各个方面;政府也在积极鼓励数字化创新与创业,不仅给了企业试水空间,还以新技术的投资者、开发者及消费者的角色予以支持。

 

中国在数字经济的多个产业领域已具有全球领先优势。以电子商务为例,10年前,中国的零售电商交易额不到全球总额1%,如今占比已超过40%。据估算,目前中国的零售电商交易额已超过法、德、日、英、美等五国的总和。又如,移动支付在中国互联网用户群体中的渗透率也在迅速增长,从2013年的25%提升到2016年的68%2016年,中国与个人消费相关的移动支付交易额高达79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1倍。再如,全球金融科技领域每23 家非上市“独角兽”中就有9家是中国企业,且占据了全球金融科技企业总估值70%以上。在全球262家“独角兽”中,三分之一是中国公司,占全球独角兽公司总估值的43%(见图2)。在通讯、网络领域,不少中国企业已具备全球创新领先能力。

 

1.webp (24).jpg 

 

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吸引全球前沿数字技术投资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的数字化投资与初创企业生态圈的活跃度在全球名列前茅,且不断增长的中国风险投资(VC)行业对数字化领域愈发关注。从整体上看,中国VC行业发展迅猛,投资总额从2011-2013年的120亿美元迅速增至2014-2016年的770亿美元,在全球风险投资总量中的占比也相应从6%提升到了19%。大部分VC资金流向了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数字企业。中国对某些关键数字技术的风投规模位居世界前三,包括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汽车、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及人工智能等。

 

总体来看,在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科技领域,中国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正不断增强。在新技术革命驱动下,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成为影响全球创新格局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极。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不仅已成为全球数据流动的主要国家,也是全球数字技术投资大国。随着数字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正在通过并购、投资、新商业模式输出及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步成长为引领全球数字化发展、改变数字化格局的重要力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社会主义 2019-4-14 13:03
不改变分配关系生产技术的应用就会受到限制,改变分配关系就是当务之急。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9:48 , Processed in 0.01834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