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见证农村社会的历史性质变 —— ​兼谈什么是人民的历史以及传统乡村的现代转型问题 ...

2019-10-23 23:10|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7267| 评论: 0|原作者: 老田|来自: 女神读书会9

摘要: 目前的农村,成为一个“推力”最大化的廉价劳动力再生产基地,而城市和工业则维持着“拉力”最小化的状况,一代代农民工后面是“无法安心从业的农村”、前面是“进不去的城市”。

  1970年代的大变化,还有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供应方面。当时依托公社三级体制,服务生产性技术需要的有“人民公社八大员”;而服务于个体生存需要的主要改变,最为显著的是医疗和教育。由赤脚医生担纲的合作医疗网络(这个彻底替代了传统的巫医和马脚),在农村大范围普及了;然后,文字下乡取得重大成就也是这个时期——农村开始普及小学教育。

  在老家农村(全国也差不多),比老田年纪大的人群中间,文盲是大多数,比老田小的年龄段人口,文盲就成了少数。与这个变化相对应,在近现代各种军事历史中间往往会出现一个地名的多种写法或者叫法的混乱,都完全终结了。例如红军长征通过皎平渡(另外有绞车渡的叫法),之所以存在那种不一致,是文盲占多数时代的显著特点——县以下的小地名均为当地人口口相传的命名法且没有确定的文字名,同一个地点才会有多种叫法出现。到了1970年代,多数农村已经识字的条件下,小地名也开始需要用确定的文字完成“书面化”了,不再存在着人言人殊的那种差异状况。

  分田之后的很短时间内,技术服务和廉价公共产品的供应,就开始逐步远离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过程,在农村和农民中间有一个长期的“去技术化”趋势——看来技术下农村与个体家庭作为生产单位之间兼容性很低。

  毛时代农田水利建设与科学种田,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地推广了科学思维。老家农村生产状况的革命性变化,多集中于70年代,诸如新的水稻和油菜品种推广,化肥农药的广泛应用,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乃至于人工诱杀,粮食作物的显著增产,均发生于1970年代。印象很深的事件,是每年的适当时候,会统一安排用灯光诱杀稻飞虱和白翅叶蝉,每逢此时,老田和小伙伴们总会一夜夜爬上山岗,去观看满垄满畈的星火点点,极度近似于人造的星空。不管人们的思维框架多么老旧和稳固,如果一次又一次亲眼看到病因诊断和病情被遏制的效果,总会削减各种听天由命的迷信思想或者无力感。与农业回归家庭耕作相关,个体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成本效费比严重地变坏了,陷入日益“去技术化”趋势的农业和农民,如果有些听天由命思想的回归,应该不算意外吧。

  此外,在分田之后农村社会中间,从前个人依托集体而存在的那种旧公共领域解体。此后,民法中间的各种相邻关系(例如通道空间和用水关系等利害关系)成为日益增加的人际冲突源泉,相互之间的敌意和隔膜显著增加,传统时代就已经存在的礼俗社会之意义生产网络被人为断开了,个体精神无所寄托,个体孤独感或者孤立感显著加强,在精神或者意义生产领域对天国的需求,就显著上升了。

  更重要的是,各种农民生产与生存条件重新脱离个体家庭的掌握,水旱灾害乃至于收购价格等各种至关重要的事务,都脱离农村人的掌控能力。即便是在村庄内部,在物理空间相近进行密切互动的成员之间,各种基于财富分层的竞争性显著上升,其后果是大多数人被少数成功者对照和贬低,这也日益严重起来,结果,不管是有形的物质收入方面还是无形的意义评价方面,多数人的无力感或者“贫困化”体验都显著上升,与此相对应的旧有的想象力就回归了。显然,生产境况和生存体验方面的复旧速度有多快,意义贬低有多严重,迷信的回归旧有多猛。

  一个人的世俗与理性态度,不会凭空得来,反应的是人们对自身生存境况和条件的理解与掌控程度,反之亦然。还有些特殊状态,很有助于天国信念的推广,人们在严重灾害面前的无助状况,也往往是天国迷信或者来世传说最能够深入人心的时期。毛时代的饥荒年景里,政府的政府救济事业相对及时和有效,这也成为人们生存条件变化的重要凭借,此后灾害不再决定人们的生或死,而仅仅只是一个灾害减产的年份罢了,这就彻底取消了各种天国传说最能够深入人心的那种间歇性涨潮时间。

  因此,任何一股世俗化的浪潮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人世间的生存境况改变以及人们对自身命运的掌握力度紧密相关的——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在何种程度上是可见和已知的,这就意味着对迷信事业的一个理性化替代,这样的釜底抽薪之举,远不是一个政府破除迷信或者普及教育的运动,就能够达到的。

  老田故乡的村庄,有一个地方叫“土地庙”,毛时代只是一个光秃秃的小块空地而已,因为缺乏明确的对应物进行校对,方言发音中间往往被讹传和错解为“土地面”,当然这在小村落交流中间并不妨碍所指与能指的对应关系。等到分田之后,老一辈果然又在旧址重建了一个新土地庙,才第一次让老田看到了能指与所指的统一,这才知道从前的解码错误有多么严重了。

  分田并非农村变化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巨变的开始。三十多年来,在农村从事农业已经无法维持一份体面的生存机会了,只要是找得到工作,青壮年农民不得不一代代外出打工,只有年老体衰实在找不到工作了,才不得不回到故乡度过暮年。目前的农村,成为一个“推力”最大化的廉价劳动力再生产基地,而城市和工业则维持着“拉力”最小化的状况,一代代农民工后面是“无法安心从业的农村”、前面是“进不去的城市”,这样一种特殊的“推拉”状况是与中国的全球分工地位紧密相关的,而这需要另外一篇文章来展开认真分析。

  二〇一九年十月十六日初稿

  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一日修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5 20:40 , Processed in 0.01907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