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两弹一星”精神是这样铸成的

2019-11-1 22:19|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7735| 评论: 0|原作者: 葛元仁|来自: 察网

摘要: 每当别人说起他们在第一次核试验中的功劳时,父亲总是说:你们注意了吗,电影一开始演的是农业丰收,工业生产的成就,人民生活欣欣向荣,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行核试验。核试验的成功,可以说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一次核试验要花多少钱啊!

 

相关媒体报道:

葛元仁:“两弹一星”精神是这样铸成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一、忆“两弹一星”元勋葛叔平与第一次核试验

长城网2019-04-21 11:44浏览量1.4万

1964年10月16日,是亿万中国人难以忘怀的一天,也是永远镌刻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一天。当天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多次播放了我国第一次原子弹试爆炸成功的《新闻公报》,无数人涌上街头,如同庆祝盛大的节日。

在经济困难的时期,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靠自己的力量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55年前,为了在罗布泊上升起这朵蘑菇云,一群年轻人在茫茫戈壁滩上默默奉献了自己的大好青春与报国热血;55年之后,这群年轻人已经老去,有些人已经随着岁月流逝在时间的长河中,但是他们所做出的卓越功绩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今天,我们就带您了解已故“两弹一星”元勋之一、高级工程师葛叔平,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与“原子弹”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葛叔平的工作作风和精神,滋养了我的一生”

1963年初,核试验的遥控遥测任务下达到了葛叔平当时所在的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第十九研究所,今年86岁的李振魁与葛叔平一起去北京接受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至今回忆起那段历史仍记忆犹新。

“当时美国、苏联等有核国家对我国有严密的技术封锁,在没有任何核试验遥控遥测资料可参考和借鉴的情况下,上级要求我们在一年内完成任务。”李振魁说,他俩当时就向国防科委立下了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为此,十九所专门成立了遥控遥测研究室,代号十二室,葛叔平任主任。

“因为时间非常紧迫,十二室全体人员加班加点成了常态,每天都工作到夜里一两点。”作为十二室的科研人员之一,今年83岁的李雄飞回忆说,在那个时候不仅科研攻关面临的困难重重,而且由于条件有限,所有人几乎是在饿着肚子搞原子弹,“当时夜晚加班人员能够吃上一碗面条,都觉得格外幸福。”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在葛叔平的带领下,整个科研团队的攻关热情却是斗志昂扬。

【“我那时候一毕业就到了十二室,跟葛主任工作的时间最长,一起参与的核试验遥控遥测任务,他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和严谨的科研精神影响了我的一生。”】

今年76岁的崔国义是当时研究室最年轻的技术员,“葛主任对待工作就是精益求精,夯实核试验的遥控遥测任务的每个细节,以确保万无一失,一次成功。”因为葛叔平对大家的要求非常高,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当时研究室的小伙子们对他既尊重又害怕,“在工作上严格把关的同时,葛主任与大家相处起来又非常平易近人,会耐心倾听年轻人的想法,悉心教导技术。”崔国义至今仍然感慨,“与葛主任工作的日子,他的作风和精神,滋养了我的一生。”

葛元仁:“两弹一星”精神是这样铸成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小弟弟葛如山(左二)与父亲的老同事回忆当年。记者于仕越 摄

在葛叔平的带领下,十二室这群年轻的科研人员经过七个月夜以继日的刻苦攻关,终于把原子弹的遥控遥测系统研制了出来,并在核试验中百分之百地完成了任务。葛叔平当年的助手樊子麟在回忆文章中说,

【“现在从电影上看到主控站一排排彩灯闪亮的控制屏,被控站一个个像礼帽似的接收终端,就是葛主任的构思和我们的设计相结合的杰作。”】

“那时候的父亲很神秘,我们都是在军功章里了解他”

 

【“其实从我记事开始,到参加工作,一直不知道父亲具体从事什么工作,只知道他在搞国防科研。对他工作情况的有限了解,也都是在他离休后断断续续地聊天中逐步知晓的。”】

葛叔平的长子葛元仁告诉记者,直到父亲去世,他才从父亲所属研究所的悼词中知道,父亲一生先后参加了一百多项重大尖端军事工程的研制工作,获得了26项科研成果,填补了不少军事科研的空白。其中由国防科工委1987年评定的《原子弹和氢弹的突破核武器化》和《尖兵一号返回型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个人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四次、三等功一次,总部通令嘉奖一次。

虽然葛叔平的一生获得了诸多让人足以仰望的荣誉,但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这些耀眼的光环从未在人前显露,甚至是自己的家人都不曾知晓,“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工作特别忙,有时候会到外地出差,具休到哪里工作,连母亲都不知道。”据葛元仁回忆,1964年初夏,父亲葛叔平匆匆忙忙地回了一趟家,对母亲说要到新疆去执行任务,估计年底才能回来。就在这年的10月16日,《人民日报》号外刊登了我国在新疆第一次核试验成功的消息。“当时我去家属院的同学家玩,同学父亲见了我就说你们家有事了,我当时懵懵懂懂地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葛元仁说,后来父亲年底回来,才知道他到新疆去是参加第一次核试验,还立了一等功。

葛元仁:“两弹一星”精神是这样铸成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葛元仁为记者讲述父亲的故事。记者于仕越 摄

“1964春节期间,和父亲一起去基地参加核试验的助手们集体到家里来拜年。从他们兴高采烈的谈论中,我了解到了一些父亲在核试验基地的工作、生活的片断。”葛元仁告诉记者:

【“记得当时他们说,葛主任身体真好,在戈壁那么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还要到各被控站检查工作。吉普车在大沙漠上一跑大半天,我们年轻人都被颠得受不了,下车都头晕,可葛主任就跟没事一样,脚一落地就开始工作。”】
【“现在我才知道,当时在核试验基地的被控站分布在方圆几十公里的无人区内。父亲作为遥控系统技术总指导,虽然是在总控站负责全面工作,但是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跑遍了戈壁滩上所有的被控站,亲自了解设备安装和调试情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试验时整个系统稳妥可靠。”】

葛叔平一贯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也一直影响着同为高级工程师的葛元仁。

葛叔平有三个儿子,两位都是高级工程师,一位是经济师,在职业选择上受父亲的影响很大,对工作的严谨和科研事业的热爱也是源于父亲的培养。葛叔平的三儿子葛如山说:

“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就是对我们的功课很关心,他再忙都会抽出时间来检查我们的课业情况,还会时不时的给我们留科研小作业。”】

受葛叔平影响,现在葛元仁的女儿也在从事电子科研工作,“当父亲得知孙女也要搞科研,非常高兴,还特意写了几句话勉励她:‘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责任编辑:冯慧文

二、2019年5月31日《河北工人报》

葛元仁:“两弹一星”精神是这样铸成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三、2019年9月19日《环球时报》

葛元仁:“两弹一星”精神是这样铸成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四、罗布泊上空升腾的蘑菇云背后的峥嵘岁月 | 70年•那些人

中国电科五十四所 6月18日

70年砥砺奋进,70年同心筑梦,70年,中国人用勤劳和智慧,让中华大地旧貌换新颜。

54所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电信技术研究所,是我国军事电子技术研发的摇篮。建所以来,她初心不改,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伴随着新中国一路成长,攻克无数科研难关,不畏困难为国争光,敢于拼搏为国造重器,沉淀了雄厚的科研实力,也沉淀了以创新、奋进和奉献为主色调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

本号特别开辟“70年•那些人”专栏,讲述那些峥嵘岁月里,不畏艰险、不计个人得失、为国家强盛、为军队强大默默耕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的54所科研工作者的故事。

听葛叔平的后代讲述父辈的故事,罗布泊上空升腾的蘑菇云背后的峥嵘岁月——追忆“两弹一星”元勋葛叔平及中国第一次核试验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抚今忆昔,回溯“两弹一星”研发背后的点滴故事,还原尘封许久的历史遗存,那些特殊的日子,那些特殊的人物将永远被铭记。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当喜讯传遍千家万户,在河北石家庄,一群为核试验成功贡献了青春岁月的人,他们相拥着喜极而泣,他们就是我国“两弹一星”研发科研团队。在这些国防科研领域专家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的葛叔平高级工程师,就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7个月研发出核试验遥控遥测系统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相关讯息,很多内容都是对爆炸现场等内容的描写,关于核试验控制系统研发以及起爆前的“内幕”揭秘,国人都知之甚少。随着国家解密,55年后的今天,当葛叔平家人及老同事们回忆起往事来,当年那些细节才逐一面世。

1963年初,我国核试验的遥控遥测任务下达到了葛叔平当时所在的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第十九研究所(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前身的一部分),他和同事李振魁一起去北京接受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当时美国、苏联等有核国家对我国严密的技术封锁,国内没有任何核试验遥控遥测资料可参考和借鉴的情况下,国防科委要求在一年内完成任务。今年已86岁高龄的李振魁回忆道:“我和葛主任当时就向国防科委立下了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回来后,十九所抽调精兵强将专门成立了遥控遥测研究室,代号十二室,葛叔平任主任。

研制开始后,葛叔平亲自挂帅,组织研讨总体方案,他每周都要亲自向科委副主任张爱萍上将汇报进展情况。经过反复思考、论证,最终提出了分频制遥控方案。他带领研究室全体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进行着实验。今年83岁的李雄飞曾是十二室科研人员之一,说起当时的工作状态依然感慨万千,“我们研究室全体人员加班加点是常态,大家经常一干就到了凌晨一两点。国家当时是三年困难时期,国力有限,我们几乎是饿着肚子搞控制系统,那时候,夜晚加班同志能吃上一碗面条就觉得格外幸福。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没人叫苦,没人喊累,反而是凝心聚力一起干事。”“人心齐,泰山移”,中国科研人员凭着这股拼劲啃下了核试验控制系统研发中的一块块硬骨头。

葛叔平长子葛元仁告诉记者:

【“遥控遥测设备研制之初,周恩来总理曾亲自批准并授权父亲,可以直接申请和使用紧缺的国家外汇来购买国外先进仪器和设备,用于开展研发工作。但是,父亲精打细算,凡是能用国内产品替代的,一律用国产货,不动用外汇去购买外国产品。等到整个系统安装完成,为国家节省下几十万美元。”】

当时有些人觉得他呆板木讷,不懂用国家给的钱给研究所增添新设备,他却任人评说,不争辩不解释,只顾埋头搞科研。

多年后,葛叔平暮年之际与家人聊天时,才揭晓了当年不用外汇买仪器设备的缘由,他说,当时国家经济贫弱,人们生活困苦,外汇资源很宝贵,其他行业领域用外汇的地方也很多,作为科研工作者,如果能用自身智慧为国家节省资金,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而且,我们国内生产的设备通过改进提高后也不比国外差多少,既然都能用,为什么非要买国外产品呢?父亲告诉儿女,很多时候,一个人的爱国情怀不单体现在语言上,更应付诸于行动中。那一刻,家人深刻感受到老人对国家的爱之深、情之切。

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葛叔平带领着他的研发团队,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成功研制出了核试验遥控遥测系统,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艰巨任务。当遥控系统安装到寂寥空旷的罗布泊,以扇面形分布在以原子弹爆炸点为中心的几十公里范围内时,所有参与者内心都充满喜悦。夜晚,皓月的余晖倾泻到设备上,折射出凄冷却迷人的清光,这时,人们都无比热切盼望着,核试验启动时刻的到来。

奋战11个小时排除原子弹爆炸前的故障

1964年10月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在试验基地,人们愈加忙碌,紧张的氛围弥漫于基地上空。

核试验整个遥控遥测系统由主控站和多个被控站组成,葛叔平负责主控站,他的助手樊子麟和另外两名同事负责被控站,被控站全部分布在罗布泊的无人区中。总控站是整个核试验成败的关键组成,相当于人体的神经中枢。葛叔平作为遥控系统技术总指导,为了全面了解设备安装和调试情况,确保核试验时万无一失。他除了检测好总控站,还会每天前往各个被控站检查,戈壁滩上的道路崎岖不平,樊子麟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布满鹅卵石的路被车轮搓轧得像波浪一样,我们称之为搓板路,在车上颠得人心都要跳出来。可葛主任每天要坐着吉普车在搓板路上奔波,车在大沙漠上一跑大半天,很多年轻人都被颠得受不了,下车都头晕,可葛主任没事,下车就开始工作。”】

他后来告诉孩子们,支撑他坚持下去的动力,是顽强的革命意志,是保证核试验百分百成功的坚定信仰。

基地所有人都众志成城,共待原子弹爆炸的激动时刻。“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与樊子麟第一次见面,就拉着他的手说:

【“我的‘邱姑娘’(原子弹代号)很年轻,还不成熟,交给你控制和测量,我要她的血压、心跳、脉动!这些数据都正常了,我才能控制爆炸呢。”】

葛叔平主任一直亲自保管着总控制台的钥匙,从不离身,就怕设备一经他人之手出现损坏的情况。“试验场地位于戈壁滩,天气冷,葛主任就把自己的毛线衣脱下来盖在机器上。”可以说,基地每个人都像呵护新生命一样对待核试验中的机器设备,不敢有丝毫闪失。

但即使这样,原子弹起爆前夕,还是出了段“小插曲”。人们已对系统进行了多次联调,一次出现了被控站接不到主控站信号的情况。经初步分析、判断,是主控站的问题。但是大家认真检查了各自负责的设备,都没发现异样。原子弹爆炸在即,故障始终未解,大家心急如焚。就在人们茫然不知所措时,葛叔平主任亲自对设备展开了每一条线路、每一个元器件的地毯式排查,从下午三点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整整11个小时后,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由于不断开机、停机的震动,使得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铁屑扎穿了导线外皮,造成短路,导致信号发不出去。症结寻到后,故障立刻被排除,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首次核试验圆满成功,举国欢庆。负责核试验任务的张爱萍上将召开核试验委员会大会,决定当场给两家单位记功。他提议第一家给开飞机穿过蘑菇云的驾驶员和5人测量小组。第二家他只提条件,那就是“关系全局,成绩突出”,让委员们推荐。几十位专家几乎异口同声:“给遥控!”同为核试验委员会委员,在场的葛叔平和助手樊子麟当时愣住了。

张爱萍上将开玩笑说,“你俩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啊?”荣誉,就在大家一片喜气的笑声中敲定了。

于是,以国防部的名义,给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第十九研究所十二室记集体一等功,葛叔平荣立个人一等功,樊子麟荣立个人二等功,彭光华、叶良发、蒋文修都记个人三等功。樊子麟在文章中写道:

【“这是至高荣誉,无上荣光,是全所的成绩。更令人自豪的是,中国人从此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毛主席提出的‘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的话很快都实现了。”】

但参加任务的同志们胜利归来后,却严守保密纪律,只对热切等待的同事和领导们说:“核爆炸成功了。”

就连葛叔平的家人,也不知道他的功绩,“从1963年夏天到1964年5月,全家人都未见过父亲的面,就连春节,父亲也未归家。而他离家时,只对妻子说,要去新疆执行任务。去多久,什么任务,他只字未提。”直到首次核试验成功后,长子葛元仁去同学家玩,同学父亲告诉他,“你们家有喜事了。”他联想到自己看到《人民日报》上刊登的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新闻,懵懂地猜测喜事应该和核试验、父亲有关。直到父亲离休后,当年这个谜才彻底解开。家人说,这就是父亲这一代科研工作者的品格,国家利益至上永远是他们心中不变的理念和信仰。

第一次核试验成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为功臣代表设宴庆贺,葛叔平也接到了请柬,但是他没有去。这份请柬就静静地躺在家中书柜里。时隔多年,说起未参加庆功宴的原因,他说,当时高空、地下核试验即将开始,作为遥控遥测系统的技术总负责人,他必须要到现场准备新的测控工作,那时人已经在外地,所以没能参加。问他是否心存遗憾,他说“没有”,在他心里,祖国的需要比什么都重要。

从1965年起,葛叔平又两次前往青藏高原,为空中核武器爆炸试验的遥控遥测工作做准备,选择测控设备的安放地点。这次,他又实地参加了空中核试验的测控,而且是准氢弹爆炸试验。随他参加这次任务的同事崔国义回忆:“我们经过两天两夜的行程,列车到达西宁车站,第二天十几辆小车组成车队前往基地,基地坐落在海拔3000多米高的青藏高原上。车队沿山路蜿蜒前行,一到目的地,葛主任因长途跋涉加高原缺氧导致呼吸困难,身体极度虚弱,同事们多次劝他休息两天,但他不同意,坚持马上开展联试工作。”1987年全国科技大会上,因其在这次核试验中的卓越功绩,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荣誉称号。

改进遥控系统,让卫星落地点小于100米误差

除了一次次在核试验的“战场”上大显身手外,葛叔平还参与了某返回型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监测和回收工作。某返回型卫星回收当天,他和助手们守在电话旁彻夜未眠,直到获知卫星已平安回收的消息后,众人才回去睡觉。这次卫星成功回收,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根据第一次卫星回收的测控数据,葛叔平团队对卫星遥控系统进行了改进,等到另一颗卫星回收时,卫星落地点距理论计算中心只有不到100米的误差,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这是让老一辈遥控研制人员一直引以为豪的事情。国防科工委针对葛叔平团队在卫星发射及回收过程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授予他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葛叔平一生先后参与了一百多项重大尖端军事工程的研制工作,获得了26项科研成果,两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填补了不少军事科研的空白,享有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他的一生都围绕着国防科研事业奋斗着,无怨无悔。

把科研精神作为“家风”传承下去

葛叔平工人出身,完全靠自学和党的培养成为国家高级技术专家,他就像一株翠竹,坚韧顽强、品格高洁。工作中永远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生活上始终低调平淡、知足常乐。

当年和他一起参与核试验工作的同事崔国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葛主任对待工作的精益求精态度,他要求每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纰漏。十二室的年轻科研工作者对他既尊重又害怕,生怕自己疏忽出了差错,会挨批评。但他在工作以外又很平易近人,愿意听取年轻人的建议,只要是对工作有益的意见,他都会接受。”】

崔国义说:“与葛主任一起工作的日子终身难忘,他的作风和精神,滋养了我的一生。”

葛书平一辈子钟情国防科研事业,75岁高龄时,国家有关部委发给他一摞文件,向他征询意见。他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耗费几天时间,工工整整写出了意见和建议,然后按照要求,以“机要”文件邮寄出去。至于写的什么内容,他严格按照征询方要求,一个字也不透露给其他人。他说:“按照国家要求办事,是国防科研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原则。”

他在家庭生活中,也用科研精神要求孩子们,教育他们做事要认真,学会坚持到底,不断超越自我。他有三个儿子,有两位都是高级工程师,一位是经济师,他们在职业选择上受父亲的影响很大。

作为国内遥控遥测、电子通信工程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在离休后,出门办事可享配车待遇,他却从不使用。葛元仁一次回家探亲,给父母买了很多土特产,希望父亲能要辆车去火车站接站,遭到了父亲的拒绝。他说,“车是用来给老干部办公事用的,不是给家属办私事的。”

子女们都知道,

【“父亲在工作、生活中,始终是个讲原则和规矩的人。因为他的工作有保密制度,所以,我们兄弟的成长记忆中,很长时间不知道父亲从事什么工作,不知道他每次出差去了哪儿,更不知道每一个年节父亲能不能按时回家。生活中,父亲给我们传递的生活理念就是不要奢望他人的帮助,要靠自我奋斗赢得未来。”】

他的这种家风传承,影响了儿孙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懂得,成功没有捷径,唯有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

如今,葛叔平老人已经故去,但家人们每每提及他将一生奉献给祖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光辉历程,都感觉无比自豪。三个儿子都说:“正是有了众多像父亲一样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无悔付出、甘于奉献,才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夯实了祖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坚实基础,他们的故事不该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而应被人民铭记。”

五、70年•那些事 | 五十四人为你讲述:中国首枚原子弹的“大脑”如何诞生

中国电科五十四所 9月19日

【原子弹,说爆就爆,其乐无穷。……君不见人民,自古英雄。
——毛泽东《满江红·庆祝第一次核试验》】
【春雷震惊寰宇,人间天上欢隆。
——张爱萍《清平乐·我国首次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淀,55年前的旧事,随着国家解密慢慢从黑白变成彩色,生动而豪迈。在这波澜壮阔的惊世之作中,中国电科54所研制我国第一套核试验遥控遥测系统背后的故事,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卷。

9月19日,环球时报第13版刊登了54所研制我国第一套核试验遥控遥测系统背后的故事。

立下军令状:7个月研发出核试验遥控遥测样机

1963年初,一项神秘而艰巨的任务下达到了当时的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第十九研究所(中国电科54所前身之一):一年内为核试验研制出遥控遥测装备。系统总设计师、通信测控专家葛叔平与同事李振魁一起领受了这个光荣的任务。今年已86岁高龄的李振魁回忆道:“我和葛主任当时就向国防科委立下了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

美国、西欧等有核国家对我国施行严密的技术封锁,1960年苏联专家撤离后也带走了所有的相关技术资料。在几无参考和借鉴的情况下,这个任务的难度可想而知。知难而进,是新中国的骨气。十九所抽调精兵强将专门成立了遥控遥测研究室,代号12室,葛叔平任主任。12室下辖总体组、工程组、结构设计组等多个组。总体组由葛叔平亲自挂帅,组织研讨技术方案。他每周都会亲自向科委副主任张爱萍上将汇报进展情况。程序装置是自动遥控遥测系统的心脏,整个系统靠它发号施令来工作。总体组成员樊子麟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为了万无一失,他们当时提出了三个方案,分别交由三个工程小组研制。最终,葛叔平提出的频分制遥控方案成为第一实施方案。现在,我们从影视作品中看到的“主控站一排排彩灯闪亮的控制屏,被控站一个个像礼帽似的接收终端”,正是葛叔平的构思和工程设计相结合的杰作。

时间紧迫,加班加点成为12室的常态。今年83岁的李雄飞感慨地说:“大家经常一干就到了凌晨一两点,没人叫苦,没人喊累,都是自觉的。”樊子麟在回忆录中说,怕长此以往大家身体吃不消,组长在凌晨会一个个把加班的同志“赶回家”。有一次,他赶走最后一个加班者,例行检查后骑车回家,夜深天黑,一不小心竟连人带车摔进临时施工的沟里。长期的费心耗神,让他“一时竟爬不上去”,只好在沟里暂缓精神,恢复过来后挣扎回家,刚上床就听到了起床号。所领导对核试验任务高度重视,知道同志们深夜“饿着肚子”搞科研,要求食堂每晚12点做好面条送去。这碗面条,在当时很是珍贵。然而,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心灵却充实而高尚。计划经济时代,粮食供应人人定量,有些同志甚至因为自己粮食供应关系在家里而不好意思吃这碗“爱心面条”。

艰苦的攻关激昂了大家的科研热情。当时,葛叔平已经是上了年纪的老专家,却每天和大家一样加班到深夜。

樊子麟回忆,

【“我们既尊重他,也有点怕他。他能一眼看出你工作中的疏漏,能拿起镊子把你焊虚的元件拔出来,批评得你哭鼻子,事后又会请你原谅他心急言重,说他年轻时还不如你有出息”。】

“能不能过得了葛主任那一关”自然也成了大家做完工作后自我反省的一个“标准”。在这高涨的激情面前,一块块难啃的“硬骨头”被拿下。经过7个月的艰苦鏖战,葛叔平带领他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了核试验遥控遥测系统第一套试样。样机测试通过!按照“遥控系统设备一式双套”的要求马不停蹄完成数量庞大的生产任务和维修备件任务,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艰巨任务。

原子弹爆炸前夕:紧急故障面前,方显英雄本色

1964年6月,我国第一次核试验进入紧张的测试、联试阶段。葛叔平主任带队、樊子麟任组长的七人小组受命进场保障。樊子麟在回忆录中说,“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与他第一次见面,就拉着他的手说:

【“我的‘邱姑娘’(原子弹代号)很年轻,还不成熟,交给你控制和测量,我要她的血压、心跳、脉动!这些数据都正常了,我才能控制爆炸呢。”】

原子弹地面遥控设备遥控遥测系统由一个主控站和多个被控站组成,在寂寥空旷的罗布泊,以扇面形分布在以原子弹爆炸点为中心的几十公里范围内。其时,葛叔平被任命为遥控系统技术总指导,负责主控站,樊子麟为副总指导,负责对各被控站巡回指导。被控站全部安装在无人区,樊子麟每天都要乘汽车往返于各个被控站之间。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戈壁滩上的颠簸:

【“人在车上颠得心都要跳出来。车上还有些不安分的家伙,就是装在包里的安装工具,车一跑起来,常常自动跑出包外,满车叮叮当当又跳又叫。”】

更可怕的是,试验场上本无路,戈壁滩难辨方向,上站回来经常找不着营地,直到晚上营地亮起灯光,才算找着回营的方向。总控站是整个核试验成败的关键组成,相当于人体的神经中枢。葛叔平一直亲自保管着总控制台的钥匙,从不离身,就怕设备一经他人之手出现损坏的情况。“试验场地位于戈壁滩,天气冷,葛主任就把自己的毛线衣脱下来盖在机器上。”可以说,基地每个人都像呵护新生命一样对待核试验中的机器设备,不敢有丝毫闪失。时间到了1964年10月初,基地所有人都众志成城,共待原子弹爆炸的激动时刻。就在这时,故障出现!在联调中,被控站接不到主控站的信号!经分析判断是主控站的问题。然而,大家认真检查了各自负责的设备,都没发现异样。爆炸在即,故障不明,大家心急如焚。此时,葛叔平亲自对设备每一条线路、每一个元器件展开了地毯式排查。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从下午三点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整整11个小时!葛叔平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由于不断联试,不断开机、停机的震动,使得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铁屑扎穿了导线外皮,造成短路,导致信号发不出去。症结寻到后,故障立刻被排除,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现场评功:几十位专家异口同声“给遥控”

1964年10月16日,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樊子麟跟着张爱萍上将到距爆心约60公里的白云岗。站在岗顶,遥望架着原子弹的铁塔,樊子麟亲眼目睹了原子弹爆炸的经过。随着“起爆”命令下达,“一个巨大的火球由内向外激烈翻腾,滚动出各种颜色的火带,逐渐形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蘑菇云……”首次核试验圆满成功!

负责核试验任务的张爱萍上将召开核试验委员会大会,决定当场给两家单位记功。他提议第一家给开飞机穿过蘑菇云的驾驶员和5人测量小组。第二家他只提条件,那就是“关系全局,成绩突出”,让委员们推荐。几十位专家几乎异口同声:“给遥控!”樊子麟后来回忆说,当时,同为委员的他和葛叔平都愣了,张爱萍上将开玩笑说,“你俩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啊?”荣誉,就在大家一片喜气的笑声中敲定了。集体一等功,葛叔平荣立个人一等功,樊子麟荣立个人二等功,其他同志三等功。面对如此骄人的荣誉,参加任务的同志们胜利归来,却严守保密纪律,只对热切等待的同事和领导们说:“核爆炸成功了!”他们的家人,更是无从知道他们的功绩,只知道他们秘密执行任务,一去就是好几个月。葛叔平直到离休后、国家逐渐解禁,才跟孩子们谈起参加核试验的往事;樊子麟去现场归来,家已搬入新分的住房,他一心扑在科研上,不闻不问以至找不到家……这就是“两弹一星”科研工作者的品格和情怀。

核武器试验遥控工程是个系列任务,从原子弹到氢弹,从地面、高空到地下,从架空、空投到导弹运载,接连进行了五次核试验。葛叔平、樊子麟和他的同事们,殚精竭虑,辗转试验,为中国“核战略武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立功受奖,1987年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5年前的旧事虽已逐渐远去,但是“两弹一星”精神却内化成了中国电科五十四所人的精神内核。国家利益至上,在一代代科研人员的薪火传承中,沉淀成了永恒的信仰。

六、侯立虹:致敬!铸就新中国科技丰碑的无名英雄——国庆70周年有感之八

2019-10-14 09:32:07

新中国70大庆,有一个特殊的场面,有一个极其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景象,就是没有高高在上的大腕明星,没有颐指气使的商业大佬,彰显的尽是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军事专家,大庆所有活动,宣扬的全都是革命先烈和平凡的普通大众,讴歌的全都是人民英雄和人民功臣,授予“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全都是共和国的脊梁,一扫过去崇尚明星,跪拜财富,献媚西方的歪风邪气,形成敬仰英雄、学习英雄,忠诚担当、砥砺前行的时尚,进一步凝聚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巨大力量。

忆昔范明星荣获“国家精神造就荣誉大奖”的闹剧,谁能想到一个制造轰动全国偷税案,需要连补带罚要缴纳8.8个亿才能避免牢狱之灾的人,居然成为堂堂国家精神造就者,是多么的滑稽,多么的令人匪夷所思,于是一篇《国庆日再见了!娘炮!》迅速走红。尽管我们不能因演艺圈大量的鄙俗肮脏烂事一概抹杀其存在的价值,不能戴有色眼镜刻意贬低歧视他们,但他们与袁隆平、钟南山等科学大家相比,犹如莹莹之火与皓月之光,难以拥有“同框并列”的资格;尽管我们肯定大批“资深演员”为人民群众带来乐趣,也有不少反映奋斗者精神风貌的好作品,但绝对不能拔高甚至神化,既不能容忍肆意“戏说”红色经典、随意“亵渎”英雄人物,也不能容忍他们压过共和国脊梁的主次颠倒。因为他们扭不出核弹,也唱不出和平,不是国家精神所在,千千万万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工农兵,大批让新中国挺起胸膛的人民科学家,才能真正造就“中国精神”!所以,“人民万岁”的余音尚在宇宙上空回荡之际,人们仍沉浸在70大庆大阅兵激动之时,特别推介为核试验遥控遥测系统作出特别贡献,又长期鲜为人知的葛叔平团队无名英雄,希冀人们铭记无名英雄铸就的新中国科技丰碑。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横空出世,是新中国科学家的惊世杰作,也是无数隐姓埋名科学家铸就的新中国科技丰碑。虽然经过国家解密,人们知道了钱三强、邓稼先、程开甲等元勋的感天动地事迹,但仍有不为人们所知的功臣,而中国电科54所研制我国第一套核试验遥控遥测系统的杰出贡献,就是其中的代表。直至《环球时报》2019年9月19日报道,人们方才知晓54所的了不起,方才知晓我国第一套核试验遥控遥测系统总设计师葛叔平及其团队的特殊功勋。他们不为自己出名而为国家扬威,不谋个人私利而谋民族千秋之利的高风亮节,与那些为出名委身资本,为挣大钱不惜出卖肉体的大腕明星,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这就是人们对共和国勋章授予人民科学家和人民功臣而激动地奔走相告根本原因。

据86岁高龄的李振魁回忆,当时的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第十九研究所(中国电科54所前身之一)1963年初接受了一项神秘而艰巨的任务,即一年内为核试验研制出遥控遥测装备,而领命并立下“保证完成任务”军令状的,正是系统总设计师、通信测控专家葛叔平与他。那时美国等有核国家对我国施行严密的技术封锁,苏联撤离专家又带走了所有相关技术资料,54所在几无参考和借鉴的情况下知难而进,成立了由葛叔平为主任的遥控遥测研究室(代号12室),组织技术攻关,每周向张爱萍上将汇报进展情况。没有工艺图纸,就大胆摸索,反复比对,有时为研发一个新部件反复试验,反复修改设计,每次修改都要在例行实验室做24小时温度试验,以及“震动”、“电磁干扰”等多项试验,由于程序装置是自动遥控遥测系统的心脏,为了万无一失他们提出三个方案交由三个工程小组研制,现在我们看到的“主控站一排排彩灯闪亮的控制屏,被控站一个个像礼帽似的接收终端”,正是优选的葛叔平之构思和工程设计相结合的方案。

那时加班加点是12室的常态,都是干到凌晨一两点,每天睡眠只有五个小时,没人叫苦,没人喊累,以致经常发生累病累倒的情形。所领导不仅对12室极其重视,调哪个单位的人,不讲条件,一律放行,到所里任何一个机关办事,畅通无阻,一律开绿灯,而且得知同志们深夜饿着肚子加班,要求食堂每晚12点做好面条送去,可那时粮食实行定量供应,大多同志因粮食供应不在单位拒绝吃这碗“爱心面条”,领导就“强迫”他们吃,留下了面条珍贵、科学家精神更宝贵的佳话。领导对大家长期加班和身体透支很着急,总是强行把同志们“赶走”,可同志们总是说“马上就好”,迟迟不肯动身回家,经常发生监督与被监督“矛盾”的感人场景。大家众志成城,经过7个月的艰苦鏖战,成功研制出了核试验遥控遥测系统第一套试样,而且样机测试通过!有些人不明白新中国科学家为什么那么“玩命”,甚至有些昧着良心的公知污蔑他们受了“洗脑”,这就是典型的“惊蛙不可语天”,“夏虫不可语冰”,“曲士不可语道”。他们不理解受尽屈辱的科学家在“科学救国”到处碰壁,无用武之地的绝望,是新中国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所以他们才会有为国家豁出命的激情!那些公知只知舔洋人的腚子不知道翻身做了新中国主人的科学家,是多么视名利如粪土,是多么甘心情愿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才华!那些拜倒在金钱脚下的所谓明星,不知道艺人也应有骨气,以为金钱就能抬高自己的身价,也就难以知悉钱学森、华罗庚、李世光等科学家甘于放弃优厚待遇执着奉献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情怀,葛叔平们不图名利的作为。所以,人们欢欣鼓舞告别“娘炮”,满腔热忱的拥抱竭诚奉献的新中国科学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9 17:10 , Processed in 0.012017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