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查看内容

我在美国经历的几件事情

2019-11-4 23:28|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6772| 评论: 0|原作者: (美国)陈维娜|来自: 海外济南人

摘要: 美军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因为在这方面他们永远赶不上我们。怕的是中国军队的毛泽东化,或按中国术语叫革命化。中国军队离毛泽东越远,美军的胜算也就越大。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善于以弱击强、以弱胜强的军事天才。
美军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因为在这方面他们永远赶不上我们。怕的是中国军队的毛泽东化,或按中国术语叫革命化。中国军队离毛泽东越远,美军的胜算也就越大。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善于以弱击强、以弱胜强的军事天才。他的军事思想体系及实战应用非常的精妙独特,至今还没有好的应对破解办法。虽然我们是在把他当做对手来研究,但是我对中国的毛泽东始终怀有最深的敬意。西点军校崇敬的两个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兵家泰斗,一个是毛泽东,还有一个是孙武子。

美国华人陈维娜:我在美国经历的几件事情

荒唐的感恩节

美国的节假日之多,在世界上也是数得着的。因为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世界许多民族、地区、宗教的节日,在美国也都是国家正式节日。节假日虽多,但真正能称得上是美国自己的节日却没几个。算算有独立日的国庆节,有华盛顿生日的总统节,还有就是那个最最具有美国特色的感恩节。

每年11月25日感恩节,是美国的一个大节日。每到此日,家家户户的美国人都要享用一顿以火鸡、玉米、番薯等美洲特产为主的感恩大餐。记得第一次应邀去赴感恩节晚餐,是在一位美国医生朋友的家里。当时主人为我们这些初来乍到不明就里的人解释了这感恩节的由来和涵义。据他说,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欧洲移民一代代含辛茹苦、摒手抵足地将这块荒芜的土地改造成为今天的富裕之乡。感恩节就是为了感谢上帝的赐土之恩…听起来真是很动人的故事,可是随着对美国历史日益深入的了解,看到的历史真相却完全是另一个模样。

这感恩节追根溯源,是3个多世纪之前(17世纪初)欧洲人迁移美洲之始。当时的第一批欧洲移民来美,可不像中国明朝的郑和率船队下西洋,风光浩荡而来。完全不一样。他们是一批在英国受迫害呆不下去的欧洲人,分乘了“五月花”等3艘帆船流浪来到美洲的。这些饥寒交迫、濒临绝境的欧洲人之所以没有冻死饿死在现今美国东北部麻州的海滩上,完全是因为善良好客的土著印第安人向这些不知来历的异族落难人伸出了援救之手。他们送来美洲特产的火鸡、玉米、番薯给这些欧洲人果腹充饥;他们选址伐木为这些欧洲人盖房居住。我们不难想像,这些绝处逢生的人当时是以一种什么样感恩戴德的心情向救命恩人致谢的,他们甚至还以一位印第安人的名字命名了感恩节的仪式。

曾几何时,这些缓过气来的欧洲人却反客为主翻脸相向,为霸占别人的美好家园而对有救命之恩的主人们大开杀戒。他们以“上帝”的名义,凭借着先进的火枪火炮,在短短100多年里便将上千万世世代代在美洲大陆劳作生息的原主人印第安人几乎屠戮殆尽。为数不多的残存者被像牲口一样圈进了若干个“印第安人保留地”。然后,心安理得地将别人的家园和土地霸为己有。这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传统!一个现代篇的“农夫与蛇”的故事。

为了掩盖自己忘恩负义的丑行,这些经常自我标榜为“行侠仗义、乐善好施”的欧洲人又搞了个偷梁换柱的勾当:将原本是感谢印第安人救命之恩的“感恩节”,偷换成是对着上帝赐土之恩的节日。其实这样一来,不但更加暴露这些人的伪善,而且也捎带着撕破了他们那个“真善美”化身的上帝的脸皮!得知究竟的人,难道有谁会不认为美国的这个“感恩节”是荒唐透顶和令人作呕的吗?了解了美国的建国传统就会对他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有更深刻的理解。

从此,我再不参与“感恩节”,也厌恶他们的那个“上帝”。

向社会主义偷师学艺——美国资本主义绝处逢生的诀窍

说美国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大概没有多少异议。说美国是靠实行了许多社会主义的方针和措施而得以复兴,很多人大概会不解和不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美国的资本主义曾经面临崩溃的边缘,它之所以能够走出困境并达到现今的成就,很大程度是因为向社会主义借鉴或说偷师学艺而成。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度。两百多年前的独立战争,使它由一个还相当贫穷落后的殖民地转变为独立发展的国家。一百多年前的南北战争,使它摆脱了奴隶制,跨越了封建制,直接进入了富国强兵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可是,美国此后的发展并非都是坦途。实际上,资本主义的固有缺陷、贫富差别的急剧扩大、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曾经引发了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数次重大危机。当时全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饿殍遍地。上年纪的美国人,许多人都还记得那时的惨状,说起来还晞嘘不已。乍听起来,和中国历史大饥荒的情景也没什么两样。只是过去孤陋寡闻,没听说过美国也曾经在社会危机中几遭灭顶之灾。

那美国究竟是怎么走出大危机,又是怎样励精图治,最终成为富甲全球的超级强国的呢?有心査阅有关这几次大危机(或按美国通行说法叫大萧条 GREAT DEPRESSION)的资料的人,一定对罗斯福总统的“新政”留有印象。美国人自己说,是当时的总统罗斯福实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社会改革措施(简称新政NEW DEAL)才将美国带出了危机复危机的黑暗丛林,走上了民富国强的康庄大道;还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胜出而本土本国未受损毁。罗斯福也因此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有成就、最受爱戴,并且惟一连任了三届(美国宪法限定总统任期为两届)的总统。以下肢瘫痪之残躯,能够坚忍不拔地创此伟业,算得上是身残意志不残而流芳百世的典范了。可即使是美国人对罗斯福的评价也是两极的。曾经有个美国人对我说,他很不喜欢罗斯福。罗斯福是个社会主义者,给美国社会灌注了太多社会主义的东西……我当时没太在意,以为是党派观念在作怪。因为这人是共和党人而罗斯福则是民主党人。但这席话并未从我的脑海中很快消去,倒勾起了我一探究竟的强烈兴趣。我注意到在各种相关著述中,有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那就是趋向表面化的看待和评价罗斯福的新政方针。好像一个金点子——以工代赈、将剩余劳动力组织使用于建造水坝、电站和高速路等基础建设这样的临时性经济措施,就不但解决了经济危机,而且还一劳永逸地消除了产生这种危机的社会根源。这种挂一漏万的说法是完全不能令人信服的。其实,在新政的各项措施之中,还有许多影响要更大得多,深远得多。如:

1.税制改革——以累进税率代替单一税率。用浅显易懂的话说,就是收入越高的人交税越多。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不交税。遗产金额越高征税就越高,可以高至遗产总额的三分之二。这是一种抑富济贫的措施,这是在资本主义架构中原本所没有的成分。哪儿来的?从社会主义借鉴来的。

2.社会安保对全社会成员实行社会安全保障。其实说白了是主要针对低收入阶层社会救济计划。富人谁需要这个?具体地说,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可以从社安计划中按月得到钱和食品券的补贴,使之得以维持基本的生活不致因这批人生计无着而引发社会动荡。中上收入者则可根据历年交税积累的点数,到法定年龄后从社安计刘领取养老退休金。这是在资本主义架构中原本没有的成分!哪儿来的?从社会主义借鉴来的。

3.全民健保以老人、残疾人和低收入者为保障重点的全民健康保险计划。着眼于对贫困和弱势阶层提供基本保障从而消除不安定因素。这是在资本主义架构中原本没有的成分!哪儿来的?从社会主义借鉴来的。

4.劳工权利以立法的形式对于劳工的芳动、就业、报洲、休息、医疗、退休以及纺织工会等的权利和利益提供保障。这是在资本主义架构中原本没有的成分!哪儿来的?从社会主义借鉴来的。

这些就是那位美国人说的,罗斯福向美国社会灌注的”“社会主义成分”。

从中已经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借鉴和吸取了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资本主义才得以弥补先天不足之缺陷,缓和难以调和之矛盾,脱离连环危机之怪圏,免遭灭顶之灾从而蓬勃发展至今。

善于从自己对手身上偷师学艺、博采众长,曾经是中国文艺、书画、手工、医药、武术各界的拿手好戏,换言之,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和特长。可现在物换星移长短易位,变成了别人的看家法宝了。

善于学习和借鉴别人甚至于对手的优点,同时绝不丢弃自己的长处,这是罗斯福的高明之处,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灵活之处。反观动不动就妄自非薄自我否定甚至于走回头路的社会主义各国,不是很发人深省嘛!

西点谈兵论韩战(朝鲜战争)

我曾经几次造访过闻名世界的美国西点军校。因为该校对外界开放参观游览,任何人都可以在开放日去那里游玩,不需要任何特别的许可和安排。西点之所以成为美国东部屈指可数的旅游胜地之一,不仅仅因为它是曾为美国培育了众多青史留名的军事将才的最高军事学府,也还因为此地山清水秀、风景优美,颇似中国的长江小三峡,是一处绝佳的踏青野餐场所。举家出游也好,款待远客也罢,这儿都是上选之地。其中有一次的经历格外的难忘。在西点校门外的游客接待中心,有一个简介军校今昔的展览。担任讲解的主要是中心的工作人员,偶尔也会有军校的师生前来做义工服务、客串讲解的。那天为我们做讲解的是一位现职的军校教员F。这次巧遇给我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心中疑问的好机会,使我大为兴奋。在讲解之后,我便拖着他问问题。开始时,F明显是出于职业习惯和礼貌,后来则越谈兴致越浓,以军人式的爽快回答了我的问题。我提的问题主要是围绕着1950年那场朝鲜战争(也称韩战)的。

问:美国人为何不愿提朝鲜战争?与闹的纷纷扬扬的越南战争相比,真好像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答:对我们美国军人来说,这两场战争的意义和意味都是完全不同的。越南战争是政治上的失败,并不是军事上的失败。美国军队是在被束缚手脚的情况下打仗,由于惧怕中国参战,不准许美军越过17度线对北越的目标和基地进行有效的军事攻击,结果打成了一场烂仗,最终只能撤出了事。而朝鲜战争则是完完全全的军事失败。一个世界公认最强大的国家的陆海空三军联合立体作战,却没能打过一个贫穷国家装备原始的陆军。尤其,是在对我们有利的大兵团野外攻防战而不是游击战的状况下失利,而且输的很惨。这是我们美国军队和美国国家永远的耻辱和疮疤,不堪回首,不谈也罢,应不难理解。

问:你为何要直言失败呢?很多说法都是“始于三八线,终于三八线”,算是个平局嘛。

答:那是自欺欺人。美国军方从没说过是平局这样的话。南北韩之战的情况可以不谈,我们着重看的是中美两军交手的这部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美八军的一支先头分队已经抵达鸭绿江边,中美两军的战斗接触是在中朝边境地区展开的,单从地理上讲,始于鸭绿江而终于三八线,但胜负之势是不言自明的,没有必要歪曲和掩盖。

问:美军失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指挥失误,还是部队战斗力有问题?

答:两个原因都有。先说部队战斗力。参加韩战的美军部队均非等闲之旅,美八军、陆战一师、骑一师都是美军中响当当的王牌军、常胜军。官兵又刚打过二次大战,富有实战经验。装备有世界最新型的坦克、火炮和各种轻重武器;并且拥有绝对的制空、制海权。除了第一次战役有措手不及的原因外,实在没有什么其他的借口可找。美车在韩战中一再失利,不但在战役初期遭受突袭时失利,在中后期的两军对坐攻防中也胜少败多。就只能得出一个令人很不舒服但又是切合实际的结论:装备占优势的美军在韩朝战场上的作战表现不如中国军队。

问:战争后期,尤其是第四、五次战役呈现了互有进退的拉锯,或说是趋于平衡的状态。是两军战斗力各有消长的原因吗?

答:与部队战斗力没有直接关系,更多地反映的是部队的后勤能力问题。李奇微将军接任总司令后,改以攻势防御,使得战役的被动态势有所好转。中国军队越过三八线后,拉长的运输线和恶劣的交通条件,加上美国空军的“扼杀战”狂轰滥炸,是延缓中国军队攻势,从而稳定态势的关键。在中国军队备足粮弹发起攻击时,美军挡不住他们的前进;只是在对方粮弹耗尽时美军才有机会向前做有限的突进。换句话讲,假如中国军队并不是只有仅能维持一线部队作战一周(即李奇微将军所说的星期攻势)的粮弹,而是有足够一月之用的后勤供应,战争应该早就结束了。

问:再谈谈战役指挥上的得失好吗?

答:这涉及我们的老校友老前辈麦克阿瑟将军。麦将军戎马一生,战功无数,是西点军校最杰出的校友之一,也堪称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之一。可惜一世英名毁于韩战。单从战役指挥的角度看,麦将军犯下了轻敌冒进的兵家大忌。有一点我要说明,当时对中国军队的无知和轻视是美军上下的通病,并非一人之过。中国军队在二战中的拙劣表现给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比如:50万中国军队不加抵抗,就让2万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河北、山西一线的30万中国军队被区区3000日军像赶鸭子一样赶得到处逃跑等等。在美军官兵的心目之中,中国军队是“鸭子”,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否则,麦将军也不至于说那样狂妄自大的话。当时上上下下都充斥着一种毫无根据的盲目乐观情绪,终于招致败绩。

问:此国军非彼国军也。三年内战中,毛泽东挥师横扫敌军八百万,你们难道一点都没有注意和研究过?

答:所问极是。当时美国沉湎于二战胜利后的喜悦,而且有对中国军队的先入之见,完全没有意识到,蒋介石统领下的“鸭子”,在毛泽东的统帅之下竟成为了一群狮子,美军在中国军队的勇猛攻击之下,几遭灭顶之灾。对中国军队在韩战中表现出来的战胜困难的勇气、视死如归的气概和精明有效的战术,我是非常钦佩的。作为一个军人,我自然是希望己方能获得胜利,但是作为一个客观论证的学者,我以为无论从战役指挥和战场表现来评判,中国军队获胜都是合理的。我不认为美军败于有毛泽东这样卓越的统帅和彭德怀这样杰出的司令官的中国军队是什么丢脸的事。

问:韩战对于以后美军以至美国的对华方针究竟有何影响和启示?

答:美国人从韩战的失利得知,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中国军队也不再是过去的中国军队了。我们必须以极其谨慎的态度来重新研究中国,重视中国,尤其是毛泽东的中国。绝不能再犯轻敌冒进的错误。在金门炮战,以及越南战争中,美国都表现出了这种谨慎。这就是接受了韩战教训的直接结果。否则将会是完全不同的局面。以我个人的愿望,中美之间不要再打仗。否则将会是两败俱伤,后果不堪设想。假如有一天不得不打的话,我只能祈求那时的中国军队不再有太多的毛泽东色彩。

问:此话怎讲?

答:美军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因为在这方面他们永远赶不上我们。怕的是中国军队的毛泽东化,或按中国术语叫革命化。中国军队离毛泽东越远,美军的胜算也就越大。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善于以弱击强、以弱胜强的军事天才。他的军事思想体系及实战应用非常的精妙独特,至今还没有好的应对破解办法。虽然我们是在把他当做对手来研究,但是我对中国的毛泽东始终怀有最深的敬意。西点军校崇敬的两个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兵家泰斗,一个是毛泽东,还有一个是孙武子。

于美国新泽画州

2002-6-14

【察网摘自《海外济南人》,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黄河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9 02:06 , Processed in 0.01766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