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新中国70经济史的几次重要选择

2019-11-10 23:43|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4034| 评论: 0|原作者: ​江宇|来自: 观学院

摘要: 回顾一下,我们过去的70年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的辉煌。我们避免了很多贫穷国家掉入贫困陷阱的命运,也避免了很多发展中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命运。

 第三次:1970年代

  “一边倒” vs 打开向西方开放大门

  第三次是1970年代,从一边倒到打开向西方开放的大门。尼克松1972年访华,实际上到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经过大概十年的时间,就全面地打开了向西方开放的大门。这是个非常有历史的远见的事,抗美援朝刚刚打过仗,当时中国宣传的也是反对美帝国主义的。

  对比一下中国和苏联后道路,我们前30年是以重工业为主。改革开放后,我们的轻工业、加工工业以及整个制造业的产业链,全部都繁荣起来了。苏联一直到解体也没有解决好重工业一家独大的问题,轻工业到现在也不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的对外开放扩大了市场的范围。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分工越细市场的范围越大、经济形态就越高级。只有分工才有专业化,你必须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才能够产生足够细的分工。苏联当年只有3亿多的人口,他的市场还没有大到让中下游消费品、工业产生非常细的分工。所以他的重工业永远升级不了,延伸不到下游,停留在傻大黑粗这个程度。我们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上,开辟了一个新的道路。它证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全球化是可以融合的。这个起点就是1970年代。可能有的朋友要问,为什么是1972年而不是1952年、1962年?也不是1982年?因为在1972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条件。60年代我们具备了两弹一星, 70年代初具备了自己比较独立的国防和重工业体系,1970年的时候我们的石油已经可以自给了。我们有两弹一星,大飞机也都已经开始生产了。

  另一方面,苏联对美国的战略开始慢慢地转为攻势。因为当时石油涨价,苏联的经济实力上涨得很快,越南战争也遭到了挫折,美国就越来越不能忽视中国这样一个实力的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和欧洲国家做生意,和美国做生意,是没有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这个在发展中国家里是很难做到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做生意,特别是接受他们的贷款、经济技术的援助和合作,都是附带政治条件的。我们当年最重要的政治条件就是台湾问题,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在日内瓦不停地和美国谈判。因为台湾问题,它始终不肯放弃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我们也坚守着这条底线。70年代我们有了这样的实力,所以可以在不放弃我们政治主权的条件下,达成对外开放。这也是为什么改革开放后,我们可以用市场换技术,可以这么平等地和这些西方国家,建立经济上合作关系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第四次:1980年代-本世纪初

  计划经济、全盘西化 vs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然后就讲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有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从原来的计划经济,变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0年代,实际是有两种意见的,一种是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还是要坚持原来的计划经济。还有另外一种极端就是要全盘西化,所有的制度都要学习西方。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都没有成为现实,我们在保持了政治和基本制度稳定的情况下,实行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我想用一个三段论的方式来概括。我们改革开放也有很多经验,而且是改革开放可以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成功最辉煌的一个时代。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我们全盘拥抱市场,因为当时主要矛盾是市场发挥的作用太少。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和公有制一统天下,市场发挥的作用太少,在这个阶段我们全盘地去释放计划经济的遗产。计划经济时期积累了很多重工业的资产,积累了很多人才,但没有市场把他配置到合适的地方。所以在80、90年代,我们通过市场机制的发展,把过去积累的资源激活了。80年代我们获得了很高的经济增长的速度。

  90年代中期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在这个阶段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市场失灵的问题。因为市场它在大部分领域是能够起作用的,但在一些领域市场是会失灵的,比如市场解决不了社会公平的问题。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它会扩大社会的差距。

  第二,社会解决不了一些公共产品提供的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公共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这些问题还是需要政府的参与。还有基础的科学研究,当时我们很多科研院所下放给这个市场,那么科研院所它下放给市场,它的目标就是要挣快钱,做短平快的项目。所以90年代中期,我们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市场失灵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也在借鉴西方的经验,来解决市场失灵。因为市场经济是从西方开始的,西方在市场经济早期,是一个自由的市场经济。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的市场经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的很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北欧的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比中国要大得多。比如北欧的瑞典、挪威,他的税收占GDP的比例达到50%以上,国有企业也有非常大的比例。这些国家如果从所有制来看,比中国社会主义的成份更大。政治上他不是,和我们还是不一样。

  所谓第二个阶段借鉴西方的经验,就是我们在这个时候建立了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制度。建立了对金融的监管的制度,像银监会、证监会都是在这个时候成立的。我们也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现在的职工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农村的合作医疗也都是在这个时候建立的。这些也不是我们的发明,而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借鉴西方的经验来解决市场失灵,包括累进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

  第五次:2012年以来

  模仿和跟随者 vs 发挥制度优势引领新常态

  第三个阶段,是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2012年十八大后,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之前我们学习西方经验能很好解决问题,但这个阶段,有很多问题是西方也没有遇到过的,西方自己也没有解决好。比如现在美国遇到的产业的空心化、金融的过度的膨胀,包括要修基础设施、修高铁,修不成。西方的经济增速也一直在低位徘徊,还有生态环境问题,其实也没有很好的解决。你看中国一说不从西方进口洋垃圾,很多国家的垃圾处理都成了问题。西方它自己发展的优势,实际上是建立在把成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的。既然西方自己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在2008年之后我们就进入到了一个更新的阶段,就是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应对危机,去解决西方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慢慢地从一个制度的模仿者,变成一个制度的引领者

  改革开放就是这样一个脉络。回顾一下,第一个阶段就是80年代是自由市场的兴起,大概是90年代中期。这个时候的特点,因为我们改革开放之前是一个非常比较公平的社会。城乡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但总体来说相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还是一个比较公平的社会。一个比较公平的社会,是建立市场经济非常必要的前提条件。市场竞争最高的原则就是公平竞争,如果你的起点不公平,在财产、在学历这些方面不公平,那么就很难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我们当年经过了长期的社会革命,都在一个比较公平的起点上,很快地就出现了一个繁荣的市场。80年代的时候, 那时所有家庭的生活很快改善,添置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后来就是摩托车、汽车。这就体现当时的改革是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改进。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积累了很多势能,因为改革前是重工业优先,大量资金集中到生产部门,没有给老百姓去享受。改革开放后我们把重工业的资源,转移到市场比较有效的轻工业的部门,生产实现了繁荣。消费这方面工人也好、农民也好,都是为国家的重工业做贡献,工资都是被压低了的,在改革开放之后慢慢地恢复,加上农村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的收入。80年代是改革开放以来,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的一个年代。

  我们之前的历史条件和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多方面的条件结合起来,9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包括农业的危机,因为包产到户之后,确实很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因为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单个的小农没有足够的能力参与市场竞争的,所以90年代之后,加上当时农村的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之前是由农村的公社来提供的,农村的公社实际上主要还是农民自己的钱。这个时候我们的财政还没有充分地投到农村,但农村又要有这些公共服务的负担,所以这个时候是农村农民的负担最重的时候。

  同时城市90年代,国有企业开始遇到了困难。国有企业遇到困难也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一个就是我们过去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的部门。还有集中在一些主要是为了满足政策性的目标,而不是为了满足经济利益的这些部门和地区。但当时确实有很多企业,为了满足国家的政策性的职能,它实际上是放弃了在经济上收益的。比如三线建设,当时是把很多上海的科研院所、企业,整体从上海搬迁到中西部的地区。

  另外还有人口老龄化,我们中国的人均寿命,在建国时是35岁。如果人均寿命只有35岁,肯定不会有人去读博士,因为博士毕业都要30岁了,不会有人去考虑长期的投资的问题。到了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的时候,我们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68岁。这也是我们后来经济快速增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人均寿命达到68岁的时候,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这些疾病就开始慢慢的产生了。到90年代的时候,很多企业实际上是被老龄化、被疾病和疾病谱的变化而导致的成本过高的增长。农村遇到了危机,城市也遇到了危机,再加上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优先发展的是东部。

  小平同志说过,我们现在全国集全国之力支援深圳、支援东部,包括上海的浦东开发,将来到了一定时候东部也要去支援西部。从9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上面的这些问题,我们开始进行加强宏观调控。重建社会保障的体系,进行西部大开发,建立最低的生活保障,进行教育医疗的改革,这个就是改革开放第二个阶段的主线。

  那么这个阶段,坦率来讲,我们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里做的是非常好的。现在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词叫中等收入陷阱。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就像我们小朋友在班里学习一样。如果他本来学习成绩很差,调皮捣蛋的一个小孩,你稍微抓紧一点,他就能变成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这是比较容易的。但从中等收入的国家变成高收入国家,这是非常难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有一百多个国家迈出了第一步,从穷国变成中等收入国家。但这一百多个国家中,从中等收入国家又进一步地变成高收入国家的,只有13个。我们说发展繁荣并不是常态,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在发展的道路上是一个失败者。糜不有初鲜克有终,大家都出发了,但是真正能够走到终点,成功的是很少的。这也是我们中国现在要避免的一个问题,避免入中等收入陷阱。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菲律宾和巴西。这两个国家当年都是全球瞩目的明日之星,巴西在60年代到70年代,平均的经济增长速度是11.4%,比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还要高。菲律宾当年就是亚洲的灯塔,全球认为他是亚洲将来最有希望的国家。菲律宾按人口也可以算是一个大国了,但他们在经济高速发展几十年之后,因为没有解决好腐败的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基本的民生问题、社会公平的问题,现代化的进程戛然而止。现在黑社会遍地,城乡差距非常大。少数的家族攫取了发展的资源,大量的农民因为失去了土地,也失去了工作,在城市里住贫民窟,然后导致社会的动乱。这是很多大型的发展中国家在高速发展之后遇到的陷阱。

  这样来对比一下,我们中国在刚刚改革开放十几年后,就开始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了社会保障的体系。21世纪初的时候,农民还是没有医保的。我爷爷我奶奶那个时候生病,是没有医保的。但现在我们中国的医保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7%以上。大部分的农民都有医保了。

  但我说一个数据,也是我们亚洲另外一个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国家。我2008年遇到这个国家的一个学者,问他,你们国家什么时候能实现医保全覆盖?他说我们政府的计划是到2035年实现全覆盖。另外还有一个就是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但他始终没有实现全民的医疗保险,大部分人还是要靠买商业保险。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就是他有很大的利益集团。商业保险公司和药品的产业,他们不希望政府去办医疗保险,因为政府办医疗保险,肯定不会用很贵的药,而且会控制过高的医疗费用。

  这样对比改革开放的90年代之后,我们这么快地就建立了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的等这些制度,缩小地区差距的制度,在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现在可以有把握地说,已经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了。因为我们现在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中高国家的水平了,已经达到中等接近中等收入水平的上限了。只要我们就继续按照现在的好形势稳定地发展下去,我们是完全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已经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奇迹了。

  我们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重工业优先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超越了贫困陷阱。现在很多非洲国家还陷在贫困陷阱里,因为基础设施、重工业、社会的组织,这些基本问题没有解决。

  改革开放后,我们又通过及时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发挥市场的作用,同时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的作用,去改善社会公平,提供公共服务。我们应该说是已经基本上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2012年之后我们要做的一个更加宏伟的目标,就是到2050年,我们建国100年的这30多年的时间,要从一个制度的模仿和跟随者,变成发挥制度优势,来引领新常态。金融危机后,我们在全世界看一看,现在西方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它没有解决、没有找到一个普世性的成功发展道路。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从50年代到70年代,因为刚刚打完第二次世界大战,痛定思痛,所有的国家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发展实业上。50年代到70年代是西方国家技术进步比较快,经济发展比较繁荣,社会也比较公平的时候。到了80年代,西方国家就开始出现了逆转。因为经过了30年的和平发展,垄断资本慢慢地形成了,利益集团慢慢地形成了。而且很多的产业开始饱和了,劳动力的成本、能源、资源的成本也开始上升了。所以80年代的时西方国家又出现了几个强人,美国的里根、英国的撒切尔,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叫新自由主义的改革,包括放松政府的管制、削减社会的福利,鼓励更多的资本到国际上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去投资。这些做法从短期来看确实刺激了经济增长,但是是把双刃剑。

  借鉴西方经验来解决问题,是有副作用的。比如政府放松对企业的监管、对资本的监管,很多资本就会去炒房,去炒作金融产品。为了缓解当时的经济困难,美国也好,欧洲也好,把很多的制造业,包括高科技的制造业,转移到了中国这些发展中国家。带来的问题就是它自己产业更新,人才培养、劳动力培养,这个体系被削弱了。这就是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现的产业的空心化问题。这些措施短期有好处,但长期来看反倒损害了他们的竞争力。

  从全局的情况来看,美国出现了很大的贫富分化。因为实体经济发展好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能找到工作,贫富差距是比较小的。一旦把主要的精力放到金融、房地产这些行业后,那么贫富差距就会扩大。特朗普上台之后想解决这些问题,但也没有很明显的进展。

  从全球来看,为什么说全球的发展模式不是普世的?近代以来,进入到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国家,比现在的中国还要发达的国家,加起来一共也就是十几亿的人口。而这十几亿的人口也基本上都是在18世纪,第一波资本主义的浪潮中,形成的资本主义强国。后来为什么这些国家一直在金字塔的顶端?实际上是以全球的不平等为前提和条件的,建立在全球不平等扩大的基础上。

  这是一个拼起来的晚上亮灯的世界地图,发达国家10亿人,消费了80%的资源,全世界86%的消费是由20%的人来消费掉的。再看其它一些指标,其实就更加触目惊心,比如基尼系数。现在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系数是比较小的,特别是拉美这些资源型的发展中国家,它的贫富差距非常大。为什么?因为它的经济结构是依附性的,它的主要的经济产业能源等这些部门,实际上都是加入到发达国家主导的产业链里面的。所以这些国家有少数人富可敌国,但大部分人还生活在原始的经济的这种状态。

  地球上人均的预期寿命,更加触目惊心,非洲地区不到西方国家人均的一般年龄。人人生而平等,但如果连生命的长度都不平等,怎么可能是平等的?非洲发展不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最基本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条件。这个又是和他长期的殖民历史,导致没有基本的治理能力是有关系的。再比如非自然的死亡率体现的是社会治安,每10万人口的监狱人口,美国是最多的。美国每10万人口有700人在监狱里。无论怎么说,这不是一个成功的发展模式。700人在监狱里,每一个在监狱里的人背后都有受害者。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它并不是一个很理想的发展模式。西方的道路,实际上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

  西方国家是建立在消耗全球的资源以及扩大全球的差距的基础上的。对中国来说,首先我们没条件再走这条路了,资源是有限的。从传统道义上来讲,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不能够通过剥削别的国家的方式来促进我们的增长。为什么说我们现在要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因为确实西方的这些办法我们学不来了

  结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既是发展理念,又是发展动力

  我们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我把它概括成六点:

  一、占据世界经济技术的制高点。过去我们主要是模仿,下一步更多的去进行自主创新。

  二、扩大基础性战略性领域的投资。现在很多领域的投资,比如海洋的开发、我们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

  三、用共同富裕来促进消费的升级

  四、扩大公共产品的提供

  五、启动农村市场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

  回顾一下,我们过去的70年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的辉煌。我们避免了很多贫穷国家掉入贫困陷阱的命运,也避免了很多发展中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命运。但想将来的30年更加成功、更加辉煌,当然目前还遇到很多挑战,我们必须要走过去。国际上的贸易摩擦、国内的风险依然存在,但我想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道路,只要我们的方向目标是正确的,路不怕远,大家一起走,一定能够走到更胜利的彼岸

  好,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0 17:40 , Processed in 0.020541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