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四十五)

2019-11-15 09:17|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23451| 评论: 0|原作者: 虎丘讲古

摘要: 这样,美军在4-5月起,将拥有一支十万人以上的两栖登陆部队,驻亚洲的美军,本来就以两栖登陆而闻名,而朝鲜的地形偏偏是个三面环海的半岛,到处都可以登陆。如果再让美军来一次仁川登陆,后果不堪设想。

1951年3月底,准备五次战役中的志司,接到了苏联传来的一条情报:美军计划在朝鲜发起第二次两栖登陆。 

情报是这样的:美军从国内调来了44,45两个由国民警卫队组建的陆军师和陆战2师,以及空降187团,此外,还有部分南朝鲜军队前往日本受训,这些部队也可能接受了两栖登陆的训练,这样,美军在4-5月起,将拥有一支十万人以上的两栖登陆部队,驻亚洲的美军,本来就以两栖登陆而闻名,而朝鲜的地形偏偏是个三面环海的半岛,到处都可以登陆。如果再让美军来一次仁川登陆,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苏联人的情报是否准确呢? 

 这里扯一些题外话,美国人和西方各国,有个很有意思的制度,叫做”解密“,意思就是把几十年前到期的机密档案公开给群众看,借以标榜自己的透明和民主。。。这个制度迷惑了很多人,许多探讨抗美援朝战争的人,动辄就是”根据美国解密资料,美国人根本不想打朝鲜,根本不想打过鸭绿江,根本不想XXXXX“,对此,本鹰要说,这纯属扯淡!理由很简单,即使是解密,美国人也会挑一挑,只公开对自己有利的那一部分,对自己不利的东西是绝对不会公开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抗美援朝是1950年的事情,有些资料美国人现在已经”解密“,但是另一件事情美国人至今没有解密——印第安人。。。 

500

 当西班牙殖民者第一次登陆北美大陆时,这里审或者近千万印第安人,在西班牙、法国、英国殖民者的战争中,18世纪末,美国建国的时候,北美大陆上有接近800万印第安人,而20世纪初,这个数字是70万,七百多万印第安人,十倍于抗美援朝中所有阵亡士兵之和的数字,这么多人哪去了?

美国档案讳莫如深,虽然有很多其他国家的研究,但美国官方至今仍然噤口不言。。。那两个字百度不让发,链接大家自己看吧。http://baike.baidu.com

500

同样,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美交手,美国国内既有扩大战争的支持派,也有反对派,这很正常,但是,美国近年所谓解密的资料文献,大多都是反对扩大战争的,这科学吗?

很显然,即使翻开当时的记录,我们发现的也是不管麦克阿瑟也好,杜鲁门也好,甚至李奇微也好,都是一遍遍叫嚣要扩大战争惩罚中国人,麦克阿瑟不止一次威胁要对中国实用核武器,美国一次次向朝鲜增兵,甚至武装台湾,这是反对扩大战争?谁信? 

 具体到这次苏联从日本通过间谍发来的美国情报,许多史料和评论认为苏联对美军的战略部署发生了误判,进而得出五次战役不该发动的结论,本鹰认为,这是错误的。

美国的步44,45师是不是调到了日本?没错,他们确实在日本,而且之后陆续参战,这是事实,此外,美国人还从82空降师(一说为101空降师,不过大多数资料说是82)抽出空降187团作为预备队,用在了四次战役时期,由于美军掌握着朝鲜半岛大多数地区的制空权,这支部队随时都能从天而降,配合登陆舰队进行立体登陆。

是不是有韩国军队在日本接受训练?这个也是真的,先后有三十多万韩国军队在日本受训,五次战役前有2-3个师,他们确实接到了两栖登陆的简单训练——美国没把棒子当人,这是真的。

唯一有些出入的是陆战2师,这支部队曾在二战中立下汗马功劳,没记错的话,马金岛登陆、塞班岛登陆、冲绳战役都是这个部队打的,有个响亮的名字叫”海魔“,只是由于没参加朝鲜战争,这个部队对我们来说不是很熟悉,宋宜昌先生曾经写过一部作品叫《燃烧的岛屿》,原型就是这个师,朝鲜战争时期这个师驻扎在美国本土,但曾抽调过一批老兵到陆战一师充实队伍。此外,也有消息称这个师有过调到朝鲜的计划,只是最后取消了。 

500

 ———————————————— 

 不管怎么样,当时美军确实具备出动6-10万部队在朝鲜东西两侧海岸进行一次大规模登陆的能力,而这,成了我们打响五次战役的一个重要参考原因,正面进攻,逼迫美军同样把兵力火力集中到正面来,将四次战役撤离修整的部队在东西海岸修筑工事反登陆,巩固现有战果。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最终没敢向仁川登陆一样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登陆,不是他们不想,是因为志愿军进行了大量有效的反登陆准备,严阵以待,美军才未能得逞,同样,让美军没有足够的力量登陆,给我们赢得反登陆准备的时间,是五次战役的成果之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22:02 , Processed in 0.34310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