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作为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

2019-12-9 23:46|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8217| 评论: 0|原作者: J.B.福斯特|来自: 美国《每月评论》

摘要: 新自由主义是21世纪资本主义的核心意识形态,但是统治阶级却否定其现实存在,更不要说承认其背后的真实意图了。本文分析了新自由主义的起源,解释了其存在目的,并详述了其出现后的一系列后果,最后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及其危害。


新自由主义是21世纪资本主义的核心意识形态,但是统治阶级却否定其现实存在,更不要说承认其背后的真实意图了。本文分析了新自由主义的起源,解释了其存在目的,并详述了其出现后的一系列后果,最后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及其危害。文章认为,相对于主张经济自由并让监督它的国家为其划定范围的自由主义而言,新自由主义则强调市场自由是国家进行组织和治理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在新自由主义条件下,国家被嵌入到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之中,国家失去了传统的监管职能,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资产阶级的意愿,从而使资本主义成为绝对的资本主义,也加速世界走向毁灭。未来人类社会的唯一出路,就是开始一场旨在保护地球的长期生态革命,以创造一个实质平等、生态可持续、满足公共需求的世界。这就是21世纪的生态社会主义。

J.B.福斯特:作为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起源、实质与影响

法国诗人C.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在1864年写道:“魔鬼最聪明的诡计就是让你相信他并不存在!” 我想说的是,这也适用于今天的新自由主义者,他们的鬼把戏就是假装自己不存在。尽管新自由主义已被广泛认为是21世纪资本主义的核心意识形态,但掌权者却很少提及该词。2005年,《纽约时报》甚至发表了一篇名为《新自由主义?它不存在》的文章。

在这个邪恶的诡计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不安甚至噩梦般的现实。新自由主义可以被定义为:与垄断金融资本崛起相关联的统治阶级政治意识形态的一体化工程,其主要战略目标就是将国家嵌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之中。因此,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资产阶级的意愿,从而削弱了自身保证社会再生产的传统角色,只剩下促进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作用了。新自由主义的目的无非是创造一个绝对的资本主义。所有这些都加剧了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极端的人类行为和严重的生态破坏。

一、新自由主义的起源

新自由主义概念产生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不过它只在近些年才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新自由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首先出现于1920年代早期。它的出现不仅是由于自由主义几乎在欧洲全境崩溃的原因,而且是为了回应德国和奥地利社会民主主义的兴起尤其是“红色维也纳”的发展。新自由主义首先出现在奥地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L.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的三部著作中:即《民族、国家和经济》(1919)、《社会主义》(1922)和《自由主义》(1927)。米塞斯的思想很快被认为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离经叛道,紧接着奥地利著名马克思主义者M.阿德勒(Max Adler)在1921年创造了“新自由主义”这一专业术语。1923年,米塞斯的《社会主义》受到了另一位天才的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H.鲍尔(Helene Bauer)的尖锐批评;1924年,德国马克思主义者A.缪斯尔(Alfred Meusel)为R.希法亭(Rudolf Hilferding)主编的《社会》(Die Gesellschaft)杂志撰写了一篇题为“新自由主义”的文章,文章也对米塞斯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更激烈的批判。

对于缪斯尔和鲍尔来说,米塞斯提出的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相去甚远,新自由主义是为“流动资本”或金融资本时代而设计的新学说,而米塞斯是这一学说“忠实的仆人”,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资本集中、国家服从市场以及公开的资本主义社会管控制度的正当性。对于米塞斯的新自由主义,缪斯尔写道,以“无情的激进主义为特征,它(新自由主义)试图通过单一的准则来理解社会的一切现象”。对竞争原则绝对地位的任何挑战都被米塞斯描述为“破坏主义”(Destructionism),并被等同于社会主义。

在《自由主义》中,米塞斯明确区分了“旧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前者在某种程度上认可了平等,而后者则完全拒绝了平等(除了机会平等)。米塞斯主张“消费者的民主”,认为消费者主导着社会的生产。他写道,就民主而言,“自由竞争已经做了所有需要做的事情。”

米塞斯对他的年轻追随者F.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产生了巨大影响。哈耶克最初被米塞斯的《社会主义》所吸引,并参加了在维也纳举行的米塞斯私人研讨会。他们同样憎恶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的“红色维也纳”。20世纪30年代初,哈耶克应英国早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L.罗宾斯(Lionel Robbins)的邀请,离开维也纳,前往伦敦经济学院。在纳粹接管前,米塞斯曾担任奥地利法西斯总理(独裁者)E.陶尔斐斯(Engelbert Dollfuss)的经济顾问。在《自由主义》中,米塞斯宣称:“不可否认的是,法西斯主义和旨在建立独裁统治的类似右翼运动都充满了善意,正是因为它们的介入才暂时保存了欧洲文明。法西斯主义因此而为自己赢得的功绩将永垂史册。”后来,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下,他移居瑞士,然后来到美国,在纽约大学任教。

二、《大转型》的颠倒

1944年,在公开出版的《大转型》中,K.波兰尼(Karl Polanyi)已经开始批评自我调节市场的神话。当时,盟军的胜利已成定局,战后西方秩序的本质也变得越来越清晰。波兰尼的批评源于他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为“红色维也纳”所作的辩护,当时他在很大程度上认同阿德勒和O.鲍威尔(Otto Bauer)等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强烈反对米塞斯、哈耶克和其他右翼人士的观点。波兰尼在《大转型》一书中解释说,新自由主义计划是将社会关系嵌入到经济中,而在资本主义之前,经济是“嵌入社会关系中”的。波兰尼的这本书问世时的背景是,人们普遍认为新自由主义注定失败,而“大转型”则代表着国家对经济监管的胜利,当时J.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被公认为是主张国家经济政策的代表性人物,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所熟知的凯恩斯时代。

然而,波兰尼对新自由主义者的更深层次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1938年,就在二战爆发前,米塞斯和哈耶克都出席了在法国举行的沃尔特·李普曼座谈会(The Walter Lippmann Colloquium),这是在主流知识分子中建立资本主义国际的第一步。当时,“新自由主义”一词被一些参与者明确采用,但后来被抛弃。毫无疑问,这与20世纪20年代它刚出现就受到激烈批判有关。尽管如此,新自由主义方案在战后又被重新提起。1947年,就在波兰尼的《大转型》出版三年后,蒙特佩勒林学会(Mont Pèlerin Society)成立了,它后来与芝加哥大学经济系一起,成为新自由主义的主要阵地。除了米塞斯、哈耶克、罗宾斯、M.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和G.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之外,著名的化学家、科学哲学家和疯狂的冷战鼓吹者——K.波兰尼的弟弟M.波兰尼(Michael Polanyi)也是成立大会的重要参与者。

凯恩斯主义主导了二战后的头25年,有人将这段时期称为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一场重大经济危机的出现,以及经济停滞首次表现为滞胀,凯恩斯主义逐渐从正统经济学中淡出。新自由主义以货币主义和供给侧经济学的名义取代了凯恩斯主义,然后经过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的普遍重组,创造了一个由市场决定的国家和社会。有位关键人物几乎在新自由主义成为主流的那一刻,就抓住了它的精髓,他就是M.福柯(Michel Foucault)。1979年,他在法国学院的演讲《生命政治的诞生》中对此进行了广泛分析。在他看来,国家不再是像亚当•斯密所解释的那样为保护财产,甚至不再是像马克思解释的那样为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充当执行者。相反,在新自由主义条件下,国家的主要功能就是积极将市场原则也即资本主义竞争逻辑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吞没了国家本身:

【“新自由主义不是接受一种为国家所界定并在其监督下所维持的一种自由市场——在某种程度上,自由主义的起初做法是这样的,而是将这种做法倒转过来,将自由市场视为国家的组织和治理原则……换言之,国家受市场的监督而不是市场受国家的监督。”】
【“在这里,我们可以对当前新自由主义中的重要之处和关键之处进行定位。我们不应当被迷惑,当前的新自由主义完全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它是形成于18世纪和19世纪的自由经济之旧有形式的复苏和复发,而自由经济的旧有形式之所以现在被资本主义重新激活,既与它的无能和危机有关,也与一些或多或少的地方性和决定性的政治目标有关。目前,所有人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由于这样还是那样的原因都不信任这样有缺陷的国家,那么问题确实就是要弄清楚一种市场经济是否可以充当后者的原则、样式和范式。”】

简言之,福柯宣称:

【“新自由主义的问题在于……如何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全面行使政治权力。”】

新自由主义所关心的目标就是“社会政策私有化”。

在新自由主义时代,国家干预不是为了对抗由制度产生的影响,而是通过干预促进市场制度向社会各个角落延伸。因此,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对自我调节和扩大市场的承诺,甚至连社会和国家本身都不能脱离于这种市场。垄断和寡头垄断不再被认为是违反竞争原则的行为,而仅仅是竞争本身的表现。福柯认为,也许区分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前者强调一种虚构的平等交换,而后者认为原则在于自由竞争,也即拥抱垄断权力和巨大的不平等,而非平等交换。

福柯认为,随着公共社保等社会福利的消亡,国家的社会再生产角色被金融化的新自由主义所取代。在新自由主义体系中,“个人通过对其可支配资产的操作来规避风险”,这避免了个人在不受国家的保护时成为大企业的猎物。这一转变的结果是,私有化金融资产进一步增长,而这些资产是被极少数人所垄断的。

这样看来,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系统性的尝试,它希望通过引入一种由国家按照市场原则而推进的“市场对社会的一般调节”方式,来解决资本发展的障碍,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种新的资本主义“特性”将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作为一种无所不包的原则,须臾不可脱离。即使是经济危机,也只能被看作是进一步拓展市场逻辑的必要信号。

梅伦(Craig A. Medlen)的《自由现金、资本积累与不平等》是在P.巴兰(Paul A. Baran)和P.斯威兹(Paul M. Sweezy)的《垄断资本》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新自由主义。今天的新自由主义使得国家经济活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界线”发生了转变。现在毫无疑问的是,这条界线的转变已经对国家不利,除了军事部门之外,国家自己的消费和投资的空间几乎为零,而且通过越来越多的财政和货币行为来补贴市场和资本亏空。

因此,当新自由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末再度出现时,它就好比是经济危机时期的机会主义病毒。凯恩斯主义危机是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过剩资本吸纳或过度积累问题等现象的日益加剧密切相关。新自由主义重组首先是以货币主义和供给侧经济学的形式出现在这种环境下,然后随着整个系统的金融化而演变成当前的形式,系统的金融化本身就是对经济停滞的一种回应。随着产能过剩和投资停滞的加剧,新自由主义又发明了新的金融工具来吸收资金,导致资金越来越多地流入金融业,金融泡沫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然而,所有这些都没有解决潜在的经济停滞问题。与二战后的其他时段不同的是,大衰退(Great Recession)之后的10年,美国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从未超过80%,而这一利用率远不能有效地刺激投资。

以上这些都反映了20世纪垄断资本向21世纪垄断金融资本的转变。这一点,在信贷和债务的爆炸式增长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不时发生金融危机,信贷和债务仍在金融体系内实现了制度化,从而诞生了一种用于积聚财富的新金融架构。通过全球劳工套利(Global labor arbitrage)的这种新帝国主义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攫取超额利润,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金融技术控制的数字化系统和世界市场的开放。所有这一切在全球化的金融化和价值捕获过程中达到顶峰,而主导其发展的是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顶端的跨国公司的金融总部。

国家作为人民主权和社会保护工具的作用日益削弱,从而引发自由民主的危机。历史上最大的不平等,加上大多数人口的经济和社会处境恶化等,已经引起了人们普遍不满,而这种不满情绪总体上仍无法得到充分表达。资本对这种不稳定局势的反应是试图动员大量反动的中下阶层来反对中上阶层和工人阶级(特别是通过向移民发动种族主义攻击),并使国家成为外在于市场的敌人。D.哈维(David Harvey)最近将这一策略称为新自由主义和新法西斯主义之间正在发展的“联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21:35 , Processed in 0.01788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