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同样是在湖北,为什么1月17日潜江就提前预警了疫情?

2020-2-9 23:15|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578| 评论: 0|原作者: 胖妲己|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风险决策的时候主政的人不要老想着位子,稍微对老百姓有些责任心、稍微有些良知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亡、很多无谓的巨大损失。  



风险决策的时候主政的人不要老想着位子,稍微对老百姓有些责任心、稍微有些良知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亡、很多无谓的巨大损失。

  一有灾难发生,人们总会疑问:这场灾难能否避免?

  有可能。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就是例子!

  唐山大地震不是死了24万多人吗?怎么能说唐山大地震可以避免呢?

  唐山大地震虽然死了那么多人,但1976年7月28日当唐山化为一片废墟的时候,距唐山市仅115公里的河北省青龙县却奇迹般躲过了这场塌天大祸,这就是地震史上的青龙奇迹。

  

1.webp.jpg

  大地震里面的青龙县为什么独独幸免于难?

  因为当时的具体科研人员和县委领导都是负责的人!

  先看看青龙县时任县长冉广岐的话:

  别人拿乌纱帽当乌纱帽,我拿乌纱帽当尿壶!

  

2.webp.jpg

  话糙理不糙。

  具体看下青龙奇迹是怎么发生的。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地震监测网事实上已经覆盖了整个唐山地区。1976年上半年,唐山地区群测点中的骨干点有85个之多。绝大多数监测点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临震异常,至少十几个点向上级单位发出了短期临震预报。

  河北唐山开滦马家沟矿地震台的马希融尤为认真。这位担任过河北省第六、七、八届人大常委的70岁老人,曾两次发出了临震预报。

  请记住这个名字:马希融,这个和李四光同窗过的地质科学家。

  

3.webp.jpg

  从1976年5月28日开始,马希融发现,一直平稳的地电阻率值出现了急速下降的现象。他一边加紧观测计算,一边注意观察地下水和动物变化。为慎重起见,马希融还与其他地震台站进行沟通,最后确认监测结果无误。

  7月6日,马希融正式向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开滦矿物局地震办公室,作出短期将发生强震的紧急预报。

  7月14日,国家地震局派来两位分析预报室负责地电的专家。他们检查了设备、线路,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之后指出,地电阻率下降是干扰引起的。

  7月26日、27日,地电阻率再次急剧下降。思虑再三,27日18时,马希融拿起电话,对开滦矿物局地震办公室左继年说:“地电阻率的急剧变化,反映了地壳介质变异,由微破裂急转大破裂,比海城7.3级还要大的地震将随时可能发生。”

  此时距唐山大地震发生仅剩9个小时。

  

  地震前的最后一个傍晚,与马希融一样焦急的还有北京地震队的耿庆国。

  请记住第二个名字:耿庆国

  

4.webp.jpg

  1970—1979年在北京市地震队工作

  耿庆国说,7月以来,北京市地震队监测的各种异常已经非常明显。7月14日,北京市地震队紧急给国家地震局打电话,提出震情紧急,请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立即安排时间听取汇报。国家地震局说,先到天津、唐山等地了解情况,21日再听汇报。

  可到了21日,国家局没来人。不能再拖了,北京队业务组副组长张国民也是一个负责的人,直接就给主管华北震情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副主任梅世蓉打了电话,请求立即听取汇报。但梅世蓉把汇报时间推迟到了26日。

  也请记住这个名字:梅世蓉

  

  

5.webp.jpg

  1974年9月起担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副主任

  26日那天,国家局来了15个人,梅世蓉没到。国家局的同志听取了整整一天的汇报后,传达了梅世蓉的意见:“四川北部为搞防震已经闹得不可收拾,再乱一下可怎么得了?”

  在国家地震局中,意见并不一致。分析预报室京津组长汪成民回忆,以他为代表的国家地震局一批年轻同志坚持认为唐山、滦县一带会有大震,但他们的意见始终得不到重视。

  请记住这个名字:汪成民

  

6.webp.jpg

  时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震情分析组组长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汪成民做了一次“越轨”行为,也正是这次“越轨”行为使青龙县躲过了大劫。

  7月14日,全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唐山召开。汪成民要求在大会上作震情发言。主持会议的时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没同意,让他在晚间座谈时说,但强调不能代表地震局。就这样,汪成民利用17日、18日晚间座谈时间,通报了“7月22日到8月5日,唐山、滦县一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震情。

  这个青龙县有什么关系?

  代表青龙县听取汪成民做震情通报的,是青龙县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青春。

  请记住这个名字:王青春。(遗憾的是,我在网上没有找到王青春的照片)

  19日一散会,王青春立刻往回赶。到家已经是7月21日了,王青春连夜整理记录,然后报告青龙县。

  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风险决策:既要预防地震,又要避免其他风险,包括不震引起的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

  事实上,青龙的临震信息并不完全来自汪成民。青龙县自己就有两个群测点。

  两个群测点从1975年8月开始投入观测,开始3个月数据有明显的漂移现象,后转入稳定,自1976年5月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1976年7月17又发现莫名其妙的指针些许的跳动现象。此外,青龙县还从其他一些渠道获得可能有大地震的消息。

  多个相互佐证的信息让青龙县县长冉广岐提高了警惕。县里通过广播、会议及其他一切可能的形式介绍地震知识,防震方法,还把防汛和抗震结合起来,每个公社安排一名书记、一名工作队负责人具体落实防汛抗震工作等。

  

7.webp.jpg

  最后,冉广岐在7月25日青龙县向县三级干部800多人作了震情报告,要求必须在26日之前将震情通知到每一个人。当晚,近百名干部十万火急地奔向各自所在的公社。

  青龙县是一座群山环抱的县城。27日,马路两边大喇叭里广播着“随时发生地震”的警告。大大小小的商店沿街搭起了简易棚卖货,每个摊位前都有人争先恐后地采购。挤挤插插的人流有点乱,马路显得时宽时窄,犹如一条吞咽食物的巨蟒缓缓蠕动。

  冉广岐坐镇帐篷中,在 无意中创造了人类灾难史上的奇迹。

  唐山大地震20周年前夕,1996年4月11日,新华社刊发消息:“中国河北省青龙县的县城距唐山市仅115公里,但这个县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无一人死亡。

  为什么要记住每个人的名字?

  因为责任只有分担到每个具体的人身上,不漏过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让认真负责的人得到奖赏、让疏忽枉法的人得到惩罚,只有追究每个人、每个具体执行的人,这样的奖励和追究才有意义。

  

8.webp.jpg

  所以,只是执行任务只是推卸责任,因为执行也有个具体执行的枪口抬高一厘米的弹性限度;更何况,上峰命令不要贪污的时候也没见哪个官员说要切实执行上峰命令,上峰说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也没见有哪个官员认真执行。

  

9.webp.jpg

  如果44年前唐山大地震中的青龙奇迹已经被我们遗忘的话,同在湖北疫情区的潜江市是现在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2月6日晚,在央视《新闻1+1》节目中,白岩松对话潜江市委书记吴祖云。

  请记住这个名字:吴祖云。

  

  

10.webp.jpg

  为什么要提潜江?因为在整个湖北省,潜江市的疫情统计数据排在倒数第二位。

  潜江在哪里?

  潜江在湖北西部,距离武汉300多公里,是写“雷雨”的作家曹禺的故乡,还是孟浩然一句有名的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云梦泽”一角。

  

11.webp.jpg

  截至2月5日24时,潜江市的疫情统计数据显示,累计确诊病例64例,新增确诊病例10例,累计死亡1例。

  为什么都发生疫情,潜江的人数会比较少?

  因为潜江决断早、力度大、言入心。

  吴祖云说,早在1月17日上午,潜江就及时收治集中管理32位当地确诊的肺炎发热病人,“那时候钟南山院士还没有到武汉”

  “确实,我和市长从武汉得到消息后,觉得这个事情太大了,所以我们先下手,哪怕冒了一点点不是太合规的风险。”

  

12.webp.jpg

  应该说,在湖北潜江应该说是第一时间封城、第一时间终止所有娱乐活动、第一时间出台严格禁足命令的地方城市。

  怎么说服群众?

  吴祖云说,他们跟群众宣传,现在这个病毒政府还没有搞清楚,因为敌人太强大。

  但“孙子兵法讲,要强而避之,我们现在一定要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这是一种战略、战术,我们要求老百姓现在待在家里,把病毒围困在最小的单元。通情达理的老百姓是能够听进去的。”

  潜江有没有压力?

  肯定有。

  别人不报你乱报?万一不是疫情怎么办?影响大家过年怎么办?

  好在潜江脑子清楚,虽然冒了一次险、违了一次规,可总比真有疫情没采取措施要强得多。

  甚至在武汉医疗物质急需和生活物质困难的时候,潜江还向武汉捐赠10万只口罩,及两次送去小龙虾、鸡蛋、新鲜蔬菜和5吨虾稻米。

  一句话,风险决策的时候主政的人不要老想着位子,稍微对老百姓有些责任心、稍微有些良知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亡、很多无谓的巨大损失。

  还是那句话:要奖励那些说真话的具体的人、那些真正做事的具体的人,也要惩治那些做坏事的具体的人、那些尸位素餐的混事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告慰死者、鼓励生者,激励还在前行的人们。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0 23:59 , Processed in 0.018762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