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红色人物 查看内容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五)

2012-6-12 19:51| 发布者: 谁主沉浮?| 查看: 1169| 评论: 0|原作者: 谁主沉浮|来自: 原创

摘要: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五) 延安,黄土高原上的一座古塞小城,自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迁到这里开始,毛泽东一直住在这里。1947年春,蒋介石调集25万部队,对陕甘宁边区发起“重点进攻”,力图夺取延安,摧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枢。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大军压境,延安是守是弃,毛泽东成竹在胸。他说:“放弃延安,诱敌深入。”很多人对此难以接受。毛泽东却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你可以打到延安,我也可以打到南京去。少则一年 ...
(五) 诱敌深入 后发制人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五)

 

延安,黄土高原上的一座古塞小城,自19371月,中共中央迁到这里开始,毛泽东一直住在这里。1947年春,蒋介石调集25万部队,对陕甘宁边区发起“重点进攻”,力图夺取延安,摧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枢。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大军压境,延安是守是弃,毛泽东成竹在胸。他说:“放弃延安,诱敌深入。”很多人对此难以接受。毛泽东却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你可以打到延安,我也可以打到南京去。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还要回延安来的,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诱敌深入,克敌制敌,毛泽东将中国古典战法,赋予了崭新的内涵,进而变为他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经典战法,成了毛泽东用兵屡试不爽的克敌制胜妙策。历史的发展完全证明了毛泽东在撤离延安时的英明预见。仅仅过了一年一个月零三天,延安就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又过了两年,人民解放军彻底摧毁了蒋家王朝。

 

(五)  诱敌深入 后发制人

 

毛泽东爱读中国古典文学,但没有人能够准确估量出,它对毛泽东用兵的启迪究竟有多大。有一点是肯定的,幼时读过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籍,对于毛泽东后来的作战指挥思维的形成,的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诱敌深入战法的运用。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引用《水浒传》中,“林冲打洪教头”的故事,形象地刻画了诱敌深入的基本内涵,“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他由此生发开去,从中外战史的验证中,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弱军通过诱敌深入,可以后发制人,制胜强敌。他说: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军事科学院袁德金说:“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家眼中,诱敌深入仅仅是看成一种具体的战略战术的一种计谋;但是在毛泽东的眼中,(诱敌深入)他是把它看成一种有目的的战略方针,一种有战略计划的战略步骤。在井冈山斗争初期,诱敌深入这种战法主要体现在十六字诀中的敌进我退,后来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接连发动了进剿和会剿,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又把诱敌深入上升为,一种反对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战略方针。”

 

19297月,当赣闽粤三省国民党军对红4军,和闽西苏区展开“会剿”时,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由于敌情变化,这一方针没有实现。19302月,在打破闽赣两省,国民党军“会剿”的战斗中,毛泽东第一次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法,并且立竿见影,大获全胜。当红4军已经准备进攻吉水时,江西国民党军却向赣南苏区发动了进攻,毛泽东立即放弃进攻吉水的计划,果断改取诱敌深入的方针,率领红4军向富田退却,诱使国民党军独立第15旅孤军冒进,然后,毛泽东集中兵力,在水南将其大部歼灭。诱敌深入初显威力,然而,中央苏区的一些领导者,对这个方针并没有形成共识。1930年秋,蒋介石调集10万重兵,兵分八路,由北向南长驱直入分进合击,对中央苏区展开第一次“围剿”。1030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中共江西行动委员会,在罗坊召开会议,讨论打破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的方针。两种意见针锋相对,争论激烈。军事科学院周继强说:“毛泽东主张要充分利用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撒开两手诱敌深入,并强调非此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但一部分同志,坚决反对毛泽东的意见,主张红军进攻南昌和九江,以外线进攻,迫使国民党军放弃围剿。认为诱敌深入将丧失根据地的土地。”毛泽东条理分明,入情入理,反复说明诱敌深入的好处,终于确定了以诱敌深入作为反“围剿”的基本作战方针。红一方面军采取“求心退却”的方法,派出红12军第35师执行佯动诱敌任务,而将主力退至根据地中心区域隐蔽集结。

 

在宁都小布举行的反“围剿”誓师大会上,毛泽东挥毫泼墨,亲笔题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下联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真是文韬与武略兼备,诗情与剑气相融!在毛泽东指挥下,红军主力在龙冈设下天罗地网,号称“铁军师”的国民党军王牌第18师张辉瓒部,趾高气扬,一路冒进,闯入了红军的伏击圈。1230日拂晓,龙冈地区细雨浓雾,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红军,突然发起进攻。激战一天,全歼第18师师部和2个旅,活捉张辉瓒!毛泽东诗情大发,挥笔填词:“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而南京的蒋介石,却情绪全无,过年时他仰天长叹:“呜呼石候,魂兮归来!”

 

接下来蒋介石先后调集20万、30万兵力,使出浑身解数,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分进合击、互相策应和“长驱直入”等各种战法,对中央苏区发动了,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的“围剿”!毛泽东则把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战法,运用得淋漓尽致。敌变我亦变,万变不离其宗,舒卷自如,打得国民党军铩羽而归,不仅保住了红色根据地,而且扩大和巩固了中央苏区,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力说:“为什么毛泽东会如此“偏爱”诱敌深入的战法?从本质上讲它是劣势军队迎击优势军队进攻的一种战略,也是一种以弱胜强的谋略。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特点是敌强我弱,弱小的红军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适合自身情况的有效战略和战法。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红军必须加上根据地群众的力量,才能压倒敌人的优势。”

 

毛泽东说:我们有群众配合,敌人没有;我们一打仗,群众到处登山助战,使敌人从来不晓得我们到底有多少兵力,心中发慌。由于群众坚壁清野,敌人来到红色区域,柴米油盐样样无,所以敌人一定要败,我们一定要胜。诱敌深入的最终目的是保存军力,后发制人。要做到这一点,须造成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条件。毛主席将其概括为六条:“一是积极援助红军的人民;二是有利作战的阵地;三是红军主力的全部集中;四是发现敌人的薄弱环节;五是使敌人疲劳沮丧;六是使敌人发生过失。”诱敌只是手段,制敌才是目的,这就是毛泽东诱敌深入战法的精髓。必须指出的是,毛泽东的诱敌深入,决不是消极避战,而是有顶有放,该顶的时候坚决地顶,该放的时候坚决地放,没有坚决地顶,就不可能实现巧妙的“诱”,以顶缠敌,牵敌出动,巧布疑兵,假戏真做,故意示弱,引敌上钩。散敌疲敌,掌握主动,反戈一击,各个歼敌,这是一个筹划完备、环环相扣的战略战役指导过程。毛泽东熟练地掌握了战争的辩证法,因而才把诱敌深入战法的效力,发挥到了极致。

 

解放战争时期,在毛主席的统一高度指挥下,我军创造了战争史上一个又一个经典战例。在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中,这一战法成为扭转战局的杀手锏。敌我兵力对比是十比一。西北野战军,不仅兵力处于绝对劣势,而且装备也很差,弹药奇缺。毛泽东为西北战场确定了基本作战方针:诱敌深入、实行蘑菇战术。与敌人在陕北周旋,陷敌于十分疲惫、缺粮的困境,然后抓住有利战机,集中兵力在运动中逐一加以歼灭。胡宗南指挥国民党军占领了延安,旌报四传,以为胜利了,但却未发现西北野战军的踪影。几十万大军四处乱撞,如无头苍蝇。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抓住战机,在青化砭布下口袋,仅用一个半小时,就歼灭国民党军一个旅!胡宗南自认为发现了西北野战军主力,马上指挥部队全速北进,企图进行决战。毛泽东立即指示彭德怀,现在的关键是:不怕胡军北进,只怕胡军不北进,主力避免与其作战,隐蔽待机。彭德怀派出精锐的小部队,牵着胡宗南的主力,在延安东北山区的山峦沟壑中整整转了12天,行程400里,搞得国民党军人困马乏。胡宗南采取“滚筒”战术,数路并列,以10个旅构成纵横四五十里的方阵,齐头并进,不留缝隙,如碾子般压来压去,使得西北野战军难寻各个击破的战机。毛泽东再次指示彭德怀,敌现已相当疲劳,尚未十分疲劳;敌粮已相当困难,尚未极差困难,……我之方针是继续过去办法,同敌在现地区再周旋一时期(一个月左右),目的在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歼击之。军事科学院温瑞茂说:“毛泽东把这种战法,称为“蘑菇战术”这就是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将敌磨得筋疲力尽,然后歼灭之。这是诱敌深入战术,在新的战争重要条件下的一个发展。不但在西北战场,在其他战场上,人民解放军也曾普遍采用了这种战法,迎击国民党军重兵集团的进攻,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从某种意义上讲,蒋介石对解放区的进攻,在很大情况下是被解放军“磨”垮的!

 

蘑菇战术成了滚筒战术的克星,彭德怀指挥部队,耐心与敌周旋,终于觅得战机,在羊马河歼灭胡宗南部1个旅,随后又攻占蟠龙再次歼灭胡宗南部1个旅!西北野战军三战三捷,不仅扭转了陕北战局,而且将胡宗南部,这支国民党军的战略预备队,牢牢牵制在西北战场,有力策应了其他战场。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放弃延安诱敌深入,毛泽东以一座城市,换取了战局的改变此等战略,令任何人都难以置信,但却变成活生生的事实!两年之后,美国政府在白皮书中,作了这样的评述,国民党军占领延安,曾经宣扬为一个伟大的胜利,实则是一个既浪费又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蒋介石和他那些指挥官,曾反复琢磨过个中奥秘却始终摸不着头脑。懊恼地说:“和共军接战,有人主张要实施突击战和伏兵战,但无一成功。而我们的每一次大兵团行动,可以说无一不遭遇他们的伏兵和出击,以致受到很大的损失。”

 

蒋介石琢磨了几十年,都没有搞清的东西,外国人琢磨起来,就更如读天书一般困难。抗战胜利后,驻青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指挥官克里门问陈毅:“如果国共之间发生战争怎么办”时,陈毅回答:“放开两手,诱敌深入,集中兵力,消灭敌人。”听得克里门目瞪口呆说:“我不懂,你们既要丢地方,又要消灭敌人,中国的问题真复杂!”

 

礼炮轰鸣,烟花满天,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政权。怎样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是毛泽东长期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国家比较大,仅大陆海岸线就有一万多公里,敌人要侵略你,完全不让敌人进来不可能。他这里不能进来,那里则有可能进来。面对这么长的防线,到处修工事,到处设防不可靠;平均使用兵力,没有重点,形不成拳头,敌人到处可以进攻,我们只能被动挨打,这不是高明的办法。诱敌深入当然不是敌人一来,我们就撤,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曾阐述得非常深刻,毛泽东对诱敌深入的必要性与意义、对时机的选择,对退却终点的选择,对反攻时机及条件的选择,以及反攻胜利具备的条件等等,都系统地加以了论述,并发展成毛泽东所独创的军事理论。曾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戴维逊有过这样的总结,如果你对毛泽东的一切都记不住,那你只要记住他是一切战略家中最重实效、最主张批判地接受经验的一个。

 

毛泽东一生与书为伴,一张大木床书占去一半。在毛泽东读过的书中,往往留有密密麻麻的批注与评价,他研究历史,却从不简单地因循历史,他吸收历史经验,却从不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走进战场,以诱投敌,然后聚而歼敌,毛泽东一生,对诱敌深入的战法情有独钟,运用自如屡战屡胜,毛泽东到了晚年,在一次讨论战略方针的谈话中,他谈古论今,娓娓道来,更是不无自豪地得出一个结论:“我最近研究历史,古今中外凡是诱敌深入的,就把敌人歼灭了,凡是开始打了胜仗,兴高采烈,深入敌境,就打败仗!”他似乎言犹未尽,又补充了一句:“不让敌人打些胜仗,尝不到味道它就不来了,这件事要经常研究才好!”

 

                           2012612日星期二

(责任编辑:柳实)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16:25 , Processed in 0.03252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