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

2012-6-17 00:11|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1292| 评论: 1|原作者: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21

摘要: 在健康的环境下才能够生产健康的食品,遗憾的是,农药、化肥、工业排放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就使得我们耕地变得不干净起来,从而影响了粮食、蔬菜、水果树的生产。雪上加霜的是,有人在动物饲养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继续添加污染物质。
蒋高明
在健康的环境下才能够生产健康的食品,遗憾的是,农药、化肥、工业排放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就使得我们耕地变得不干净起来,从而影响了粮食、蔬菜、水果树的生产。雪上加霜的是,有人在动物饲养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继续添加污染物质。一些陌生的化工名词一遍又一遍地敲响了国人食品安全警钟: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等。除了“三胺奶粉”外,还出现了“三胺蛋”,涉及众多知名企业品牌。仅以三聚氰胺为例,如果仔细排查起来,还可能出现“三胺肉”、“三胺鱼”、“三胺虾”等等。之所以会发生众多“毒”食品,概因为连续十几年来大量饲料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的泛滥使用,造成了食品不安全。然而,究竟谁是始作俑者呢?按常理说,一般的奶农,养鸡农户不太可能有三聚氰胺这样的“科学知识”,其源头应在科研人员那里。

在十年前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笔者第一次听说饲料添加剂一词。那是一个搞畜牧的专家告诉我的,他当时对笔者说,动物饲料里含有各种对人体不利的成分,包括重金属、激素、安眠药等,劝我们最好不要吃某某肉、喝某某奶。他并说向饲料里加各种添加剂是公开的秘密,他们对个人和家人的保护措施是自己不吃。过去几年来,笔者在农村调查,亲自了解到肉类、蔬菜生产中大量使用添加剂、激素、化肥、农药、农膜真相,甚至死鸡、死猪也进入了食物链,始相信专家说的话真的是“公开的秘密”。要不是“三鹿奶粉”事发,消费者依然会蒙在鼓里。但这个代价太大了,揭秘真相是用无辜孩子们的生命换来的。
三聚氰胺源头问题已变成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各方都在澄清自己的研究与此无关。但是,某专家研制“DH蛋白精饲料添加剂”,并向市场推介的时候,是否会想到其中的危害成分?在没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我们无法判断那些科研人员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但有一点是清楚的:从科研到生产这个复杂流程中,将三聚氰胺工业废渣转变成“蛋白精”,没有技术人员的推波助澜,是不可能在相关食品中蔓延的。不良企业赚了高额利润,那么发明人呢?
“瘦肉精”现已成为国家禁用添加剂,然而,一旦这个产品进入了市场,彻底消除谈何容易。20多年前,美国一家公司意外地发现:饲料中添加了适量的盐酸克伦特罗后,可使猪、鸡禽畜生长速率、饲料转化率、瘦肉率提高,“瘦肉精”名称由此而来。受经济利益驱使,我国许多饲料加工企业和养猪专业户中,用这种添加剂已成为其获利的“秘密武器”。“瘦肉精”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引起心悸,中毒甚至毙命。这些害人的东西进入中国,是一名女性科研人员引进的,当时她就明明知道美国已经禁止了“瘦肉精”使用,依然为了巨额利益引入中国。农民连英文都不认识,怎么知道把国外的产品朝饲料里添加呢?
有机砷与无机砷不同,后者(如砒霜)往往毒性较大,但前者基本无毒,还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抑制寄生虫繁殖之功效。因此,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有机砷发明出来就被允许添加到动物饲料中。然而,有机砷在禽类体内有可能会转变成剧毒的无机砷。长期接触无机砷,会引起膀胱、肺、肝、肾、鼻咽、前列腺等器官癌症,以及皮肤损害和血液系统问题。此外,动物体内的砷还会通过粪便排泄出来,进而污染土地和地下水。鉴于此,欧洲早已禁止使用含砷的饲料添加剂,美国也于2004年停止使用含砷添加剂。中国政府尽管已明令禁止使用含砷添加剂,但是饲料加工产业中地下交易有机砷依然在偷偷地进行中。
“小料”是地下交易的饲料贩子们对臭名昭著的“瘦肉精”的昵称。广州等城市出现“瘦肉精”中毒事件后,国家严厉打击“瘦肉精”制售,一些不法商人转而将人用盐酸克伦特罗(也称咳喘素,制作瘦肉精的工业原粉)直接售给养殖户。这几乎是肉牛、肉猪养殖行业的潜规则。近年来,我们带领农民利用废弃秸秆养牛,因为不喂“小料”,反而卖不上好价钱。牛贩子看到我们养的牛肚子很大,就给你压价就压低价格,以14.8元/公斤(活牛)收购;而喂“小料”的,牛肚子小,脂肪少,瘦肉多,屠宰后利润空间大,牛贩子给出15.6元/公斤的高价。世博会期间,国家加大打击力度,牛贩子拒收喂“小料”牛,因为上海那边不要含“小料”的牛肉了。但是世博会之后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fuxidaoxue 2012-6-19 10:07
整个社会的道德在苏共领导下全面滑坡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2:01 , Processed in 0.02065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