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社区 查看内容

“劳动决定价值”是劳动异化的结果

2020-6-12 23:25|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4160| 评论: 0|原作者: 赵磊|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仅仅是有人“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之类的概念分歧,而是“自然力对人力的排挤和替代”所造成的现实困惑。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仅仅是有人“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之类的概念分歧,而是“自然力对人力的排挤和替代”所造成的现实困惑。

引言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本文讨论的命题,源于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相当多的人不再接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晏智杰和蔡继明等对劳动价值论的公开质疑。

  晚近以来,在中国学术界,人们要么回避价值这个范畴,要么以“要素价值论”的逻辑来理解价值。这种学术取向虽然与西方经济学的长期盛行不无关系,但也是现实经济活动的客观变化在理论上的必然反映。

  因为劳动价值论在当代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仅仅是有人“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之类的概念分歧,而是“自然力对人力的排挤和替代”所造成的现实困惑。

  换言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中的人力贡献越来越小,而以机器为载体的自然力的贡献却越来越大(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这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将如何证明“劳动创造价值”,而“机器并不创造价值”呢?

  问题在于,仅仅用“不能混淆价值与使用价值”来回应挑战,是不会有说服力的。很遗憾,挑战的结果是“机器创造价值”的结论似乎越来越深入人心。

  显然,要说明“机器并不创造价值”,不能仅仅停留于“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的概念阐释,而必须深入分析人力与自然力在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不仅劳动是使用价值的源泉,自然界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马克思说:“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

  问题在于,既然自然界和劳动都是使用价值的源泉,那么为什么价值却只能由劳动来衡量,而与自然界(自然力)的贡献无关呢?

  对于这个疑问,在拙文《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使命》中,我从价值的“有偿性质”与自然力的“无偿性质”的维度,已经做了讨论。笔者认为:

  【“自然力的作用和贡献是不能被计入‘价值’的,因为‘价值’不仅仅是一种耗费,而且是一种‘有偿’的耗费。寓于机器之中并用以替代人力的自然力是‘无偿’的,因而机器提供的贡献并不创造价值”。(参见赵磊:《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使命》,《学术月刊》2005 年第 4 期)】

  然而,问题并非仅止于此,因为即使知道了自然力在生产过程中的无偿性质,很多人依然感到困惑:既然自然力的耗费不能计入价值,那么为什么人力(劳动)的耗费却要计入价值呢?

  言外之意:自然力也好,人力也罢,两者都是“力”的耗费。既然自然力的耗费不需要计价,那么人力耗费凭什么就需要计价呢?

  基于这个困惑,本文将讨论四个问题:(1)价值究竟有什么用?(2)人力为什么不能免费使用?(3)价值为什么不是实体概念?(4)如何理解价值的历史性?

  特别说明:本系列博文来源于拙文《“劳动决定价值”是劳动异化的结果》(发表在《学术月刊》2019年第12期)。此处转发时,略去了引文出处和注释。如需确认,烦请核对原文。

之一: 谁有毛病?

  (一)两个伟大发现

  在马克思墓前,恩格斯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伟大发现,一个是唯物史观,另一个是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是建立在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

  不懂得劳动价值论,就根本无法理解剩余价值论。

  所以,下面这句话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基础不牢,地动天摇。

  劳动价值论这块基石一旦动摇,剩余价值论就难以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就危矣。

  (二)掘墓人

  我为什么要盯住“价值决定”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有人妄想着颠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劳动价值论。

  这源于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相当多的人,其中有不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者,不再接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他们不仅拒绝劳动价值论,而且正在一锹又一锄地“挖山”不止,汗流浃背地干着“掘墓人”的活儿。

  从此以后,在“要素价值论”的n色旗帜下面,聚集了一大批经济学界形形色色的学者和专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晏智杰和蔡继明等教授对劳动价值论的公开质疑和批判。

  至于经济院校和经济专业的80、90、00后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们,呵呵,早就不知劳动价值论为何物了,久矣。

  (三)谁有毛病?

  不过,最近在著名的B站上,众多年轻人怒怼了某人的高论——《商业本身就是最大的公益》。

  这令我多少有些意外。

  那7000多条弹幕所展现出来的对劳动价值论的高度认同,与晚近以来马克思主义被打入另类的时尚主流,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反差。

  如何认识这样的变化,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的话题。

  更有意思的是,在看到xx的高论在B站的遭遇之后,有位80后的经济学副教授告诉我说:“xx没毛病”。

  言外之意,那些怒怼xx的年轻人才有毛病。

  这样的逻辑真有意思:

  “交换创造价值”——没毛病;

  “商业本身就是最大的公益”——没毛病;

  “商人全身上下都流淌着高大上的道德血液”——没毛病;

  究竟谁有毛病呢?

  难道,马克思?

  难道,“劳动创造价值”?

  有毛病?

  于是,我用一条微信回了那位80后的副教授:“你老了”。

  (四)真理的标准不是青春痘

  那位80后的副教授乐了。

  窃以为,他内心或许会说:“你才老了”……

  不好意思, “你老了”的说辞,我是从断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者那里捡来的。

  在一次中特政治经济学的研讨会上,有位学者在发言中义正辞严地说:“《资本论》是19世纪的作品,在21世纪的今天早就过时了。

  我问他:“斯密的《国富论》是1776出版的,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是1867年的出版的。斯密的年龄比马克思大了将近100岁。请问,在你们信奉的经济学教科书里面,《国富论》过时没有?

  结果当然是“无言以对”。

  不论是已经“老了”,还是正在“年轻”,衡量谬误的标准不是胡须和皱纹,衡量真理的标准也不是年龄和青春痘。

  (五)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

  晚近以来,在中国学界,人们要么回避“价值”这个范畴,要么以“要素价值论”的逻辑来理解价值,即:

  认为价值是由“生产要素”,比如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创造的。

  这种学术取向和学术语境虽然与西方经济学的长期侵淫不无关系,但也是现实经济活动的客观变化在理论上的必然反映。

  为什么“要素价值论”在当下的中国能够广为传播,并被相当多的人所接受呢?有人说,他们“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其实,劳动价值论在当下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仅仅是有人“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之类的概念分歧,而是“自然力对人力的排挤和替代”所造成的现实困惑。

  这才是“要素价值论”之所以能得到那么多的人支持的重要原因所在。

  换句话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中的人力贡献越来越小,而以机器为载体的自然力的贡献却越来越大(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这种趋势)。面对这样的事实,否定劳动价值论的人提出了质问:“在人力贡献越来越小的科技背景下,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将如何证明‘劳动创造价值’,而‘机器并不创造价值’呢?”

  劳动价值论的辩护者说:“这个质问说明,你们根本不理解商品二因素。请你们不要混淆价值与使用价值,好不好?”

  问题在于,仅仅用“不要混淆价值与使用价值”来回应这个质问,似乎没有太多的说服力。

  令人遗憾的是,争论的结果,是“机器创造价值”的结论越来越深入人心。

  (六)自然力的贡献为何不被计入价值?

  显然,要说明“机器并不创造价值”,不能仅仅停留于“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的概念阐释,而必须深入分析人力与自然力在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不仅劳动是使用价值的源泉,自然界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

  【“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

  问题在于,既然自然界和劳动都是使用价值的源泉,那么为什么价值却只能由劳动(人力的耗费)来衡量,而与自然界(自然力)的贡献无关呢?

  对于这个疑问,在拙文《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使命》中,我从价值的“有偿性质”与自然力的“无偿性质”的区别出发,已经做了讨论——我的观点是:

  【“自然力的作用和贡献是不能被计入‘价值’的,因为‘价值’不仅仅是一种耗费,而且是一种‘有偿’的耗费。寓于机器之中并用以替代人力的自然力是‘无偿’的,因而机器提供的贡献并不创造价值”。(参见赵磊:《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使命》,《学术月刊》2005 年第 4 期)】

  (七)人力为啥不能免费使用?

  然而,问题并非未到此结束。因为,即使知道了自然力在生产过程中的无偿性质,很多人依然深感困惑:

  既然自然力的耗费不能计入价值,那么为什么人力的耗费(劳动)却要计入价值呢?

  言外之意:自然力也好,人力也罢,两者在生产过程的作用都是“力”的耗费。既然自然力的耗费不需要计价,那么人力耗费凭什么就需要计价呢?

  一言以蔽之,人力为啥不能免费使用?

  基于这个困惑,本文接下来将分别讨论四个问题:

  (1)价值究竟有什么用?

  (2)人力为什么不能免费使用?

  (3)价值为什么不是实体概念?

  (4)如何理解价值的历史性?

之二:价值究竟有啥用?

  (一)价值是“比较概念”

  什么是价值?

  这看似一个常识问题,但却是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搞清楚的问题。

  按照西方经济学一以贯之的说法:

  价值就是“效用”,

  价值就是“稀缺性”,

  价值就是“有没有用”。

  一句话,价值就是物品天然具有的物质和化学的属性。

  针对“价值是物的属性”这类庸俗经济学家的儿童思维,马克思调侃说:

  【“那些自命有深刻的批判力、发现了这种化学物质的经济学家,却发现物的使用价值同它们的物质属性无关,而它们的价值倒是它们作为物所具有的。”】

  可笑的是,把价值理解为商品本身所具有的“物的属性”,这种儿童思维不仅是一百多年前庸俗经济学家的“伟大发现”,直到今天,这种儿童思维也依然是“现代经济学”认定的真理。

  如果庸俗经济学的“伟大发现”是真理,那么劳动价值论就成了谬误。

  因此,有必要对“什么是价值”做一个简单考察。

  从经济学一般意义上讲,所谓价值,就是人们对商品的评价,即:在交换过程中,该商品“值不值”以及“值多少”。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只有在相互的比较关系中,才能确定“值多少”。用马克思的话说: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也就是说,价值是一个“比较概念”。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没有交换,鉴别和比较价值就没有任何意义。

  (二)价值是“历史范畴”

  那么,价值长成啥模样呢?

  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物物交换中,价值的外观就是交换双方持有的某种物品——商品A的样子,就是用来反映商品B的价值的镜子。反之亦然。

  在市场经济中,价值最直观的样态就是“价格”。用马克思的话讲,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那么,价值是如何产生的呢?

  价值的产生来源于交换的需要。

  人的劳动生产出了产品,人的劳动创造出了财富,这本来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如果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那么人类就没有必要对其作出“值不值”以及“值多少”的评价,就不会有价值这个概念,也不需要用“价格”来表现价值。

  马克思强调,并不是任何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具有价值。所以马克思说:

  【“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就只是使用价值,而不是商品。”】

  因为一旦劳动产品进入交换过程,为了在交换中不吃亏,就必然出现和“什么”交换、能交换“多少”的问题。衡量这个“多少”的标准或者尺度,就是价值。

  由此可见,并不是有了人类的生产活动,就有了价值这个概念。

  只有当人类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于交换,人类的经济活动具有了商品性质的时候,才发展出了价值范畴。

  所以,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

  (三)价值是“关系范畴”

  那么,价值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西方经济学认为,价值就是商品的“有用性”,或者“效用”——这就是著名的“效用价值论”。

  然而马克思认为,价值不是商品的“效用”,因为价值“这种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

  在马克思看来,价值只能是“人类的抽象劳动”。

  其实,劳动创造价值这个观点,在古典经济学那里就已经被提出来了。比如,斯密把价值归结为“辛苦和麻烦”。

  请注意,斯密所说的“真实价格”,其实就是价值;而斯密所说的“辛苦和麻烦”,其实就是“劳动”。

  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虽然源于商品交换的需要,但价值这个概念,最初却产生于哲学的思考。

  在哲学界,价值的含义是指“主体与客体的一种关系”,或“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从主客体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价值源远流长,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说过:

  【“人是万物的尺度”。】

  在认识论的视域中,“人的尺度”是价值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价值理论的视域中,所谓“人是万物的尺度”意味着:“客体是否对主体具有价值”?这就形成了人对物的如下评价:

  一方面,人对物的评价形成了使用价值——这种评价取决于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西方经济学称之为“效用”);

  另一方面,人对物的评价形成了价值——这种评价取决于主体获得客体的时候是否需要付出“代价”(通常表现为货币,其实就是劳动耗费)。

  如果必须付出“代价”才能在交换中获得有用的物品,那么主体对客体的评价结果就是:有价值(其价值大小与付出的代价多少成正比);

  如果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得到有用的物品,那么不论客体具有多大效用,都不具有价值(比如空气对于人的效用,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比起其他东西其效用无限大)。

  总之,“人是价值评价的主体”是理解价值含义的关键,这种理解规定了价值只能是一种“关系范畴”。

  其实,马克思正是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来把握商品价值含义的。正如中国哲学家李德顺所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不是外在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某种先验的、神秘的现象,它产生于人类特有的对象性关系−主客体关系及其运动−实践活动之中,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价值是实践的一个内在尺度、一种基本指向”,

  “我们在任何情况下谈到价值,谈论任何价值,人对任何事物(包括人自己)的价值判断,不管意识到与否,实际上都是、并且应该是以人自己的尺度去评量世界。人是一切价值的主体,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源、标准和归宿,是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万物的价值及其等级和次序并不是世界本身所固有的,从来都是人按照自己的尺度来排列的。”】

  (四)劳动价值论的客观性

  把劳动价值论解读为“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点不会有理解上的障碍。然而,若把劳动价值论看作是“对人类劳动的一种社会评价”,许多人就未必能接受了。

  在我看来,必须把价值理论解读为一种“评价体系”,才能正确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如果人是价值评价的主体,那么进一步的问题在于:人类究竟是用什么来评判价值的?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回答是:价值只能用人的劳动(抽象劳动)来评价。

  由此可见,以劳动耗费作为产品交换比例的衡量标准,这就是价值的基本作用。

  不久前,有人借“五一劳动节”的名头,用什么“奥派经济学”写了一篇自以为是的幼儿园文章,炮制了18条为雇佣剥削洗屁股的条呈,第一条就是“劳动并不创造财富,交易才能创造财富”。对此,刘召峰教授已经做了批判(参刘召峰:《劳动节,你一定要知道的18个真相》)。我补充一点:

  没有交换,当然就不会有什么“价值”之类的概念或观念;但是,一旦产品要用于交换,那么衡量价值大小的尺度就只能是人的劳动,而不能是其他东东。

  这里有必要纠正一个误区。

  有人说:

  【“如果价值是人们的一种社会评价体系,那么,劳动价值论岂不成了纯粹主观的东东了么?”】

  劳动价值论作为评价体系,并不像某些学者(比如英国经济学家斯蒂德曼)所认为的那样,“是马克思主观构造、凭空发明出来的理念”。

  因为,“劳动决定价值”客观存在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之中,只不过马克思科学地发现并揭示了它的存在而已。

  劳动价值论当然是人们对人类与商品世界之间关系的一种评价,但是,这个评价所依据的标准却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

  劳动价值论的客观性在于:评价商品价值大小的依据,并不是个人的“主观偏好”,而是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人类“抽象劳动”。

  对于“抽象劳动”的客观性,不少人仍然深感困惑:

  “如果马克思的价值范畴具有客观性的话,那么,为什么价值与价格不能一致呢?价格我们看见了,可是价值又在哪里呢?所以,价值范畴就是马克思凭空臆想出来东东嘛!”

  如何正确把握马克思的价值范畴的客观实在性?对此我已有专文分析(拙文《马克思的价值范畴何以客观》即将公开发表)。其中的道理,容另文介绍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5 03:09 , Processed in 0.02188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