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1962年全歼印度王牌旅纪实

2020-6-20 13:22|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17924| 评论: 2|原作者: 陈辉

摘要: 印军第7旅原属英国殖民主义的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德、日、意三国法西斯军队作过战,号称“打遍欧、亚的劲旅”。所属的几个营大都成立于十八、十九世纪,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历经百战,功勋累累。然而,正是这位尼赫鲁总理执迷不悟,才使“王牌旅”全旅覆没。

我军对印军战俘的宣传教育主要有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中印边界问题的来龙去脉;我国政府对中印边界所持的态度;印度当局的侵略行为。俘管人员不强加于人,而是用事实说话,让印俘自己辨别是非。

陈辉:印度王牌军也就这样子——58年前来自中印之战的秘密

战俘营的有线广播对印军开放中央广播电台的英语和印地语新闻、有关中印边界问题的史料、短评、社论,我国政府的声明等。战俘营还给战俘放映电影,提供各种英文、印地文书刊、画报、出版物,供他们阅览。印军战俘中的多数人对“谁侵略了谁”、“谁先打了第一枪”有了清醒的认识。一些印军官兵对尼赫鲁政府的侵略行为有了正确的认识,他们说:

【“尼赫鲁现在变了,过去他有威信,是因为他天天说和平中立,照现在这样坏下去,他在人民中的威信,定要天天下降。”】

中国政府首先交还缴获印军的武器装备

1962年11月30日,总参谋部电示中国边防部队:

【“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影响,中共中央决定中国边防部队撤军时应有计划地将所有缴获的武器、弹药、物资留给印方。”】

陈辉:印度王牌军也就这样子——58年前来自中印之战的秘密

我军缴获的印军武器装备

12月19日,在德让宗西北的雨汪村摆放着中国士兵擦拭一新的武器装备。在阳光的映照下,这些缴获的印军火炮和枪支闪闪发光。这些装备有126门火炮,220多挺轻重机枪,2200多支步枪、冲锋枪,1.3万多发各种炮弹和110多万发各种子弹,117台汽车,12台筑路机械,2辆美制坦克。

印度官员波尔来等前来参加武器装备交接手续,他们在看管武器的印军战俘爱姆.拉伊特姆少尉等15官兵的协助下,根据中方提供的中、英文清单一一进行清点,核对无误后进行了交接。印方代表波尔来签字后,对记者说:

【“这些武器、弹药和物资,都整理得很整齐,擦拭得很干净。我没有想到会这样好。”】

15名看管武器的印军战俘同时得到释放。

同一天,在瓦弄地区中国边防部队将瓦弄战斗中缴获的武器装备移交给印度。这些武器装备有运输机1架,轻重机枪50多挺,冲锋枪、步枪、手枪400支,火炮20多门,各种炮弹4000多发,枪弹85万余发和大量军用物资。印方接受代表皮爱斯.巴路黑被中国政府的宽宏大量所感染,握着中方代表的手激动地说:

【“我代表我国政府感谢你们。”】

陈辉:印度王牌军也就这样子——58年前来自中印之战的秘密

印军边防直升机

这一天,中国边防部队在吉牙还将一架被击落的武装直升机交给了印方。

12月6日和11日,中国边防军在梅楚卡、里米金地区委托当地印度头人待印度官员来后,将缴获印军的武器装备交给印度官员。这些武器装备有火炮9门,轻重机枪13挺,冲锋枪、步枪40多支,各种炮弹4600多发,各种子弹15万多发和大批军用器材、被服和物资。

陈辉:印度王牌军也就这样子——58年前来自中印之战的秘密

缴获的战利品

中国政府归还缴获的印军武器装备,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赞扬。纷纷评价:

【“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希望印度政府按照理智的呼声,立即采取措施,重开和平谈判”。】

然而,印度政府却恩将仇报,诬蔑中国政府移交装备是“背信弃义的阴谋”。

1963年1月16日,中国外交部驳斥了印度政府胡言乱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

【“关于中国边防部队把缴获的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交还印度方面一事,中国政府未予公布,本来也不准备公布。不料中国的这一行动竟遭到印度方面的歪曲和诬蔑,因此,中国政府不得不公布有关事实真相。”】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在列举事实后说:

【“任何没有成见的人,都可以看到,中国政府的这一行动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友好的慷慨的行动。中印边界的武装冲突,是印度蓄意挑起来的。中国边防部队胜利的进行了自卫反击。但是,为了争取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中国边防部队不仅主动停火、主动后撤而且还把在战争中缴获的军用物资主动交还给印度方面。请问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事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最后说:

【“中国方面采取的每一个善意行动,至今都没有从印度方面得到积极的响应,相反却往往遭到印度政府的歪曲和诬蔑,这种情况是十分不幸的。但是事实是歪曲不了的,公道自在人心。中印两国人民总是要友好的。中印边界问题总是要和平解决的。我们希望印度政府改变这种蓄意敌视中国的态度。”】

然而,印度当局执迷不悟,仍然不顾事实,继续诬蔑中国的正义行动和仁义之举。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在印度当局继续敌视中国的情况下,仍开始实施全面释放印军战俘。

中国政府全部释放印军战俘

1963年3月8日,总政治部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制定了释放印军战俘的计划。中国政府将释放印军战俘的计划通知了科伦坡会议六国和尼泊尔、阿富汗、几内亚、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等国,释放印军战俘通过中印两国红十字会办理交接手续。

中国西藏和新疆边防部队从4月10日至5月25日,将3213名印军战俘全部释放,加上1962年先期释放的战俘共计3942人,并将重伤抢救无效死亡的26名被俘印军人员的尸体和骨灰交还了印在即将释放印军战俘的日子里,中国战俘营举行了会餐会、欢送会、联欢会,欢送被俘印军战俘归国。战俘营到处充满友好的气氛和惜别深情,许多被俘印军人员敲打着乐器到战俘营医院感谢他们的的救命恩人。

陈辉:印度王牌军也就这样子——58年前来自中印之战的秘密

印军士兵南得克斯霍尔.辛格负伤后,心脏跳动非常微弱,中国医生对他进行了紧急抢救,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在他回国时,已经可以下地走动。印军少尉杜倍是中国边防军冒着印军炮火从战场上抢救下来的,医生从他身上取出了4颗子弹,使他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印军军官桑姆拉加德,身上6处受伤,他认为自己活不成了,中国医生为他成功地实施了手术治疗,保住了他的生命。他对中国医生说:

【“现在我才知道,中国人民不是印度的敌人!”】

印军战俘中先后有700多人得到了中国医生的及时抢救和治疗。被俘印军伤病员对中国边防军的人道主义精神非常感动,纷纷吟诗、作画、唱歌,感谢中国边防军对他们的照顾。

陈辉:印度王牌军也就这样子——58年前来自中印之战的秘密

1963年4月6日至5月4日,中国政府还安排27名印军少校以上军官到武汉、南京、上海、无锡、杭州、北京6个城市参观,让他们游览了各地市容和名胜古迹,观看了歌舞、戏剧和杂技表演。在北京中国红十字会设宴招待了印军军官战俘团,安排他们与印度驻华使馆人员见了面,请他们观看了“五一”节庆祝活动和节日焰火,并请达尔维准将到天安门观礼台观看了焰火。

释放工作开始时,战俘营门口扎制了用松柏枝做成的彩门,挂有“中印人民友好万岁!”“欢送被俘印军人员回国!”“一路平安!”等标语。战俘营向印军战俘每人赠送了刻有“中印人民友好”的金笔、针织等纪念品,战俘营干部纷纷到各印俘班祝酒送行,照留影像。

分别的时候到了,印军战俘纷纷与战俘营管理人员握手、拥抱,表示惜别和感激之情。“印地秦尼帕依帕依”的“中印人民是兄弟”口号声回荡在战俘营上空,表达了中国边防军与印军战俘的共同心愿。

“我们在俘虏收容所的这段生活,我只能说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你们像兄弟一样对我,我无论如何不会忘记你们的友情。”一位印军战俘感慨地说。“我不知道在印度的人们怎样来想像我们在中国这半年的生活,因为我们那方面的宣传,也许会使一些人受到蒙蔽。但是,我是一个印度人,在印度,恒河的水是最圣洁的,我可以捧着恒河的水发誓,我们在中国的生活是愉快而美好的。”一位印军军官深情地说。

“你们能够完全遵循政府的政策和毛泽东的指示,克服内心的仇恨,对俘虏以友好相待,这是一般军队难以做到的。”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在回国后写了《喜马拉雅的失策》一书,抨击了印度政府,揭露了中印边界问题的一些真相,强调了印中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相处。

陈辉:印度王牌军也就这样子——58年前来自中印之战的秘密

中国政府对印军战俘采取了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宽大和友好政策,超过了《日内瓦公约》的要求,为各国文明对待战俘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崇高评价。

中印边境历史遗留问题至今未能得到解决,但中国政府仍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而不是依靠武力改变现状。但愿印度不要忘记“黄泉”下“王牌旅”的悲剧,接受历史教训,和平谈判、友好协商,解决边界争端。(完)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20-6-20 19:26
井冈山卫士: 贴图中的“二战中的印度部队”应该是德国的“东方营”中的印度志愿者,可能是由在北非俘虏的英军印度籍俘虏组建的。虽然也是“印度部队”,但应该不是英印部队, ...
这个说明很重要
引用 井冈山卫士 2020-6-20 13:44
贴图中的“二战中的印度部队”应该是德国的“东方营”中的印度志愿者,可能是由在北非俘虏的英军印度籍俘虏组建的。虽然也是“印度部队”,但应该不是英印部队,虽然可能是同一批人。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9:45 , Processed in 0.01493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