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世界革命 查看内容

苏联社会主义史话(六)

2012-6-22 04:01|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1325| 评论: 0|原作者: 西西河

摘要: 老托的各种反动思想,特别是他对“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德国革命、西班牙革命过程中的各种奇特思路的深入批判,虽然属于“托洛茨基主义”,是一种反动的、已经被打倒的思想,但是这些思想对我很有启发。那么俗话说“爱屋及乌”,我对托洛茨基本人也比较喜欢,老托可以算是我思想上的导师之一,虽然不能说是“伟大的”。 ... ...

托洛茨基

 

先说明一下,之所以第一个出正传的人是托洛茨基,主要原因有3:

1.铁血肃反一章的修改期限过了,改不了了,下面要展开就得另开一章;

2.老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他所领导的“托洛茨基反党集团”比国内几个月前刚刚打倒的反党集团还要重要,他所掌握的“不断革命论”这一反动思想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反动思想,给了我很多启发;

3.老托虽然重要,但也没有重要到列宁、斯大林那种程度,之所以第一个单列,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比较喜欢老托这个人。老托的各种反动思想,特别是他对“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德国革命、西班牙革命过程中的各种奇特思路的深入批判,虽然属于“托洛茨基主义”,是一种反动的、已经被打倒的思想,但是这些思想对我很有启发。那么俗话说“爱屋及乌”,我对托洛茨基本人也比较喜欢,老托可以算是我思想上的导师之一,虽然不能说是“伟大的”。

那么言归正传,在苏联革命中,列宁是独一无二的伟大领袖,他有着非凡才能和领导力,他目光敏锐,总是能够发现本质性的问题,指出正确的前进路线,从而一次次把社会民主党从灭亡的边缘拯救出来。众所周知,社会民主党革命过程中曾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分裂,第一次是在1903-1904年,当时他与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全部老权威——普列汉诺夫、阿克雪里罗得、查苏利奇——决裂了,井与杰出的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尔托夫和波特列索夫决裂了;第二次是在反动年代,当时波格丹诺夫、卢那察尔斯基、波克罗夫新基和罗日柯夫这些非常有资格的作家全都离开他。

而列宁的亲密合作者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能力有限,因此列宁能够也必须在布尔什维克派(也即列宁派)的革命斗争中起主要领导作用。在党按照列宁的路线大步前进时,总是能够较好地保存实力并发展壮大,而当列宁的主张被处于多数派的一方否决时,比如在一次革命后的杜马选举问题上,革命总是容易遭到挫折和失败。再比如在俄国革命道路问题上,在普列汉诺夫等人都还坚信宪法改革是革命的中心任务时,列宁划时代地把土地革命作为俄国革命的中心任务,虽然列宁的路线曾经在党代会上遭到否决,但是当党真正沿着列宁主义的道路前进时,才真正变得强大,变得有力,并最终夺取政权。

列宁之后,就是托洛茨基,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前加入苏共,在列宁遭到反动政权搜捕被迫躲藏起来的情况下领导十月革命并取得胜利(当时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斯大林等人都反对夺取政权,列宁回国后主张发动革命,震惊了整个中央委员会,几乎没有人支持列宁。布尔什维克领袖在没有列宁指导的情况下行事时,总是犯错误,通常是右倾。然后,列宁像救星一样出现,指明正确的道路,引导革命走向胜利。),并在接下来的内战期间领导军事委员会,组织建立了红军,打赢了内战,保卫并巩固了苏联政权。必须注意的是,由于列宁缺乏军事才能,而苏共的其他领导人如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人极度缺乏军事才能,托洛茨基在红军的组建和指挥工作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不幸的是,几乎所有的内战时期的红军领袖,以及所有后来缔造红军的人,最后都变成“叛国者”和“间谍”。)。

根据苏共的决定,沙俄军队解散回家,随即白卫军风起云涌,托洛茨基只得把一些旧军队军官,大批毫无战斗经验的工农群众捏合成苏联红军,抗击从四面八方向无产阶级政权发动进攻的白卫军,在1918年,红军76%的军官是前沙皇军官,新生的红色指挥官只有12.8%,而且职位较低。

托洛茨基组织红军抗击敌军的进攻,匆匆赶到正在崩溃瓦解的战线,稳住部队,组织进攻,并在胜利向前进军前赶往另一个正处于危急之中的战线。托洛茨基本人在3年内战中从未随着胜利的军队向白军进攻并犁庭扫穴,他总是待在形势最紧张、最恶劣的那个战场。好在他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总算保住了大部分国土。但是,芬兰和波兰作为苏联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两个省,却永远从苏联的母体上分裂了出去。

国家分裂的源头应该是红军在华沙附近遭遇的军事灾难,不过关于灾难发生的原因,托洛茨基和伏罗希洛夫等人的说法确并不一致,互相打架。这是探讨苏联史时比较烦恼的问题,托洛茨基的观点和贝利亚等历史学大师的观点总是不一致,经常是相反。托洛茨基认为在敌军已经完全集中在位于华沙附近的西方战线图哈切夫斯基周围时,斯大林指挥的西南战线拒不执行总司令命令西南战线把前进的方向急剧地转向扎莫斯蒂-托马舍夫一线,以打击华沙附近的波兰部队的侧翼,策应图哈切夫斯基占领华沙,然而西南战线司令部,拒不执行命令,继续向西方前进,试图独自占领位于主战场300公里以外的利沃夫。几天拖延之后,斯大林部才调转方向,向主战场移动,但波兰军队主力齐聚之后已经展开反攻,华沙已成泡影,距离由原来的10公里越拉越大,变成100公里。

另一方的说法变化多端,叛徒托洛茨基阻挠红军挺近利沃夫,但掉头北上的第一骑兵军也已经来不及击破波兰军队向进攻华沙的红军侧翼发起的反攻。迟至1930年,法西斯匪徒托洛茨基还被公认为反对向华沙进军,其罪名是不愿意用刺刀来传播社会主义,但是在1935年,却又宣告说奸细托洛茨基是主张向华沙进军的,支配着他的是他要用刺刀把革命输入波兰的决心。

苏联的第一批领导人,在列宁之后,就是托洛茨基了,当然,这位是一个反党集团的头头,托洛茨基之后的其他领导人除了斯大林,也没有好东西,列宁任命的国民经济领导人——李可夫是一个“自己供认”的资本主义复辟者和后来的法西斯主义代理人;所任命的共产国际的领导人是后来的法西斯主义者和叛国者季诺维也夫;所任命的党报领导人和共产国际领导人之一是未来的法西斯匪徒布哈林……天哪,列宁身边都是些什么人啊!

内战结束后不久,列宁就因病离开工作岗位,不久后去世。列宁身后的苏共派系复杂,斗争激烈,但是主要可以分为3大派别——左派、右派和斯大林派。列宁之后,再无列宁,我个人的意见,接受列宁的领导,我服气,但是接受列宁身边的那些歪瓜裂枣的领导,我不服。所以列宁之后苏共的党内斗争是一个必然事件,是压制不住的。

先看一下力量对比,托洛茨基当然是左派,负责军事委员会;斯大林是斯大林派,斯大林是总书记,控制监察委员会、组织局、书记处;剩下都是右派(注意右派内部成分复杂,主张也不一样),季诺维也夫在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占多数,而且控制列宁格勒组织,他的伙伴加米涅夫控制莫斯科组织,但是其他地区的党组织归总书记领导,剩下布哈林、李可夫等杂鱼也掌握不少权力。

接下来再谈谈各派别的政治主张,左派主要有列宁主义和托洛茨基主义两种主张,两者的差别不大也不小,一句两句还真说不清楚,又不想长篇大论。这里就先简单说一说列宁主义和托洛茨基主义关于俄国革命道路的论述吧:

列宁主张:落后的俄国资产阶级是不能完成它自己的革命的!经过“工农民主专政”取得的革命完全胜利,将肃清土地上的中世纪制度,将使俄国资本主义照美国的速度发展,将加强城市和乡村的无产阶级,将使社会主义斗争成为真正可能。另一方面,俄国革命的胜利将大大推动西方社会主义革命,西方牡会主义革命不仅能保障俄国免除资产阶级复辟危险,而且使俄国无产阶级能够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夺得政权。

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则主张:俄国民主革命的完全胜利,只有采取依靠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才是可以实现的。无产阶级专政将不可避免地不仅把民主任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且把社会主义任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同时有力地推动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唯有西方无产阶级的胜利才能保障俄国免除资产阶级复辟危险和完成社会主义建设。

可以看出,两者有共识也有分歧,但是其共同点在于推动世界革命,这是主要矛盾,是左派和右派、斯大林派主张之间最主要的差别。

斯大林派想要掌权,就必须先打倒同样掌权的左派,左派最重要的人物是列宁,列宁固然不太好打倒,但是列宁身体不好,很快就被真主打倒并召唤走了。列宁之后,就是托洛茨基。列宁身后留下的左右斯三派相互制衡,谁也不能一家独大,倒有点类似南方大国,晋国灭亡时的格局,哪两派先联合,剩下的一派必定要糟糕,斯大林派明白这个道理,右派也明白这个道理。

托洛茨基虽然在内战战场上表现不错,确实会打仗,但是这个时候居然弄不清楚形势了,或者能弄清楚但是无能为力了。这时候右派必然不会和左派联合,斯大林派必然要和人联合,但是左派主力在朝(蒙列宁提拔,大批老党员,高级干部都是左派),右派主力在野(不是指老百姓,是指中层干部,新党员,左右两派都有大批基本群众,斯大林派没有群众)。

下一章,说清楚斯大林派和右派联合扑灭左派,斯大林派和右派争斗的过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5 13:55 , Processed in 0.05597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