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歼13就像一片云,飘逝在风中

2021-4-13 04:59|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2298| 评论: 0|原作者: 野草|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同是新研制的歼击机(指F16),歼13气动外形设计优秀,不但没有量产,甚至在原型机还没制造出来就已经夭折,颇令人扼腕。  



同是新研制的歼击机(指F16),歼13气动外形设计优秀,不但没有量产,甚至在原型机还没制造出来就已经夭折,颇令人扼腕。

  歼13就像一片云,飘逝在风中

ad10b20a36310c44f463debd206cb1e1.jpg

  这不是歼10吗?不对怎么没有前翼?我是歼13,我是边条翼!歼10可以视为是歼9的机翼+歼13的机身+翼身融合。歼13体现了中国1970年代战斗机设计成果和风格:浑圆的机头,大单垂尾,复杂的机翼,机腹矩形进气道,修长机身,这些风格影响至今。

  歼13是我国与1970年代研制的第一款边条翼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批边条翼战斗机。歼13的研制背景实际上是对歼8、歼9的一种修正,因为中国空军的需求一直是高机动性战斗机。歼8、歼9其实是六院自己定需求(按照1960年代国际流行的高空高速来定的需求,是对国际先进技术的追踪),自己设计开发的自产自销的“产品”,关于这点歼8、歼9总师王南寿也承认:

  自从我进飞机设计机构工作以来,原都是我们草拟战术要求,提出飞机的设计方案,向使用部门宣传,推销,以取得他们的采纳和支持,今天倒是首次从文中看时间应该是在1970年,引者注,军方首长和工业部门的领导亲自出马要什么飞机,能主动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新形势,新风尚,对我们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本着这种理解,我于5月7日搬到成都,行李还没有全部到位,就在航校院子50号楼的楼梯前面召集全体科技人员和生产组,以及机关干部,当时人员少机构简,开个会办个事倒还是挺简捷迅速的。

  ——《沉重的翅膀-歼9夭折内情回顾》 《航空档案(2006.11)》

e3662f1db1179887d25031405f5b3ed9.jpg

 F16(左)和歼13(右)

  管德说歼13的机翼是参考F16做的,从外形上看机翼还是有差异,尤其是边条翼,歼13的边条外形上看像标准的三角形,F16的边条不是很规则的三角形。歼13的机翼实际上是后掠翼,F16机翼是悬臂上单翼,形如梯形翼。野草很感兴趣的是当时是如何拿到F16的情报的。老管说歼13方案1969年就出来了,但F16在1969年还在方案选型,这个时候金无忌也使不上劲啊!

  但这不是空军需要的飞机,空军需要的是高机动性战斗机:

  方案算出来以后(指歼8和歼9,引者注),1965年4月~5月,叶正大带了总体室的人到部队征求意见。从鞍山到海南岛,跑了一大圈。回来以后,集中部队反映的意见,对歼8的意见比较统一,对歼9页没有说更多。部队强调一点,是机动性,不是高空高速性能。

  .......

  1972年初,六院在哈尔滨开了一个会,提出要研究下一代战斗机,强调是歼6的后续机。那一次会我没有去,是总体室的方宝瑞去的。歼7、歼8的名声都不如歼6好,主要是机动性差,于是就提出了突出中低空性能,但机动性要好的战斗机。基本上是瞄准了美国的F-16。加上朱宝鎏从越南回来,认为空战高度一般在3000~8000米高度,速度也不是很大,再去弄高空高速是肯定不行的。

  ——《我的飞机设计生涯》(顾诵芬回忆录)150、155页

  顾诵芬在其回忆录提到他们当初将歼9的性能定为双24(最大速度2.4M,最高升限24000米),所以航空工业才是歼9高空高速的始作俑者。空军提出高空高速的需求是1970年,当时面临SR-71和D21飞机的压力,空军副司令员曹理怀于1970年11月正式提出需要高空高速飞机。所以空军对高空高速的需求不是来自于跟风,而是来自于现实的巨大空防压力,这个需求一直保留到今天,这点连国外的航空专家都注意到了:

  飞机的进气道非常另类,在腹部采用了较古老的多波系可调进气道,这显示中国人实际上始终都没有放弃对飞机速度和高度的要求,可调进气道可以在高速时提供更好的发动机总压恢复,飞机的推力更大,能够飞行到更高的速度,从固定式的腹部进气道的飞机大多都只有马赫1.8到2.0的飞行能力来看,中国采用这样的设计应该能飞到马赫2.2以上,估计早期对歼-9计划要求那个马赫2.3最终以某种形式转化到对歼-10的期望中,迫使歼-10应用这种复杂和笨重的结构。

  ——《专业!! 法国军事专家眼中的中国歼10战机》(翻译者起的名字,原文名字野草没去查)

  虽然空军将高空高速列为需求,但空军对战斗机的第一需求是高机动性(现在的需求顺序是综合信息战能力、超机动性、隐身性、高空高速等其它),歼13是歼6后续机,歼9就没有这个殊荣。歼9的高指标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空军何航空工业方方面面,在这里就不多讨论了。

480cbdce5769f6cf7f79b929c3728678.jpg

 在中国航空航天博物馆的歼13模型。

  歼13最初是两侧进气方案,1977年确定为机腹进气方案,关于这点除了白玮外,没人承认。可能是因为歼10竞争方案中,边条翼方案被官方贬得太厉害,而歼10实际上借用了歼13的机身,为贤者讳,就不用照顾歼13的情绪了。

  歼13应该在1969年就开始研制了,因为空军对歼7,歼8不满意,认为机动性不好,所以在歼8一上天,601所就在考虑下代战机了。1972年空军正式确认研制高机动性的歼6后续机,后来命名为歼13.由于野草还在梳理歼13 的资料,比如方案是不是在1969年就出来了?1969年机翼就选择边条翼?北航在其中分担了多少工作?其具体研制过程的时间表还没有完成,所以还是给出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管德在2009年接受《航空世界》的访谈提到了歼13和他的传记专门有一节简单提到了歼13的翼型选型:

  记者:当时我们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是一种怎样的战斗机?

  管德:当时的第三代战斗机方案叫歼13,中国最早的第三代战斗机。飞机的机翼和F-16很像,边条翼布局,基本上就是参照F-16搞的,但不是腹部进气。当时601所的的主力都在搞歼13,那时候顾诵芬、方宝瑞他们就在忙这个,主要是方宝瑞同志负责。

  我们在歼13上面做了不少工作,花了不少时间,从1969年歼8一上天,歼13的初步设计就出来了。可是搞到最后没有发动机。第三代战斗机的发动机推重比要求一定要达到8,“斯贝”发动机推重比只达到5.05的话怎么也上不去,因为飞机全机推重比要超过1

  一开始我们都很赞同歼13装“斯贝”,看广告宣传得很好,可到要最后正式引进需要数据了,一看推重比只有5.05,我们设计人员就坚决反对,买来也没有。可是部里非买不可,因此当时吵得很厉害,虽然我们是从开始的鼓吹到后来坚决反对,而部里的想法可能想把工艺弄进来——部里想问题比较多的是在生产方面,设计研制方面想得少。结果后来非单买了“斯贝”发动机,还把整套生产线都买了。其实“斯贝”对中国发动机制造还是有帮助的,否则中国发动机制造还是不行。

  除了发动机问题外,601所还在歼13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我还给算了好多好多东西,都是在上海的中科院华中分院算的,因为当时中科院华中分院有中国第一台百万次计算机。在计算过程中遇到过副翼的设计问题。飞机的副翼存在反效的问题。因此他们想把副翼往里挪。我们计算后觉得不行——歼13基本上是后掠翼,往里挪后副翼的效率就没了,我建议挪到中间。当时在歼13上真是做了不少工作,最后下马就是没发动机。

  ——《声速从这里跨越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德》(《航空世界》2009第2期)

d4c8d7b5e4114e66835949e4e4c1b386.jpg

  ——《中国飞机气动弹性专业的奠基人 管德》153、154页

  其次是李天的传记中提到了歼13的一些情况主要叙述了边条翼方面的工作:

  

e42f53403cc1603518559847bf442ab9.jpg

  

e2c816edaf8c1e0e8232aedc83f03204.jpg

  

f36ddedb8e9c1411889ec02c34aaba12.jpg

  ——《情志蓝天——记航空气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天》64、65、66页

  最后是白玮在《二号任务始末——中国歼13格斗歼击机研制历程》对歼13的一些总结:

  作为歼6后继机的歼13格斗歼击机,最核心的主导思想就是:要轻,要突出机动性,不追求高空高速性能,能够大批量生产接替歼6。为了尽可能提高飞机的机动性,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开展了大量的飞机气动布局研究。

  歼13飞机在近十年的气动布局研究中,进行了系列的理论计算和高低速风洞试验,累计风洞试验达一万多次。除进行各种方案的机翼、平尾、垂尾、两侧进气和腹部进气的机身等选型外,还针对高机动的要求,进行了多方面的专题研究。例如:为提高亚音速机动性,试验了8种前后缘机动襟翼,取得了明显的气动力效益,并得出较佳的机动襟翼调节规律;同时还进行了前缘襟翼铰链力矩和压力分布试验,取得了可供系统设计使用的铰链力矩数据。为研究大迎角下的全机气动特性及其改善措施,进行了多达24种边条选型试验;腹部进气道方案的高低速试验与大迎角试验、机翼抖振特性试验、全机低速大迎角试验等。

  经过大量的试验比较。最后歼13确定采用了带前缘机动襟翼的边条机翼,进气道则用腹部进气形式。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4 06:10 , Processed in 0.010870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