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中国民族主义宣传造成反弹

2022-9-26 01:24| 发布者: 春华| 查看: 7077| 评论: 1|原作者: 林C|来自: 中国劳工论坛

摘要: 在这个失序时代,群众意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两极化趋势。我们看到,反对民族主义宣传的声音正在不断加大,而中共自己塑造的民族主义也在给政权带来困境。

中国劳工论坛的原文链接:https://chinaworker.info/zh-hans/2022/09/20/33281/

中国劳工论坛的telegram链接:https://t.me/chinaworkerISA

中国劳工论坛的Twitter链接:https://twitter.com/OctRevolution17

如果有兴趣订阅《社会主义者》杂志,可发电邮至:chinaworker.isa@gmail.com

林C 中国劳工论坛

随着中共二十大的来临,习近平面对多重严重危机,迫切地需要通过民族主义来转移视线。从七月开始,关于佩洛西访台的消息就开始大力宣传,民族主义者胡锡进称:“解放军可以伴飞甚至击落佩洛西座机”。八月,新华社发布了《佩洛西窜访台湾六宗罪》,试图激起国内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佩洛西访台当晚,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微博因访问人数过多几近瘫痪,其他平台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共政权煽动民族主义的手段之一。习近平宁可选择避免在佩洛西问题上将中美冲突进一步升温(参考本刊《台海危机背后潜藏着什么?》),但中共权斗激烈使他必须采取强硬的回应。

疫情管控和经济危机

然而,随着社会问题的揭露、经济危机和疫情时代的高压管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反感民族主义宣传。2022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仅有0.4%,6月份青年失业率达到了19.3%,很多研究机构认为实际失业率要更高。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更关心就业率、工资和工作环境多于佩洛西和台湾。尤其是,过去中国一直宣传国外经济发展放缓,疫情管控糟糕,群众将这些宣传和自己正在亲身经历的经济危机和高压管控联系到一起,自然就产生情绪上的反弹。

知乎上一名网友说:“17年回国的时候感觉国内很方便,淘宝和外卖都很便宜。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自己才是廉价劳动力”。这一回答获得了几千点赞。另一则关于冰岛试行每周四天工作制的视频获得了五十多万播放。有网友在国外的负面新闻下引用王毅的话:“抹黑别人证明不了自己的清白”,讽刺的是,这句话最初是王毅用来攻击外国媒体的。也有一些网友同情台湾群众,认为万一台湾被大陆统一后将面临高压管控。这样的情绪虽然不是革命意识,但确是对中共长期民族主义宣传的反弹。

另一方面,社会中相当一部分民族主义者批评习近平政权过于“软弱”。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上,不少民族主义者认为中共应当全力支持俄罗斯,也有另一部分民族主义者认为中共应当收复曾被俄国侵占的领土,而不是现在这种模棱两可的表态。在台海问题上,中共宣布将在佩洛西访台之后在台湾周边进行军事演习,相当一部分民族主义者认为这是“武统台湾”的信号。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想像中的“收复台湾”并没有发生,因此不少民族主义者对中共的政策表示“失望”。

而在内部,很多民族主义者自发地兴起了“文字狱”,对漫展等活动展开攻击,甚至将其称为“日本的渗透”,将参与者称为“汉奸”。 中国劳工论坛在去年的一篇文章中谈到:“中国的民族主义发展已经‘失去习近平的控制’”。这个结论在一年之后得到了验证。习近平政权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虽然它仍在不断地宣传民族主义来转移社会矛盾,但不敢开放民族主义活动,例如游行或者结社。因为一旦公开地允许这样的活动,这些爱国政治势力将会形成独立势力,甚至演变为挑战政权的力量,这是中共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它也没办法在外交上完全迎合“战狼”的要求,否则将遭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使经济进一步恶化。

我们的主张

在这个失序时代,群众意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两极化趋势。我们看到,反对民族主义宣传的声音正在不断加大,而中共自己塑造的民族主义也在给政权带来困境。我们强调:民族主义是统治阶级用来分化无产阶级、转移人们对危机的注意力的手段。应对反动民族主义的答案并不是由跨国财团统治的资本主义全球化,或者联合国那种空谈的“多边主义”。我们对于民族主义的替代方案,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全球受压迫者的团结。唯一的出路是全球的、工人阶级民主的社会主义方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ZJBXS 2022-9-26 09:29
确实感到这两年来舆论风向的转变,当然,不知道有没有自己处的“信息茧房”的影响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4:48 , Processed in 0.01570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