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疫情对经济的长期影响

2022-12-20 21:23|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7787| 评论: 4|原作者: 星话大白|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现在5年过去了,这个年龄段的人,年龄也刚好增长到50-59岁,这个年龄段实际上是我们当前体力劳动市场的主力军。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干一些累活、苦力活。而长新冠对50-59岁这群人,影响更大。

  (1)疫情扰乱供应链

  过去两年,我们经常听到一个新闻,就是欧美等国出现供应链紊乱。

  但为什么供应链会出现紊乱?

  主要原因就是疫情。

  去年我就分析过,疫情是欧美供应链紊乱的主要因素。

  当时很多人不信。

  现在我们也放了,大家自然就明白为啥供应链会紊乱。

  就是感染的人太多了,请假的人太多了。

  我们由于是第一波大规模感染,所以很多人集中感染,就出现集中请假。

  网上有大V称,一家有数万员工大型公司上办公室到岗率约10%

  在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普遍出现到岗率不到一半的现象。

  这个是必然会导致供应链紊乱。

  而供应链紊乱就会助推通胀。

  这个在去年已经普遍发生在欧美国家。

  去年下半年,美国通胀就已经开始快速上升,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美国通胀率就已经涨到了7%的高位。

  去年12月,美国通胀率就已经高达7%。

  所以,把当前全球通胀失控,完全归咎于俄乌冲突,显然是片面的。

  俄乌冲突只是助推了通胀,但并非通胀根源。

  导致这场全球大通胀,有3个根本原因:

  1、美联储在2020年的无限印钞。

  2、疫情导致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紊乱。

  3、全球地缘形势恶化。

  这3个原因里,疫情因素是最大变量。

  (2)奥密克戎导致通胀暂时论失效

  去年之所以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一众经济学家,所说的“通胀暂时论”成了笑话,我认为是他们都错误认为疫情会很快结束。

  在去年8月的这篇报道里,英国央行行长称,英国通胀率将达到超预期的4%以上,远超预定通胀2%的目标。英国央行大幅上修通胀预测的原因有供应链紧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劳动力市场摩擦等问题,但又称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通胀飙升将是暂时的。

  英国央行行长这个所谓“充足的证据”,现在看就像是个笑话。

  因为英国最新通胀率已经达到10.7%。

  那么英国央行去年8月为何如此笃定认为通胀是暂时的,所谓的充足证据又是什么?

  其实,假如没有奥密克戎在去年11月横空出世,那么可能美联储还有 英国央行是对的,通胀可能是暂时的。

  因为假如没有奥密克戎,以德尔塔的变异程度,疫苗对德尔塔还是可以起到比较好的保护效果。

  那么在今年一季度,全球开始普遍接种疫苗后,确实有可能通过群体免疫屏障,让疫情结束。

  所以,去年美联储的“通胀暂时论”,实际上是建立在疫情在今年可能结束的基础上。

  然而,奥密克戎在去年11月的出现,却让疫情的结束显得有些遥遥无期,通胀暂时论自然就没有了基础。

  我在去年11月奥密克戎刚出现的时候,就跟大家分析过,奥密克戎有两大绝招:

  1、善于重组,带来的超强变异能力

  2、超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所带来的重复感染问题。

  本来RNA病毒,就很容易变异。

  而奥密克戎因为突变过多,所以造成自身“结构”异常不稳定,所以比较容易产生“重组”效果。

  这个重组,就是指,两个不同的变异毒株,是互相重组变异产生新的变异毒株。

  因为这个重组特技,让当前奥密克戎呈现井喷式变异的效果。

  当前奥密克戎的变异毒株有几百种,同时流行的变异毒株有几十种,其中比较主流的有十几种。

  而且有疫苗这个选择压下,当前奥密克戎的变异基本都是朝着加强免疫逃逸能力方向去进行。

  大家要明白,病毒的变异是完全随机的,并不存在一定朝着弱毒性方向变异。

  但病毒的变异存在选择压。

  现在病毒面临的选择压,只有大量体内有抗体的感染者和疫苗接种者。

  所以,奥密克戎新变异毒株,只有变异出超强免疫逃逸能力,才能海量抗体的环境里能够脱颖而出,重新流行。

  并不是奥密克戎有目的去进化出更强免疫逃逸能力,而是能脱颖而出的条件是要有更强免疫逃逸能力。

  至于是往弱毒性还是强毒性方向变异,目前并没有相关选择压,所以是随机的,只能听天由命。

  当前全球最新主流的变异毒株,BQ和XBB这两大系列毒株,毒性都跟其他变异毒株没有显著差异,但BQ和XBB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超强的免疫逃逸能力,远强于其他毒株。

  12月13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何大一团队在 Cell 期刊发表了题为:Alarming antibody evasion properties of rising SARS-CoV-2 BQ and XBB subvariant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实了BQ.1、BQ.1.1、XBB和XBB.1这些奥密克戎亚型具有目前已知最强的逃逸中和抗体的能力。

  该研究还显示,新冠疫苗及感染者血清对BQ.1、BQ.1.1、XBB和XBB.1的中和能力明显下降。

  重点强调一下,包括最新的BA.5二价mRNA疫苗。

  也就是说,最新针对BA.5研发的二价mRNA疫苗,所产生的抗体,仍然会被BQ.1.1和XBB.1出现免疫逃逸。

  这个免疫逃逸就是指,我们人体产生的针对奥密克戎的抗体,会被病毒逃逸,使得抗体对BQ.1.1和XBB.1的中和能力明显下降。

  这基本是说,感染过BA.5的人,面对BQ.1.1和XBB.1,仍然是有可能被重复感染。

  这才是以色列再感染曲线里,近期再感染率再度大幅攀升的原因。

  所以,现在很多专家所宣传的明年3月可以回到2019年,或者说疫情很快结束,疫情到了尾声。

  这类说法,更多只是“安慰”性质。

  其实你只要看看日本的疫情数据就知道,明年3月能恢复到2019年,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而且日本今年8月和12月的疫情,都是由BA.5引发的,都还轮不到BQ.1.1和XBB.1。

  我们明年更有可能面临的局面是,跟日本一样,可能一波疫情高峰期过后,会进入持续大约2-3个月的疫情低谷期,然后再进入下一波疫情。

  这样一年下来,可能要经历3波疫情。

  会面临疫情对经济、劳动力、通胀产生持续影响。

  这个影响,不会因为我们不统计相关疫情数据,就不存在了。

  对此,大家最好还是要有一个清醒认知。

  同时强调一下,明年后面几波疫情的影响,很大可能不会有这波疫情影响大。

  现在是一个剧烈的阵痛期,明年后面几波疫情,可能会变成长期慢性的影响。

  现在美国、日本等国,就是处于一个经济被疫情长期慢性放血的过程。

  (3)疫情导致劳动力紧张

  疫情对供应链的紊乱,是通过对劳动力市场扰乱来实现的。

  其中主要是因为,感染新冠后,实际上大部分人是会出现发烧咳嗽。

  之前所谓90%感染者是无症状,并不符合当前实际情况,这点我之前也分析过是怎么一回事。

  除了感染新冠后,一些人因为发高烧、剧烈咳嗽而不得不请假之外。

  长新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虽然一些专家,不断强调“后遗症”跟“长新冠”的区别。

  认为后遗症是指无法治愈,而长新冠是在一段时间后可以恢复,所以认为长新冠不是后遗症。

  但不管专家如何区分后遗症和长新冠。

  然而长新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因为虽然出现长新冠的患者,有一半是可以在一年内恢复,但也有一半的人是出现持续时间超过一年的长新冠。

  而且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50-59岁的成年人患有长新冠的人数,是80岁以上人群近三倍。

  当然,这很大程度是因为80岁以上老人也熬不到出现长新冠,就因为奥密克戎对各种基础慢性病放大恶化而离世。

  但这个数据也客观说明,当前美国2400万长新冠人群里,老年人占比并不算大,反倒是60岁以下的人群才是长新冠的主力军。

  特比是50岁-59岁的群体。

  那这个对我们来说,影响会更大。

  因为我们在60年代有过一波最大规模的婴儿潮,而60年代这波婴儿潮里的人,现在大都是60岁左右。

  2017年的人口结构显示,当时我们占比最大的是45-54这个年龄段。

  现在5年过去了,这个年龄段的人,年龄也刚好增长到50-59岁,这个年龄段实际上是我们当前体力劳动市场的主力军。

  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干一些累活、苦力活。

  所以工厂里、工地里、还有其他大量这种体力活,很多都是50-59岁人还在发挥着光和热。

  而长新冠对50-59岁这群人,影响更大。

  并且,长新冠的副作用,比如疲倦,对于干体力活的人,影响更大。

  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办公的年轻人,即使有脑雾,还能靠摸鱼混过去。

  但干体力活的人,如果出现长新冠,很可能就是会因此干不了活,从而失业。

  所以,美国当前劳动力市场有一个特点是,IT业的白领不缺,大量互联网企业都还在裁员白领。

  但蓝领工人市场却十分紧缺。

  这很大程度就是受长新冠影响。

  美联储鲍威尔,在11月30日于布鲁金斯学会发表讲话,就已经承认,一部分劳动参与率缺口反映了那些因为患有新冠肺炎或遭受“长新冠”困扰而仍未加入劳动力大军的工人。

  此外鲍威尔还说,导致美国当前出现300多万劳动力缺口的主要原因,是超额退休人数激增。

  而这些超额退休人数激增,很可能就是55-59岁的人群,因为感染新冠后,出现长新冠,而不得不提前退休,才导致超额退休人数激增。

  美联储对这个超额退休人数的解释是“退休人数超出了由人口老龄化所推算的水平。”

  美联储的研究显示,当前美国300多万劳动力缺口里,有200万是因超额退休人数激增所致。

  而美联储也承认,导致超额退休人数激增,疫情就是最主要因素。

  (4)疫情影响长期化

  我们来看美国的疫情数据就可以发现,美国的疫情从来就没有消停过。

  而且近期,美国疫情开始出现新增死亡人数重新抬头的现象。

  12月14日,美国新增感染病例128546例,新增死亡病例778例。

  而在12月初的时候,美国日新增死亡人数还保持在300名左右,等于半个月翻了一倍多。

  美国近期疫情会这么严重,主要是因为当前美国处于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奥密克戎同时大流行的状态。

  而且,有很多迹象表明,由于奥密克戎的存在,放大了流感和RSV这类以前常见病毒的伤害。

  美国疾控中心最近还公布了美国“流感合并新冠感染”的住院及死亡患者临床特征。

  该研究的结论是,与仅感染流感的患者相比,合并感染患者中需要侵入性或非侵入性呼吸支持的比例更高。

  根据数据显示,当前美国6%的住院儿科流感患者是同时感染新冠病毒,但因流感死亡的儿童,有16%是同时感染新冠病毒。

  这说明,同时感染流感和新冠病毒,会造成更大的危险。

  而且需要注意,这个研究数据并没有体现,奥密克戎对人重复感染,所带来的免疫力下降,而导致流感、RSV等以前常见病毒的伤害被放大。

  比如,一名儿童,感染过两次奥密克戎,虽然其免疫系统针对奥密克戎的免疫力上升了,但针对其他病毒的免疫力下降了,这名儿童在转阴之后,感染了流感,流感的威胁被放大,因此住院了,那么就不会体现在上面这项研究数据里。

  为了今年各种以前并没有多大危害性的病毒,今年会这样集中大爆发,且伤害明显较往年放大。

  这难道跟奥密克戎的重复感染无关吗?

  其实,包括流感在内的上呼吸道感染,都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香港大学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及临床教授孔繁毅,也曾经说过新冠病毒感染可令T淋巴细胞减少,即降低患者免疫力。

  这就能解释,为何流感、RSV会在今年冬季大爆发。

  以上这些,只是为了说明,奥密克戎的很多特性,导致疫情正在面临长期化。

  且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在长期化。

  比如美国制造业PMI,今年是一路下行,基本就没反弹过。

  包括美国的服务业PMI也是一路下行。

  但明明美国的制造业当前十分不景气,劳动力市场却又十分紧张。

  劳动参与率远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状态。

  美联储在15日凌晨加息后,也表示“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但劳动力市场仍然非常紧张,失业率接近 50 年来的最低点,职位空缺仍然很高,工资增长也很高。劳动力市场仍处于失衡状态,供不应求。劳动力参与率自年初以来变化不大。”

  一边是经济面临衰退,制造业、服务业全面不景气,另外一方面是劳动力市场仍然供不应求。

  这个完全违反经济学常识的现象,唯有把疫情因素考虑进来,才能解释得通。

  比如,有人说美国制造业不景气,是因为美联储激进加息。

  但实际上,美联储激进加息是因为通胀,而通胀又跟疫情有关。

  绕来绕去还是绕回到了疫情。

  所以,不要忽视疫情对经济的这种长期持续影响。

  国外疫情数据,不管真实性如何,至少还有数据。

  对于我这样善于数据分析的人来说,没有数据,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真实的疫情数据,就像我们人体的痛觉感知。

  我们能感觉到疼痛,才能去规避一些危险。

  假如,我们连疼痛都感知不到了,那么危险降临时,我们也无从去规避,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国外这些疫情数据,来获取我们对风险的一些痛觉感知。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小王向前冲 2022-12-23 12:45
转阴后至少一个月以内,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预期寿命,两者不能兼得。要么顶着原有的劳动强度,承担数倍的健康风险,要么主动躺平,减小劳动强度。
引用 激活 2022-12-21 18:02
新冠对劳动力是否有影响这点值得思考啊,不过现阶段也得不出结论,还得观察观察
引用 意识形态 2022-12-21 08:03
上帝按了加速键
引用 远航一号 2022-12-20 21:25
中国资产阶级被迫“放开”后,疫情是否会显著影响体力劳动者有效参与率,从而加速剩余劳动力枯竭的到来?待观察。

查看全部评论(4)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9 19:45 , Processed in 0.014480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