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中日钓鱼岛风波 美国两边做“好人”

2012-8-22 00:45| 发布者: 而东| 查看: 746| 评论: 0|原作者: 多维|来自: 多维

摘要: 一旦美日疏远,美国在东北亚便失去战略支点,“重返亚洲”也将从此举步维艰。分析人士强调,美军首次与日本举行岛屿防卫演习,这类似于美国对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的“行动重申”,这种意外惊喜,日本自然求之不得。而另一边,美国又借促日本释放香港保钓人士,既“示好”了中国又缓和了中日紧张气氛。两边下注间,美国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
日本17日释放了14名香港保钓人士,一些舆论认为美国从中进行了斡旋,因为美国不愿日本过分刺激中国。 随后又有消息称,美海军陆战队第三远征军和日本陆上自卫队将在8月21日至9月26日进行岛屿防卫演习。这是两军首次将岛屿做为军演场地。有自卫队官员指 出,演习是在提防中国突然夺回钓鱼岛。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对美国而言,其促成日本释放保钓人士很有可能,而联合日本搞“夺岛”演习也很有必要,只有这样 两面下注,美国才能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

2012年4月份以来,中日间围绕钓鱼岛问题的纷争甚嚣尘上。日本方面,除了以石原为代表的右翼宣传“购岛”外,一些国会议员还多次扬言登岛,甚至日本还 出现了驻军钓鱼岛的声音,这极大激怒了中国。而中国方面,除了通过外交渠道强烈抗议日本的言行外,同时还派出公务船只对钓鱼岛海域例行巡逻维权,并且开始默许民间保钓人士的保钓行为。而正是中日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让美国深感不安和忧虑。

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15日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曾表示,美国应该不遗余力地防止中日钓鱼岛冲突发生,这符合美国的利益,是美国外交的 重要领域。他的一番话的确是美国政府的心理写照。目前,中日之间火药味越来越浓,两国冲突可能性也随之大增。一旦冲突爆发,因为《美日安保条约》的客观存 在,美国难免被卷入中日冲突。

奥巴马上台后,推出“重返亚洲”战略,标志着美国开始把经济、 外交、军事重心转向亚洲。而平衡中国不断增长的外交影响和军事扩张,则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重中之重。但这绝不意味着美国愿意与正面冲突或对抗。毕 竟,美国“重返亚洲”是为了保障自身在本地区的现实及长远经济利益,对当前急于摆脱经济困境的美国而言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中国对其的助力极其重要。与中 国兵戎相见,并不再美国的战略意图之内。

基于以上因素,分析人士认为,在日本17日释放14名保钓人士一事上,美国应该在幕后进行了斡旋和调解。而美国的这种斡旋,之前已有先例。2010年9月 7日中日撞船事件中,日方扣押中国船长詹其雄,17天后詹其雄被释放。就在詹获释前一天,奥巴马与时任日本首相的菅直人(Naoto Kan)举行会晤,双方确认进一步加强日美同盟这一方针。当时有评论认为,日方通过放人换取美国对日美关系的再次确认。

正如当时评论所言,2010年日本释放中国船长詹其雄,需美国再次确认美日关系来换取,如果美国在这次香港保钓人士被日扣留过程中充当“捞人”角色,那么 美国依旧需要给日本兑现什么。在分析人士看来,美日21起举行的岛屿防卫演习便可能是美国给日本的最现实承诺。目前,包括《产经新闻》在内的日本媒体都已 指出,这次军演是在美军提议下并由美军组织起来的。

近几年,因为钓鱼岛问题越演越烈,加之中美之间关联度日趋紧密,日本国内一直怀疑,一旦中日就钓鱼岛起冲突,美国会否承认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 在此前的多个场合,日本媒体以及官方一直试图从美国政府口中得到确切的回答。可以这么认为,如果美国不承认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美军便又可能面 临彻底被赶出日本的窘境。

而对于美国而言,日本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巩固美日同盟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关键一环。阿米塔吉2000年明确提出了在美国的全球安全政策中,日本处于核心地位。而在美国学界看来,美日同盟是美国东亚战略和亚太战略的轴心,同时也具有超亚太的全球意义与功能。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石,美日同盟担负着佐助美国建立单级世界秩序的结构性使命。

一旦美日疏远,美国在东北亚便失去战略支点,“重返亚洲”也将从此举步维艰。分析人士强调,美军首次与日本举行岛屿防卫演习,这类似于美国对钓鱼岛适用于 《美日安保条约》的“行动重申”,这种意外惊喜,日本自然求之不得。而另一边,美国又借促日本释放香港保钓人士,既“示好”了中国又缓和了中日紧张气氛。 两边下注间,美国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骆都 撰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4 02:14 , Processed in 0.025757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