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国有经济历史使命的再认识

2011-12-10 03:48|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3878| 评论: 3|原作者: 王佳菲|来自: 马克思主义研究

摘要: 国家领导生产是生产的社会化所提出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遵从这一强制性规定而创办国有经济,但并未改变其“总资本家”的属性;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则是由国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占有生产资料,对生产过程进行领导,从而得以在更高层次上发展生产力、改造生产关系,更好地满足人民需要。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肩负的历史使命在本质上没有改变,但在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上有所调整。现阶段应保证我国国有经营性 ...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一路走来所伴随的观点交锋始终不曾停息,近来国内掀起了又一轮关于“国企向何处去”的广泛争论。从实践来看,经过三十年来的改革调整,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成功地转变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竞争主体,一批作为“国家名片”的中央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国有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现实已经对那些将国有经济等同于低效率的断言给予了有力的批驳。而从理论层面,在回答“国企向何处去”之前,我们有必要重温“国企从何处来”这一根本问题,科学认识不同历史条件下各类国有经济的性质和定位。 

 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总资本家领导生产过程

    从历史上看,国有经济作为国家统治者的官办事业古已有之。然而,不同于封建王朝的铸币、盐铁专营,或是为满足宫廷贵族消费享乐而设立的皇家作坊、王室工场,现代资本主义国有企业是在自由竞争和私人垄断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步入穷途之际,迫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应运而生的,并在产生之后凭借其特殊地位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再生产过程。[1]

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危机开始频繁光顾资本主义世界,对资产阶级继续驾驭现代生产力的能力提出挑战,现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首先在19世纪末期的西方国家发展起来,国有经济涵盖邮政、电报、铁路等各种公用事业。至20世纪30年代后期,英、法、美等国广泛兴起了国有化运动,对汽车、钢铁、纺织等行业濒于破产的私人企业进行接管,以这种改良措施应对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遭受战争创伤的欧洲国家集中国力恢复国民经济,掀起了国有化浪潮,兴办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没收纳粹企业以及与纳粹合作的本国企业,使国有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并促进了社会就业和私人经济。到20世纪60~70年代,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又促成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的新一轮蓬勃发展。对于一些新兴的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及事关国家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部门,如电子、计算机、生物技术、核技术、通讯设备等,私人资本一时难以承担或不愿进入,大都由政府带头创建和推动。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在10%以上,个别国家达到20%以上。[2]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汹涌的私有化潮流,不少学者也曾认为这是不可逆转的世界经济发展大方向;孰料2008年西方爆发了金融和经济危机,于是“国有化”再次成为各国开出的应对经济灾难的一剂“药方”。

    现代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之所以产生并不断发展,其根本原因正在于恩格斯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所指出的,“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资本属性的这种反作用力,要求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本性的这种日益增长的压力,迫使资本家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可能的限度内,越来越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从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终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3]国有企业,正是国家领导生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走向高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总的来说,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承担邮政、铁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运营,执行着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的职能;进行资源开发、能源生产等基础工业的兴建与发展,执行着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和维护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的职能;对钢铁、汽车制造、重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进行改造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执行着保护本国企业和支持国家竞争力的职能;从事重大科学技术的研发,创建新兴产业,执行着为本国经济持续保持竞争力探索和铺路的职能;控制中央银行及主要金融机构,执行着货币政策调控和协调金融资本的职能。此外,国家直接组建国防工业为政治、军事目的服务,在危机时期接管濒临破产的私人企业以维持经济稳定,通过国有企业开发和支援落后地区,等等。

现代资本主义国有企业既有别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临时性、军事性的战时国有企业,又有别于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经济职能相勾结的早期国家垄断企业,它们不再是直接对少数垄断组织、大公司负责,而是对整个国家机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利益负责。既然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无非是资产阶级社会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共同的外部条件使之不受工人和个别资本家的侵犯而建立的组织,那么“国有化”自然无法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它越是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己有,就越是成为真正的总资本家,越是剥削更多的公民。工人仍然是雇佣劳动者,无产者。资本关系并没有被消灭,反而被推到了顶点。”[4]在这样的国有企业内部,工人与以机器为代表的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依然是“机器使用工人”而不是“工人使用机器”,“在他们看来,机器使用工人和工人使用机器是一回事。所以,谁要是揭露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的真相,谁就是根本不愿意有机器的应用,就是社会进步的敌人”,因此,“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产生的”矛盾和对抗依然存在,[5]这一点与其它私人经营的企业并没有什么不同。



[1]在西欧各国,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资并所有的经济组织或经营单位普遍被称为公有企业(Public-owned Enterprises);在美国,一般将国有企业、公用事业机构或国有民营、私有公助企业视为政府公司(Government-owned Companies)。

[2] 赵守日:《闯关——西方国有经济体制革命》,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70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1-75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3页。

[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08-509页。


鲜花

握手
1

雷人
1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憨厚农夫 2011-12-12 13:55
从作者摘引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26.7%,而国家控股51%,高管们占股49 %。那么,真正属于“国家”的仅仅占国民经济总量的14%弱。而这14%不到的“国有”那些高管们却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请问:在此议论国有经济有什么意义?除了为当权者抹粉!
引用 suoran 2011-12-11 01:32
中国现有的国有企业实质上就是国家资本主义.但是即使是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也是左翼应予以支持的
引用 suoran 2011-12-11 01:29
"例如,日本的QC小组经验及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丰田制,就是借鉴了“鞍钢宪法”中工人参加管理这一原则。"
自我想象!!!也不去了解一下日本企业史.

查看全部评论(3)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5 15:20 , Processed in 0.02480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