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国有经济历史使命的再认识

2011-12-10 03:48|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3866| 评论: 3|原作者: 王佳菲|来自: 马克思主义研究

摘要: 国家领导生产是生产的社会化所提出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遵从这一强制性规定而创办国有经济,但并未改变其“总资本家”的属性;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则是由国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占有生产资料,对生产过程进行领导,从而得以在更高层次上发展生产力、改造生产关系,更好地满足人民需要。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肩负的历史使命在本质上没有改变,但在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上有所调整。现阶段应保证我国国有经营性 ...

2 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成分比重变化表(工业总产值=100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其他类型企业

1980

--

76

23.5

0.5

1985

--

64.9

32.1

3.0

1990

--

54.6

35.6

9.8

1995

--

47.1

28.8

24.1

2000

47.3

23.5

13.9

62.6

2005

33.3

10.9

3.4

85.7

2006

31.2

9.7

2.9

87.4

2007

29.5

9.0

2.5

88.5

2008

28.3

9.2

1.8

89

2009

26.7

8.3

1.7

90

 

    注:1、工业总产值的统计范围,1997年及以前年份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98年至2006年为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2007年起为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2、自1998年起,国家统计局开始以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反映国有经济的状况,由于存在重复计算,故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产值与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产值比重之和大于100%

    资料来源:1980-1990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摘要(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1995-2009年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当前我国国有经济成分的工业总产值在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当中的实际比重,应高于“国有企业”工业所占比重(8.3%),但低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所占比重(26.7%)。应当说,如不及时扭转国有经济总体数量相对于其他经济成分持续下降的趋势,将很难保证其在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2、质量上,注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发挥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如今,我国的国有企业早已走出了大面积亏损的困境,正在以其出色的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改变着人们的种种成见。经过这些年的改革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力图以一定量的国有资产尽可能地发挥最大效力的主导作用;一大批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做优做强,成为行业排头兵,有力发挥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顶梁柱作用。例如,中央企业目前超过80%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和通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以及运输、矿业、冶金和机械等支柱行业;中央企业承担着全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民航运输总周转量约占全国80%,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全国60%,发电量约占全国50%;在我国经济受到西方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2009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4%和17.1%,成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中流砥柱。[1]此外,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在高铁、航天、电力、通信等领域取得的科技创新进步令世人瞩目。

尽管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还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国有经济在生产力层面的发展质量已经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扫除了公有制等于低效率的阴霾,活力大大提高”[2],这为国有经济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实现其现实责任和历史使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而在生产关系层面,国有企业尚存在可以大有所为的空间。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和体系,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这些改革措施是国有企业作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为适应市场规律而有必要采用的手段,而手段必然服从服务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等根本目的。事实上,企业管理的根本障碍是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是私有制度从根本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企业的所有者不仅与他所聘用的经理人对立,与他请来监督管理层的会计师事务所对立,更与工人对立。相反,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与工人不是对立的,这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创造了前提。[3]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办法主要是将经营管理权下放到企业管理层,今后应进一步下放给国有企业的主人翁——工人,探索有效的机制促进工人参与管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在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人收入分配的合理化,改善民生和国民收入再分配,贯彻节能减排及承担其他社会责任等各方面,都应率先体现出明显的公有性质,在全社会成为先进生产关系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3] 《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1998年。

[4] 马建堂、刘海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和展望》,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

[5] 胡钧:《客观公正地看待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

[6] 周新城:《警惕“国退民进”论的误导》,载《国企》2011年第2期。

[7] 杨思远:《国有企业历史方位的两次转变》,载《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

[8] 余斌、黄凌云:《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创办和扩大国有企业》,载《海派经济学》2006卷第14辑。



[1] 转引自新华网,新华社2011123日电:《国家脊梁 负重致远——中央企业“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纪实》。

[2] 胡钧:《客观公正地看待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

[3] 余斌、黄凌云:《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创办和扩大国有企业》,载《海派经济学》2006卷第14辑。


鲜花

握手
1

雷人
1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憨厚农夫 2011-12-12 13:55
从作者摘引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26.7%,而国家控股51%,高管们占股49 %。那么,真正属于“国家”的仅仅占国民经济总量的14%弱。而这14%不到的“国有”那些高管们却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请问:在此议论国有经济有什么意义?除了为当权者抹粉!
引用 suoran 2011-12-11 01:32
中国现有的国有企业实质上就是国家资本主义.但是即使是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也是左翼应予以支持的
引用 suoran 2011-12-11 01:29
"例如,日本的QC小组经验及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丰田制,就是借鉴了“鞍钢宪法”中工人参加管理这一原则。"
自我想象!!!也不去了解一下日本企业史.

查看全部评论(3)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0 12:15 , Processed in 0.02177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