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斗为先’还是‘和为贵’?

2011-12-17 12:29| 发布者: 批修灭资| 查看: 988| 评论: 0|原作者: 批修灭资

摘要: ‘斗为先’还是‘和为贵’? 张文雄的‘和为贵’表面是诠释‘道德经’,其实是歪曲‘道德经’。 一,‘道德经’不是‘和为贵’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古典辩证法,古典唯物论的辉煌论著,‘道法自然’就是其典型唯物论观点,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观点在‘道德经’里比比皆是,‘道德经’中‘德’的概念是对客观规律(道)的近似反映,故曰‘失道而后德’,这是客观规律与相对真理的认识的关系的最准确的阐述。‘道德经’中‘和’的概 ...
张文雄的‘和为贵’表面是诠释‘道德经’,其实是歪曲‘道德经’。 

一,‘道德经’不是‘和为贵’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古典辩证法,古典唯物论的辉煌论著,‘道法自然’就是其典型唯物论观点,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观点在‘道德经’里比比皆是,‘道德经’中‘德’的概念是对客观规律(道)的近似反映,故曰‘失道而后德’,这是客观规律与相对真理的认识的关系的最准确的阐述。‘道德经’中‘和’的概念,绝不是中庸调和的概念,而是‘对立的统一’的概念。‘道德经’充满着批判斗争精神,特别是对‘仁义礼’的批判,‘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乱之首’。还有‘穷则变,变则通’,事物发展中,矛盾转化中,斗争,‘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张文雄却胡说‘“和”是《道德经》的重要理念,“和”是万物常态,“道”是和谐之道’。在‘道德经’中,道即客观规律是万物常态,而且比比皆是地举出矛盾存在的万物常态,哪里说过‘“和”是万物常态’呢?老子的‘道’不仅不是‘和谐之道’,而且是无情批判‘仁义礼’的‘和谐教化’的。‘道可道,非常道’就是批判通常的‘仁义之道’,和‘仁义之道’截然划清界线。

二,念的是‘和字经’,而绝不是‘道德经’

张文雄胡说什么‘“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内涵,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纯粹是歪嘴和尚念歪经,念的是‘和字经’,而绝不是‘道德经’。

三,不能歪解‘道德经’

“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就是矛盾,‘冲气’就是斗争,‘和’就是通过矛盾的斗争达到对立的统一。绝不是什么‘一团和气’。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就是揭露矛盾,然后才能解决矛盾‘解其纷’;‘和其光’就是统一于矛盾的对立斗争中,通过矛盾斗争向相反方向转化,旧矛盾解决了,‘同其尘’了,新矛盾又发生了。这里充满矛盾斗争精神,而不是什么‘和谐精神’。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恰恰是老子批判‘人往高处走’的‘为人处世之道’,而赞扬水的遵从客观规律‘水往低处流’之‘上善’,但这个‘不争’是不和客观规律‘争’,绝不是无所作为的‘不争’,而是敢于开拓出多条道路来,‘众人之所恶’正是水之所善。

四,‘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历史是一面镜子,老庄墨法是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文化革命的代表,矛头直指‘仁义礼’的儒教邪说,因此‘道德经’对于我们批判儒教僵尸文化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不是如张文雄胡说的‘《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不但具有高度的哲学性,而且具有现实的实践性’,企图用‘道德经’为修正主义的‘和为贵’找根据,装门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0 13:20 , Processed in 0.01706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