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0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民公社体制推动了我国六七十年代人口出生高峰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27 00:08:54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钟建民 2023-07-26 来源:钟建民的理论思考公众号

近日读到了《人民公社体制推动了六七十年代我国出生人口高峰》(今日头条:原创2023-06-19 19:44·画都居士)。文章分析了我国六七十年代形成人口出生高峰的原因。

  文章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就愿意生孩子。一个户生五六个孩子,甚至还有生到七八个的。进门一看满院子的小孩,晚上睡觉满满的一炕小屁股。村子里大街小巷到处是孩子闹腾。

  “为什么那个年代人们的生育愿望这么强烈?除了观念以外,是由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所决定的。那时是人民公社体制,每个农民社员参加公社所属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凭工分分钱分粮。每年夏秋两季粮食收获后,先上交公粮,然后生产队把大部分粮食根据人口平均分配到户。年底决算时,再把未分配的粮食和现金按工分分配。人口多劳力少的社员家庭,在夏秋两季预分配时就已经分过了头,在年底决算时也不用向集体退钱退粮,而是作为欠款记入社员往来账,等于是欠了集体的钱。这笔欠款不用急于还,等到自己的孩子大了劳力多了,年底分配有了余款时再平帐。大体上算来,每个生产队每年收入70%是按照人口分配,只有30%是按劳动工分分配的。这就是所谓的“人七劳三”分配制度这就等于个人生了孩子集体给养着。或者说劳力少的户生了孩子,由劳力多的户借钱养着。这个钱还不用自己出面借,而是由集体按照制度统一安排。这就是所谓的公有制的好处。”

  为什么那个年代人们的生育愿望这么强烈?是由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所决定的。

  我对作者的观点十分赞同。

  但是,为什么人民公社体制能够促进人口的快速增长呢?

  从本质上看,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是一种不同于资本生产方式的工本生产方式,;是一种不同于剩余价值生产方式的消费价值生产方式。

  1,如果我们把生产队模式与股份制比较一下,生产队就是典型的按劳分配企业,是体现了劳动者当家作主和按劳分配权利要求的企业

  股份制是资产者的合资经营的企业,由于每个人投入企业的生产资料不同,因而需要采用股份这种按资分配形式,来反映股东投入的生产资料价值量的差别,并在分配上和管理上体现这种差别。因此,股份制是较为科学的按资分配制度。股份制是以资产所有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资产所有权的产权制度,在管理上它体现了“谁投资谁受益”的资产管理权的要求,在分配上体现了“谁投资谁受益”的资产分配权的要求。因此,股份制就是资产者当家作主和按资分配的制度。生产队是劳动者合作劳动的企业,它建立了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劳权制度,在管理上它体现了“谁劳动谁管理”的劳动管理权的要求,在分配上体现了“谁劳动谁受益”的劳动分配权的要求。因此,采用工分制的生产队就是劳动者当家作主和按劳分配的经典模式。

  2,实行按劳分配的公有制模式本质上是消费价值的生产方式,其结果必然是劳动者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优先增长。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这里的“共产主义”,我把它当作科学社会主义的同义词来理解和使用)。很显然,在股份制企业,在劳动力商品化(工人拿工资的)条件下,资产者是当然的生产主体,其生产过程就是满足股东资产增殖的要求;而在生产队,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是当然的生产主体,其生产过程就是满足社员或劳动者消费需要的过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生产方式的根本区别,前者是以资产增殖为目的,后者以工人消费需要满足为目的。“补偿消耗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分配模式,告诉我们,生产队已经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因为作为生产成果的不再是什么利润,而是消费价值量或消费品。在这一模式中,在“生产资料价值消耗补偿+劳动者公共需要价值量+劳动者个体需要价值量”的分配模式中,已经不再存在剩余价值或剩余劳动,而只有公共需要劳动与个体需要劳动的区别,这一模式难道不就是满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吗?

  采用工分制的生产队模式就是消费价值的生产方式,其结果必然是劳动者生存、发展能力的优先增长。

  3,工分制是工本经营的典型形式,是由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主导经济发展的经济形式,人口快速增长是其特征体现。

  股份制是现代资本经营的典型形式。资产者以股东所有者的身份出现,他们凭借个人持有的股份所占企业股份的比例而行使企业管理权和分配权。在这一过程中,持股比,即成为量化的资本存在形式。

  工分制是工本经营的经典形式。劳动者以工分所有者的身份出现,他们凭借个人工分累计量占有生产队的工分总量的比例行使管理权和分配权。在这一过程中,工分比就是量化的工本存在形式。

  在资本经营的生产方式中,经济发展的特征表现为资产的投入、增殖、再投入、再增殖,如此不断循环;表现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主导经济活动的发展,而劳动力的价值则处于相对下降的过程中;相反,在工本经营的生产方式中,经济发展的特征表现为劳动的投入、消费价值的形成、劳动的再投入和消费价值的再形成的不断循环,表现为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主导经济活动的发展,而生产资料价值却处于预定不变的状态。

  资本经营的生产方式,经济发展以资产的不断增殖为主导,而作为活劳动的人则处于被动的、辅助的地位;因此,必然地导致物统治人,导致两极分化,从而使社会的有效需求处于严重的不足状态,从而会引发周期性的危机。

  工本经营的生产方式,经济发展以劳动者消费需要的不断满足为主导,作为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一一生产资料则起着被动的、辅助的地位;因此,必然是人统治物,必然是共同富裕,从而使人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扩大和提升引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人民公社时期,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特别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更低,但是,为什么我国却出现了人口增长的高峰时期呢?这是因为人民公社是一种工本的生产方式,是一种消费价值的生产方式,它是以满足全体人民的消费需求为中心的生产方式,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经济体制

  4,人民公社体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什么许多人对她持否定态度

  在理论界,在政界,对人民公社体制大多是持否定态度。其理由一是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民苦,而且还穷。最直接的说法就是“吃不饱饭”、“平均主义大锅饭”,许多学者认为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脱离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导致了共同贫困。

  这种看法显然是脱离了实际,完全是错误的,对人民公社的实际贡献进行了抹黑。从我国1956年到1982年人口的增长60%以上,而这人口的60%以上的增长是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实实在在的发展。在人民公社开始的时候,我们所要养活的是10个人,而在人民公社结束时,却已经可以养活16个人了。在以体力劳动为主导的经济活动中,人口的快速增长恰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因此,用所谓的“吃不饱饭”来否定人民公社的做法是幼稚可笑的。二十多年的人民公社,在我国以原始种植为基础的低水平的条件下,使一个农业大国的人口增加了3.88亿,使一个农业大国成为了工业占主导的国家并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工业体系,使本来是原始种植的农业向电气化、半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方向不断推进,客观上是表现出了它所具有的新兴的生产方式的优越性的。

  人民公社是一种新兴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一一消费价值生产方式,事实上它也通过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工业化的实现,我国农业改变靠天吃饭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表现出了它的优越性。但是,人民公社的二十多年又恰好与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时期相重叠,与我国实现工业化的进程相重叠,与我国农业由原始种植状态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相重叠。因此,客观上就会因为这种复合的重叠而形成过多的公共需要而减少了满足个体需要的份额。由此,也就会使人感到穷和苦了。

  人民公社的劳权公有制模式,即采用工分制的生产队模式,事实上它是与按资分配股份制相对应的按劳分配制度。因而它是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实践中最典型的消费价值生产方式。由于工分是社员参与生产队生产结果分配的凭证,因此,在采用工分制的条件下会促使劳动者千方百计地、竭尽全力地取得工分。这是生产队所以会有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因为这是一种完全新型的制度,对于它自身的变化规律,我们的社队干部还没有完全适应;有时甚至还与实际规律的要求相违背。这是导致一定时期劳动状态不适应生产要求的原因所在。我国许多人对生产队这种模式看不惯,不理解、甚至予以否定,要么是囿于传统产权观念,或被产权经济学洗了脑,要么是受小农意识的惯性思维模式所影响,所以难以理解新兴的劳权模式;而更多的则是对生产队发展过程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

  人民公社体制是以作为独立的劳动实体的生产队模式作为基础的运行和发展模式,需要用劳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才能解读它。如果用传统的产权观念、资产实体观念解读就会牛头不对马嘴,是不可能形成正确认识的。而我们的专家、学者却多用产权观念或产权经济学的范式对这种劳权经济体制进行解读,这就像一个跛足即使走在平坦的大路上,他所感知的不是自己脚有毛病,而是觉得路不平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3-7-27 13:00:46 |显示全部楼层
wzh 发表于 2023-7-27 08:13
韩丁那书挺好,基本上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资本主义复辟的伤害都表现出来了,也写了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不 ...

他还有一个问题是认为华国锋是搞社会主义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3-7-29 01:35:15 |显示全部楼层
午餐有鹿就扑鹿 发表于 2023-7-28 02:57
以前多生也难养,吃不饱。
不过公社时的人口暴涨和现在的生育率下降做比对,有点像这个月我的上班调休。
本 ...

以前多生“难养”,你这个认识有问题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3-7-29 01:36:58 |显示全部楼层
激活 发表于 2023-7-28 19:58
但假设全国上下农村80%是类似张庄的人民公社,在这种情况下,你就算换领导人,我不认为农民们就会百分百 ...

照韩丁自己的说法,三分之一的社队是比较好的,三分之一一般,三分之一较差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3-7-30 00:03:13 |显示全部楼层
猹爱吃瓜 发表于 2023-7-29 18:15
似乎老一辈人对那个时代的记忆大多是吃不饱,有没有类似的粮食,肉等食物消费统计来看一下那个年代到底是 ...

http://www.redchinacn.org/portal.php?mod=view&aid=30069

http://www.redchinacn.org/portal.php?mod=view&aid=3006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4 21:07 , Processed in 0.062432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