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5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略谈孙少安 —— 抛砖引玉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4:18: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4-6-17 00:05 编辑

今天在论坛里看到醋酸铁同志新发布的帖子红中网的论坛上应该多讨论点文艺方面的问题 - 红色社区 红色中国网 (redchinacn.net)。这篇帖子的中心思想与我前段时间的想法不谋而合即就一些流行的文艺作品做一定的批评,来达到思想上的统一。遗憾的是,由于我个人的文学水平实在太低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学批评这件事情就搁置下来了。现在醋酸铁同志把这件事情提出来了同时又有其它的同志在帖子下评论,那么这能否代表一种“民意”呢?我觉得由我来抛砖引玉,是有一定作用的。(我年纪轻,所作出的批评不一定符合马克思主义,当砖头恐怕也不够坚固暂且算作泥巴吧!)孙少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主流观点把它当做一位勤劳肯干的“农村改革家”,是凭借自己的顽强不屈改变了命运吃上了白面馍。这样的观点完完全全是站在了资产阶级一边,孙少安的致富靠的是剥削村民的剩余价值!即G-W-G'。
一般来说要获得更多的利润,首先要有原始资本。孙少安凭借自己同学刘根民的关系率先拿到贷款(实际上贷款就是人民群众的钱,孙少安拿着人民群众的钱雇佣村民,村民居然还要感谢他!!!),又通过自己的老丈人获得了一笔资金(他的老丈人在山西通过酿醋投机倒把卖钱),同时孙少安家里又有自己妻子,父亲,弟弟这样的成年免费劳动力(注:孙少安还是要对他们的衣食住行负责,但是获得的剩余价值相对更多,其妻子就是被孙少安的高强度剥削间接害死的。他最后只是道德上的自责罢了)同时孙少安还是生产队的队长,因为这一缘故他能够在初期欺骗大批村民为他劳动。除此之外,孙少安还和县领导田福军(后升迁为西安市委书记)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其妹妹也和省委副书记金家公子恋爱。可以说,孙少安有当时全村最大可能成为资本家的机会。
在成为资本家之后孙少安作为劳动者的品质越来越少了,学会了走关系偷奸耍滑。孙少安获得一定的利润之后,就有了政治诉求,先是要跟胡永合拍三国演义,后来听孙少平劝去盖学校,由此作为宣传“高考改变命运”的策源地。
这便是路遥这种小资产阶级作家在改革初期所做的美梦,凭借自己的“才能”,“领导力”乘上“伟大转折”的“春风”过上人上人的好日子。遗憾的是这样的美梦没有做多久就被吵醒,一次是邓小平,一次是佩洛西。现在的黄原(延安)人口外流严重,贫富差距大,曾经毛主席号召“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地方变成了小资产阶级嫌弃而不想去的地方。(“春风不度玉门关”呀!武大选调生不满嘉峪关称其是“落后的戈壁滩小县城”,官方确认:已离职 (guancha.cn)
像《平凡的世界》《活着》这种小说本质上是小资产阶级的幻想自嗨,细细推敲,就是笑话。我现在还记得徐富贵(《活着》)在古稀之年一个人带着外孙子,居然还抢着解散大集体搞分田到户,实属嫌自己活的不够惨!(这部《平凡的世界》受到了习近平的推崇,后来翻拍为电视剧。)(路遥幻想的是小资农翻身成资本家,勾搭上官僚的儿女;余华是给未得到改造的农民惋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24-6-16 16:16:33 |只看该作者
这部小说是我在高中时期看的,现在有一些情节记不太清楚了。我记得孙少安起初作为生产队的队长拥有许多劳动者的优良品质,他吃苦耐劳勤劳能干。作者把相比之下的其他农民写成了经典的“大锅饭养的懒人”,后来通过砖窑发家后还好心的带动村里其他人致富,实际上是剥削那些因为公社消失而失去生活保障的农民的剩余价值。我记得作者还给他安排了很多诸如此类的情节想把它打造成为一个善良的“先富起来的这批人”,比如修小学等情节,符合改开以来的主流意识形态。作者借另一个主角孙少平表达了对改开的一些担忧,孙少平是改开浪潮下农民及其子女们成为无产阶级的一个缩影,他象征着大多数没有成为企业家孙少安的农民们的结局。孙少平进城后感受到了城市对他的歧视,他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干着最苦最累的活,看见了那些靠投机倒把,坑蒙拐骗掀起财富巨浪的人。我现在印象最深的是孙少平在工地打工时拯救被包工头侵犯的小女孩的情节,可见作者在此时对改开后出现的乱象是有很多担忧和思考,但他却没给出方案,就像书中这个被侵犯的小女孩只是暂时的摆脱包工头一样。当然这本书中的爱情情节我个人认为是写的很动人很精彩的,特别是少平和晓霞的爱情,至少把当时初次读这本书时的我看的热泪盈眶。虽然这样的爱情在现实中基本不可能发生,因为官僚的子女是不可能爱上身为农民工的孙少平,即使爱上也不会有结局的,这确实是作者的美化,包括对田晓霞父亲这个官僚的美化,把他一人塑造成为一个好官,事实这样的人在当时也基本不会存在的,这属于作者的小资美好幻想。这本长篇小说可以看作改开开始那段时间的一部生动的社会百科全书,当然因为作者本身属于支持改开的小资阶级的意识形态刻意美化了“先富起来的那批人”,淡化了农民和成为无产者的农民的伤痛。但同时也透露出了作者对改开的不安。很遗憾这本小说没完成,作者就去世了,很好奇路遥如果活到现在还会不会如此的美化改开,还会不会报有如此多的幻想。不过大家可以通过现实来推断主人公的境遇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4-6-16 17:17:02 |只看该作者
表面上是现实主义文学,可是当我后来接触马尔克斯,看了《百年孤独》后,觉得《活着》更像是魔幻现实主义。

包括《白鹿原》也是如此。

中国文学界大概是充分发挥了“拿来主义”的精神,画虎不成反类犬,带着任务写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地板
发表于 2024-6-16 20:19:19 |只看该作者
乐不眠 发表于 2024-6-16 17:17
表面上是现实主义文学,可是当我后来接触马尔克斯,看了《百年孤独》后,觉得《活着》更像是魔幻现实主义。 ...

确实如此,不眠同志
中国现在的文学界估计很难再写出歌颂社会主义事业、批判资产阶级思想之类的书籍了
一方面是文学市场上的主流价值观还是资产阶级的那套“超阶级人性论”;另一方面是当局的政治审查.
但我相信,不就的将来,还是会有人写出新的“红色书籍”的

点评

wzh  曹征路批判大上岗的或许算一个?  发表于 2024-6-16 20:40:12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24-6-16 21:22:40 |只看该作者
我看的时候第一本讲他的部分根本看不下去,相比之下更喜欢他弟的部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6 10:18 , Processed in 0.017610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