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战中国真的赢了吗?(2)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30 08:59: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2z2 于 2016-3-30 09:01 编辑

二战中国真的赢了吗?(2)


  我们难道不是东亚病夫吗?从一八四零年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唯一拥有的记忆就是屈辱。广州合约、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印藏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这些条约的民族难道不是东亚病夫吗?

  当八国联军侵华时,总共也就一万七千余人。就是这一万七千人它侵略的却是一个拥有四万万人口的民族。当我每次看到圆明园的遗址时,就仿佛又看到了西太后仓皇逃离北京的情景。

  但我耳中回响的却是二战时苏联人保卫莫斯科的口号:俄罗斯虽大,身后就是莫斯科,我们无路可退。俄罗斯人懂得一个民族尊严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那我们呢?英国人对祖鲁人,意大利人对埃塞俄比亚人,也没有像八国联军进攻中国这么猖狂。祖鲁人,埃塞俄比亚可都是原始部落,原来在那些西方人眼中,中国人连原始部落都不如。

  渡江战役时,百万大军云集长江。两艘英国炮舰居然就想改变中国的进程。结果紫石英号在长江中遭到三野的果断炮击。

  消息传回英国后,英国的议员们居然叫喊要派遣两艘航空母舰到远东来教训中国。这就是西方人对二战的战胜国,对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态度。蔑视啊,一个已经衰落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表露的居然是赤裸裸的蔑视。

  每一面旗帜都是用鲜血染红的,但这些鲜血却并没有换来西方人的尊重。一面写满了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的旗帜就是再用鲜血去浸泡,也绝不会让西方敬畏。

  在百年积弱的中国,整个民族都在呼唤一面旗帜,一面染满了那些高贵西方人鲜血,让那些西方人懂得和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平等相处的旗帜。也只有这样一面旗帜才是中国需要的旗帜。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成立却不是在那一天。一个大国没有经过战争的血洗怎么可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的成立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签订停战协定那天,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

  在长津湖,在龙源里,在松骨峰,在大同江,在上甘岭,一百多万志愿军战士的鲜血洒在了那片土地上。有十七个国家一百万联合国军的鲜血。抗美援朝战争,是三百年来中华民族对西方列强第一次发起的主动反击。它用一百万联合国军的鲜血告诉了全世界,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也拥有不屈的意志。

  有一个美国将军在板门店曾说到:他是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将军,这是美国建国两百年中的第一次战败。也就是那场战争,让世界第一次认识新中国。从那场战争后,就再也没有西方国家叫嚷要用两艘航母来教训我们这个民族了。

  就再也不会有哪个军部去设计一个人就能打十个中国人的这种进攻计划了。而二战中的战败国日本,也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才从精神上真正承认自己被中国战败的。也只有在那场战争后,中国军人才能挺起胸膛说:在中国海岸边架上两门大炮就能奴役一个民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我读初中时,有个老师是印尼华人。他是在印尼出生的,他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后,放弃了印尼国籍,返回中国的。我问他为什么要回国。他对我说:因为抗美援朝后,他第一次觉得他想做一个中国人。

  有个铁杆的国民党将军一九四九年被赶出了中国大陆。但他没有回台湾,而是定居在了南非。在南非坐公交车有个规矩,只有白人才能坐前面。

  这个将军每次上车时,都主动走到后面和黑人坐在一起,但他有一天上车后,主动向后走去时,那个南非的司机拦住了他,对他说:你是中国人,请你坐在前面。他从这个司机那里才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人。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仰天长叹。

  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苏联把在二战末期在东北拆走的机器设备又还给了中国。中苏两国于1950年签订了关于中长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

  1952和1954年,苏联分别将中长路和旅顺口海军基地移交给中国政府。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在美国的沉默中,在苏联的默许中,中国彻底收复了西藏和新疆,奠定了中国现在的版图。

  可以这么说全世界华人的尊严是毛主席力排众议打出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人的牺牲换回来的当然这里也包括台湾。生于斯长于斯的台湾人啊,你们有何面目搞独立,你们为全世界的华人做过什么,如果没有请闭嘴。

( 文章来源于网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6-3-31 07:32:29 |只看该作者
清晰明确,我来彰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4 04:12 , Processed in 0.038282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