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宏良: 中小学语文教材调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53: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2z2 于 2016-6-8 10:57 编辑

中小学语文教材调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宏良


近年来,围绕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调整,一直争论不断。今年,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大换血,把争论推向了高潮。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篇文章上:一是因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不符合当今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换成了同样来自于《水浒传》的另一章节《智取生辰纲》;二是因为《南京大屠杀》会损害中日关系,换成了《死里逃生》。

暂且把双方争论放在一边不说,单就教材调整的理由而言,让人一看就不觉得一声苦笑,感觉到教育部为了维护富人的利益,简直是到了煞费苦心的程度!鲁智深暴力锄霸,是穷人反抗邪恶的方法,所以要从教科书中删除,避免中国人从小就崇拜英雄,长大后不好统治;而智力欺诈,往往是富人掠夺穷人的方法,而智力欺诈这个游戏的前提,就是不能有暴力反抗,所以要维护非暴力的智力欺诈游戏规则,让中国人从小就学习《智取生辰纲》。

估计中国富豪特别是股市大亨一看这个教材内容的调整,肯定会发出由衷的微笑。中国股市至所以敢随心所欲地掠夺股民,就是看中了股民摄于军警威严而不敢反抗,如果股民个个都是鲁智深,用拳头来和庄家算账,那就算是给股市大亨8个脑袋,他们也不敢在股市欺诈。现代社会为什么要把老百姓的个人反抗定义为是恐怖主义?就在于要保障富人的游戏规则不会遭到破坏。

此前我们多次讲过,官员拥有权力对抗世界,富人拥有财力对抗世界,而老百姓除了体力之外,什么都没有,他们对抗世界的唯一手段就是个人暴力。只要把个人暴力定义为是恐怖主义,允许人人得而诛之,可以当场格杀无论,穷人就只能像牛马那样十分顺驯地任凭役使,再有一条路就是自杀,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其他选择。只有这样,富人才能够获得安全感,才能够放心大胆地随心所欲掠夺穷人。

上述这个道理,虽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估计在当今中国也还是讲不通。估计除了在当今美国之外,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也讲不通,因为当今之世只有美国人民才喊出了“没有公平,就没有和平”这个包含着千古真理的革命口号,才真正承袭了历史上中国人民“杀尽不平方太平”的革命与太平之间的辩证法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造反有理的伟大精神!

在此我们并不要求大家接受我们的观点,因为真理最初总是被视为异端的,真理的童年就是异端,自有人类那一天起就是如此。今天美国人民理解了这一点,我们的祖先更是早就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坚信今天的中国人民早晚有一天也会理解这一点,肯定会意识到自己的祖先在天理人伦方面并不比我们今天更加落后,甚至比我们今天更加先进。

在此,我们只是想对争论的双方做个简单对比,争论双方表面上来看好像势如水火,互不相容,其实双方的根本立场仍然是一致的。这个根本立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那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这24个字来看,鲁提辖一个武警军官,恶意寻衅并当街打死一个卖肉的摊贩,无论用24个字哪一个字来衡量,都是绝不相容的。

可见,教育部删除这个内容,完全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确无法理解自己究竟是何错之有?同样,作为反对方来讲也是如此,既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衡量删除内容的是非对错,而不应该用其他标准来衡量,因为所有标准都要服从于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统领一切。

正是由于双方各自心虚,所以在争论中都是首鼠两端:教育部和出版社从不敢用“是”或“否”来正面回应对方,而只是含糊其辞地指责对方的说法不负责任;批判方也是绝不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判断对错,而只是一昧指责对方是错误的。正是这种避实就虚的争论,在客观上透出了一种猥琐犬儒的味道,从而失去了争论的原因
和意义。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猥琐犬儒,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教科书的这种大换血,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的概括出了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4个字:造反有理!毛主席后来又添加了5个字:为人民服务!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9个字:造反有理,为人民服务。如果实在不愿意讲造反有理,少也应该是5个字:为人民服务。这5个字完全涵盖了前面那24个字,却又不仅仅局限于那24个字的内容。这才是涵盖了人类所有优秀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宏良微信公众号:zhanghongliang010
2016-6-7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6-6-8 13:37:59 |只看该作者
好文:毛主席的口号是为人民服务,改革开放是为资本家服务,为米国资本家服务!谜底:灭亡中华!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0 04:50 , Processed in 0.093526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