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8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中国的前途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评论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 15:14: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对中国的前途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评论

1.说中国是三流的帝国主义,就是中国具有帝国主义的部分特征,也不完全具有帝国主义的全部特征。

2哪怕是1949年前,中国资产阶级就不可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就是说从1917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只有社会主义革命了,而斯大林认为还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主张中国共产党应该加入国民党,让国民党来领导革命,显然是错误,导致了1927 年大革命的失败,毛泽东认识到不可能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了,但是为了不要和斯大林的矛盾太突出,提出了一个妥协的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是其内涵应该是社会主义革命,并且取得了成功,在1949年前毛还主张联合政府和美国普选,这些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事实是做不到的,但是却是当时的策略,提出独立工会,言论自由,罢工自由等和社会主义革命要求不矛盾,其次哪怕建立了工人阶级政权,普选,工会,组党的自由还是要的,而且比资产阶级形式民主还要彻底。而毛就是没有很好的做这些,导致资本主义复辟,但是毛的革命阴差阳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试图成为习军师的赤色飞蛾(他荒唐地给习写信)曾今提出劳动者剥削劳动者的荒唐结论,就是没有从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来考虑,他认为某些高技术部门的工人剥削低技术部门的工人,其实和把发达国家的工人剥削外围半外围国家的工人的说法是一样的,这种认识和马克思提出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是矛盾的,我们认为中国劳动者的劳动条件改善部门当然也有恶化的地方,多少和西方工人阶级的斗争有关,哪怕是西方工人阶级斗争反对本国资本家把资本工厂转移到半外围国家,他们就提出那边的低人权导致他们无法竞争,要求给与其他国家同样的劳动条件。
劳动价值论,说的是商品的交换基于商品中包含的相同的一般人类劳动,假设生产同种产品,比如鞋子,生产技术高的工厂A生产的鞋子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技术低的B工厂生产的鞋子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鞋子都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入市场的,所以A工厂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B工厂亏本可能在竞争中倒闭,A工厂的工人可能比B工厂的个人待遇好点,B工厂的工人甚至可能因为B工厂的倒闭而失业,但是不能因此说A工厂的工人剥削了B工厂的工人,发达国家的工人和外围半外围的工人也是这样的关系。发达国家的工人是不是斗争,斗争强度和烈度如何,是不是走上了改良主义道路,或者说发达国家的工人斗争性更加弱,半外围外围的工人更加富有斗争性,这个真的很难说,而我们的错觉是半外围外围的工人更加容易遭到镇压,所以感觉上这些国家的工人更加富有斗争性。其实劳动者的工资是有其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发达国家工人工资高不是因为他们可以分享来自外围半外围国家的剩余价值,而是他们的生活耗费高,当然他们的总社会可消费的必要量也高(生活水平也高),由于他们的斗争性和发达国家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或许他们遭到剥削和压迫的程度低于外围半外围国家的工人,但是他们绝对不可能不受剥削和压迫。   

有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是再统一市场为条件的,但是发达国家和半外围外围国家的货物市场或许是统一的,但是其劳动力市场是分隔的,这种分隔一方面来自制度安排,也来自地理文化语言等的隔离,一方面比如我吧,我习惯在苏州离家近的地方找工作而不是去北京找工作,因为会发生很多成本,比如来回的车费,还有租房费等,当然或许我可以去美国找工作,也会发生这些费用,当然美国对我们去美国找工作是限制的。这种限制来自哪里?是资本家反对移民还是工人反对移民?理论上,移民会压低工资吗?事实是不会,比如苏州深圳这些地方移民很多,但是工资水平却高于其他地方,因为移民即可能带来竞争,却也可能带来更多的生活成本。所以看上去是工人反对移民,其实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家也反对移民,资本家的办法不是增加移民,而是把资本转移到这些移民的老家。 ...
苏州深圳这些地方移民很多,是给本地工人带来了坏处还是好处,我认为充分核算后,成本等于收益,就是即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或许抢了本地工人的岗位(其实也未必,因为劳动者多了,资本也集中在这里了,工厂也多了),或许还给本地工人多余的房屋给与出租的机会,而且这个地区繁荣了,有利于生活总水平的提高,所以反对移民的经过深思熟虑的是资本家,而不是工人,但是工人往往被资本家忽悠,把资本家对他们的剥削压迫带来的压力归于移民,比如现在特朗普做的

下面这个是引用,哪怕企业亏损也照样剥削压迫了它的工人。

文宣流氓们声称,亏损企业的资本家没有剥削工人,反过来剩余价值是负,我们来看看这种移花接木的骗术。
马克思剩余价值的真正剥削逻辑

  假如资本家支配了工人8小时的劳动(行为),支付了工人4小时的能够支配他人劳动时间的工资,那么剩下的4小时就是剩余价值(剩余劳动)。即便是亏损企业的资本家也剥削工人,只不过剩余价值未转化成利润而已,而且有时更严重。当亏损时间,资本家凭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因为支配了工人的劳动时间已成为现实,支付的工资兑现的劳动时间确不等于工人被支配的时间,有时还发不出工资,那就是奴隶式的剥削了。并且资本家之间存在着以平均利润率为重心的积累式竞争,低于平均利润率的剥削率,资本家随时都有失去原有资本地位的危险。如二十年前几十万都可以成为中等以上的雇佣主支配几十个劳动力,而现在几十万在大城市还不够买一套住房。因为资本家阶层对工人阶层的剥削取决于资本家与其同伙之间的积累式竞争。就如同房价上涨,其它行业也会涨价对抗,当不能直接涨价对抗,资本就会选择出售此领域的资产压缩产能产量,购买较高利润率资产,这样利润率才不会低于平均利润率的水平,同时工人的劳动力进行变贱,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时间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一份工作不够就两份多份至到还不起房贷、学贷的生理极限。这样更多的劳动就被资本奴役成价值。价值的增值就是源于剩余价值生产,资本扩大再生产,生产出来的是具体的财富么?显然不是而是造成价值的增值,再生产出资本,即生产出更多时间的对人劳动的支配关系,越来越多人的活动时间将不属于自身,这就劳动价值论揭示的金钱增值游戏的实质。
  而物质基础(物质的有用属性)、自然规律是大自然存在的,那么凭什么一部份人,通过独占物质基础能支配他人为自身服务、劳动?并不是因为所谓的所有产权、人类劳动,物质基础才存在,万有引力、焦耳定律等自然规律才成立或者不成立。并且人类劳动也只不过是自然力的一部份,所为“创造”也只不过是引导其它自然力改变物质的形态引起属性转化,而物质在那种形态下的有用属性根本就是客观存在。那么独占物质基础的社会关系引起的,就是人对人劳动的支配,这就是马克思真正的剥削逻辑。


  在这里无所谓劳动的所谓功劳,对像不同所需要的预期就不同,对于支配者和相应对像来说是功劳,对于被驱使劳动的人来说就是与他们自身行为相对抗的异化、奴役!因此“劳动的价值”用语完全是掩盖人支配人劳动社会关系的用语,劳动也没有价值,而事实上应该是“劳动力的价值”,价值是某种异化人类劳动本身,它代表的不是商品(货币)拜物教者财富、蛋糕,而是权力(奴役)。


  在这里即便极少数某种为富人提供奢侈品生产(服务)的高利润行业,工资高于劳动力的价值,那也不是什么剩余价值为负,而是其它行业的剩余价值向此领域的转移。因为被无偿支配的不是资本家,而是其它行业的工人(雇员)。

4二次革命论其实是斯大林主义,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其实是不断革命论,但是因为迫于斯大林的压力,带有一定的二次革命论的妥协性,在实践中也是摇摆不定,当然摇向不断革命论,革命就成功,摇向二次革命论(斯大林)革命就失败。
“萧墙之内”这种和不断革命论(空间的不断性)是矛盾的,将来的社会主义革命还是世界性的,当然从薄弱环节开始,不断地推向世界。如果民族主义地看待社会主义革命,又将重蹈覆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 02:33 , Processed in 0.033201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