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23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条谣言怎么破?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02:03: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御姐脚上袜 于 2012-12-23 14:21 编辑

今天在新浪看到一条反毛微博。起初不以为意,现在此类微博太多了。但是发现我的两个好友都转发了它,而且是从不同的人那里转发的,觉得他流传还是蛮广泛的。再看:转发数量,3万4559;评论数量,1万7960:流毒甚广。而且正当毛泽东119岁诞辰之际,用心险恶。特地拿来问一下,该怎么反驳?

王维嘉V:毛在1961年7月的伙食费开支是654.82元,另有水果费86.65元。按1961年的黄金价格3.04元/克算,折合黄金243.9克,换算成 2012年的价格在8万元左右,这是在三年困难时期的1961年,百姓因食物短缺饿死几千万,用饿殍遍地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宣传却说毛泽东和百姓一样节俭,连红烧肉都吃不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2-12-23 03:13: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12-12-23 03:19 编辑

栽脏“毛泽东1961年7月的伙食费”。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32/64/80/8_1.html
   
    一个叫沧海无忌在中华网发表了一篇文章:《老毛61年的伙食费~这能叫和人民同甘苦?》。网上,与此文同形的文章还有《毛泽东1961年7月的伙食费654.82元》,《1961年毛泽东的伙食费》。这些文章中都有一张图,说:该图来自“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所编《平凡与伟大——毛泽东中南海遗物轶事》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ISBN : 780108005X”。下面是该图(图1)。






根据这张图,作者沧海无忌说:“上边清楚的显示,老人家在1961年7月的伙食费开支是654、82元。
   
除了伙食费外,还有水果费86、65元。
   
61年7月左右,普通工人的伙食费是多少呢?随便网上搜索了一下,查到这个——
   
http://www.oilnews.com.cn/bk/system/2007/10/16/001130007.shtml
   
1961年7月,邓小平第一次到大庆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前线,看着忙碌的石油工人,他问得最多的是职工生活。
   
他十分关切地问:‘现在职工生活如何?一个月伙食费多少钱?’
   
康世恩回答:‘过去一个工人平均一个月十三四块钱就够了。最近来了一批进口面粉,每斤3角2分钱,这样花钱就多了,低工资工人生活很紧。’”
   
沧海无忌在该帖2楼说:“ 老人家的伙食费,相当于46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伙食费。”
   
这就很清楚了,作者栽脏造谣抹黑毛主席凭的就是这张图。然而令他们想不到的是:抽他们耳光的也是这张图。
   
这张图是由两张收入、开支表PS合成。其中一张严重残缺。
   
在“7月分表”(图1上半部分)上有:“小孩生活费47元”及“小孩看病用”等字样。
   
此字样表明一定存在下述事实:1961年7月份毛主席身边有毛主席的未成年孩子和毛主席共同生活;“小孩”的“小”证明了该“孩”未成年,且其“小孩”子的个数不详。
   
1961年7月份毛主席身边真的有“小孩”吗?事实并非如此。事实是毛主席最小的孩子,1940年8月出生的李讷已于1959年进北京大学历史系。并不“小”。
   
因此,这些字样可以证明:图中,“7月分表”不是毛主席的生活帐表。
   
这些字样还可以证明:“7月分表”是其他人的生活帐表,那个人“的伙食费,相当于46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伙食费。”而且在那样艰苦的年代,那个人还有高达86.65元的“水果费”。他还有“小孩”带在身边。
   
另一篇文章《毛泽东一家1961年7月伙食开支》也为上述结论提供了证明。请看图2:










    “此时毛家只有三口人:毛、江青和江姐姐,孩子在外读书。” ——“就这么简单一个资料”证明了:1961年7月份毛主席身边没有“小孩”。
   
    “7月分表”就是栽脏“毛泽东1961年7月的伙食费”的证据。
   
    同时,“十月分表(图1下半部分)”也可以证明:“7月分表”是栽脏物证。
   
    “十月分表”中有“主席”、“李讷”、“毛远新”等文字。这证明:“十月分表”是毛主席的生活帐表。“十月分表”备注说:“李讷一只毛远新一只。”其时,李讷、毛远新(1941年2月生)。已经不是“小孩”。
   
    即然“7月分表”与“十月分表”分属不同的人,那么它们应该不相同。事实也证明了这两张“表”确实不同。
   
    1,这两张表的色泽不同。
   
    2,表上的字迹完全不同。典型的字有“费”、“年”。
   
    3,两张表透明度不同。
   
    “十月分表”详尽的列明了各项费用的具体情况。比如第一项“私人客饭”:59.84元。备注:六0年十二月分陪主席吃饭的共七十五餐每餐按八角计算(计60元与59.84元相差0.16元 笔者注)
   
    “7月分表”却云山雾罩,比如:“一般杂费”,“首长杂费”。什么是“一般杂费”?什么是“首长杂费”?“7月分表”没有罗列。这颇与当下精蝇们玩弄名词术语相似。
   
    4,“7月分表”有制表人,“十月分表”没有有制表人。
   
    5,“7月分表”相对完整;“十月分表”严重残缺,至少有16格的表,仅仅只显示了5格。
   
    6,从“7月分表”看,“伙食费”是个大项目,然而“十月分表”中偏偏就没有“伙食费”。
   
    这些不同点怎么会揉在一张图中用来栽脏攻击抹黑一个人呢?
   
    《老毛61年的伙食费~这能叫和人民同甘苦?》说:邓小平1961年7月到大庆,知道了工人“伙食费”“十三四块钱”。这就等于给人出了一道题:“伙食费”“十三四块钱”算高还是算低?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如若找到一个伟人的“伙食费”比这“十三四块钱”高出许多,拿来作对比其效果一定轰动。按市场经济原则,有需求就有供应,请看供方材料图3:






这不是(图1)中的“7月分表”吗?确实是。清注意:当这个表单独存在的时候,你可以把它当作任何人的生活帐表。可以是刘少奇、邓小平、万里、胡耀邦……的生活帐表。
   
当你须要证明这是万里或者胡耀邦的生活帐表时,很简单,请把万里或者胡耀邦的真正的生活帐表PS到图3下面。然后再写出以下文章便大功告成:
   
“上边清楚的显示,万里(或者胡耀邦)在1961年7月的伙食费开支是654、82元。
   
除了伙食费外,还有水果费86、65元。
   
61年7月左右,普通工人的伙食费是多少呢?随便网上搜索了一下,查到这个——
   
http://www.oilnews.com.cn/bk/system/2007/10/16/001130007.shtml
   
1961年7月,邓小平第一次到大庆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前线,看着忙碌的石油工人,他问得最多的是职工生活。
   
他十分关切地问:‘现在职工生活如何?一个月伙食费多少钱?’
   
康世恩回答:‘过去一个工人平均一个月十三四块钱就够了。最近来了一批进口面粉,每斤3角2分钱,这样花钱就多了,低工资工人生活很紧。’”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2-12-23 03:31:03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月工资生活费知多少

http://bbs.tiexue.net/post2_5656328_1.html

2011/12/30 19:06:49
北五味子
发帖于:中国历史

15
条评论浏览
1443
IP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人民崇敬他,然而,很少人知道毛泽东的工资和他的生活及家庭开支情况。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毛泽东的收入开支:月工资404.8元 伙食费每天3元




毛泽东生前的生活开支同普通老百姓一样,主要来源于工资,当然他的工资级别比当时一般公务员的工资自然高了许多。1955年中国实行了行政级别工资制,行政级从1级到24级,月工资从590元到45元不等。作为国家主席,毛泽东拿的是一级工资,加上补贴,总数是610元。三年自然灾害后,毛泽东带头将工资降到了三级404.8元,到1976年他去世,都没有调动过。当时,江青的收入不高,家中有生病的儿子岸青,还有在校读书的女儿李敏、李讷和侄儿毛远新。另外,江青的姐姐也同他们生活在一起。所以,这一家的生活负担也不轻,每月下来,党费、房租、水电费、餐费、医疗费,加上毛主席抽烟,每个月要将近100元,还要几十元的茶叶费。另外湖南老家经常来人,有的是经济困难,有的是来看病,交通食宿和走时带的一点生活费,都由毛主席负担。这些开支常常使他的生活管理员捉襟见肘。为此,这个第一家庭不得不为日常生活精打细算。



卫士长李银桥曾受命为毛泽东家制订了一份《首长薪金使用范围、管理办法及计划》,把毛泽东、江青工资的开支分为主食(450元)、副食品(120元)、日用品(15元)、杂支零用(18元)、房租费(49.63元)、党费(20元)、李敏、李讷读书和生活费(每人每月25元)、李云露(江青姐姐)生活费(30元)等9个项目,请毛泽东、江青阅示。这份计划送审时,毛泽东认为每天3元的伙食标准太高。李银桥解释说这3块钱中还包括了招待客人的费用。毛泽东听后沉吟半晌,才提笔写下“照办”两个字。



热水瓶、生活账中关于修补热水瓶的开支记录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日常生活中,毛泽东这位出身农家,深受农家勤俭美德熏陶的伟人对热水瓶、毛巾之类的生活用品也十分注意节约。他生前经常叮嘱工作人员,需要多少就买多少,不要多买,不能浪费。而且,毛泽东的生活用品比一般人的“结实耐用”,即使破旧不堪了,他也不许工作人员随便丢掉,只要还可以利用,毛泽东总是要求工作人员拿去拼接、修补。所以,在毛泽东的生活账中很多地方就有关于修补热水瓶之类生活用品的记录。如1963年11 月24 日,修小锅换底1 个,用去1.01元;1964 年5 月,毛泽东的皮凉鞋换底,用去手工费2 元。毛泽东有一只瑞士产欧米茄手表,此表是1945 年8 月重庆国共谈判时郭沫若送给他的,此后毛泽东便一直将其戴到临终,其间手表坏了多次,便派人去钟表店修理,前后用去了几十元修理费。



粮票、布票、棉花棉纱票、购物券、肉票、购货证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的毛泽东遗物中,有毛泽东个人购货证两个。一个是1964 年“北京市个人购货证”,浅黄色,长9.5 厘米,宽6.5 厘米,封面“姓名”一栏用蓝色墨水笔填着“李德胜”,单位一栏为蓝色打印字“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发证时期为“1964 年1 月1 日”,盖红色圆形“北京市西城区百货管理处票证专用章”。一个是1965 年“北京市个人购货证”,白色,长9.5 厘米,宽6.5 厘米,封面“姓名”栏用蓝色墨水填着“李松前”(毛泽东化名之一),单位及盖章与上相同。



毛泽东遗留下的购货券共有166 张,其中1971 年北京购货券163 张,长5 厘米,宽10.6 厘米,绝大部分较新,有两张有明显折痕及污迹;1962 年北京购货券“日用工业品券”2 张,一张为棕色花纹的“0.5 张券”,长4.5 厘米,宽9.5 厘米,一张为暗红色花纹券,长5 厘米,宽10 厘米;1972 年1 张,为蓝色花纹的“0.1 张券”,长4.2 厘米,宽9.2 厘米。毛泽东遗留下的北京棉花票共有18 张,其中1967 年1 张,1968 年1 张,1969 年到1976 年每年2 张,1971 年到1976 年为“壹人券”。北京市布票共35 张,其中1966 年2 张,为“伍市寸”票。1968 年2 张,为“壹市寸”票。1970 年3 张,为“壹市寸”票。1971 年7 张,1 张“拾市尺”,2 张“壹市尺”,4 张“壹市寸”。1972 年4 张,2 张为“捌市尺”,2 张“壹市寸”。1973 年6 张,2 张“拾市尺”,2 张“捌市尺”,2 张“壹市寸”。1974 年6 张,2 张“拾市尺”,2 张“捌市尺”,2 张“壹市寸”。1975 年5 张,1 张“拾市尺”,2 张“捌市尺”,2 张“壹市寸”。逐项加起来,共留下布票128.7 市尺。毛泽东遗物中有粮票156 张,其中全国通用粮票155 张,为1965 年、1966 年印制,142 张为“伍市斤”票,9 张为“叁市斤”票,3 张为“壹市斤”票,1 张为“半市斤”票,共计740.5 市斤。北京市地方粮票1 张,为1974 印制的“贰市两”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如今40 岁以上的中国人无不对购货证,以及购货券、粮票、布票、棉花票、肉票等票证记忆犹新,在那个物资紧张的“短缺经济”时代,人们都是凭票购物。毛泽东虽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但他的家庭也像千百万普通的中国家庭一样,同样凭各种票证获取生活物资。这些遗留下来为数不少的票证都是毛泽东一张一张节省下来的。由此,我们可想而知,毛主席在日常生活中是多么节俭。据毛泽东生活秘书吴连登回忆:有一次江青买蚊帐,布票不足,临时找他凑了些才买了回来。

这也许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历史的真实。毛泽东遗物中的这些票证以及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证言,足以打消人们在此问题上的一切疑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地板
发表于 2012-12-23 11:48:39 |只看该作者
现在对毛主席的攻击转移到大饥荒上了,据他们所说大饥荒时官民境遇的差距比现在还大。这不但是海外右派的宣传,而且是现任政府有意而为之。
现任政府想要转移矛盾,是大家相信,现在虽然问题很大,但是比毛时代要强的多,使人们看到希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12-12-23 11:54:52 |只看该作者
当局对大饥荒的宣传始终抱着一种默许的态度,你们看,如果海外一提到哪个高官出事了,当局不管多困难也要让这个高官在新闻上打个卡、亮一下相。可对大饥荒的描述始终不闻不问。当局是不是直接参与散布谣言,不得而知,但是他们有这个动机,起码事实上在默许。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12-12-23 12:04:00 |只看该作者
对于大饥荒的第一手记录肯定在当局的档案馆里,那些谣言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这时当局的心态就很重要了,首先,他们在面对眼前的社会问题时,非常想要找一个解决的办法,在伪共不倒台的前提下,有两个办法:1、薄熙来的改良道路(但被他们亲手终结了);2、使大家相信以前比现在还烂,当局比以前已经进步不少了。
现在伪共当局走的是第二条路,大肆纵容造谣抹黑历史,同时严控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真相外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7#
发表于 2012-12-23 12:06:55 |只看该作者
我看那些谣言是假的,如果真的存在谣言所述的恶劣真相,那伪共当局会第一个迫不及待的公布那些资料,根本轮不到海外那些小人操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8#
发表于 2012-12-23 14:19: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御姐脚上袜 于 2012-12-23 14:22 编辑

在新浪微博上搜索“毛在1961年7月的伙食费开支是654.82元”,发现两条辟谣微博:

毛猴大哥:本猴爱较真儿。既然公知说了《中南海遗物遗物轶事》里有一个神奇的数字,说毛在1961年7月的伙食费开支是654.82元。这事儿太好办了,漂亮媳妇难找,找本书手到擒来。翻到37页,就是公知自撸页,654.82元没错。往前翻,这是毛身边工作人员加在一起的花销,毛不愿组织出钱,都自己揽了。公知卧槽泥吗!http://www.weibo.com/1759829493/zaTQiCbAP

点子正:#网事求是#今早认证美通无线董事长@王维嘉 微博“毛在1961年7月伙食费开支是654.82元相当于50个普通工人一个月伙食费”引发疯转。网友@毛猴大哥 查证该收原文这是毛身边工作人员加在一起的花销,当时全家一天生活费3元包括保姆生活费等都是自己掏。欢迎加入@新华社e哥有话说 网事求是http://www.weibo.com/1584255432/zaUrS0934

但是:前一条微博只有437个转发,101个评论;后一条微博只有690个转发,260个评论。与王维嘉的原微博相差甚远。呜呼,辟谣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12-12-24 02:10:25 |只看该作者
谣言就是谣言。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这种无聊的造谣。改开后,多少谣言被制造,被传播,大家心里明白那是他们改开派的需要。让他们制造吧,无损毛主席的光辉形象。谣言最后止于智者。
拿了钱的水军总要去传播的,他们是一群可怜之人,说难听的话,就是一群奴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2-12-24 02:19:14 |只看该作者
微薄的主要使用群体还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一般工农群众,由于生计所迫,对于诬蔑毛主席的或者辟谣的,都没有精力时间去深入,估计也就不理睬,而转微薄的群体,有那么几个资本家、右派公知、无聊小资,稍微积极一点,自娱自乐,在一个固定的群体里,取得上万的数字,并不太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 17:37 , Processed in 0.036636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