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要共同富裕,必须首先清除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27 23:29: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1-8-28 01:27 编辑

共同富裕,必须首先清除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祁建平 · 2021-08-27 · 来源:作者投稿



[url=]收藏(0)[/url] 评论()字体: [url=]大[/url] / [url=]中[/url] / [url=]小[/url]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是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少数人富裕,那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必须首先清除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是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少数人富裕,那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中央提出“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合潮流,顺民心。

  “共同富裕”的目标提出来了,如何找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桥”,是当前热议的焦点。很明显,如果只有目标,没有实现目标的“桥”,或者找到的“桥”不能保证实现“过桥”的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这个“桥”向哪里去找呢?要找到“共同富裕”这座桥,就要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里去找,而不能从西方经济理论里去找。因为在西方经济理论里,从斯密到哈耶克,他们那里没有“共同富裕”这几个字眼。

  然而可惜的是,目前关于“共同富裕”的谈论,很少站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立场上,很多人的观点,仍然深受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不禁要问,在西方经济理论指导下,能实现“共同富裕”吗?如果可以的话,西方国家早就实现“共同富裕”了。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我国目前严重的贫富分化,不能不说是源于经济理论上的不断“西化”。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经济学界就逐渐淡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偏离了马克思经济理论对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分配理论等反映生产关系本质及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转向西方经济理论。

  我国经济理论“西化”的突出特点,是只讲生产力,不讲生产关系,不讲生产力在什么轨道上发展;只讲增加社会财富,不讲这些社会财富集中在谁手里,不讲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者在发展生产力中处于什么地位;只讲斯密、哈耶克、凯恩斯,不讲马克思、恩格斯,也不讲毛泽东,以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丧失了对我国经济工作的理论指导地位。目前经济领域,仍然被西方那套经济理论所统治,许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理论,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不客气地说,我国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出现的严重贫富分化,恰恰是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泛滥结出的恶果。如果仍然坚持这套西方经济理论,并用来指导我国的经济工作,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前提是清除西方经济理论的统治和影响。不从理论上正本清源,就找不到一条“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1-8-28 13:14:51 |只看该作者
右派經濟學認為勞動與資本的交易不存在剝削,按資分配的初次分配就是按勞分配,於是就有了共同富裕需要依靠商業資產階級的施捨的結論。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8-31 04:13:4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4 00:55 , Processed in 0.074010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