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金融市场面临流动性危机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27 13:34: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星话大白 2023-04-27 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最近美国银行业,好不容易才刚稍微消停一些。

  但随着4月25日晚上,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再度暴跌50%,让美国银行业危机是硝烟又起。

  (1)银行业再受创

  第一共和银行的股价在今年2月份,还一度有147美元,然后在3月份硅谷银行破产中,第一共和银行也被拖累,直接暴跌到20美元。

  随后一度暴涨回50美元,但整体基本面崩盘,让第一共和银行的股价是跌回15美元左右。

  过去一个月第一共和银行股价一直就是围绕着15美元窄幅震荡。

  然后昨晚第一共和银行公布的财报,直接让其股价是从16美元,腰斩跌到8.1美元。

  第一共和银行这次暴跌,是因为披露的财报很糟糕,一季度,第一共和银行存款减少近720亿美元,考虑到3月底有11家银行联手给第一共和银行存入300亿美元资金,那么第一共和银行实际存款减少应该是达到1020亿美元,存款流失接近一半了。

  存款是一家银行的命根子,第一共和银行存款规模一下子减少一半,股价自然就大跌。

  第一共和银行看现在这样子,是很有可能步硅谷银行后尘。

  这家全美排名第14名的银行,规模比硅谷银行还要大一些,总部在旧金山。

  跟硅谷银行光速破产不同的是,第一共和银行并没有一上来就躺平等死,还是有比较积极的进行自救。

  比如,大规模裁员、大幅削减高管薪酬、压缩办公空间、减少非必要项目和活动等。

  此外,外部一些大行,也跟第一共和银行伸出援手。

  在3月17日,包括摩根大通在内的11家美国大型银行,向第一共和银行存入300亿美元。

  不过,这些做法,看样子还是没能真正挽回投资者的信心。

  这次股价大跌后,更可能给第一共和银行致命一击。

  为此,第一共和银行仍然还是打算自我抢救一下。

  媒体援引知情者消息称,第一共和银行正在考虑,剥离500亿至1000亿美元的长期证券和抵押贷款。

  不过,即使这些自救做法成功了,第一共和银行也基本就废了,存款大量流失,资产大量剥离,那这银行还能剩下什么?

  顶多就是不像硅谷银行那样直接破产,对美国银行业产生冲击罢了。

  这其实也说明一个问题。

  那就是硅谷银行的破产,还是有很多猫腻的。

  第一共和银行说明,只要一家银行自己不想破产,还有自救想法,那么多多少少还能多撑一段时间。

  而硅谷银行那样光速破产,显然会比较特殊。

  除了硅谷银行客户比较单一,全都是企业客户,更容易遭到挤兑之外。

  我觉得,硅谷银行的光速破产,确实有点像是美国金融资本在跟美联储逼宫的意思。

  大致就是通过硅谷银行的破产,延缓美联储加息步伐。

  要是美联储再加息,就死给美联储看的意思。

  而事实上,美联储也确实因为硅谷银行的破产,降低了终端利率预期。

  按照美联储的说法,硅谷银行破产所带来的信贷紧缩影响,相当于加息一次25基点。

  所以,现在市场预期,美联储5月再加息一次25基点,把利率加到5%,就不再加息了。

  而硅谷银行破产之前,本来美联储一直放鹰,导致市场预期美联储今年要加息到5.5%。

  这里需要关注的焦点,已经不在于美联储还要加息多少。

  而在于,美国下半年金融市场会不会爆发流动性危机。

  (2)流动性危机

  首先一点是,虽然美联储在终端利率上,向市场妥协,调低了终端利率预期。但美联储的各路官员仍然一直强调,今年不会降息,下半年仍然会维持5%的高利率水平。

  但问题在于,市场现在仍然预期美联储下半年会降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预期差呢?

  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是预期下半年美国金融市场会出现流动性危机,然后才逼迫美联储不得不降息。

  所以,当前重点在于,美国金融市场下半年会不会出现流动性危机。

  有一些迹象。

  比如,美国3月的M2货币供应量,同比下跌了4.05%。

  这在美国过去这近百年历史都没有出现过的。

  上一次美国出现M2负增长,还是在1929年大萧条出现的。

  哪怕是1980年,美联储大幅加息到20%,M2也没有负增长。

  而对于现在美国更糟糕的是,2020年,由于美联储无限印钞,M2一度出现27%的天量增速。

  结果仅仅过了三年,这个M2增速就从创纪录增长,变成创纪录负增长。

  流动性如此暴涨暴跌,是肯定会出问题的。

  我以前跟大家举例过。

  这就好比开车,突然往左打满方向盘后,又突然向右打满方向盘,如此急速左右切换,翻车是必然的。

  货币政策,正常是要尽量避免剧烈切换。

  而美联储倒好,一下子从2020年的无限印钞,变成2022年的激进加息。

  就这样,还有很多人鼓吹美联储货币调控到位,美联储也好意思自夸。

  在我看来,美联储是十分失职的。

  当然,如果美联储目标就是为了收割,那就这一切就说得通。

  只不过,美联储当前这个收割效果并不太好,现在反倒是美国内部金融危机浮出水面。

  虽然美联储通过紧急扩表,试图把金融危机按回去。

  但假如下半年美国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那这个金融危机大概率就会爆发。

  到时候美联储即使再降息,可能会叠加通胀反弹的局面,这会美联储更难办。

  我也没想到美联储可以怎么破这个局,美联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拖延时间而已。

  但这个拖延时间也有边际效应,越往后拖,效果越差。

  美国当前M2负增长,主要原因是美联储激进加息缩表,在硅谷银行破产之前,美国M2已经负增长2.2%。

  但硅谷银行的破产,加速了美国金融行业的信贷紧缩。

  美联储披露的数据显示,在硅谷银行倒闭后的两周时间里,美国商业银行贷款和租赁贷款出现历史最大跌幅。

  这也已经说明,美国银行业危机,确实导致美国信贷严重收紧。

  美联储在硅谷银行破产后,是连续两周扩表,来紧急救市,但随后也重新回到了缩表轨道里。

  这也说明,美联储当前整体缩表的大方向,还没有改变。

  包括之前临时扩表,主要也是对美国银行业定向贷款,而非直接下场购债,并没有QE,仍然还在缩表。

  这就会带来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就是美国6月即将到来的债务大限。

  (3)美国债务问题

  高盛前段时间提到,美国政府非预扣税收同比下降了29%。

  之前高盛是预期,美国的债务上限危机是7月到来。

  不过高盛目前是提前到6月初。

  但其实在今年1月,我就跟大家分析过,美国的债务上限危机,是6月份就可能到来。

  这个债务上限危机,是指在美债规模触发上限后,美国财政部可以在不举债的情况下,支撑多久。

  美国这次是在1月19日,国债规模达到31.4万亿美元,再度触发债务上限。

  当时美国财政部的TGA账号还比较有钱,所以能够支撑美国在不举债的情况下,极限可以撑到今年6月。

  如上图所示,美国TGA账号已经基本见底了。

  所以,耶伦最近才比较着急,一会说要找我们,一会又在对美国国会警告,不解决债务上限问题将产生严重经济后果。

  估计5月份,耶伦的警告力度会更大,这是美国经常上演的戏码。

  这个TGA账号,可以理解为美国的钱包,如果TGA没钱了,美国就没钱期偿还债务了。

  也就是说,假如今年6月之前,美国国会还不能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那么美国就会债务违约。

  当然了,由于美债违约的后果太过于严重,两党谁都不敢在这个问题上真正硬抗到底,共和党顶多也就是做做极限拉扯,去索要更多的筹码和交易,但到最后关键时刻,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大概率还是会通过。

  然而,这里重点在于,一旦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通过,美国财政部就会开始海量发债,把已经干瘪的TGA账号给填满。

  那么到时候,才是对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最大考验的时候。

  这个我之前跟大家提到过,有些人不太理解,觉得美国发债不是在释放流动性吗,怎么变成在抽水。

  这个问题还是混淆了财政和货币的区别。

  美国发债,是财政行为。

  是否放水,是取决于货币行为。

  只有美联储在扩表,亲自下场印钞购债,那么美国发的债券,很大一部分就会被美联储直接印钞购买,这就是债务货币化,那么就是在大放水,金融市场不会被发债抽水,财政扩大支出还可以起到宽松效果。

  但当前,美联储是在缩表,美联储不但没有下场印钞购债,还在债券市场上减持美债。

  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大规模发债,就得市场投资者买单来消化。

  这相当于是大规模增加了债券市场的债券供应量,就会起到实质性的抽水效果,而市场投资者由于加息缩表的影响,本来就处于流动性收紧状态,这时候美国大规模发债,就有可能成为压垮美债流动性的最后一根稻草。

  债券供应量大增,但需求端不增反减的话,就有可能导致美债价格大跌,收益率飙涨,那么到时候美国金融流动性危机可能就会出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3-4-27 13:34:36 |只看该作者
转自:乌有之乡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2 09:38 , Processed in 0.052775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