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佐伊23 —— 政府无力调控市场,政策效果仍需谨慎观察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0 21:32: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3-11-21 01:21 编辑

央行等三部门重磅发声,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离岸在岸人民币走高,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作者:佐伊23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571546/answer/32931470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经济规律和行政手段并不能保持一致。

在房地产市场向上的时候,调控能起到的遏制效果是有限的;同样的道理,在房地产市场预期逆转,向下滑落的时候,调控能起到的作用也不会太大。

我们回想一下,2008年后房价暴涨,数次调控导致的结果是什么?遏制房地产了吗?并没有,它不过是导致出现了大量的金融创新。只要房地产市场并未实质性逆转,只要开发商对资金的需求仍然强烈,只要房地产仍然能够赚钱,金融结构就会变着法的把资金提供给开发商。为了把资金提供给开发商,金融机构发明了大量规避监管的“金融创新”。比如,银行把贷款伪装为信托贷款,这样表内业务就成了表外业务。

当时的情况是,制造业大规模过剩,利润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得益于城镇化的推进,得益于高杠杆购房的优惠政策,房地产成了最赚钱的行业之一。怕制造业还不上钱,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制造业,大量资金变着方儿的流向房地产。到底有多少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光看银行报表根本看不出来,因为大量流向房地产的钱都被包装成了理财产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夏斌曾经做过一个估算,他认为真正和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比约有70%左右,甚至更高。

我讲这个是想说,行政命令不能违背经济规律,靠行政命令对抗经济规律,起到的作用不一定好。

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是房地产整个供需关系发生了实质性逆转,单边上涨的预期完全崩塌。房地产不赚钱了,银行为了规避风险,自然会想办法抽贷惜贷。

我们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分析,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为什么出现了预期崩塌。

首先看需求端。

房地产行业有句话,“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之前那一波长达二十年的大涨,其中核心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快速发展。1998-2017年间,城镇化率从33.35%增长至60.24%,平均每年增长1.42个百分点。2018年后,城镇化率增速明显下滑,2018-2022年间,分别增长1.26、1.21、1.18、0.83、0.50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增速降缓,新增城镇人口增速自然降缓,潜在购房需求自然也会降低。


不仅如此,人口结构的逆转也导致潜在购房需求降低。谁在买房?未成年的小孩不会买房,超过65周岁的老人也很少买房,买房的都是所谓的“劳动人口”,也就是那些在上班的人。

什么是人口结构逆转?就是上班的人在人口中占比下滑了,不上班的小孩和老人占比增多了。

2011年以来,在整个人口中,老人和小孩等非劳动力人口比例增加,劳动人口比例下滑,这制约着当下的购房需求。


在非劳动人口中,老人的比例不断上涨,而小孩的比例不断下滑,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不仅仅是现在不行,未来潜在的购房需求会继续下滑。


城镇化增速减低,人口结构发生逆转,共同导致有购房需求的人群不断减少。

有购买需求的人在变少,这些有购买需求的人中,有能力买房的也在变少,因为房价太高了。

曾经我们是无债一身轻,现在高企的房贷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居民部门杠杆率(居民贷款/GDP)可以反映老百姓的负债情况。1998年居民部门杠杆率为5.2%。从1998年开始,居民部门杠杆率快速攀升,2007年低达到第一个高点19.4%,十年间攀升14.2个百分点。金融危机以来,经历两大一小三次刺激,杠杆率从19.4%暴涨至2020年底的62.3%,十四年间攀升了42.9个百分点。

2008年坊间已经戏称,房地产是压在xx头上的xxxxx,但是那个时候的大山相比于现在而言,轻多了也小多了。


房价越来越高,居民的负债越来越多,甚至是中低收入老百姓的钱包都快被掏空了。这使得刚需群体购房能力越来越弱,房地产销售越来越困难。

接着我们再看看供给端。

在需求下滑的同时,供给出现明显过剩。

中央党校的周天勇在2016年时发文称,2015年底“城镇住宅存量大约在32881万到35411万套之间”,如果算上2015年正在施工和新开工的,2016年后即使新楼盘一个也不开工,“城镇全部住宅供给将达到41594万—44594万套……可容纳12.69到13.6亿人口居住。”

在这样的情况下,2018年后新开盘项目去化率明显走低,房子越来越难卖了。中银证券报告称,“重点城市开盘去化率降至历史冰点”。


一方面是需求不断萎缩,一方面是供给面临过剩,房地产供求关系在2020年前后发生了实质性逆转。大量住房闲置,大量被购买的住房空置,房屋供给已经过剩了。

2022年贝壳发布《中国主要城市住房空置率调查报告》,报告称“通常认为空置率在5%-10%之间是合理的,低于此区间则认为空置率过低,表明住房需求旺盛,潜在需求较高。高于10%则认为空置率过高,表明住房供给过剩,存在库存积压风险。贝壳研究院调研28个大中城市发现,其中仅有9个城市处于合理区间,大部分城市处于10%-15%,6个城市高于15%。总体而言空置水平较高,新开发项目可能因为销售困难导致库存积压风险。”


自从三道红线以来,房企资金来源受限,房地产企业违约明显增多。

一个又一个知名房企爆发债务危机,先是各种非标融资违约,随后波及到标准化债券市场。2019年债券市场全行业违约金额2420亿元,房地产违约金额仅为87亿元,占比仅3.61%。2022年债券市场全行业违约金额累计6221亿元,房地产违约金额累计高达1755亿元,占比暴涨至28.20%。2023年8月22日,房地产债券违约金额累计为2353亿元,占整个债券市场累计违约资金的34.08%。


为了帮助房地产去杠杆,政策密集发声,开发商连夜配合,然而,今夕不复往日了。

2008年的时候人们感叹,要是在2005年买了房该多好啊。

2012年的时候人们感叹,要是在2008年买了房该多好啊。

2016年的时候人们感叹,要是在2014年买房多好啊。

2020年的时候人们感叹,要是在2018年前买房多好啊。

2023年的时候人们感叹,幸好没在2021年买房。

历史完成了一个轮回。

在这种情况下,政策起到的作用有多大,还需要谨慎观察。



最后,为防止有人断章取义恶意曲解,我要严正声明,我坚决支持我国的政策,虽然经济有自身的规律,但困难毕竟是短暂的,我们一定能度过去,一旦度过去了,明天一定会更好。

本文内容节选自《地产资本的兴衰》,全文发布在“佐伊的读书圈”

-----------------------------------


编辑于 2023-11-18 19:59・IP 属地英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4 19:38 , Processed in 0.030786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