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质问山东电视台,批莫言!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22:28: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质问山东电视台,批莫言!


时间:2013-07-18 20:30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刘同尘 点击: 59 次




      山东电视台紧跟中央电视台,为莫言提供攻击、侮辱毛主席的平台,还是哪个莫言的同类炮王在轰击,以《莫言再批文革余孽》(全文附后)为题,发在环球网论坛上,各大网站均有转载。
     恶文记录:“电视画面突然归于死寂,除了山东台的台标与静谧的背景色,所有的画面、声音都消失了,然后,一字一字打出字幕:我的童年充满苦难...... 莫言”
     山东电视台:你们太过分了!!!你们与一个反动的富农子孙沆瀣一气如此诬蔑新中国,竟然用这样一个黑镜头!!!你们还是中国共产党的电视台吗???
     莫言这个反动作家和他得的反华反共的诺贝尔文学奖,是给你们山东省、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带来了光荣还是耻辱?!你们如此向莫言献媚,是为了什么?!
     你们作为一家共产党的省级电视台,你们还有一点共产党的党性吗?!还有一点儿无产阶级气味吗?!
     恶文说:“2012年11月2日,山东卫视播出了对莫言的访谈节目。莫言再次对文革余孽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莫言再次对文革余孽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只是他们家“只有一盏煤油灯”;他的“童年充满苦难”,只是“踩着门槛”看书。这是一,二是“用煤油灯也是受限制的,煤油是按户头,凭票按月定量供应的。”
     点煤油灯,在煤油灯下看书;煤油按户头,凭票按月定量供应,这是事实,但是,如何认识这个事实,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认识,认识不同结论不同。富农子孙莫言认为,这是他童年的苦难,在打倒地主富农,翻身解放的穷苦农民来说,则是改天换地变化。
     在穷苦人家长大的中青年们,请问问你们健在爷爷、奶奶,解放前家里点过煤油灯吗?见过煤油吗?解放前能点煤油灯的,那是有钱有势的人家。
     煤油解放前叫洋油,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老百姓习惯上还叫洋油。因为解放前煤油是从外国进来的,旧中国不产煤油。不但煤油头上戴洋字,还有洋火、洋钉、洋烟、洋面、洋布……等等。
     帝国主义分子扬言:中国是贫油国。
     莫言的童年能点上煤油灯看书;煤油按户头,凭票按月定量供应,那是中国工人阶级吃大苦,耐大劳,公而忘私,忘我奋勇拼搏的结果。请看史书的记载:
     从20世纪初起,科技人员历经近40年的努力,仅建成甘肃老君庙(玉门)、新疆独山子和陕西延长三个小规模油田,年产不足12万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1955年,国家开始对东北松辽盆地进行地质勘察。1959年9月,钻探人员在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北部的大同镇找到工业性油流,并进而发现了高台子油田。因国庆10周年临近,人们将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
     1960年2月20日,中央批准石油部党组关于“集中石油系统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用打歼灭战的办法,来一个声势浩大的大会战”的建议,决定集中力量在大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大会战。中央还决定从人民解放军当年退伍的军人中,动员三万人参加石油会战。全国各石油管理局和30余个石油厂矿、院校,共抽调几十支优秀钻井队、几千名科技人员、上万名工人和七万余吨器材、设备参加会战
     经过三年多的奋战,我国高速度、高水平地探明和建设了大庆油田,形成了年产6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1963年当年,大庆油田产原油439.3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67.3%。1963年,全国原油、汽油、柴油、煤油和润滑油等主要产品产量全面超额完成计划;中国自己设计和新建成的大型炼油厂,建设时间缩短了一年。12月2日,周恩来在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至1965年底,我国实现了国内消费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其中,大庆油田提供的高产原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大庆油田的开发,不仅为中国经济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为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图强建设祖国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激励,留下了一份丰厚的精神财富。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科学技术人员和干部,在油田开发最艰苦的时期,吃大苦,耐大劳,公而忘私,奋勇拼搏,表现了6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时代风貌,也创造了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奇迹。他们“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牺牲精神,他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奋斗决心,感动和教育了几代人。大庆人创造的“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以及“黑夜和白天干工作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干工作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干工作一个样、没人检查和有人检查干工作一个样”等“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它们体现出中国工人阶级由衷的使命感,体现出大庆人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情操。——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卷(1949-1978)》(上册),中央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旧中国,在北洋军阀、蒋介石统治下,近40年,年产原油不足12万吨,新中国,仅仅十几年的时间,即到莫言童年的时候,就年产石油600万吨,是旧中国的50倍,实现了国内消费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这是何等的变化?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做到,世界上哪个国家能做到?!只有中国工人阶级吃大苦,耐大劳,公而忘私,奋勇拼搏,才能做到,只有中国工人阶级“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牺牲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奋斗决心,才能做到,除了中国工人阶级谁能做到?!对此,莫言和他的同类,充耳不闻,装聋作哑!难道莫言和他的同类,毫无历史知识吗?!
     莫言的童年时期,全国6亿人口,在新中国成立仅仅十几年内,让家家户户都能点上煤油灯,这与旧中国相比,是天壤之别!莫言,莫言的同类,却把点煤油灯说成是“苦难”!
     莫言的童年时期点煤油灯与今天村村有电灯,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今天的孩子们不用说点煤油灯,连煤油都没见过。
     今天的村村有电灯,是从昨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没有当年那一代人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吃大苦,耐大劳,公而忘私,奋勇拼搏,就没有今天的村村有电灯。
      莫言的所谓“无情的批判”,是把今天和昨天给分裂开了,把昨天说成“红太阳时代”!请中青年朋友们想一想:没有“红太阳时代”的艰苦奋斗,能有今天的发展吗?
     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今天是由昨天发展而来的,没有红太阳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共产党。
     莫言把今天和昨天分裂开,用心是阴险的!
     莫言最后说的几句话,说的“好”,它道出了莫言的本性。他写小说的目的,是为了“出人头地”、“给父母争气”、  “证实我的存在并不是一个虚幻”。
    莫言这个富农子孙,出人头地干什么?给父母争什么气?可想而知!
     “我的存在并不是一个虚幻”——他要把被分土地夺回来,把被牵走的牛牵回来!他这个富农子孙,要为地主富农反攻倒算!
     令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电视台,却与反攻倒算的富农子孙沆瀣一气,攻击、侮辱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





2013年7月15日



(接下页)
附:
莫言再批文革余孽
环球网论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3-7-18 23:00:45 |只看该作者
附:
莫言再批文革余孽
环球网论坛
炮王在轰击 1012-11-315:44:45   
   
    上月27日,CCTV7播出了莫言的访谈节目。 莫言用他自身的生活经历,对文革余孽美化红太阳、美化人民公社的招魂谎言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2012年11月2日,山东卫视播出了对莫言的访谈节目。莫言再次对文革余孽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电视画面突然归于死寂,除了山东台的台标与静谧的背景色,所有的画面、声音都消失了,然后,一字一字打出字幕:我的童年充满苦难...... 莫言
    莫言的童年有多苦难?山东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介绍了莫言的煤油灯。在黑暗的红太阳年代,农村是没有电的,莫言全家只有一盏煤油灯,挂在门楣上的,莫言酷爱看书,为了借着煤油灯微弱的光亮看书,莫言只能踩着门槛,长时间踩踏,都有些塌了。
    煤油灯,点着之后就一刻不停地冒着呛人的黑烟,发出些许微弱的光亮。用煤油灯也是受限制的,煤油是按户头,凭票按月定量供应的。月头用猛了,月底几天没有油,一家老小就要摸黑过日子。倘若月初不小心把油瓶打烂了,全家整月就要摸黑煎熬了。没有煤油票,无任如何是买不到油的。
    莫言说: 我的童年是黑暗的,恐怖、饥饿伴随着我成长。这样的童年也许是我成为作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我的写作动机一点也不高尚。当初就是想出名,想出人头地,想给父母争气,想证实我的存在并不是一个虚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1 22:59 , Processed in 0.018436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