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普通人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是否应该讨论历史细节问题与各位商榷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10#
发表于 2022-2-3 01:27:57 |只看该作者
红色通讯员 发表于 2022-2-2 23:27
研究历史我是不反对的,只要为现实的阶级斗争而服务,也不至于走上脱离实际的道路上。不过研究历史是需要 ...

是这样的,完全赞同。
咋们也不是神仙,不是天才,真要遇到咋们都不懂的东西,就可以去研究嘛,我们手上有唯物史观这么个手术刀,就能够将各种杂七杂八的文献剖析开来,透过各路资产阶级学者制造的迷雾,发现历史的真相。
我感觉左派有个地方不太重视,用唯物史观对官方文献进行剖析,非常非常多的左派都对此嗤之以鼻,不愿意去看官方发的东西,总是说“特色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全都是骗人!”然后真要问他特色为什么会这么说啊,他们又不知道只好扣个保皇派的帽子踢出群。
如果民间资料找不全的话,我觉得可以从官方文献入手,毕竟统治阶级也处于阶级斗争中,必然要反映出当时期阶级斗争的具体情况。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9#
发表于 2022-2-3 01:17:47 |只看该作者
满目新贵道路衰 发表于 2022-2-2 23:37
普通人1网友谈到的各种阴阳怪气对毛主席的嘲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乌有之乡为首的保皇左派对毛时代进行的一 ...

这些侮辱亿万中国劳动人民,侮辱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左派就是反动派。
这种逆向民族主义就是将联帝反修的学院派错误理论推到极端的反动观点。
左派队伍里总会有些形左实右的家伙跑背后去捅刀子,他们这么乱搞败坏了左派的风评,摸黑了左派在群众中的形象,就跟激流网一样,激流网之前发了个狗屁文章,说什么神友天然是左派的政治同盟,说左派要去联合神友,给我看的快要吐血。
电报上面的左派都太糟糕了,就没几个是脑袋正常的,更准确一点,就没几个是正儿八经想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尤其是那个什么中国共产主义工人党新闻部,还有其他一些频道,时不时都在那边把法轮功造谣的东西拿过去发,要不是头像和名称有左翼标志,路人可能都会把他们当成奇怪的轮子(不过电报上的人不是看黄,就是反贼,路过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22-2-2 23:37:23 |只看该作者
普通人1网友谈到的各种阴阳怪气对毛主席的嘲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乌有之乡为首的保皇左派对毛时代进行的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拔高在这两年走进大众视野的后果,还有很多对阶级斗争感兴趣的年轻共趣学生对毛和斯这两个意向的盲目崇拜导致了一些反噬。
实际上现在所谓左派光谱已经划分得很宽泛,我在电报加的几个左派群并不以毛和斯甚至列宁为尊,群管理员称呼毛为腊肉是常见的事情,这或许是一种炔魅吧,反正我是很难理解认为污蔑马克思主义导师是合理的人也能称作左派,甚至更近一步来说,群里也认真讨论过支那这个词算不算辱华。很难想象所谓左派也可以乐此不疲地使用腊肉支那这种词汇,我读的书少,请问这是什么样的左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7#
发表于 2022-2-2 23:27:18 |只看该作者
  研究历史我是不反对的,只要为现实的阶级斗争而服务,也不至于走上脱离实际的道路上。不过研究历史是需要不少材料的,但很多材料都掌握在特色党手中,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我认为左派对一些历史问题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掌握的史料不够充分,导致左派无法对1949-1976年的阶级斗争的情况、形式、发展做一个很好的说明。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目前还真想不到有什么好的方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2-2-2 23:18:19 |只看该作者
原则上同意普通人1网友对历史细节问题的注重,这既是对邓斌“宜粗不宜细”做法的反击,又牵涉到上层建筑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就我个人有限的亲身经历而言,81决议和自由主义的诸多反动论点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即使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文社科硕博研究生,其思考问题和分析现实的首要出发点往往也是81决议和自由主义所框定的范围,而这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最大的危害恰恰是淡化乃至污名化了“阶级斗争”。

虽然远航一号网友和隐秘战线网友认为现在不宜纠缠历史细节问题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等一切剥削阶级的阶级斗争本身理应是全面的和彻底的,那么,如何在重要历史事件和叙事方面反击修正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两大类框架,团结争取更多中间群众就可能是一部分左派同志可致力的任务。如果按照阿尔都塞的说法,对重要历史细节的阐释、重要历史事件叙事的重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脉络的宣传,就是上层建筑中的阶级斗争。

当然,普通人1网友所强调的反对“对待历史‘宜粗不宜细’”应当以上层建筑领域的阶级斗争为指导。在当前无产阶级被资产阶级全面专政的历史阶段,针对历史,越是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框架大而化之的要害之处,左派同志越要旗帜鲜明地挖细节;越是自由主义立场曲解历史细节和事件的地方,我们就越要有理有据地反击;更重要的是,左派同志与修正主义、教条主义和自由主义针锋相对,要时刻紧贴广大群众的关切和疑问之处。譬如,你提到的周恩来评价问题,是不是涉及资反路线框架和叙事的要害问题?是不是广大群众的疑问?再如,在资反路线妖魔化文革的情况下,左派同志是矫枉过正地美化文革,还是实事求是地向广大群众讲清文革的理论逻辑和运动实践之间的张力?我以为诸如此类问题,应该是广义宣传领域里阶级斗争的策略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2-2-2 23:10:59 |只看该作者
文章还是应短一些为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地板
发表于 2022-2-2 21:35:15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2-2-2 19:57:46 |只看该作者
本文比较长,放在一般论坛,很可能会劝退一批人。不过,我认为能来到这里的人都是有一定水平的人,应当能够读下来。再者,我的理论水平也远不及革命导师们,所以,如果能读得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读我的这些文字应该是易如反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2-2-2 19:53: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普通人1 于 2022-2-2 21:11 编辑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古话流传已千年。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使一人口服,尚且不易,更遑论使一人心服、使百十人心服、使千万人心服?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能体会到说服他人的不易。感慨之余,更能体会到老一辈革命家创业之艰难。但时至今日,一味沉浸于往日荣光,已无现实意义。无数人曾在脑中想过,如果毛主席死而复生,许多问题能否迎刃而解?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想法的不切实际。沉迷于幻想中不可自拔,只能让失败的结局更加注定。正如国际歌所言: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与其期盼救世主的出现为我们扫平道路,不如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自己开辟一条新路。这就是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信徒的根本区别。



许多同志们都说,左派要宣传,实际上左派也一直在宣传,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如前文所述,自2020年以来,由于经济形势的下滑,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程度加剧,许多人都开始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意识到阶级斗争并非是空穴来风、意识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大多被资产阶级所侵吞,而人民群众却获利寥寥,反而不断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和压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左派的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乐观过了头,相反应该意识到喜中有忧,发展中潜藏着隐患。



忧从何来?忧的是响应左派宣传声势的人群中,许多人并不真正信服左派的理论,而仅仅是出于反对当今政府、反对特色理论的动机,才响应左派的宣传。也就是说,他们的响应只不过是一种跟风附会,而左派掀起的那一轮宣传热潮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虚高。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自从2020年左派的宣传声势到达顶峰,其热度就开始步入衰退,甚至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噬。怀念毛主席,被许多人讽刺为“盼腊归” ;读毛泽东选集,被人嘲讽为“多读佛(仏)选”;左派认为文革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于走资派故意歪曲、扛着红旗反红旗,被有些人讽刺说“佛祖的旨意都是好的,只是被下面的人执行歪了。”“三年大吃饱,十年大健身”这样的段子层出不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个中原因不由得引人深思。



其实,要说原因也不难。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左派不能很好地对许多问题(尤其是历史问题)作出解释,或者即便给出解释,也语焉不详,不能够真正使人信服,也就使得左派在其他势力的指责和质疑面前不能给出有理有据的回击,以致于在论战中渐渐落入下风。我们都知道,恩格斯有一部著作,叫做《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什么叫做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是怎么被世人所接受,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的?无论哪一种理论,在其刚问世之时,往往都要面对纷至沓来、旷日持久的质疑,只有那些经受了浩如烟海的质疑以后,仍旧屹立不倒的,才会成为真正科学的真理。因此,如果一种理论是科学的真理,那么它就应当能够经得住质疑,并且能够驳倒质疑、战胜质疑。从这个角度来讲,质疑并非坏事,而是一种理论要成为真理的必经之路。如果你认为你所信奉的理论是科学的真理,就不应该回避质疑,而应该正面地应对质疑,并且竭力打败之。也只有这样,这种理论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有些人可能会问,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什么一定要纠缠历史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抓住历史问题不放?对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作答。对于马克思主义,大家仔细想想,老百姓有几个能看得懂那些艰深晦涩的理论著作,比如《资本论》?看不懂、理解不了,自然会更抵触。在网上发些长篇大论,底下的评论就一定有“太长不看”,更何况是具有理论深度的文字呢?从这个角度来说,左派在宣传时,推荐的是《毛泽东选集》而不是《资本论》、《列宁全集》,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正因为《毛泽东选集》中的文章多数是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针对当时中国的实际问题撰写出来的,所以文章内容更为具象化、举的例子更为生动形象,可读性高、易读性强,使得读者不容易陷入到抽象的理论叙述中、不会被 “翻译腔”劝退、也不会对所举的例子产生疏离感。《毛泽东选集》是适合入门者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好书。



然而,也正因为这一点,在阅读毛泽东的著作时,读者需要把文章放在时代大背景下,结合当时的历史形势去阅读,才能深切地领会毛泽东的用心用意。如果是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去读毛选,只怕也会觉得有些文章莫名其妙。因此,毛选虽然相比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著作阅读门槛较低,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门槛,这个门槛就是对历史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左派这几年的宣传热潮之下,《毛泽东选集》已经在不少大学图书馆的借阅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可以想象的是,还有不计其数的人已经通过各种电子渠道,在网络上部分或完整地读过了毛选。不管他们读了多少、理解了多少、消化吸收了多少,开卷有益,只要读了就必然会有收获。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更多的人对毛选闻所未闻、一无所知。那么,这些人难道就真的对政治一点兴趣也没有吗?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绝非如此。



政治、历史这样的宏大问题,从古自今,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上到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布衣黔首,哪个不曾聊过国家大事、国际形势?古人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有一句话,叫“你不关心政治,政治就会来关心你”。在绿皮车的硬座车厢里、在出租车的副驾驶座位上、在亲戚好友的饭局餐桌上,我听到最多的,不是历代兴亡盛衰,就是时事政治新闻。有人说,政治历史只有男人们才会关心。真的是这样吗?曾经有一次偶然的机遇,我和几位女生谈过些政治话题,虽然只是浅尝辄止,但出人意料的是,她们所知道、了解的内容,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所以,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和推动者,古代尚且如此,何况今朝?如果不信任群众、不依靠群众,而认为群众是愚昧不可教化的,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听到有人谈论有关政治历史的话题,这完全是因为政府大搞文字狱,钳制言论自由,使得言论空间日益收紧,而老百姓都噤若寒蝉。然而,这样严厉的政策真的把人们的嘴都堵死了吗?在现实生活中,或许如此,但在互联网上,却呈现出另一番风景。我们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网络上各种替换词、指代词,隐讳的说法层出不穷,许多字典中平常的词语都开始生出新的含义。对于互联网这样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审核部门简直是挖空了心思,企图把每一个角落都监控起来、都管起来。严厉的言论管制,不仅没有堵上人们的嘴,反而使人们的表达欲望更为旺盛了。知乎、微博这样平常的论坛不能谈论政治了,就转移阵地。我亲眼所见,一个小众的论坛,过去基本没有人谈论政治,这两年却逼得版主连发通告,劝诫大家莫谈国事,这又何尝不是言论管制产生的一种“挤出效应”?在汉语的博大精深面前、在人民群众无穷的智慧面前,即便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样严苛的禁令,也好比鲧治黄河,终究是螳臂当车、无济于事。需求决定市场,就算花再大的力气去禁止,只要需求仍然存在,也终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政府想尽了办法,试图把一切都纳入到自己的管控之中,政府不想让人看到、不想让人知道的,就千方百计地封锁,以为这样人们就永远看不见了,就永远不会知道了。然而,他们这样做,只能是适得其反。政府管得越多、插手得越多,就有越多东西和政治挂钩,在事实上逼得人们无法继续“岁月静好”,而不得不越来越关心政治。一旦人们开始关心政治,他们就会自己去查找所需的资料,自己去探寻事实的真相,并就此不断沟通交流、交换意见。在观点的碰撞和事实的冲击之下,越来越多的人思想深度日渐提升,探讨的内容也日益深入,而这一切都是在审查制度的强大压力下发生的。



人民群众的思辨能力不断提升,意味着他们有能力在思考中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不断提出尖锐的质疑。这不仅体现在前文所述的对左派理论的质疑中,也体现在对左派宣传内容的自发深化中。许多人已经不再局限于批判“资本家”,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资本家只是那个所谓的“罪魁祸首”,或许只是个白手套、替罪羊,而怀疑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否另有其人。



在这种形势下,现实情况对各种观点和理论的完善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舆论攻杀的战场上,任何理论的无法自圆其说之处都将成为致命的弱点,遭到对手最凌厉的一击。敌人根本不会考虑你的弱点是如何产生的,或者有什么难言之隐,而只会挥动语言的利剑直取要害。如果一种理论的弱点、漏洞太多,就将在对手的攻击中失血过多,退出舆论的战场,甚至沦为笑柄。要想让本方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就要设法让自己无懈可击,而这不外乎出于对自身理论的不断完善。不管别人问什么、问哪个方面,都能像诸葛亮舌战群儒那样对答如流、收放自若,还怕对手不哑口无言吗?还怕说服不了旁观群众吗?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虽然儒家学说有不少值得批判的地方,但这句话却说的不错。读毛选就是一种“学”,学完了必然会有“思”。尽管读者的文史功底不同、认识水平不一,只要读了其中的文章,进行思考以后,脑海中浮现的要么是(自己总结出来的)结论、要么就是疑问。学习思考产生疑问在所难免,那么产生的疑问向谁请教?向谁提出?必然是当初向他们宣传理论的人。如果左派自己不能解答这些问题,那么疑问得不到解决的人们如何能够对左派的理论深信不疑?



所谓的特色社会主义,也有他们的一套理论,但全中国从上至下,有几个人真的相信这一套?只怕连他们自己也不信。之所以没人相信,正是因为这一套理论有其无法自圆其说的致命弱点,在舆论场上不断遭到来自各个方面的犀利攻击,成了众人口中嘲讽的对象,只好拿一面“不争论”的大旗做遮羞布。公知的自由主义之所以在这几年大失人心、一落千丈,也正源于此。在这样的形势下,左派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进行宣传,岂非恰逢其时!胜不足骄、败不足馁,要想巩固初步的胜利,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解答人们内心的疑惑,以求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让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而不是讳疾忌医,和特色主义者一样堵塞言路,回避所面对的问题。否则,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仍有可能得而复失。



注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39140/answer/19852150





后记:这篇文章,我原本打算早几天就发,后来由于写作上耗费了不少时间,以致迁延至今。由于个人理论水平所限,文章中出现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不吝指正,踊跃参与讨论。支持的、反对的,尽可畅所欲言。最后,引一条毛主席用过的名言,作为本文评论的准则。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945.4.24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 03:28 , Processed in 0.033201 second(s), 8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