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9801351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古典主义对中央计划的敌视和无知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25#
发表于 2023-11-25 21:04:19 |只看该作者
980135117 发表于 2023-11-25 20:28
我设想里面地方苏维埃只负责管理很少的事情,比如说治安、教育的管理,由当地的苏维埃负责。但是经济活动 ...

这不就是苏联模式吗?苏联当初一些企业不就是给自己的工人建房、提供教育、吃喝拉撒穿,某种意义上这些地方的工人就不被地方政府管辖,而是每个单独企业来负责管理。中国的东北部也如此,很多国有企业负责了一大部分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解体后当地政府的公共设施实际上无法满足所有人。

按照你的说法,每个地区的企业都由中央来控制,但中央政府显然不可能直接管辖所有省份吧,更别说每个省份内里的不同城市、农村等等,所以肯定会有子公司,那么这个地区的所有劳动力都会被这一个子公司(或者多个)吸进来,如果公司内部还有分房、读书、商店不就跟苏联的情况一样了嘛,地方政府在这里就实际上变成了公司和企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4#
发表于 2023-11-25 20:38: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AD 于 2023-11-25 21:04 编辑
980135117 发表于 2023-11-25 20:28
我设想里面地方苏维埃只负责管理很少的事情,比如说治安、教育的管理,由当地的苏维埃负责。但是经济活动 ...

感觉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广大劳动群众掌不掌握握社会剩余产品的支配和使用
之前发了一些红中网的结论,感觉如果没有对于经济计划的参与与决策,还是不能解决脑体分工问题

计划经济的逻辑是类似的,政治家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维持自己权力,组织了一个消费品市场来监察企业管理者,用官职表来决定经理们的收入,经理再通过管理制度来决定工人的收入(细节是由于缺乏劳动力市场,不得不大规模的使用计件工资和绩效工资)。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集权”的机构。消费者对资本家有权威,资本家对工人有权威;或者政治家对经理有权威,经理又对工人有权威。不管怎么说,他人相对于单个劳动者有权威,全体对个体的权威与实现全社会的民主化(包括各级经济管理活动的民主化),将所有的管理人员置于劳动者的全面监督之下,并且随时可以撤换。用这样的方法,来减少并争取消灭官僚主义的错误,限制并争取消灭官僚特权是完全不能相融


有意思的是,列宁说过这样的话:

「在实行工人监督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需要很⻓时间才能推广到整个俄国,但我们想表明,我们只承认一条道路⸺自下而上的变革;我们主张工人自己自下而上制定新的基本经济原则......」

——列宁《1918年第三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讲话》

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把国家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十分自由地按公社体制组织起来,把所有公社的行动统一起来去打击资本,粉碎资本家的反抗,把铁路、工厂、土地以及其他私有财产交给整个民族、整个社会,难道这不是集中制吗?难道这不是最彻底的民主集中制、而且是无产阶级的集中制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23#
发表于 2023-11-25 20:28:3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980135117 于 2023-11-25 20:29 编辑
HAD 发表于 2023-11-25 20:21
是指地区苏维埃参与经济协调是吗?

我设想里面地方苏维埃只负责管理很少的事情,比如说治安、教育的管理,由当地的苏维埃负责。但是经济活动则完全由中央苏维埃控制的国有企业负责(地方政府或者地方的苏维埃不应该有企业),现在中国地方政府负责的工业园区开发也需要集中上去,或者单独列出来成立企业,和当地政府相独立。此外地方的财政必须完全是中央的拨款。
而企业的官僚则是只有执行上级命令的权力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2#
发表于 2023-11-25 20:21:31 |只看该作者
980135117 发表于 2023-11-25 20:12
不太一样,我这里只有中央最高苏维埃。地方苏维埃的权力会是非常有限的。 ...

是指地区苏维埃参与经济协调是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21#
发表于 2023-11-25 20:12:13 |只看该作者
HAD 发表于 2023-11-25 20:06
这种民主集中制式的计划经济是不是类似于这种:
http://redchinacn.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 ...

不太一样,我这里只有中央最高苏维埃。地方苏维埃的权力会是非常有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0#
发表于 2023-11-25 20:06:18 |只看该作者
980135117 发表于 2023-11-25 19:42
如果我们把计划经济定义为一个中央机构,一般来说是政府最高机关,决定经济活动的体制,那么显然,这个体制 ...

这种民主集中制式的计划经济是不是类似于这种:
http://redchinacn.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727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9#
发表于 2023-11-25 19:56: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980135117 于 2023-11-25 19:58 编辑
激活 发表于 2023-11-25 19:28
好好好,把平时一些计划经济的刻板印象都解释的非常清楚!

但对于第一部分我有个疑问“而炼制成品油的催化 ...

汽车零部件这里的专用性我是这么理解的。首先第一,汽车零部件和一切中间工业品一样,必须有严格的规格和标准。所以说,中央计划直接下令“生产xxx型号为yyy的零件补充进入库存”,还是市场经济的“以zzz元购买xxx个型号yyy零件”,其组织成本/交易成本都是一样的。另一方面是,汽车技术如果要创新,必须是整体、整车的创新,整体的进步,而单个零部件就算通用,也是对汽车行业来说通用,其他行业就不一定了,仍然有很强的依附性。

可以理解为不是对某个企业的依附,而是对某个行业的依附。

因此,假设在汽车行业发生了“市场化”,整车企业把零部件外包给了某个工厂,那么,首先,“组织成本/交易成本都是一样的”,和直接计划的权力关系区别有限。其二,一般来说,这意味着零部件工厂对整车工厂的依附,也就是说也是一种外包下的新殖民主义剥削的体现。

不过要注意一些点。首先是确实有一些零部件不依赖于汽车,而是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比如说电动车的电池。这时候生产商和整车的地位就反过来了,就不是整车外包电池,而是电池厂外包汽车组装给整车。不过仍然是剥削,只不过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反过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8#
发表于 2023-11-25 19:45:05 |只看该作者
激活 发表于 2023-11-25 19:28
好好好,把平时一些计划经济的刻板印象都解释的非常清楚!

但对于第一部分我有个疑问“而炼制成品油的催化 ...

“现在的合资车设计都是总部做的,某种意义上就跟计划经济汽车一样,没有所谓的自主性?”,没错是这样的,而且合资车——跨国公司的制度比计划经济的“缺乏自主性”还要恶劣的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7#
发表于 2023-11-25 19:42: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980135117 于 2023-11-25 20:07 编辑

如果我们把计划经济定义为一个中央机构,一般来说是政府最高机关,决定经济活动的体制,那么显然,这个体制是有效率的。即使是混合体制下,即虽然还存在市场和私有成分,但是政府还是可以控制百分之30多的经济活动,政府的部分仍然更有效率。
(再做一个补充,上面我主要是中苏的例子。但还有一些更有趣的例子:凡是历史上曾经经历过两位数增长的国家,苏联、中国、南北朝鲜、日本、新加坡、台湾,在两位数增长阶段都是强政府干涉、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大规模的政府引进技术)

市场社会主义乃至分权的计划经济等等思潮,其实他们所依赖的假设,就是中央计划“低效”。但是这个假设本身是错误的。计划经济何止是不低效,简直能反过来用高效来形容。而他们之所以会依赖这个假设,实际上,有意无意的,是因为他们几乎完全接受了新古典主义的观点;他们对计划经济的评价,和科尔奈或者诺斯完全一样。在经济学上更有造诣的人受到的影响会少一点,例如说曼德尔,但是其他人基本上是被资产阶级搞的伪科学给洗脑了。


因此,在思考未来的经济制度应该怎么样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跳出资产阶级经济学思想的错误。否则各方面都会陷入死胡同吗。

以HAD转发是文章为例子。说句难听的,戴维·施威卡特的办法其实是”改了,但是没有完全改“。

“工人的自我管理是经济民主模式的第一个明确的特征。使其与资本主义(以及与罗默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不同的第二个特征,是产生和分配新的投资资金的机制。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罗默的市场社会主义,都依赖私人储蓄作为投资资金的来源。经济民主的模式依赖的则是税收。每一企业都必须根据它所掌握的资本财产纳税。(这种税可被认为是付给社会的用于增加社会集体财产的租金。)从经济上讲,这一税收起的是基于资本的利率的作用——这样就避免了向私人储蓄者支付利息的必要。通过向企业收税而不是通过“诱使”个人储蓄来产生投资资金,不仅消除了资本主义不平等的主要根源,即向作为私人的个人支付利息,而且使经济摆脱了它对储蓄者和投资者的“生气”的依赖。”

但是,中苏的企业不都依赖于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吗?再来一个税收机制是为什么呢,难道要企业要留有利润?为什么不是上缴所有利润,然后根据不同企业利润的不同(例如说,假设大部分企业都是零利润,某个企业是亏损),来判断效率并且任免管理者?这样做和所谓的利率动力有什么区别?并且,计划经济国家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资本财产税的收入构成了社会投资的资金,这些资金全都反过来再投资于经济。这里讲的再投资的机制也不同于资本主义下的再投资机制。市场并不支配投资的流向。在经济民主的模式下,投资资金要返回以每个人为基础的共同体(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这样资本也就流向了人民所在的地方。人民不是被迫追随资本的流向。一旦投资资金到了共同体,那时它们就要被“贷”给共同体的企业,或“贷”给想要开办新企业的集体,这种贷款是通过公共银行网进行的,并要根据两个原则:规划的效益和职业的提供。市场的原则只是在这一阶段上起作用,而且,即使在这一阶段上,它们也不是唯一的原则。[15]”

同样的道理,计划经济国家的投资资金名义上是国家的拨款,但是要是拨款后没把事情办成(比如说,没有按照我上面一段说的,把利润率达到正常水平),那负责人也就别想干了。用利率不是多少有点多此一举吗?

”总之,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可被视为有着三个基本结构的经济制度,这三个基本结构是:企业的工人自我管理、投资的社会控制、商品和服务的市场。这些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确定的组成部分:雇佣劳动,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市场。”

但是,难道商品和服务不是市场化的吗?最多说苏联的消费品市场非常的”垄断“,因此需要把消费品生产商拆分一下,多搞几个品牌互相竞争。实际上完全没有问题,苏联在战斗机设计上都搞了很多设计局来互相竞争。消费品品牌本质上也是设计,而且技术的成分还更少,艺术成分更多,做起来还简单一些。

那总结一下,这文章的解决方案,其实就是苏联现行制度的变种,很大程度上仅仅是换了个名字,而没有改变实质。这其实就是在不了解计划经济的实际运行的情况下想出来的。


下面我分析一下分权式计划经济的问题。

在讨论之前,首先必须引用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因为我们需要这来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

列宁的这个判断非常非常重要:

“在第一阶段,共产主义在经济上还不可能完全成熟,完全摆脱资本主义的传统或痕迹。由此就产生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保留着“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既然在消费品的分配方面存在着资产阶级权利,那当然一定要有资产阶级国家,因为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强制人们遵守权利准则的机构,权利也就等于零。可见,在共产主义下,在一定的时期内,不仅会保留资产阶级权利,甚至还会保留资产阶级国家,——但没有资产阶级!”

列宁的说法其实有一点抽象,其实这部分是非常值得仔细推敲的。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这在农业时代是描述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但是在工业时代,这就是对生产方式的客观描述。成衣业的人生产的衣服必然几十倍几百倍于自己的需要,不管是在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建筑业的工人造的房屋也远大于自己需要,同样不管是在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由此就必然产生一个问题,如何让人为他人的利益劳动

资本主义的方式就是所谓的“市场经济”。由于分工,所有人都不能自给自足,必须设法取得货币收入,资本家通过利润,工人通过工资。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资本家是否有利润,然后资本家再通过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内部管理(后者是服从于前者的)来决定工人的工资。计划经济的逻辑是类似的,政治家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维持自己权力,组织了一个消费品市场来监察企业管理者,用官职表来决定经理们的收入,经理再通过管理制度来决定工人的收入(细节是由于缺乏劳动力市场,不得不大规模的使用计件工资和绩效工资)。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集权”的机构。消费者对资本家有权威,资本家对工人有权威;或者政治家对经理有权威,经理又对工人有权威。不管怎么说,他人相对于单个劳动者有权威,全体对个体的权威,是现代工业不再自给自足、必须社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且不以所有制为转移。

而分布式计划经济,其实相当程度上违反了这一点,而且往往由于实际的经济压力最后滑向私有化(不仅仅是市场化了)。

首先,是计划机构对“地方官僚”的放权。这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在历史上,这就意味着计划经济的权威体系的第一环节,也就是“组织了一个消费品市场来监察企业管理者,用官职表来决定经理们的收入”失效了。那显然中层官僚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躺平,开始不作为。或者,在放权的同时还是有绩效考核,但是绩效考核的数据来源失效。比如说大跃进时期,官僚当然还是要绩效考核,但是很多的统计任务、核查体系等被放弃了。那这时候就会“乱作为”,结果就是大饥荒。

当然,给中层官僚(企业官僚或者地方官僚)放权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如果一放到底,形成所谓的工人自治,情况会不会好一点呢?答案是,可能会有可行性,但是会有很多问题。

如果完全放权给工人,这实际上意味着计划经济的权威体系变成了“政治家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维持自己权力,组织了一个消费品市场来监察企业并直接决定工人的收入”。这首先会产生激化矛盾的问题。如果一个企业绩效不好所以把管理者免职了是一回事,给所有工人降薪或者提高劳动强度就是另外一件事了。显然这会极大的激化矛盾。列宁时代的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乃至托洛茨基残酷的整肃铁路部门,在红军逃兵搞十抽一杀等,都源于此。

当然,也许可以搞点市场社会主义,这样工人降薪或者加班都是因为无形的市场的压力,而不是政府计划机构的直接强迫。这样就是南斯拉夫模式。问题是,下放权力本质上是把使用权下放了。也就是说把财产权的一部分下放了。但是不同的企业部门的财产权是极端的不平等的。例如说钢铁工业的固定资产要比轻工业部门大得多,而轻工业则又比服务业大得多。而要注意的是,现代经济的权威是自然产生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在固定资产不一样的情况下,这种权威会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再生产出来,换句话说,不同企业的工人的严重的不平等。而且,和资本主义不一样。起码在资本主义,工人阶级是一个相对统一的团体,但是这种不平等下却分化为很多个利益集团。中国的单位制其实也在资本主义复辟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当然,一些形式上的放权是可行的。例如说,如果给地方官员的放权仅仅是执行权,仅仅是给了更多的拨款资金,但是同时却又严密的监视资金的使用,对成果进行多方面的全面的考核,那么这表面看是放权,实际上反而是集权。此外,有的权力不太重要,那确实完全可以也应该下放,比如说某个学校内部的具体管理。但是总的来说,执行的层面还是必须要集权,必须强化整体对个体的权威

(补充一点,很多人喜欢说的OGAS,这个计算机系统说白了就是能整合企业和部委的经济活动的信息。因此对计划机构对他们搞监察有极大的帮助,本质上就是一个用来集权的东西)

集权是不是一定是危害的呢?其实不是。这里回到民主集中制,那就是执行必须是集权的,但是决策不一定是。也就是说,作为执行机构,即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工厂,每一个车间,都必须服从上级的指挥执行任务。但是最上级也就是决策的机构,则需要民主产生。比较简便的办法是参考现在的议会制国家,由选民选举组成议会,再由议会任命相关的专家为计划机构。而苏维埃制度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个议会的权力更大的议会制。

这相对于前面提到的分权体系的好处是,在前面的分权体系下,不同企业的工人根据自己的单位分裂为不同的小团体。但是在集权的体系下,单个企业的工人对自己的企业的话语权是有限的,所以说不会得到任何实际上的财产权。因此工人是一个基本统一的阶级。如果民主制是有效的,这就意味着议会将会表达作为一个整体的工人阶级的利益诉求,然后让计划机构服从于这个权威。当然,前提是民主制是有效的。我可能会在其他的文章里面分析为什么很多的民主制度是无效的,不过这里就不分析了。

总结一下,考虑到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分权是根本不符合逻辑的。经济必须以集权的方式运作,形成“选民决定政治家是否能掌权,政治家为了权力要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而组织了一个消费品市场来监察企业管理者并用官职表来决定经理们的收入,经理再通过管理制度来决定工人的收入”的一个经济的权威体系,才是一个合适的制度。权力越大,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性越大,才能运转的越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6#
发表于 2023-11-25 19:28:17 |只看该作者
好好好,把平时一些计划经济的刻板印象都解释的非常清楚!

但对于第一部分我有个疑问“而炼制成品油的催化剂、炼钢的高炉、还有我上面提到的电子元器件和零部件,往往是不存在市场的。这些产品的生产都是由某个企业的中央计划所支配” 这里提到的不存在市场是指除了A产品需求这些零部件之外,没有其他产品需要这些零部件? 但按照我们现在的民用消费品来讲,就连汽车几乎所有零部件都是通用的吧?这种情况下,还只是极少数重工业产品才有市场嘛?

还有就是我不太理解计划经济汽车那里的解释?是想说现在的合资车设计都是总部做的,某种意义上就跟计划经济汽车一样,没有所谓的“自主性”?

轻工业产品市场化说的太好了!除了必需品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市场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9 11:04 , Processed in 0.077882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