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676|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江青等批斗周恩来以及可能的公报私仇问题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6:42:0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15-5-15 06:45 编辑

林林大姐询问1973年周恩来被批斗等问题。这里转载一些资料。这些资料当然都是右派的,其中必然有大量诬蔑文革、毛主席、毛主席战友的内容,但是其中有一些内容,可以判断,是有事实基础的。比如,当时政治局专门开过批评周总理的会,不可能是假的。再比如孙维世之死,孙是革命烈士、周养女,死在文革初期,死在北京市公安局,这都不会是假的。

这里仅选取相对“严肃”的一些材料,除摘抄少量段落外,提供网址请读者自行查阅辨别。提供这些材料的目的,不是为了挑革命前辈的是非(有人给我写信这样说),而是客观总结历史上经验教训。文革失败,除了客观力量对比不利外,江青等同志有没有路线错误(左倾机会主义、左倾关门主义,没有团结好周总理,没有利用好华国锋等中间投机势力)?除了路线错误以外,有没有性质上更严重的,个别问题上的公报私仇问题?比如,孙维世之死。

这些问题,左派如有条件,应设法澄清。暂时澄清不了的,如从大的方面合理解释其背景、阶级斗争因素,也可以。如果二者都做不到,恐怕就要总结经验教训。坦率地说,这里所讲的情况,除非有充分证据证明,周总理是反文革的,如邓小平所说,是走资派实际上的总后台,否则是不好解释的。我是不相信邓小平的,所以批周的问题,不好解释。

如果确实发现了严重问题,在纪念江青等同志时,就要留有余地;对于文革,主要从大的方面,从总的阶级斗争的角度给与肯定和正确认识,而未必要百分之百地维护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再有就是在现实的左派工作中,引为经验教训,避免犯同类错误。

这里是当代中国研究所的一篇文章
http://www.iccs.cn/contents/301/8168.html

其中有这样一段:
“会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周恩来主持变为王洪文主持,改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举行。外地的政治局委员也连夜赶来参加。会议中,江青和张春桥等人肆无忌惮地批判周恩来“丧权辱国、投降主义”、“给美国人下跪”。范围已经扩大到从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以来的所有外交活动,继而上升到权力之争。江青说,这是继林彪事件之后的“第十一次路线斗争”,周恩来“迫不及待”地要取代毛主席,是“错误路线的头子”。与会者按照毛泽东的要求对周恩来进行了批评。周恩来本人进行了过分的自我检查,痛苦地流下了眼泪。他“单独坐在大厅的一个角上,前面搁个茶几,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一张单人沙发中。其它人围成一个圈,完全是一个批斗的架势”。叶剑英尽管解释自己不管外交,与美国人谈判是被拉进来的,也没有逃脱批判矛头。有一次,叶剑英坐在后面,江青大声叫他坐到前头来。叶回答:“坐前头就前头,怕什么!”周恩来因为手颤抖,请乔冠华帮忙整理记录,谁知遭到喝止,规定周的检查只准自己写,不准秘书帮忙。会议结束,第一个让周恩来出来,会议再继续进行,商量下一次怎么批判。周恩来“每次走出会议厅,总是面色灰白,紧抿双唇,眼神悲凉,步履踉跄”,卫士赶紧用双手架着他上电梯。”

这篇文章似是某老革命写的,载于人民网:
http://www.people.com.cn/GB/198221/198307/12590033.html
”后来听说,是江青派人搞了份孙维世是特务的文件,送到周总理那儿。过后总理批捕了维世。维世死后,邓颖超曾跟维世的妹妹孙新世谈过这件事。她对新世说:“当时想,放在里面也许比在外面更安全。而且你们(指江青她们)说是特务,抓了起来,你们得给个交待。”谁都没想到,维世直接给害死了。邓颖超和周总理曾索取孙维世的骨灰,得到的回答是,作为反革命处理了——大概就是当垃圾扔了吧。”

http://history.huanqiu.com/miwen/2013-01/3482746.html
“文革”初期,江青曾经和叶群说过:“现在趁乱的时候,你给我去抓了这个仇人,你有什么仇人,我也替你去抓。”江青在这里提到的她的那个仇人就是孙维世。
江青截获了孙维世给周恩来及给毛泽东的信。江青拿了信去找周恩来,愤怒指责周恩来纵容自己的干女儿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当时江青为此打了周恩来的耳光。

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4017182.html
可江青一伙却公然违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强行将死后的孙维世定为“反革命”,将尸体火化,不留骨灰……40年前,孙维世的父亲孙炳文被蒋介石密令腰斩于上海,临刑前高呼“我今就义亦从容”,任锐忍着悲痛嘱咐孩子:“寄语天涯小儿女,莫将血恨付秋风!”40年后,惨绝人寰的悲剧再次在烈士的女儿身上上演,只是凶手早已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3#
发表于 2015-5-17 17:55:16 |只看该作者
sxm 发表于 2015-5-17 16:02
网上找不到此书啊,售价350也贵了点,你是自己买来看的吗?

是朋友帮我从台湾买的, 订价350是台币, 目前约折合人民币70元吧,比国内的书贵些. 以前很少接触南韩学者关於文革的论述, 希望经由"外部"的观点来作為"他山之石". 翻译者是个懂中文的韩国博士生, 所以有些比较复杂的中文语句怪怪的, 但整体来说还算流畅. 我觉得作為国外对文革的"非主流"观点而言,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2#
发表于 2015-5-17 16:02:37 |只看该作者
棲霞客 发表于 2015-5-17 06:21
对於文革是群眾主动还是被动及巴黎公社原则在文革中的升降起伏等涉及政治哲学的讨论, 近期有南韩左派学者 ...

网上找不到此书啊,售价350也贵了点,你是自己买来看的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1#
发表于 2015-5-17 06:21:42 |只看该作者
sxm 发表于 2015-5-16 11:54
这倒是没错,是毛主席看见官僚主义问题甚至路线问题,才要搞文革。也就是说文革只是毛主席斗官僚的工具。 ...

对於文革是群眾主动还是被动及巴黎公社原则在文革中的升降起伏等涉及政治哲学的讨论, 近期有南韩左派学者白承旭写的"文革的政治与困境", 书中把陈伯达作為描述主轴, 可以参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0#
发表于 2015-5-16 14:02:34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15-5-16 13:26
这个注是你自己加的吗

这个注是我自己加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9#
发表于 2015-5-16 13:38:01 |只看该作者
zxt 发表于 2015-5-16 13:34
  毛岸青全家被禁守灵
  1976年中共开国领袖毛泽东逝世,儿子毛岸青、儿媳邵华、孙子毛新宇却被禁止 ...

我见过毛新宇。我在北大附中上到高三时,毛新宇到我们班来插班。只听课,不说话;也参加体育课,跑步确实吃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8#
发表于 2015-5-16 13:34:28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15-5-16 13:20
江青反对邵华与岸青结婚?

  毛岸青全家被禁守灵
  1976年中共开国领袖毛泽东逝世,儿子毛岸青、儿媳邵华、孙子毛新宇却被禁止守灵,只能在西山家中设置毛泽东灵堂。2006年9月9日,毛岸青邵华夫妇在《人民日报》共同撰文《彩云长在有新天--写在父亲毛泽东逝世30周年之际》时罕见曝光这一悲剧。另外,《中国文化报》2010年发表邵华口述文章《毛泽东当我的第一个摄影模特》时提到,“历史颇具玩味的是,邵华和丈夫毛岸青却是作为叶剑英的亲属参加毛泽东的遗体告别仪式的,邵华说没能在主席最后的时刻见他老人家一面,是她终生的遗憾。”
  1976年9月9日,毛岸青与儿子毛新宇在西山家中为毛泽东守灵
  又是一年秋风劲,又是一年九月九。
  转眼间,父亲毛泽东离开我们30年了。回想在一起生活的岁月里,我们亲身领略了长辈的慈爱和师长般的关怀;离开您的日子,我们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无法弥补的遗憾。30年过去了,我们仍无法用泪水和语言,表达我们对您的无限热爱和无穷思念,只好借用您“彩云长在有新天”的诗句为题,来诉说和寄托我们的万般崇敬。
  高风亮节,万民敬仰。您为中国革命献出了6位亲人,开慧妈妈为了不出卖党不背叛您而第一个光荣牺牲,接着三叔毛泽覃战场就义,二叔毛泽民惨遭毒害……岸青是您三个儿子唯一的幸存者,而在岸青童年记忆中,对您的概念相当模糊,记得最多的是开慧妈妈的温馨和您远走高飞的故事,是妈妈牺牲时天昏地暗的惊恐,是到处清剿共匪通缉您的喧嚣,是与哥哥岸英弟弟岸龙流浪上海滩头遭受欺负毒打的日子,是一声声爸爸你在哪里救救我们这样撕心裂肺的呼唤!岸英哥哥在苏联军校毕业,是参加过苏联二战大反击的中尉军官,受到斯大林当面嘉奖,1946年回国后您坚决不让哥哥担任领导职务,而是去陕北农村上“劳动大学”。无独有偶,岸青1947年从苏联回国后,您明知岸青身体不好,明知黑龙江克山县流行严重的“克山病”,还常有土匪出没,却执意让岸青以“杨永寿”这个流浪时的化名和烈士子女的身份,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从10月至次年5月到黑山县参加土改试点的全过程。岸青牢记您的嘱咐,扑下身子与农民组织互助组,同吃同住同劳动,并主动利用精通俄语、熟悉算盘和会演奏多种乐器的特长,想方设法宣传政策活跃农村生活,而您却一直压着这事不让公开。
  日月如丸(注),历久弥珍。邵华父亲陈振亚在新疆遇难后,邵华姐妹三人跟随妈妈张文秋,度过了4年的铁窗生涯,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胁利诱,宁死不屈,邵华和一起被关押的20多位小朋友从此有了“小八路”的美誉。若没有您和周恩来的营救,邵华一家和100多名共产党员不可能于1946年6月回到延安,跟随革命队伍转战南北。难忘幸福时光。当年,思齐姐姐和岸英哥哥结婚后,被戏称为“拖尾巴虫”的邵华时常跑进中南海,邵华从此学会了照相,为您留下了许多珍贵镜头。正是您亲自征求亲家张文秋的意见,才成就了共和国双重亲家的佳话。难忘“文革”时,我们遭“四人帮”诬陷,被隔离到北京西郊的山脚下,除了看书学习,就是负责铲平一个又一个坟头。漫漫长夜,我们期待着像从前一样围绕您身旁聆听教诲,说古论今,品诗赏词,设法尽点孝心,享受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谁知等到的却是与您永诀的噩耗!在为您治丧期间,我们一家三口被“四人帮”排斥在外,没有资格为您老人家守灵,不能列入遗体告别的亲属名单和行列,只能在家里设下灵堂,只能和群众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与您的遗体告别。30年了,这种遗憾和内疚无法抚平,时时涌上心头,漫上眉间。
  30年了,斗转星移,岁月更替,我们夫妇俩已步入老年,纵有一次次缅怀、纵有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您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关爱之情,只有将我们为您创作的歌曲――《父亲》,深深地藏在心里:
  毛主席纪念堂自1977年9月9日开放以来,至今已接待了1.4亿多中外瞻仰者;为什么一盒普通的《红太阳》系列的歌曲磁带,创下了100万盒的销售纪录,一本美国人特里尔着的《毛泽东传》在中国发行量达到120万册;为什么各种红色旅游红色收藏热潮迭起,迅速发展为一个新兴产业并引发全球的毛泽东研究热、影视热、收藏热等文化大潮;为什么各地群众、企业自发为您修建纪念馆和经常举办图片展、资料展、歌咏比赛、诗词朗诵会、舞蹈音乐会等各种文化主题活动;为什么“毛泽东纪念馆网站”开通两年访问量超过600万人次;为什么在香港澳门回归、在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上天、在三峡大坝落成、在青藏铁路开通等大喜日子里,我们格外思念您

  毛泽东当我的第一个摄影模特
  张文秋和陈振亚结婚那年,毛泽东和这对新人打趣,将来一定要认他们的孩子做干女儿。结果,张家育有两女,毛家育有两子。只是后来做了毛泽东干女儿的刘松林和邵华姐妹俩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们会双双成为领袖的儿媳,成为备受关注的毛家人。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记者有幸采访了毛泽东的儿媳--如今已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长的邵华。
  真正见到毛主席是在四年后的延安,那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们跟爸爸妈妈一块儿排着长队去迎接毛主席,心情特激动。毛主席挨个跟每个人握手,当他和我们小孩握手的时候,我兴奋得说不出话来。我们都觉得毛主席的手比别人的温暖,热乎乎的,那是一双我们盼望了那么久的手。我觉得不过瘾,就和另外一个年龄大点也顽皮点的孩子商量,要再去和主席握一次手。于是我们飞速跑到队伍的最后,第二次排队。对我来说,领袖毛主席的伟岸形象,并不是第一次亲眼见到他时树立起来的,早在监狱里四年的铁窗生活中,这一形象就在我心目中树立起来了。
  我和姐姐刘松林,从干女儿成为毛泽东的儿媳
  邵华说自己小时候是刘松林和毛岸英的跟尾巴虫,她那时常跟着他们往毛泽东家里跑,于是就对毛泽东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那时的刘松林和邵华姐妹俩怕是没想到,她们日后会双双成为领袖的儿媳,成为备受关注的毛家人。
  我十一二岁时,就已意识到自己和毛主席相处的每一时刻都是非常珍贵的,应该通过某种形式把它永久地保留下来……机会终于来了。我发现了一台岸英哥哥从苏联带回来的老式相机。于是有事没事就缠着哥哥教我怎么操作,等我熟练掌握技术后,就拿这台相机去给毛主席拍照。我的第一个模特就是毛主席。后来,主席见我老爱摆弄着相机给他照相,就给我提了三条要求,而且要我一定做到,否则就不要再给他拍照了。他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我所拍的照片都不能拿到外头去冲洗,尽管那个时候全都是黑白胶卷;第二条是绝对不能拿出去发表;第三条是不许将照片送人。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我给毛主席拍的标准照我至今珍藏着。值得一提的是,这张照片和当年挂在天安门上的那幅毛主席标准照是同一时期拍的,惟一不同之处在于,天安门上挂的那张主席像头发是梳得很光的,中山装的领子也扣得很整齐,而我拍的那张像,则是毛主席睡完觉起来之后,头发翘着没有梳,衣领也没扣好,而且一只衣领歪搭在那儿,扣子还没扣好。后来,我曾想过修版,又怕影响原汁原味,最后打消了念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7#
发表于 2015-5-16 13:26:07 |只看该作者
zxt 发表于 2015-5-16 13:23
转 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文革中二、三事
  李敏是毛主席的女儿。1964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来到国防科委机关任 ...

这个注是你自己加的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6#
发表于 2015-5-16 13:23: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15-5-16 14:15 编辑

    转 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文革中二、三事
  李敏是毛主席的女儿。1964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来到国防科委机关任参谋工作。自此,我们一直共事了十多年,都没有离开过这个机关,其中有十年是在“文革”的岁月中度过的。李敏在“文革”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我对李敏的认识也是从“文革”前后开始的。
  “文革”之后,李敏和我谈起她从学校到国防科委机关后的这一段工作经历,使我对她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孔令华当时在北航当助教,教改办改为“文革办”时,孔令华成了“文革办”成员。后来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时,李敏说:“孔令华和我是同等待遇。不过,他被戴过高帽子,我没有戴。”
  征得父亲同意到农村劳动
  1968年3月里,李敏下放到北京郊区王四营公社劳动。到6月麦收之后,回到机关
  1969年10月25日,国防科委机关干部被“一锅端”到河南遂平县莲环湖劳动干校后,李敏的处境并不平静。林彪反党集团当时在国防科委的代理人,又把李敏和一些与李敏观点相同的干部,列入了他们所谓的“国防口‘516’”黑名单,进行重点审查。1971年“9·13”林彪自我爆炸后,李敏和机关干部才从干校回到北京。党中央派来“中央学习组”,并改组了国防科委领导班子。在揭批清查林彪集团罪行的过程中,“学习组”和国防科委党委常委,于1973年12月为李敏等一些干部正式作出了平反决定。之后,李敏被选为科委机关出席党的“十大”的代表。
  李敏对江青时时保持警惕并向父亲反映江青的问题
  1974年李敏、孔令华认真分析了江青的所作所为,给毛主席写了一封反映情况的信,但担心这信可能落到江青手里,便又要求向毛主席汇报。为此,他们还准备了一个汇报提纲,尖锐地指出了江青的问题。其中特别提到江青“以毛主席的代表、化身出现,以谁也管不了的特殊地位,到处使用特权,破坏党的原则,个人专权”。“四人帮”借口主席特别忙,不能与他们见面,将李敏、孔令华拦在中南海外,使他们无法见到主席。李敏气愤地质问:“为什么不让我见父亲,难道搞运动就要骨肉分离?我爸爸知道了也决不会赞成你们这样搞。你们这样封锁主席,为的是干见不得人的事情。”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李敏失去了慈祥的疼爱她的父亲,心中极其悲痛,并担心自己以后还可能遭受到“四人帮”的迫害。同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后,李敏从内心感到高兴和拥护,她和机关干部群众一起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庆祝粉碎“四人帮”的大游行。这是她十年“文革”中唯一的一次上街游行。同年12月28日,妈妈贺子珍得脑血栓偏瘫,李敏请假去上海服侍病重的母亲。以后,她从国防科委调到了总政。

注:李敏及其丈夫孔令华、邵华、刘松林其丈夫杨茂之在文革中的境地说明文革是复杂的,主席连自已的亲属都保护不了,更不用说一句抵一万句了,所以说打倒一切和武斗是文革最大的弊端,当时本人是可教子女,但并不仇恨文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5#
发表于 2015-5-16 13:20:53 |只看该作者
zxt 发表于 2015-5-16 13:01
1966.07.26
  〖江青主持。康生、陈伯达、王任重、刘志坚、张春桥、王力、姚文元、关峰、戚本禹、穆欣等 ...

江青反对邵华与岸青结婚?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7 23:25 , Processed in 0.020680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