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傑瑞米柯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左派谈台湾社会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26#
发表于 2022-4-6 23:10:00 |只看该作者
運動缺乏真正的民主,領袖想要防止這場抗爭變得過於激進,也避免明確提出政府下臺的政治訴求。

在臺灣,黑島青在臉書上擁有超過30萬個「贊好」,但在現實中仍是一個小組織,而且領袖們的決策都沒有經過投票或真正的討論。

這不只是我們的觀點,在過去幾周,一些占領立院決策小組成員因有不同意見,而退出了議場。這些不民主的決策方式也是其前成員所抗議的。

有人說這些分裂會分化整場占領運動,不是存在這個風險嗎?

是的,324占領行政院行動便是一個例子,當千名學生民眾嘗試占領行政院時,鎮暴警察殘暴鎮壓。占領立法院的領袖並不支持占領行政院。占領行政院是因為很多年青人開始鼓燥起來,認為立法院的領袖太過由上而下,且傾向妥協。

警察鎮壓後,當時的學生領袖應該更集中在譴責警察鎮壓,並以這例子作為警告,告訴群眾:政府為了打壓運動,可以不擇手段。

媒體試圖歪曲事實,令學生看起來是違法的「暴民」。在這場鎮壓行動之後,政府動用外圍勢力,委托與國民黨有關的黑道、流氓(飆車族)、「白色正義聯盟」等,發動反遊行和嘗試騷擾占領運動。

工人國際委員會(CWI)認為,這表示了需要工人更直接地參與抗爭,呼籲工會到來幫助組織糾察隊與自衛隊。 我們以土耳其為例,當地去年的公務員工會發動了罷工,抗議警察暴力鎮壓占領運動。

下一步將會發生什麽?長遠來說,太陽花運動會有怎樣的影響?

現在的任務是組織並汲取教訓。

占領結束後,政府一定松一口氣,然而對於群眾來說,是失去了一個機會,但並不代表情況會倒退到318前的情況。

正如列寧所說:「一盎司的經驗勝過一公噸的理論」,過去三周以來,群眾持續累積了龐大的經驗。

而現在已經有抗議繼續進行,這場運動所產生的效果對政府來說是很大的問題。

這場鬥爭帶給了許多人向體製挑戰的自信。

也許更重要的是,這場運動令社會廣泛討論全臺罷工罷課的議題。

盡管沒有發生,但現在它成為社會中討論的一部分,令討論的層次比過去更高。

這證實了我們一直所說的,學生可以在發動抗爭中扮演很好的角色,但他們永遠不能完成抗爭,尤其是當抗爭只停留在學運的層面,而這卻是占領學生領袖所希望的。

這令社會主義者更容易地解釋,工人階級是抗爭中最重要的力量,這也是為何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工人政黨,以對抗資本主義與民族主義(親中VS反中)的陣營。

臺灣:上千民眾包圍警局 不滿警察驅離‏

今天(11日)晚上六時,約百名民眾到臺北市警中正一分局外,抗議警察昨日曾承諾「柔性勤導」不退場的民眾,卻在清晨突然進行驅離,又將集會團體公投護臺灣聯盟本來已批準至19日的路權突然廢止,群眾要求分局長方仰寧出來面對群眾,道歉及下臺,還路權給人民。

民眾高舉標語「國家暴力」、「仰寧說謊」,又高喊「方仰寧出來面對!」、「警察執法,帶頭違法」、「我要報案!仰寧違法!」,情緒高漲及憤怒。在半小時內,人數已由一百人增至超過一千,青島西路和公園路已被人群占據,車輛無法通行。警察舉起警告牌,指現時集會違反遊行集會法,遭民眾痛罵,大喊「路過!路過!」、「還路權!」。

約七時許,大批警察到場,一輛警備車嘗試駛進,但被人群包圍,最後被迫倒車。一群鎮暴警察由公園路到場時,人群大喝「警察回去!」,期間雙方發生推撞,最後鎮暴警察被大批民眾包圍,被迫暫時撤退。警察曾第三次舉牌警告,表示可對集會進行驅雜。青島西路和公園路期後被封。

直至八時,分局長方仰寧曾出來回應,但引起群眾鼓噪不滿,高喊要求下臺。最後方仰寧在十時許再度回應,願意為早上的驅離誠懇道歉,口頭請辭現職,靜待上級調查,以及公投盟的集會許可將「從寬處理」。臺北市長郝龍斌公開回應說,支持方仰寧驅離的決定,不會要方仰寧下臺。民眾憤怒不止,繼續抗議,高喊「誰下令,誰負責!」、「歸還路權!方仰寧下臺!」。

方仰寧發表聲明後,有人逐漸散去,有人持續與警方對峙,更多人移往立法院。

上千民眾由警察局到立法院正門外,在中山南路馬路上集會。立法院正門外鐵門貼上了「持續占領,還政於民」、「要求國會遵循民意 立法監督 退回服貿」的標語。大批鎮暴警察在場戒備。

太陽花運動揭穿民進黨不能帶來出路

歷時三周占領立法院的行動,以及歷史性的反服貿大規模抗議,再次挑起一個問題:反對黨民主進步黨(DPP)是否能成為執政黨中國國民黨(KMT)的替代方案。馬政府的民望創下歷時新低。經過多年的幻想破滅,在三月至四月的事變裏,情況已逼近爆發。然而,民進黨並無法從中獲利,甚至在民意調查上,有支持度下降的傾向。。再清楚不過的是,數以百萬的臺灣人,尤其是年輕人,正在尋找兩大黨以外的替代方案。

雖然一些民進黨政客象征性地站在「太陽花運動」一方。但現實是,該黨的立場與大多數參加抗議的年輕人是相差甚遠的。

民進黨盡管打著民族主義的旗號,但其在獨立的議題上,並沒有如其選民想像中如此激進。盡管在民進黨的平臺上,始終包含著對於臺灣法理上獨立的一節,但由於大資本家,例如長榮集團與鴻海/富士康科技集團等,傾向與獨裁中共和中國經濟更緊密合作,民進黨在這壓力下已經軟化了。現在,許多民進黨政客都公開主張逐漸向國民黨所擁護的「九二共識」立場靠攏,其中指出,雖然只有一個中國,但是大陸和中華民國都可隨意的以不同的方式來解釋這一點。

雖然,民進黨早年會提及一些社會民主主義的傳統用語, 現在該黨就像世界各地的社會民主黨一樣,無疑是擁抱著新自由主義政策,伴隨而來的是私有化、放寬經濟管製、自由貿易區和貧富之間差距的拉大。

在陳水扁任職總統的2000年至2008年間,我們見證了其幾乎無法與國民黨分辨的經濟政策。這包括部分銀行業、電訊及公用股的私有化,以及對退休金的打擊。許多在這行業工作的工人,回憶起民進黨的執政時代,就是一個失業、經濟不確定的和政府持續貪腐的時代。選民在2008年將民進黨拉下來,不是出於對於國民黨的喜愛,而是對這些經濟政策作出懲罰。

在2014年的今天,民進黨的經濟政策比以往執政的時候更右傾。在許多問題上,黨的立場是幾乎和國民黨相同的,而且往往他們在立法院的反對姿態僅僅是在技術層面上的問題。例如,他們在立法院對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抱怨,是建基於於監督機構的技術性問題,而不是反對寬松的經濟管製將帶來的就業、工資和生活條件所構成的威脅。

同樣地,2010年當討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時,民進黨反對協議,並不是基於協議將會讓大企業降低工資,而是提出技術性的立法監督問題。就像今天的《服務貿易協議》(CSSTA)一樣,民進黨關註的是利用對ECFA的反對聲音,用來在選舉時擺姿態。今天,他們的「反對」所包括的,僅僅是要求重新審議協議這模糊的承諾,就像以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時候一樣。

事實上,民進黨立委有一次又一次表示願意與國民黨肩並肩的成為臺灣的新自由主義「開放」的盟友。在二月,他們踴躍地參加了專責立法院監督臺灣經濟管製放寬的「跨黨派財政聯盟」,由立法委員柯建銘滔滔不絕地說:「民進黨不是站在絕對對抗的立場。」

內部分裂

民進黨知道ECFA和CSSTA都一樣會對臺灣勞工的生活標準、勞動條件和薪水有負面的影響。民進黨自己的研究就顯示,因為簽訂ECFA的關系使得貧富差距加大。黨內有些人認為應該要在選舉期間利用這一點,作為馬英九和國民黨的缺點。但是民進黨也不能過於批評國家的青年就業危機、薪資和退休金下滑,因為他們自己也促進了這些情勢發展,或者沒有作出反對。

民進黨發現自己陷入危機。太陽花運動沒有提升他們的支持度,反而暴露了他們的內部分裂。盡管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院抗議現場出現並發表演說,但是在占領立法院後,他們的民調顯示從原本的32%下滑至28%。這並不讓人驚訝,這場運動的訴求迅速發展得比民進黨所提倡的要激進的多。自從占領結束,黨內就有指控,不滿該黨未能妥善回應這場運動。

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表示,太陽花學運「照亮民進黨心中過去原有的獨派角色」,更精確的說,這個運動沖撞了民進黨內部在臺獨問題上混亂矛盾的定位。黨內有人相信需要在臺獨立場上更激進,但也有前主席謝長廷呼籲臺獨不再是「選舉議題」。

民進黨將2012總統大選敗選的原因歸究為「對中國過於強硬」。民進黨大老謝長廷曾公開提倡與國民黨近似的兩岸政策。他在一月時表示:「如果民進黨想重新執政,必須盡快調整對中國的政策。」謝長廷的言論似乎直接針對黨主席蘇貞昌,指責他不夠快速的去軟化民進黨的兩岸政策。

三四月份爆炸性的事件後,蘇真昌及謝長廷宣布不競選下屆黨主席,唯一的參選者是蔡英文。她在臺獨的立場雖然模糊,但謝長廷及大批資本家階級認為仍不足夠。這些內部矛盾似乎會持續困擾著民進黨。

近來的情勢發展肯定令中共獨裁政府緊繃。真正讓他們害怕的,不是民進黨的領導人,而是如近來這次的群眾運動向民進黨領袖所施加的巨大壓力。從民進黨立委的表現可見到,他們在臺資(其利潤主要來自中國)的壓力下,願意放棄臺灣人的生計,但也因為需要群眾的選票來打敗國民黨,所以對群眾壓力相當敏感。在學生占領運動後新立法的《兩岸協議處理及監督條例》草案裏,民進黨使用「一邊一國」的說法令北京感到惱怒。但是,兩派民族主義陣營雖然在措辭包裝上有沖突,他們大體上都支持這資本主義協定的內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5#
发表于 2022-4-6 23:08:35 |只看该作者
學生受民進黨影響

學生領袖與民進黨緊密合作,因而直接簡接受到綠營領袖的影響,要確保運動限製在「安全」範圍。如果運動的政治方向激進化,會挑戰到整體藍綠兩黨製,即是挑戰到臺灣整個資本家陣營,民進黨是不欲見到的。民進黨只想收割運動作為今年11月選舉以至2016年總統選舉的選票利益。工國委(CWI)主張,任何團體(包括民進黨)都有權動員支持者參與運動,但絕不能以幕後手段不民主地操控運動,騎在運動上用作選舉資產。

學生領袖是否害怕運動過於激進,失去自己的控製而超出民進黨的範圍,因而急於解散運動?

運動民主化,決策權交回群眾

工國委(CWI)強調,任何與國民黨達成的協議,或者解散運動的決定,必須要在民主大會上決策,應當向工會與工人組織、政黨與政團,以及想參與抗爭的人打開大門,建立廣泛的代表架構。目前,學生領袖在議場外舉行的所謂「公民憲政會議草根論壇」,根本沒有實質的決策權,最重大的解散運動的決定,在論壇上完全沒有提及。

如果運動有開放予社會各階層參與,召開群眾大會討論重要決定,並投票產生代表,建立民主的架構,就可以有清晰的方向走下去,不會造成今次解散運動的不民主決定。不幸的是,主導運動的學生團體以官僚的方式由上而下操控運動,阻礙了群眾參與決策。解散運動的決策過程是不民主的黑箱作業。

拒絕妥協,我們可做什麽?

如果在未來48小時內向學生領袖施壓足夠壓力,是可以迫使他們重新考慮,改變這個錯誤的決定。為了表示拒絕妥協,反對解散運動,要求徹底拒絕服貿協議,結束國民黨的不民主統治。請到黑島青臉書上留言發聲,更重要的是到達占領現場表示抗議。

工國委(CWI)反對這次妥協,我們要求抗爭繼續下去:

拒絕妥協,繼續抗爭爭取勝利
組織全臺大罷課,向政府反擊-在國高中和大學裏組織民主罷課委員會
呼籲工人與工會發動廿四小時總罷工,以示團結聲援
廢除《服貿協議》!
打倒馬英九,國民黨政府下臺!繼續將運動升級,迫使政府辭職,召開大選!
獨立公開調查3月24日警察鎮壓,要求下命令的江宜樺下臺!
建立工人階級的政治替代,取代親資的藍綠兩營。建立新的工人政黨,以社會主義政策抵抗經濟危機和資本主義

團體反對撤出立法院

占領立法院運動的學生領袖林飛帆昨(7日)晚宣布,將在周四(10日)晚間六時撤離立法院。在宣布解散後,不少在立法院外聲援的學生及年輕人感到錯愕和失望。

「我覺得現在根本沒有達到任何訴求,什麽階段性成果阿?我也看不到!也沒有退回服貿,他們就突然宣布退場。其實運動從頭到尾都沒有民主,只是裏面指令外面,就是很黑箱阿。」

聚集在「賤民解放區」的一些示威者反對不民主的退場決定。「很生氣!為什麽都沒有問過我們的意見?我從第一天(318)就來了,直到今天,他們說退就退,我反對阿,但又可以怎樣?」

今日(8日)下午一點半,由基進側翼青年政團、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公投護臺灣聯盟等16個公民團體組成的「自由臺灣陣線」宣布成立,批評占院運動代表將在星期四(10日)撤出立法院的決定。「自由臺灣陣線」認為,馬英九和江宜樺昨日重申不可能退回服貿,令運動訴求落空,並沒有完成學生領袖所指的「階段性成果」。召集人陳子瑜表示,將會繼續留守立法院正門廣場,但不會進入議場。

基進側翼成員王奕凱昨得悉學生領袖公布撤場後,不滿場內的退場決策不透明不民主,與其他持同樣意見的民眾嘗試進入議場理論,但被糾察隊禁止進入。

王奕凱今日出席記者會時表示,不認同退場的決定,認為政府在「先立法,再審查」上沒有任何實質的承諾,所以不同意「同伴」(指林飛帆、陳為廷等)決定退出。王又舉出多例,證明運動內部欠缺民主,與工國委(CWI)一直所警告的不謀而合。他表示,不滿決策小組不透明的決策:「這是一場全民運動,而不是只有幾個代表的運動,我認為他們不夠民主。對於比較大的決議,譬如退場的決策,他們是在決策後才告訴大家的。」

「我覺得有很多聲音被埋沒,一直有很多團體在參加,但當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時,他們只是聽取意見,然後說『尊重,謝謝』。我覺得看到一個我們曾經對抗的體製,現在又再產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時,往往影響不到決策層,或得不到決策圈的回應。

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副總召劉敬文(妖西)曾經是占院的決策成員,他因為決策小組無法容納其他人建議而在330後退出,也曾警告運動因此而前景堪憂,僅剩三成勝率。他今天出席記者會時表示,將堅持留守。

學生領袖退場的決定散播了混淆,對整場鬥爭來說是一大沖擊。任何團體若果反對退場,並主張運動應該升級,都應該立即行動起來。應該盡快召開民主的群眾大會,開放予所有欲抗爭下去的團體參加。在大會裏宣布新一次的遊行日子,並討論如何將行動升級。

工國委(臺灣)認為,服貿未沒有退回,運動訴求並無達到,加上警察準備以政治檢控反擊,現在應該繼續抗爭,並推動全臺大罷課、總罷工24小時,而不是接受不淪不類的協議。

臺灣:24天的占領立法院運動結束

臺灣見證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群眾運動,由3月18日,200名學生占領了立法院,阻止臺灣與中國簽訂一項具爭議性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一些媒體評論員形容此次運動是「亞洲之春」的開始。

這場運動被倉促結束的方法引起了許多問題,包括此次運動究竟達成了什麽訴求、以及哪一種社會力量可以真正挑戰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和貿易協議。

我們采訪了負責協調工國委(臺灣)參與此次運動的成員鄧美晶。

臺灣「太陽花運動」的領袖宣布結束占領立法院行動,這代表什麽?

國民黨立法院院長王金平承諾「監督條例立法前,不協商服貿」後,立法院內的學生領袖表示他們將於4月10日星期四退場。

我們(工國委)並不認同學生領袖解散占領運動的決定,以及他們不民主的決策方式。

這場反政府運動由3月18日開始,發展成一場歷史性的運動,動員了超過五十萬臺灣群眾上街遊行,期間更一度號召罷工罷課,要求馬英九退回服貿。這引起了大學間廣泛討論,甚至一些大學某程度發動了罷課。可惜的是,如這場運動沒有被倉促解散的話,是可以爭取到更多成果的。

由於政府並未真正在服貿問題上讓步,因此抗議行動必定會繼續下去。但由於立法院的占領被視為運動的核心,要重新凝聚動力將更加困難。對於接下來的行動,很多人充斥著疑惑。

是否代表運動戰勝了政府?

不是,並不能視為勝利。政府作出的讓步是極小的,而且相當含糊。

我們在過去三周,見證了的群眾運動,可謂驚天動地,330有五十萬人參與遊行,寫下了歷史紀錄。

全臺灣的大學共有84個系所或社團表示支持罷課,盡管並未協調,實際上也不是集體性的罷課,而是傾向於自主行動。盡管如此,群眾的意識依然前進了一大步。而罷工罷課作為一種抗爭的策略,正被社會廣泛討論。

最重要的是,有工會開始討論要不要發動罷工。盡管許多工會受到國民黨控製,並表示支持服貿,但仍然有萬泰銀行工會於上周投票通過罷工決議。可是,由於現在立院已經宣布退場,罷工是否實行成為未知之數。很可惜的,確實是浪費了一個大好機會。

這場群眾運動本來可以贏得真正的勝利,能夠迫使政府廢除服貿、甚至迫使政府高官下臺,包括總統馬英九在內-他的支持度只有9%,是臺灣民選以來民望最低的總統。由此可判斷,學生領袖的決定放過了馬英九政府,錯過了寶貴的機會。

現時必須做的,是重新凝聚動力、組織起來,並汲取教訓。

可否解釋一下占領行動結束的細節?

退場的決定是基於王金平所作出的承諾,王金平是執政國民黨的其中一位領導人物,在黨內與馬英九陣營進行權力鬥爭。也許馬英九私下也同意王金平提出的協議,以結束占領運動,但馬從未親自作出任何承諾,為了保住面子,他一直堅持的服貿也被保留。

即使王金平提出「先立法再審查」的條件非常有限,但也可能會被執政黨中其他派別所推翻。我們不同意學生領袖接受這些空洞的條件,然後宣布退場。

我們認為,學生領袖過於依賴民進黨,民進黨支持這次運動,但與大多數人的立場不同,他們並不主張廢除服貿。

一個主要的退場理由是「學生要回校準備考試和讀書」,而不能永遠占領立法院。你可以這樣說,但在退場前應該宣布新的集體行動、新戰略,並且民主地辯論如何持續對政府施加壓力。

我們(工國委)從不認為占領是唯一手段,事實上我們曾經警告,占領行動是有局限性的。

占領是全世界常見的抗爭手段,是一場抗爭必須的,它可以成為群眾運動的召集點,就如今次臺灣的運動。但只靠占領的話,是永遠不夠的。它必須作為下一個階段的踏腳石,例如將行動升級至罷工罷課。但今次學生領袖並未提出任何具體建議,他們說「轉守為攻,出關播種」,將這場抗爭「帶回到全體人民手上」,並以「另一種形式」持續下去。但究竟是什麽呢?現階段這些都只是空談。

因此這惹來很多批評的聲音。16個團體組成了聯盟,在本周召開了記者會。

一些原本在立法院內占領的人表示退出決策小組,因為不認同學生領袖不民主的決策方式,尤其是關於退場這樣重大的決定,他們認為應該與所有的民眾公開討論。其他的團體雖然不同意未爭取到實質訴求便退場,但表示尊重學生領袖退場的決定。很遺憾地,反退場的團體也無信心提出其他替代的方法。

那麽工國委有什麽替代的方案?

我們主張全臺灣的大學和國高中罷課,並以此發展為二十四小時的總罷工。

如果學生領袖沒有決定退出占領,再發起罷課罷工,之後才退出占領立院的話,那麽結束占領立法院本身就不是一個決定性的問題。

但是未表明「下一步的行動」就結束抗爭,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造成很多混亂,並且讓政府拿到主導權。

在學生領袖宣布退場的同時,媒體正在大力抹黑示威者,警察正起訴參與曾占領行政院的學生和民眾。

我們認為,政府正深陷危機中,他們命懸一線,只需推它一把便會下臺。占領行動需要升級,我們認為,罷課罷工是關鍵的。在這種狀況下:「不進則退」,這就是要汲取的教訓。

如果能迫使馬總統及國民黨中止服貿,將嚴重打擊他們的權威。這是絕對可能發生的,因為政府和統治階級非常擔心這場運動的規模及政治影響。雖然許多團體不滿退場的決定,卻也的確沒有堅定的主張。

現在不清楚立法院長王金平的承諾會否兌現,而且國民黨在立法院占大多數席次,故盡管民進黨提出一些修正案,服貿仍然可以通過。

我們認為,修正案是次要的:他們並沒有改變服貿協議新自由主義和與勞工對立的本質。

有那些團體參與此次占領行動呢?

主要的學生組織是黑色島國青年陣線。他們受「泛綠」的民族主義陣營影響,他們所支持的臺灣獨立,越來越受到年輕人歡迎。

在這議題上,工人國際委員會支持臺灣的自決權。我們拒絕中共獨裁政府所宣傳的「大中華主義」,但我們同時也反對種族主義-現時掀起的反大陸人浪潮。

若果沒有團結的工人抗爭,是不可能擊敗資本家的貿易協定,民族主義由資本家所煽動,因為此種族主義情緒幫助資本家去分化工人階級。

學生之間,包括立院內的「黑島青」學生也發生不同的分裂。主導運動的領袖以非常不民主的方式運作,是一種由上至下的官僚的方式,而這也是他們結束這場運動的方法。

在示威遊行期間,學生糾察隊曾經沒收其他團體批評學生領導的傳單。

進入議場的人需要被嚴格挑選,他們指這是要避免政府派出的間諜混入。但其實可以有其他方法。

臺灣的占領運動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所看到的並不是那麽不同。即使他們表示反對領袖及抗拒政黨,在這些自發性的抗爭中,這些領導運動的小型團體可以急速走向官僚化,尤其是如果這些組織產階級為基礎。

在臺灣,並沒有任何工人階級政黨,以民主架構和辯論作為傳統。

兩年前,在香港反對國民教育的占領政府總部運動時,亦曾經發生類似情況。

自發的學生團體主要透過社交媒體冒起,在媒體吹棒下意外地成為這場運動的發言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4#
发表于 2022-4-6 23:07:09 |只看该作者
反服貿 五十萬人上街 要求馬英九下臺

今天,臺灣群眾震怒了。在立法院及總統府外,50萬人湧上街頭,參加占領立法院運動號召的凱道遊行。遊行在下午一時開始,從立法院走到總統府外的凱達格蘭大道。主辦方本來預計會有10萬人參加,但早在中午十二點,人數已經超過10萬人。至下午約兩點,已有超過20萬人上街,遊行人士擠滿總統府外凱道以至其他道路!立法院外的青島東路和中山北路位置,由於人數太多,人潮一直被迫停頓,不能再進入,要從另一邊的善導寺站繞道進入。最後,大會宣布,今天人數超過50萬,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遊行!

全民上街 怒吼「馬英九!下臺!」 

在行政院血腥鎮壓,令群眾勾起國民黨40年獨裁統治的回憶,因此馬英九與江宜樺深受民眾痛恨。群眾的意識已經激進化起來,街上響遍了「馬英九!下臺!」的聲音,馬政府長年以來執政無能,群眾的憤怒在這場反服貿運動爆發。

不論是大學、高中生、退休人士、普通工人、帶同小孩的媽媽,都一同走到街上,高叫「退回服貿!」、「反黑箱!捍衛民主」等。國民黨為了財團利益粗暴通過服貿,「捍衛民主」當然是運動中的一部分,但社會主義者通過宣傳和鼓動,為這情緒賦予更清晰而準備的內容。

《服貿協議》故然是運動的爆發點,但激發數十萬人上街的,不只是服貿與黑箱作業本身,而對於國民黨政權積累多年的怨憤。一位高一女學生廖同學說「馬英九已經失去他的正當性」。

自由貿易禍害工人

遊行中,有一位曾在工會當秘書的謝小姐,舉著「反自由貿易」自製牌子的女孩謝小姐,表示反對服貿和國民黨,「但我覺得民進黨更可惡,因為他們裝作自己站在草根的一方。比如說,蔡英文她自己是支持簽署FTA的,她公開支持新自由主義,因為她偶像就是柴契爾!」因此,她對於現在臺灣只有親資的藍綠兩黨很不滿。「我當然是反黑箱,這也是很多人出來的原因。可是,我也反對自由貿易,我不認同將這場運動變成是純粹的學運,因為服貿最影響的其實是工人。」

當然,由於不少臺灣保守工會領袖都與資方站在一線,斷然拒絕罷工,甚至表態支持服貿。反服貿運動裏,有不少普通工人以個人身分參加,但未以有組織的方式介入抗爭。目前,參與工會只屬少數,但隨著這場運動激進化,加上學生罷課會為工會施加壓力,謝小姐的聲音將會迅速廣傳。

「反中」情緒高漲

《服貿協議》掀起了「反中」情緒。不少遊行人士恐懼北京政府操控臺灣經濟,也害怕的民主權利會被剝奪。但同時,「害怕中國人來開店」、「害怕中國勞工進入臺灣」等排外論調充斥於運動中。親資的臺獨勢力,例如臺灣團結聯盟,都在遊行中煽動反大陸人的情緒,藉以收割利益。

在欠缺強有力的工人組織以階級路線介入運動的情況下,這似不可避免。社會主義者必須強調,大陸與臺灣工人都是《服貿協議》下的受害者,只有聯合鬥爭才是出路。

下一步的行動

隨著運動日子越久,群眾情緒正在激進化,並超越了民進黨領袖甚至是學生領袖。「馬英九下臺」是遊行民眾喊得最多的訴求,超越了學生領袖的訴求,當務之急是建立民主架構與定期大會,令年輕人與工人討論前進的路向,才能避免運動走下波,甚至未能實現訴求。

工國委(臺灣)會繼續奮鬥,嘗試在不同院校宣傳成立民主罷課委員會,推動學生罷課行動,並爭取底層工人向工會施壓,要求工會領袖行動起來。全臺學生及工會組織並建立24小時的罷課罷工,將可以向馬政府施加巨大壓力,並展示工人階級作為社會變革的關鍵力量。

占院運動進入關鍵階段 - 運動需要內部民主,蔓延至學生以外的社會階層

反服貿占領立法院運動踏入第三個星期,這場運動撼動了臺灣和中國的統治菁英,當地的統治者都恐懼這將變成群眾反抗的示範。這場運動明顯不單單關於服貿協議,而是反映對經濟不公義、馬英九政府不民主的深深忿怒。馬英九政府在血腥鎮壓占領行政院後,又動用媒體抹黑運動,更以黑幫勢力威脅抗議者。可惜政府徒勞無功,330的凱道大遊行,超過五十萬民眾上街!

最新消息,萬泰銀行工會投票大比數通過罷工,並將會確定罷工日期,很可能在本月中下旬發生。單是這一消息就會鼓動起群眾聲勢。正如工國委(CWI)從鬥爭開始時就指出,工人罷工將會是反服貿運動的轉捩點,因為工人的經濟權力可以在實際利益上打擊政府與商家。

可惜,如果示威學生的發言人有強調以上這點,罷工罷課的聲勢會更大,尤其在3月24日占領行政院被鎮壓後,罷工罷課曾獲得巨大回響。可惜,由於學生領袖對自己的力量太有信心,對工人階級力量的信心太少,令這機會錯失了。當然,即使要組織全臺的罷工罷課運動,仍要跨過不少障礙(工會與校方官僚的打壓),但只要有清晰明確的方法,組織全臺24小時總罷工是絕對有可能的。

運動領袖會與政府達成協議嗎?

3月30日(星期日),五十萬人上街到凱道抗議,我們見證了臺灣群眾抗爭的歷史。但是, 在這波瀾壯闊的遊行後,學生領袖未能提出運動如何升級,向馬英九增加壓力,而且沒有譴責3月24日警察鎮壓行政院的暴力。相反,學生領袖的立場變得與民進黨政客愈來愈接近,並淡化對罷工罷課的號召。此外,由於學生領袖依賴學界菁英由上而下發動罷課,並強調個人式的「自主罷課」,而沒有在學生群眾間組織起來。罷課運動目前仍然相當零散。

群眾對流血的憤怒沒有被組織起來,強化運動。此外,學生領袖一直沒有與民進黨割裂,在民進黨的壓力下,其論調與綠營政客愈來愈一致,只要求對服貿「先立法,後審議」,這等同讓服貿小修小補後再「民主」地通過。我們不能排除學生領袖可以一退再退,與國民黨達成協議,輕則贏了半步退讓就結束運動,重則完全妥協、無功而返的可能。

但是,萬泰罷工,加上學生領袖愈來愈受到激進派的壓力,可以迫使學生領袖再走遠一點。甚至如果萬泰罷工引發連鎖效應,工人階級在運動的角色將會大大提高,取代目前軟弱的領導。

不要「黑箱」領導層 運動需要民主化

黑島青等學生團體沖進立法院,啟動了占領運動。這些團體都是規模細小的典型社運組織,他們可以在抗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並有權在運動中具占一席位。但這些小團體並未有準備進行大規模的群眾運動,更莫說自封為唯一領導。現在,有需要向工會與工人組織、學生組織、政黨與政團,以及想參與抗爭的人打開大門,建立廣泛的代表架構。

在數以十萬人的鬥爭裏,有必要舉行群眾民主大會討論鬥爭的策略,以及其主要訴求。所有與政府的談判,都需要有大會選舉產生的代表參與。因此,工國委(CWI)一直強調在每間學校、工作場所成立民主的罷課/罷工委員會,並定期在占領現場舉行大會。

學生領袖受到國民黨的壓力下,加上與民進黨合作,愈來愈淡化運動的訴求。在沒有民主決策下,他們有可能與政府達成協議,淪為運動的剎車掣。工國委(CWI)強調,任何與國民黨達成的協議,或者解散運動的決定,必須要在民主大會上決策。

運動要延續下去,必需要開放予社會各階層參與,召開群眾大會討論重要決定,並投票產生代表,建立民主的架構,確保可以有清晰的方向走下去。不幸的是,正如愈來愈多年輕參與者所批評,主導的學生團體以官僚的方式由上而下操控運動。這只限製參與者的行動自由,只會阻礙群眾自我組織的發展。組織工作控製在一小撮的學生手裏,很可能會令他們疲倦而無法繼續下去,縮窄了抗爭的規模。

甚至有聲音指,學生糾察隊禁止批評者在立法院現場派發傳單和發言。這在華隆罷工裏就曾經發生過,學生自恃為社會菁英,代替了工人決定罷工的策略,甚至以不民主的方式禁製不同意見的討論。

運動的民主架構不是奢侈品,而是致勝的基本條件之一。過去一個多星期裏,工國委(CWI)的刊物銷售與成員招募已經取得佳績,我們將會用參與這次運動所得的資源,宣傳將運動民主化為的當前任務,並積極連系任何對目前學生領袖持批評態度,並願意為此奮鬥的組織。我們亦需要集結學生支持者,在學校內進行街站宣傳,召開大會,全力宣傳全臺罷課。

反對學生領袖解散占院運動

學生領袖宣布將於星期四解散占領立院運動,接受王金平的立法監督條例的條件。可是國民黨占立法院大多數,在監督條例下,只是讓政客在立院行禮如儀地對服貿半推半擋,服貿經過民進黨的小修小補之後仍然可以通過,全無實質效果。

工國委(CWI)與社會主義者並非拒絕一切妥協。在運動裏有時並不可能贏盡所有訴求。但是,學生領袖接受了王金平提出的條件,實際上幾乎什麽也爭取不到。對一場歷史性的群眾鬥爭來說,這是慘淡收場。解散占領行動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警察無後顧之憂,發動政治檢控

占領運動冒然解散,政府看到群眾手上再無籌碼,就會準備政治檢控報復。警察已經準備政治檢控或逮捕超過90名占領行政院的示威者。在未確保政治檢控被撒銷前,達成協議並解散運動是不負責任、令人遺憾的。要受到懲罰的應該是江宜樺等國民黨政客,而不是非暴力的示威者。

學生要回校考試?

有學生及教授表示,學生要回校考試,因此要解散運動,這是只望見幾棵小樹而看不到森林的狹隘目光。即使學生有學業壓力,需要回校考試,但在占領現場還有社會其他階層的參與者的,應該吸納他們繼續占領立法院。正如工國委(CWI)一直強調,單靠學生並不可能贏得鬥爭,需要擴大戰線至年輕工人、中學生乃至最重要的工人階級。若果組織工作控製在一小撮的學生手裏,他們會因為身體疲倦或學業壓力而無法延續下去。

群眾不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

可惜,學生領袖啟動了運動後,並沒有預視到這場鬥爭會持續之久,規模之大。群眾運動並不是自來水的開關掣,可以隨時開關。運動在解散後,要再重新動員起來就會倍加困難,尤其是今次是以妥協收場,令不少欲抗爭下去的參與群眾信心受到打擊。政府準備新一輪打壓措施,並加強政府大樓的保安,以防占領行動再次發生。行政院會變得紫禁城般防衛森嚴。

當然,我們並非指這場鬥爭已被打敗,但打倒國民黨的歷史性機會的確被浪費了。國民黨的政治打壓與親商攻策,不免會激起新一輪的群眾憤怒與反抗。這場鬥爭未來可以重現,但只有在今次汲取重要的教訓,才能確保未來真正的勝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3#
发表于 2022-4-6 22:42:34 |只看该作者
臺灣:群眾占領立院運動 撼動馬政府

上星期,數以萬計的示威者擠滿臺北立法院周圍的街道。《華爾街日報》稱之為「臺灣史上最大型的學生抗議」。馬英九總統上臺六年後,經歷了一連串的危機與高層之間的分裂,還有民意調查的支持度跌至9%,現在可謂四面楚歌,為自己的政治生涯掙紮求存。

馬英九與國民黨政府倉促通過與不得人心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激起了群眾反抗。這協議去年6月由中臺兩地政府簽署,將會令兩地經濟的服務業失去規範,獨利財團,犧牲工作職位、工資和工人權利。

政治有句名言∶「a week in politics is a long time(政治,一星期已太久)」。尤其在政府無法抑製運動,並在星期日晚間至星期一淩晨(3月23-24日)命令警察殘暴鎮壓後,令示威演變成整體反政府的鬥爭,服貿本身反而變成次要問題。這情形呼應著去年土耳其、巴西和烏克蘭的鬥爭。一名部落客形容鬥爭「從反對不公義的服貿升級至捍衛臺灣民主的戰爭!」

反對新自由主義服貿

國民黨的議席數目遠遠大於其真正社會代表性,政府仗著議院的大多數,決定迅速批準《服貿協議》,令國民黨被視為走回獨裁的傳統。由於政府愈來愈與獨裁的中共關系緊密,社會廣泛存在一種恐懼,不僅由於經濟狀況,也由於新聞自由與民主權利被蠶食。

3月18日(星期二),當300名學生首次占領立法院大廳後,深受廣泛聲援。數以萬計民眾湧上臺北街頭,全國各地都有聲援行動。占領者將自己困鎖在大廳,抵擋警察初次驅散行動。

工人國際委員會(CWI)在臺灣小規模的力量,每日在立法院外積極參與抗爭,而我們一直都從階級角度,而非經濟民族主義的角度,反對馬英九的兩岸緩和議程,以及與北京關系愈趨緊密。政府的政策由中臺乃至全球的資本家所驅動,將經濟發展進一步傾斜富人而犧牲群眾。

《服貿協議》也不例外,如果實施的話,將會加快外包與臨時合約數量的上升,取代了真正的工作崗位。根據官方數字顯示,臺灣兼職、臨時與派遣工在2013年合共有539,000人,是十前年的7倍。實際工資比15年前更低。臺灣在這段時期曾執政的主流兩大政治陣營都受到責備,無論是以國民黨為首的泛藍(親中),還是其對手以民進黨為首的泛綠(反中)。

雖然藍綠兩營就兩岸關系在口頭上爭論不休,但實際上兩營都支持親資的經濟政策。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臺灣資本家利潤的重要來源,因此親資的邏輯就等同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關系。《服貿協議》也是如此,民進黨並不完全反對,只想稍為修改。實際上,民進黨支持服貿的「輕量版」,這事實也為在立法院抗議的青年所知。很多人對民進黨領袖的矯柔造作感到憤怒,他們既想染綠運動,將之變為自己的選舉造勢,同時又不完全拒絕服貿。

國家暴力

3月23日(星期日),當年輕示威者闖入行政院,擴散占領行動時,政治危機迅速地升級。這行動是由學生之間的分裂發生,因為較激進的年輕人愈來愈不滿領導抗爭的主流學生團體,後者被視為采取調和路線,並用民進黨政客充當與政府交涉的中間人。

警察大規模動員驅趕示威者,造成158人受傷,超過60人被捕。這鎮壓並不是占領行政院後作出的反應,而是預先計劃好的 - 警察與政府計算過示威者人數會在星期日晚上減少,而進行鎮壓。總統馬英九同日較早時在電視上聲明,頑固地保護《服貿協議》,並警告學生結束「不合法」的占領行動,而要「尊重法治」,已經釋出了鎮壓的暗示。在講話後的數小時內,總統的突擊隊(據報導,有3,000名鎮暴警察)讓我們上了一課,學習到了資本家政客所謂的「法治」是什麽意思。

在警察鎮壓當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Marie Harf盛贊「臺灣充滿活力的民主」。對在家收看新聞的年輕人與很多普通人民來說,鎮壓的暴力畫面就如閃回鏡頭,回望昔日殘酷的國民黨獨裁政權,並突顯了資本主義製度下真正決策權永遠由一小撮菁英壟斷,民主權利是如何脆弱。很多人將警察鎮壓與1989年北京屠殺相比較。當然,更準確的比較是鄧小平在1989年4月26日企圖鎮壓失敗,引起激烈反彈。

星期一警察的強致驅離維持了五小時,並以水車噴射胡椒水清場結束。社交媒體上有很多案例,是警察以抗議者的頭與頸為襲擊目標,包括對年輕女性。全程鎮暴警察總共有七次猛烈襲擊多數在靜坐的人群。有一位工國委(CWI)的女性支持者目擊行政院現場的情況,她在淩晨三時被拖出來。她告訴我們:「警察的策略是拖抗議者到盾牌後面,然後七至八個警察圍毆一人。而且有些警察在笑。」

人群中一位醫生懇求為警方人墻後的傷者做檢查,但被拖走。工國委(CWI)一位成員形容鎮暴水車在星期一淩晨4時半駛進去:「在場的群眾沒有挑釁警方,但水車就進來了。群眾以手勾手組成人墻阻擋水車。這讓在場群眾面對警方的情緒轉變成敵意,但幸運的是沒有因此而造成暴動。」

自衛與非暴力

這與2013年爆發的土耳其與巴西示威運動有很多相似地方,警察有意恐嚇並粉碎示威的決心而進行襲擊,但激起反彈,增加對馬英九的壓力。引述馬克思所說的「反革命的鞭策」,進一步激化形勢,將運動向前推進。同時,鎮壓與「反革命」的威脅仍然切實存在。鎮暴警察似乎收隊了一陣子,但與執政黨有聯系的黑幫分子在深夜出現,企圖製造混亂恐嚇。以民主委員會組織自衛團隊,以巡查並保護抗議陣地,現在非常重要。這任務應該連系至呼籲工會在抗議中扮演全面的角色。

不僅在臺灣,在當今所有的示威運動裏,就「非暴力」問題的辯論都有出現。甘地主義的「和平理性非暴力」理論廣泛流傳在學生領袖中。可惜,不太多人了解到,印度反英殖統治的鬥爭是革命性的鬥爭,而國際因素(例如在中國的革命鬥爭)扮演著關鍵角色,削弱英國實力。此外,也有一種趨勢,將戰鬥性的方法或挑戰法律的方法,與支持暴力或「挑動鎮壓」的行動混淆起來。這議題需要在運動中民主討論。社會主義者支持組織良好而有紀律的群眾鬥爭,反對故意破壞公物的行動,也反對那些讓政府占便宜的愚蠢行為。要達到這水平的組織力,需要有民主架構及清晰綱領,將運動推前邁進。這非常取決於工人階級能否成為鬥爭的領導力量,並推出他們自己的獨立政治代表。

罷課的號召蔓延

正在本文撰稿之時,全臺約有50間大學表示支持罷課與杯葛課堂。工國委(CWI)在目前運動的要點是提出需要全臺大罷課作為第一步,並轉向工廠及工作場所,推進工會罷工行動。現在,僅是師生正在推動罷課,連工人階級都開始有回響。因為下令警察鎮壓而被人民痛恨的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在傳出罷工號召的消息後立即回應,罷工會「幹擾經濟活動社會安定」,從這一評論可見,政府很恐懼罷工的形勢發展。

工國委(CWI)支持者強調罷課需要通過民主委員會與學生由下而上組織,而非因校方或學系菁英由上發動。罷課運動應該是集體的,以群眾大會解釋並積極爭取支持,而非一些學界團體提出的「自主」個人手法。

但是,正如江宜樺的話所示,工人階級才有真正的力量可以打倒政府。即使工會官僚的保守主義,加上工會存在一些弱點,工人始終是鬥爭取勝的關鍵。很多工會官僚公開拒絕號召罷工,親國民黨工會領袖甚至公開支持服貿。規模小的勞動黨(史達林派為基礎的政團)控製一些工會,並在正在抗議的學生支持下,於2012年領導過華隆紡織廠的罷工,但在今次的議題默不作聲。即使有這些障礙,強大的罷課運動如果有意識地轉向工人階級,爭取其支持,可以贏得對工人罷工的有力支持。

小地震波及中國

這場鬥爭代表著臺灣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有一點被刻意淡化的,就是這危機給予中共獨裁一個重大挑戰。對北京來說,風險超越了服貿,甚至超越了對臺戰略。對臺戰略包括了捧起現今嚴重毀壞的國民黨政權,並利用經濟協議拉攏臺灣資本家階級過來北京的政治軌道。表面上,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似圓滿成功,最近是於2月,兩地政府自內戰結束60年以來在南京首次會談。但另一方面,這過程令公眾深深覺醒到「中國化」的不僅是臺灣經濟,也是其政治體製,因為政客、大企業和媒體都爭相討好北京。

雖然無可能預見目前示威運動將帶來的所有結果,我們似乎會見到臺灣政治氣候的轉移,大大推高反中國、親獨立的情緒,並嚴重削弱對馬英九與國民黨的親中戰略的支持。

香港浸會大學的高敬文教授評論道:「北京害怕的是,與掌管臺灣的國民黨迄今仍然非常成功的對話,已經達到極限。」

對於群眾反抗在本國發展起來,中共獨裁一直相當敏感,中國害怕臺灣抗議的程度,就如普京與俄國害怕烏克蘭的抗議。在美國在2011年展開「重返亞洲」的軍事政策,以抑製中國在亞洲愈來愈強大的政經影響力之後,便尤其如此。最近廿年來,北京與華府在對臺問題上采取大致上合作的路線,兩國勢力都支持國民黨,並抑製獨立情緒。但是,這「三角關系」可能不會再持續得多久,美帝國主義愈來愈有決心抗衡北京,收復失地。

同時,臺灣的群眾鬥爭揭露了很多中國自由派與「民主派」的保守面目。他們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抱怨:「這不是我們要的民主」,並將抗議的「混亂」與中國文革作比較。

臺灣的事變代表著中共獨裁的政治地雷區,當中包括了國民黨於2016年總統選舉中有可能被民進黨打敗。臺灣資本家作為馬英九親中議程的主推者,民進黨在臺資壓力下,黨內展開分裂。尤其在2012年敗選,而民進黨自己的分析歸究於太強硬反中後,黨領導層中冒起了一派要淡化該黨「老舊」(即親獨)的修辭。即使如此,北京依然擔心未來民進黨可能重新執政,並非因為害怕民進黨的領導人,而是該黨會受到的群眾壓力 - 就像我們現在在運動中所看到的。

中共政權對臺方針主要是以「穩定」為中心,以防臺灣變得公開反對北京。臺海危機的對立深化,有風險會惡化中國大陸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沖突。從三月份在昆明發生的恐布大屠殺可見,現在少數民族地區(例如新疆和西藏)的動蕩是是三十年來最嚴重的。北京害怕對臺獨的支持愈來愈大(這情況已在年輕一代中見到),會鼓勵了被壓迫少數民族爭取獨立或更大的自治權。

另一個關聯是,我們已看到了臺灣的示威如何威脅到中共政權在港的統治,此時香港在民主選舉製度上彌漫著與中共攤牌的情緒。臺灣的運動在香港獲得了大量同情,並對「占領中環」的資產階級領袖增加壓力。這群領袖一直設法取消運動,並尋求與北京妥協。這星期,臺灣警察的鎮壓被視為香港未來鬥爭的一面鏡子,令人想起建製派曾聲言威脅,假如「占中」開始實行,可以出動解放軍對付示威者。

作為全球抗議和占領行動鬥爭的一部份,這兩場鬥爭,以及中國群眾潛在變化都有著重要的經驗。工人國際委員會各國支部積極參與這些鬥爭,並通過從中總結這些群眾運動的經驗發揮了獨特的作用,透過馬克思主義分析的幫助,厘清和分享對未來行動的重要結論。

在運動中的工國委

自抗議行動開始,工國委在臺灣的成員以及在香港的支持者一直非常活躍。我們主張以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取代服貿等新自由主義貿易協定,主張民主公營化大企業和銀行,以打破臺灣富豪對經濟和政府政策的控製,包括兩岸政策。我們認為,唯有工人階級團結鬥爭,才能打倒資本家及其政府。這意味著要團結在臺灣受超額剝削的移民工,並爭取國際上工人的支持,包括中國大陸的工人,他們當中有700萬人受雇於臺資工廠中。

工國委(CWI)的社會主義訊息,在現階段運動中,雖然顯然只能算是少數派,但已經獲得了良好的反應。在短短四天裏,工國委(CWI)的臺灣雜誌《社會主義者》已售出超過400本,許多新臉孔都主動來我們攤位協助。其中一位活躍分子相當欣賞我們的雜誌及對鬥爭的分析,於是一口氣買下了50本,在她所屬的組織內分發。

近年,民族問題,以及與中國大陸關系的棘議題曾經退居二線,大多數臺灣人寧可「不去想這件事」。但是,最近的運動不免會將這問題重新聚於光燈下。這場示威運動、工人階級和左翼力量,都必須為此做好準備,提供一個指向群眾團結鬥爭的方案。工國委(臺灣)支持自決權,即如果臺灣人民以民主的方式選擇獨立的話,我們將予以支持。但只有作為國際社主義鬥爭、反對資本主義及帝國主義的一部分,這權利才能實現。我們以社會主義的反資路線對待民族問題,即完全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在亞洲的軍事外交遊戲,也反對其他列強(包括中國、日本乃至臺灣資本主義國家)的軍事野心。國際上與橫跨亞洲的工人階級,圍繞著社會主義的綱領動員起來,是有能力打倒資本主義及其戰爭機器的唯一力量。

工國委(臺灣)的成員及其支持者參與這場大規模鬥爭的主要焦點,是在於提出方案,將運動升級以打敗政府,包括關於綱領的重要問題,盡可能吸引最廣泛的人民加入鬥爭,並展示如何可以保證勝利。這包括以下要求:

組織全臺大罷課,向政府反擊-在國高中和大學裏組織民主罷課委員會。
呼籲工人與工會發動廿四小時總罷工,以示團結聲援
廢除《服貿協議》!
打倒馬英九,國民黨政府下臺!繼續將運動升級,迫使政府辭職,召開大選!
獨立公開調查3月24日警察鎮壓,嚴懲落命令的警察!
建立工人階級的政治替代,取代親資的藍綠兩營。建立新的工人政黨,以社會主義政策抵抗經濟危機和資本主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2#
发表于 2022-4-6 22:38: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傑瑞米柯賓 于 2022-4-6 22:42 编辑

藍綠兩黨皆不可信 需要工人階級獨立力量

群眾運動應該開放予所有想鬥爭的人參加,任何團體或者學生皆不能壟斷運動。學生啟動了運動,為群眾鬥爭作出示範,故然值得故舞,但單靠學生並不能勝利。 但是,民進黨長年以來「抹綠」大大小小的運動,將之轉化為撈選票的機會,因而激起輿論反彈,絕對是可以理解的。事實上,民進黨一直含糊其辭,只是要求逐條審議《服貿協議》,而不堅持廢除整個協議,更支持與美國簽訂《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議》(TPP)。民進黨一直與財團利益千絲萬褸。支持占領立法院的青年與工人階級,絕不能相信任何資本家的政黨,不論藍綠兩營。我們需要獨立工人階級的政治出路,取代國民黨、民進黨的金權政治壟斷。此工人的政治力量,必須以推翻資本主義製度為目標,以真正民主的社會主義製度取而代之。

臺灣反服貿:警察殘暴鎮壓 占領者呼籲全臺罷工罷課

臺灣反服貿占領立法院的行動,由上周三(19日)開始,昨日進入第六天,有突破性發展。馬英九昨日(23日)態度強硬,表明不會退回《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又指學生發起占領行動屬於違法,呼籲學生撤離。部分在立法院外聲援的學生,昨晚轉移占領行政院,大批民眾紛紛到行政院外,爬過圍欄沖進院內,並堵住不同出口的通道。行政院內外都被包圍,警察不斷調動全臺警員到臺北增援,晚上警察暴力清場,造成最少64人受傷。工國委(CWI)成員鄧美晶身在臺北報導事件。

民眾手無寸鐵靜坐 警察暴力清場

晚上九時許,大批民眾不斷湧到行政院,跨過圍欄爬進院內外。當時已有救護車到場,有傷者被擡出。院外不斷有大量警車到場,當局在淩晨後開始暴力鎮壓,利用水炮、盾牌和警棍毆打在場和平靜坐的學生和民眾,警察的暴力造成嚴重沖突,學生和示威者被打至頭破血流,造成最少64人受傷,37人被捕。

至淩晨三時,在行政院各側門外圍仍有數百民眾聚集,知道警察進行暴力清場的消息後,民眾情緒激動,一名夜市老板Sean熱淚盈眶,表示:「很想哭,很難過,我說不下去了」。大學畢業生Ann從晚上九點多進入行政院內,在深夜被警察擡出。她對本人說:「我不能相信我看到的事。警察都是先選人,然後拖出去打的,他們會先拉一個示威者到盾牌裏面,然後七八個警察一同毆打一個人。我看到我的一個高中朋友被毆打,然後其他的警察在笑!在場的醫生想要治療傷者,但警察連醫生也一起打了!」期後,水炮車到場,警察用高壓水炮鎮暴力清場。至24日清晨5時半,警方將3千多名院內群眾驅離。

占領者呼籲全臺罷工罷課

馬英九無視民眾訴求,又出動警察武力打壓占領運動,部分占領立法院的學生呼籲全臺發動罷工罷課。至今已有超過十間學校,包括臺灣大學社會學所已宣布停課一周;中山大學、成功大學等18校學生會昨晚已先串聯決議,發起全臺大學生自主罷課。

譴責暴力鎮壓!廢除服貿!

反服貿占領立法院的運動在星期天(23日)蔓延至行政院,行政院長江宜樺下令警方鎮壓,民眾形容,警察清場的殘暴程度是「解嚴以來最暴力的一次」。馬英九政府對退回服貿的訴求聽而不聞,態度強硬,加上這場鎮壓後,必定激起新一輪抗爭。占領學生已經提出,呼籲全臺罷工罷課。

民眾和平靜坐 五千警察暴力清場

三千多民眾在23日晚上占領行政院,江宜樺下鎮壓命令後,當局在全臺灣調動大批警察到臺北行政院,淩晨後開始暴力鎮壓,利用盾牌和警棍毆打在場和平靜坐的占領者,並用高壓水柱暴力清場,導致多人頭破血流,最少158人受傷,61人被捕。

在行政院目擊鎮壓過程的學生描述,因為民眾一直對普通警察進行遊說,當局深怕警察會動搖,不敢暴力清場,後期出動了特殊的鎮暴警察。在最後一場驅逐中,首先將所有記者趕離場,令無人可以紀錄鎮壓的最後階段。

目擊者表示,警察先選人,先拖一個示威者到盾牌裏面,然後七八個警察用警棍和盾牌一同毆打一個人。連在場的醫療人員也遭受警方暴力對待。

馬英九、江宜樺下臺!

鎮壓過後,政府立即大肆抹黑占領民眾,江宜樺召開記者會,誣陷占領者為「暴民」,又謊稱「警方是以擡人、拍肩的方式要求民眾離開」,令民眾反感。不少大學教授抗議警察對學生的暴力,要求江下臺。

馬政府暴力鎮壓占領行政院的學生,必定激起大規模運動爆發,令運動遍地開花。鎮壓過後,《蘋果》民調指出,64%的臺灣民眾表示反對政府清場。

去年的南韓、土其耳乃至巴西也是一樣。土耳其去年六月,塔克席姆廣場的示威群眾被鎮壓後,公務員工會發動30萬人大罷工還擊;南韓去年十二月,鐵路工人反對私有化,進行罷工後受到鎮壓,韓國總工會聯盟發動全國總罷工,10萬聚集首爾示威。

占領學生提出全臺罷工罷課的號召後,馬英九政府立即表態反對,江宜樺表示,「罷工、罷市嚴重幹擾經濟活動,呼籲各界理性、冷靜。」可見罷工的經濟力量,直接威脅資本家的利益。

鬥爭的下一步:組織罷課

罷工罷課是行動升級的重要武器。占領立法院的學生已經呼籲全臺發動罷工罷課,至今已有超過50大學系所連署響應,發起全臺大學生自主罷課:

各院校的罷課必須協調一致,並在停課當天動員學生集會遊行,展示力量。校方往往與利益集團關系千絲萬褸,學生不能等待校方同意,而應該由下而上,自我組織起民主的罷課委員會,民主地商討決策全臺大罷課一天的日子,進一步向馬英九施壓。

罷課後,號召全臺一天總罷工

罷課可以帶來震撼的輿論效果,並向工人示範,只有通過強有力的工會抗爭,才能打倒今天親富人的金權政治。這對整個運動是一大鼓舞。

依循著市場的典範、模式和規則下,簽署《服務協議》等自由貿易協議,國家或區域間會造成大財團的壟斷。企業會利用兩地的貧富懸殊來壓低工資,因而帶來嚴重剝削、去規管化、資本寡頭壟斷的惡果,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工人階級。

故此,學生罷課後,將更有力號召工人為罷工一天作出準備,加入反政府的抗爭。罷工停止生產,可以展示工人階級是創造社會財富的力量,而並非投機者和金融家!工人的經濟權是最重要的力量,只要組織起來,便可以迫使政府跪下!

目前,律師工會以及藥師工會已確定加入罷工行列,下一步是號召更多行業的工人參與,準備以全臺總罷工廿四小時作為起點,進一步迫使馬英九答應我們的訴求。

這場抗爭不限於反對《服貿協議》及馬英九親中共的政策,而是對整個馬政府乃至財團的強烈不滿,怨憤達至頂點。民主權利受到破壞,為了商界利益而犧牲;無論藍綠上臺,政府皆貪汙腐敗;房價高漲,青年與工人無法負擔;政府一意孤行強推核電,為了利潤妄顧人命。運動必須讓各廣泛社會團體參與,迫切回應更廣泛的社會訴求,將鬥爭提升至社會變革的層面。

藍綠兩黨皆不可信 需要工人階級的獨立力量

群眾運動應該開放予所有想鬥爭的人參加,任何團體或者學生皆不能壟斷運動。學生啟動了運動,為群眾鬥爭作出示範,故然值得故舞,但運動單靠學生並不能勝利。當然,民進黨長年以來「抹綠」大大小小的運動,將之轉化為撈選票的機會,因而激起輿論反彈,是絕對可以理解的。現在民進黨一方面假惺惺同情受鎮壓的學生,卻又與占領行政院的行動保持距離,政客的嘴臉表露無遺,十分可恥!事實上,民進黨一直含糊其辭,只是要求逐條審議《服貿協議》,而不堅持廢除整個協議,更支持與美國簽訂《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議》(TPP)。民進黨一直與財團利益千絲萬褸。

青年與工人階級絕不能相信任何資本家的政黨,不論藍綠兩營。現時臺灣急需一個左翼的替代,獨立工人階級的政治出路,取代國民黨、民進黨的金權政治壟斷。此工人的政治力量,必須以推翻資本主義製度為目標,以真正民主的社會主義製度取而代之。

工國委(CWI)訴求:

組織全臺大罷課,向政府反擊-在國高中和大學裏組織民主罷課委員會。呼籲工人與工會發動廿四小時總罷工,以示團結聲援
廢除《服貿協議》!
打倒馬英九,國民黨政府下臺!繼續將運動升級,迫使政府辭職,召開大選!
獨立公開調查3月24日警察鎮壓,嚴懲落命令的警察!
建立工人階級的政治替代,取代親資的藍綠兩營。建立新的工人政黨,以社會主義政策抵抗經濟危機和資本主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1#
发表于 2022-4-6 22:36:35 |只看该作者
臺灣:打倒TPP和新自由主義的貿易協定

臺灣馬英九政府正忙於跟中國商談經貿協議,其急進的態度令焦點聚落在東南亞地區內眾多反工人的貿易協定。

經濟部宣布目標在年中前達成貿易協定。顯而易見而又被忽略的是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在群眾反對的壓力下,協議被行政院擱置。

民調顯示,近半臺灣人都對迫近的服貿協議抱有懷疑。他們憂慮協定會令生活水準進一步下跌,是完全正確的。在野民進黨利用此機會攻擊執政的國民黨,並希望在2016年當選,並借助反對貿易協議的民眾情緒來獲得支持。

去年底,政府也宣布計劃立法擴展自由經濟示範區(FEPZ)至蘇澳、基隆、臺中、高雄港和桃園航空城,並吹噓會為這些地區帶來豐厚的經濟增長,又主張擴展新自由主義政策是臺灣唯一的未來。

副總統吳敦義懇求臺灣人要「思想開放」,接受「自由經濟示範區」與各經貿協議的現實。面對著愈來愈大的聲音反對這些新自由主義政策,吳敦義卻要求民眾共同努力,實現(據稱是)必要的去管製化。

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同樣提出,臺灣的未來在於結束保護政策,並在更多行業引入國外競爭。江指出,臺灣的經濟問題並非意外,而是由於臺灣未能比鄰國更早接受市場自由化。

事實上,普通民眾並不會看到自由經濟示範區據稱會帶來的好處,反而是工人保障未來更受到瘋狂的去管製化,工資、工作條件因而下降。

行政院擱置服貿協議,是值得歡迎的短暫勝利,更指向更大的潛在可能。如果小規模示威和法律手段就能夠達到如此效果,試想下,若果群眾運動得以建立,以對抗這些在亞太區愈趨普遍的反工人協定,可以是取得什麽成果。

TPP的警告

臺灣人並不是區內唯一的國民面對新自由主義的黯淡前景。各國政府都正在參與去管製化的比賽。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議(TPP)是又一例子,說明若果沒有群眾運動去改變現況,情況會變成怎麽樣。這協定至少有九個國家參與,包括美國、新西蘭、星加坡、汶萊、越南、馬來西亞、澳洲、日本。而且,協定不單為了廢除關稅,更要強行開放公營項目,讓私人利潤得以進駐政府采購中,使得金融投機者能從新市場中獲得數以十億計的利益。這限製了政府為經濟中弱勢的行業提供補助的能力。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斥責政府補助為「貿易扭曲」。簡單來說,就是要加大市場、減少政府與公共領域的控製。

TPP包括了一個提議,是建立審查委員會來處理國家與企業之間的貿易糾紛。如果一個國家的法律影響了企業的利潤,委員會就可能會派上用場。工人權利的立法會變成簽約國的訴訟目標,而新自由主義成為強製的國際法律。

與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不受歡迎的貿易協定一樣,臺灣的普通民眾同樣對TPP深抱懷疑。在新西蘭,64%民眾反對協定;在澳洲,難以置信地,有90%民眾認為,他們應該參與國家在參與TPP上的決策。顯然,這協議不但會削減現在的工資和條件,更會讓資本家、金融投機者和各國政府得到另一武器,在未來打壓工人與貧農。

TPP - 一個政治同盟

不過,TPP的協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美之間的長期博弈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此外,正如服貿協議在臺灣被擱置一樣,各國參與TPP的政府都要考慮國內形勢。奧巴馬政權試圖將TPP推銷成一個政治同盟,用來排除並製衡中國,當然在正式場合他否定這一點。

TPP是美國2011年軍事「重返亞洲」政策的一個經濟補充,來重新建立美國在亞太區內的新舊同盟,例如日本、菲律賓、星加坡和澳洲。所有這些國家都與中國有著緊密的貿易投資關系,但同時也希望製衡中國在亞洲的壟斷,避免讓其經濟獨大。

群眾反抗可以結束反工人的貿易協定,而這運動需要連結起反對軍備競賽,以及對抗正在升溫的民族主義情緒。這些都是分化工人的伎倆,而資本家在背後卻「團結」起來,掠奪更多利潤。每個地區的政府都在玩同一把戲,提出要保護「國家利益」,但同時卻允許國內外的資本投機者去掠奪公共資源。絕大多數民眾也許懷疑著這些國際資本家的陰謀詭計,但這股疑惑尚未轉化成當前所需的反抗運動。

縱使服貿協議和TPP都會嚴重打擊工人權益,工會卻在這些議題前保持沈默,或只作出紙面上的反對。我們正在見證著,工人的權益被法律強製陷入大規模競次效應,而工人「領袖」們卻保持緘默。

顯然,我們急切需要建立一個新的政治替代,取代背後推動此等協定的大財團和政黨,包括民進黨。工會與社區組織需要聯合起來,建立這個替代力量,但這個鬥爭更是國際性的。各國的統治階級都在合作無間,打擊工人群眾的民生條件。因此,當務之急是,亞太區的工人階級要團結起來,永久廢除服貿協議和TPP,並為終結這個 - 授權資本家合法榨取利潤,而強迫普羅大眾掙紮求存 - 的製度鬥爭。

在東亞的工人國際委員會(CWI),包括在臺灣,會積極參與反抗新自由主義貿易協定和TPP的運動中。我們提出國際社會主義製度的替代方案,以計劃經濟與貿易來滿足社會的需要,不再為追逐利潤。

反服貿!學生青年占領立法院

3月18日(星期二)傍晚,超過200名學生與青年集結在立法院外,進行「守護臺灣民主晚會」抗議,要求逐條審查服貿協議、馬英九道歉、江宜樺下臺。事件起因是由於前一天,正當藍綠兩黨立法院審查《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而僵持不下之際,國民黨立委、內政委員會召委張慶忠卻來個「突擊」,突然宣布將全案送出委員會,企圖繞過審議,直接全案表決通過。

至18日晚,數百學生突破警察防線,如潮水般湧入立院,臺灣群眾史上首次占領立法院大樓!加上在院外聲援的群眾,第一晚總計超過2,000人到場參與,並持續與警察對峙至今。占領者堆疊椅子堵塞立院門口,阻止警察進內清場。在深夜期間,警察試圖進入立院驅趕示威者,幸而示威者迄今仍能撐住。

運動激起全臺乃至世界關註,國際媒體如《BBC》、《CNN》等都紛紛報導事件。在高雄市亦有上千學生站出來聲援,高喊「高雄反服貿,照亮美麗島」等口號。

民主之死

國民黨能夠在三分鐘內宣布內政委員會審議結束,並企圖利用立院的優勢,強行表決通過服貿協議全案,充分體現了執政政府如何看待自己所訂立的「民主程序」。《服貿協議》本身就是從未經過任何民主參與,就與中國大陸簽署。馬英九總統更指,事後再進行的公聽會是「浪費時間」,黑箱作業昭然若揭。即使超過七成五臺灣人要求逐條審查服貿協議,顯然政府代表的是大財團,為了滿足資本家,可以不顧一切強推協議。相反,有關民眾民生的議題,例如調升最低工資等,卻遲遲得不到落實。

政府蔑視民主,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三十年的反核運動,七成民眾的反對,也一樣未能阻止政府建造核四。這就是資本主義下「民主」製度的本質,要是「民主」妨礙了資本家的利益,親資政府則會視之為無物。

服貿的「不平等條約」

《服貿協議》就是資本與資之間的遊戲,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更指出,協議是「臺灣加入區域性經濟整合『跨太平洋經濟夥伴關系』(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RCEP)的重要準備」。可以說,協議一旦生效,最大的輸家就是兩岸的勞苦大眾。勞動者與青年不會看到「自由經濟」據稱會帶來的好處,反而是工人保障未來更受到瘋狂的去管製化,工資、工作條件因而大幅下降。未來加入美帝國主義帶領的TPP也是如此。

占領之後,該如何走下去?

學生暫時控製了議會大樓,在行動上邁向勝利的一步。短短一天的占領行動,比民進黨團過去所有工作成就更多!民進黨對中共的態度曖昧,一直只提倡「逐條審查」,只是希望能令大陸在細節上有所讓步。在立院被國民黨操控下,依靠民進黨抵擋《服貿協議》,絕對不會成功。實際上,正是民進黨把臺灣帶入新自由主義世界壁壘的世貿組織中(WTO)。

但由於欠缺清晰的政治領導,尤其未有工會有組織地介入抗爭,有可能會讓各派資產階級政治勢力介入,將運動引領向自己的政治議程。運動雖然有著反資本壟斷、反工人剝削的進步元素,同時亦滲入了反中國大陸人的排外情緒,例如呼籲不要雇用大陸外勞、不要招收大陸學生等。因此,需要動員協議的最大受害者 - 工人階級,呼籲工會團結聲援乃至發動罷工,將鬥爭繼續升級,以增加完全廢除《服貿協議》的機會,並將運動推至反資本主義鬥爭的層面。

警察很可能會清場,占領行動即使無法無限期持續下去,但將會激起大批群眾反抗,令運動遍地開花。工人國際委員(臺灣)支持占領行動,並在當中宣傳獨立工人組織力量的必要性:

立即廢除服貿協議!
團結工人抗爭,反裁員、反剝削工人、反財團壟斷
銀行及企業公營化,由民眾民主管理,實現勞動者民主計劃的社會主義經濟

廢除服貿!占領立法院撼動馬政府與中共

鬥爭的下一步,是組織全臺罷課!

占領立法院的行動撼動了馬政府,整個統治階級正在瑟縮發抖。廣大群眾熱烈聲援運動,吸引了全球群眾的眼球。這場鬥爭必將寫進臺灣的歷史。臺灣群眾的反抗令中共政府寢食不安,不但因為《服貿協議》的兩岸政策受到威脅,亦因為恐懼「茉莉花式」的群眾鬥爭可以激勵中國大陸的勞苦大眾反抗。

馬政府受到群眾壓力,目前聲言不會驅逐占領立法院的群眾,但我們絕不能低估暴力清場的危險。當然,政府現在暴力清場,有可能激起大規模運動爆發,令運動遍地開花,就如去年的南韓、土其耳乃至巴西。去年六月,土耳其塔克席姆廣場的示威群眾被鎮壓後,公務員工會發動30萬人大罷工還擊;去年十二月,南韓鐵路工人反對私有化,進行罷工後受到鎮壓,韓國總工會聯盟發動全國總罷工,10萬聚集首爾示威。

組織罷課,繼而推動罷工

臺灣統治階級會竭力保護《服貿協議》,占領立法院如何走下去?罷工罷課是行動升級的重要武器。

罷課可以帶來震撼的輿論效果,並向工人示範,只有通過強有力的工會抗爭,才能打倒今天親富人的金權政治。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是首所宣布罷課的學校,對整個運動是一大鼓舞。各院校的罷課必須協調一致,並在停課當天動員學生集會遊行,展示力量。學生應該自我組織占領及罷課委員會,設定全臺大罷課一天的日子,進一步向馬英九施壓。

依循著市場的典範、模式和規則下,簽署《服務協議》等自由貿易協議,國家或區域間會造成大財團的壟斷。企業會利用兩地的貧富懸殊來壓低工資,因而帶來嚴重剝削、去規管化、資本寡頭壟斷的惡果,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工人階級。

故此,學生罷課後,將更有力號召工人為罷工一天作出準備,加入反政府的抗爭。工人罷工可以癱瘓經濟運作,威脅剝削工人的資本家之利益,是最有效的抗爭手法。目前,律師工會以及藥師工會已確定加入罷工行列,下一步是號召更多行業的工人參與,準備以全臺總罷工廿四小時作為起點,進一步迫使馬英九答允我們的訴求。

這場抗爭不限於反對《服貿協議》及馬英九親中共的政策,而是對整個馬政府乃至財團的強烈不滿,怨憤達至頂點。民主權利受到破壞,為了商界利益而犧牲;無論藍綠上臺,政府皆貪汙腐敗;房價高漲,青年與工人無法負擔;政府一意孤行強推核電,為了利潤妄顧人命。運動必須讓各廣泛社會團體參與,迫切回應更廣泛的社會訴求,將鬥爭提升至社會變革的層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0#
发表于 2022-4-6 22:35:22 |只看该作者
兩岸關系成為馬唯一政治財產

由於馬英九政府民望每況愈下,國民黨可能輸掉年底的七合一選舉,甚至輸掉2016年的總統大選,因此「馬習會」成為馬英九的最後政治資本。

二月份,前臺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王郁琦訪問中國,與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誌軍進行兩岸事務主管首次會面。兩岸的「王張會」,亦引起了外界及國際媒體的關註,被視為是「中國及臺灣內戰以來首度官方會談」。「王張會」結束後,緊接「連習會」,連戰及習近平二度會面。

這令外界廣泛議論,中臺兩地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和馬英九在APEC期間會面的可能性。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將於北京舉行,這成為馬英九希望爭取在任內與習近平見面的機會,試圖透過「習馬會」挽回自己在臺灣極低的民望。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這個具有主權象征意義的國際場合,中共將不讓產生「兩國國家元首」會面的印象。這也連系到北京向來堅持「一個中國」政策,與馬英九會面將承認「兩個中國」的意義。北京能接受臺灣以「中華臺北」的身份參加,於是目前臺灣產生建議各項「替代方案」的聲音,如由蕭萬長擔任馬政府代表出席APEC會議。

另一邊廂,臺灣民眾之間也惹起眾多反對聲音,民眾深怕國民黨若更靠攏中共、臺灣在中資財團的影響下,中共獨裁政權對臺灣的控製將會越來越大,而民主、新聞自由等權利會被剝奪。在王張會後,二月底一份調查顯示,高達七成年輕人(20-29歲)贊成臺灣獨立,七成六年輕人不信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目前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極低。在一旁虎視眈眈的民進黨,有頗大的可能贏得年底的總統及立法院選舉,而北京不願意看到這情況發生,於是透過「王張會」和「連習會」,希望增加國民黨的權威。

而實際上,由於民進黨的本質為資產階級,沒有反對服貿,反而支持中臺的資本融合,所以黨內的反中聲音也屬於少數。民進黨內有不同派別,如以黨主席蘇貞昌為首的「反中派」;蔡英文的「和中派」;謝長廷的「親中派」,其中蘇的派別為少數,而其「反中」也只是叫喊式的口號。但北京始終不希望民進黨勝選,這將為它們帶來風險。

美國的「再平衡」戰略

美國推出亞洲「再平衡」戰略,將戰略重心重新轉向亞洲。這是為了恢復美國帝國主義在亞洲的影響力,並且監視中國。臺灣作為美國在亞洲其中一個重要盟友,扮演著關鍵角色。

可是由於經濟問題,2015年美國國防預算案將大幅削減陸軍兵力,削減瀕海戰鬥艦的采購數量,並且推遲部署航母。美國各軍兵種指揮官警告說,自動削減政府開支可能會令美國無法實行既定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美國政府財政預算連年大規模赤字,導致國債已逼近17萬億美元。中美政府為角逐亞太影響力,投放數以百億計的金錢在軍事競爭,卻無錢投放在國內的公共服務上!

對於臺灣年底的七合一選舉,華府有可能改變立場支持民進黨。雖然美國政府在過去兩屆臺灣大選支持國民黨上任,但由於國民黨與北京政府的關系轉變,美國轉向支持最大反對派的民進黨(另一個資產階級政黨)是一個可能性。

美國再平衡戰略將視臺灣為其中一個前線部隊,目的為向中國施加更多壓力。但各地的99%-普通勞苦大眾,將因為政府的軍費開支、國家間的緊張局勢而受罪!

踢走資產階級代言人 建立屬於工人的政黨

臺灣的官商勾結、拆遷事件此起彼落、貪腐問題嚴重。單至去年5月,已有39名高官遭起訴。資本主義製度下的官商勾結在全球比比皆是,因為政府及其官員正是資本家在政治架構中的代言人。

臺灣類似美國的兩黨製度是時候需要改變。美國一項調查顯示,在年輕人眼中,超過一半認為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更好。六成美國人認為需要第三個政黨。這反映美國人民對於華爾街代言人的兩大黨已經受夠了,而社會主義替代(工國委[CWI]美國)的Kshama Sawant最近在美國西雅圖勝出市議會選舉,意味著美國民眾急切尋求一個為工人階級發聲的渠道。

臺灣的民眾和青年也是如此,不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都不是真正代表臺灣的工人階級。民眾在兩黨長時期的壟斷底下,眾多的社會議題被騎劫,令民眾沒有任何出路。例如在反核抗爭上,代表資產階級的民進黨只依賴議會內表決,但不敢號召罷工等動搖到資本家利益的抗爭。

藍綠兩黨均代表資本家的利益,其親財團政策已令民眾恨之入骨。我們現時的任務,是建立一個代表工人階級、年輕人和貧苦大眾的政黨!

臺灣:私有化新篇章 電子收費系統

經過了近二十年研議,以及投標招標等過程,國道電子收費系統(ETC)在去年(2013)年底正式全線上線,所有的人工收費站拆除,不再以人工方式收取過路費。高速公路局將這項業務,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BOT)模式,轉由大財團遠東集團下的遠通電收營運。遠通集團正式接手後,問題接踵而來。因電子收費不再需要人工處理之後,所有的國道收費員失去工作。這些工人在原本的合約中獲得遠東集團保證,將會有新的工作,不過遠東集團並未實現諾言,這讓失去工作的工人,生活陷入困境,甚至有收費員因此而輕生了結生命。

接著這套系統不斷出現問題,辨識的功能常常出錯,也無法負擔大量的網路使用,使得整體服務品質下降,造成使用上的困擾。遠東集團對於這些問題展現了傲慢的態度,人民因此感到憤怒,出現了不少自發的行動,甚至在一月初舉行了一次遊行,質疑電子收費系統圖利遠東集團。

整個收費系統私有化的過程,包藏了許多腐敗的成分。比如,低下的辨識系統和極低的流量負載如何通過驗收,就不禁讓人起疑。而私有化中,財團降低成本,最大化利潤的部分也沒有缺少。這讓收費的工人沒有得到原本合約中保障的新職位,遠東集團用最低的價格,再外包給資訊廠商建置出,令人無法置信的烏龍系統。

藍綠兩黨推進私有化

整個電子收費系統私有化的進程,顯示了國民黨與民進黨共同的本質:為資本家服務,尤其是為跨國的大財團服務。民進黨陳水扁政府時,讓規格和技術相對落後的遠東集團得標,在遠東集團違約或遭受質疑時,就為財團辯護。國民黨馬英九政府贏得大選重奪政權後,一樣的故事再次發生,國民兩黨並沒有絲毫分別。

遠東集團的創辦者徐有庠當年在中國時,就是上海幫中的大財閥,在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鬥爭落敗後,跟著國民黨一同逃落到臺灣,而隨著臺灣、中國、香港等地對資本的流動越來越自由,遠東集團現在已是在兩岸都有龐大事業體的巨獸,折磨著兩岸三地廣大的人民。

九零年代能夠區別兩個資本家政黨差異的是,對中國(包含對中國人民)的好惡情緒,以及民進黨以新自由主義及私有化,企圖來拆解國民黨深厚裙帶關系的黨國資本主義,來切斷國民黨的「奶水」。不過在獨裁的中國資本市場擴張,對資本家張開雙臂擁抱以後,臺灣資本家與中國資本家的勾結就愈來愈緊密,包括民進黨自己,就有許多人在中國有龐大利益,使得民進黨對中國的態度跟國民黨逐漸靠攏。而國民黨的李登輝意外繼任總統之後,以私有化取得資本家支持,並以此鞏固在國民黨內的權勢,完成了「黨產信托」階段性目標。國民黨也學起民進黨,認可並提出了更多的私有化政策。

在私有化的進攻下,中華電信可能要將所謂的「最後一哩」便宜的送給財團。電業自由化,也並不進步的國營臺灣電力公司,之後進行被拆解,把發電和供電分拆後,未來將必須有更多支出,來購買私營公司「便宜」的電力。臺塑石油則是在中油逐漸私有化,進入所謂「自由市場」,緊貼著中油油品價格,完全體現自由市場的「自由」。中華郵政則在邁進私有化之後,成了典型的血汗企業。而即使是在私有化中,臺灣汽車客運由員工集資買下經營權,以所謂「合作社」的形式運作了一段日子,最後也不得不屈服於資本主義下的競爭規則,重新再被資本家取得控製權,而勞動條件持續下降。

中港臺三地人民在ECFA及CEPA等自由貿易協定後,面對的將是同一群資本家,這群資本家藉由私有化以及自由貿易,奪取最多的利益。我們必須聯合中國、香港及世界各地的工人,反擊私有化,企業由公共民主控製,取代以利潤為依歸的製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9#
发表于 2022-4-6 22:33:59 |只看该作者
誰在背後支持核四:財團

核四廠采用了較新型先進沸水式反應爐(ABWR)。在福島核災後,也為預防海嘯,預計增建防海嘯墻,以及備援電力,泄壓註水等等「斷然處置」救援系統。但以核四廠而言,多數工程是以外包的方式承包興建,即使有明確的規範,也不得不讓人起疑,施工品質是否能真正達到設計標準。對於現時科技仍無法處理的核廢料,在現有核電廠內廢料儲存槽即將用盡,且臺灣電力公司的替代方案,無法讓人滿意的情況下,是重大的難題。而即使在核廢料處理有更多經驗和技術的美國,也有能源部的核廢棄物隔離先導廠(WIPP)周圍輻射值過高的事件。

然而為什麽如此危險的核能,加上全臺灣七成的人口反對核四,面對全國一面倒的聲音,政府卻依然堅持計劃,核四究竟是為了誰的利益?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國民政府為了確保產業能獲得穩定的能源供給與未來發展,臺灣第一座核能電廠於是在1970年被列為政府十大建設之一。臺灣電力產業的發展一直以來都是以確保穩定供給產業用電為主要目的,而電價亦以支持產業發展為目的設定標準。

據臺電網站公布的「2010年世界34國電價比較表」,臺灣民生電價為每度2.7606元新臺幣,工業電價為每度2.3649元新臺幣。工業電價較民生電價便宜許多,在這樣的補貼政策之下,臺電年年虧損百億,而擁資本額3,300億元的臺電,截至2011年底累計虧損已達1,179億元。政府卻不斷恐嚇群眾,停止核四計劃將會導致民眾限電、漲電費雲雲,甚至更提出將臺電私有化。

問題是臺灣根本就不缺電!根據經濟部資料,臺灣核電占全部發電設備、發電能力10.2%,等於國民對核電實際依賴率只占1成,而現在核電占總發電量為16.8%。臺灣用電量最高的時候仍剩2成發電設備,即使馬上廢核也不缺電。因此,現在臺灣對核電的依賴是人為的,而所謂缺電、漲電費的恐嚇也是政府為了優先保障資本家們的廉價電力而強行付諸於民眾的災難!

難怪,就連代表美國資本家的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也公開支持核電,而私營的臺北捷運公司剛剛在本年二月份更強迫「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將宣傳廣告中的關鍵文字「廢除核四吧!」刪除,明顯擺出財團的擁核立場。這些資本家大財團平時就享用著廉價核電來賺錢,發生災害時,有錢人能夠第一時間逃離臺灣,而要剩下的勞動者們承受一切傷害。

私有化民營化不是解決答案

臺電目前已與九間私營電廠(IPP)簽訂購電合約(PPA),部分電力供應由私人財團供應,未來臺電在經濟部的規劃下,更要進行進一步的分切,達成電力私有化(民營化,自由化)。

私有化並不能解決目前電價調漲、臺電的鉅額虧損,以及不回應民意要求等問題。是臺電作為國有企業,卻被官僚體製用來服務資本家的利益,且依賴著資本市場系統,令電價不斷調漲。可是,私有化並不能解決困境,私營財團將直接控製電力,將利潤最大化,問題必定更嚴重,電價必定更高。

臺電的鉅額虧損,先前提到的公共補貼正是虧損的主要因素,而由於目前是一視同仁的補貼,沒有使用量分級上的設計,用的越多,補貼越多,這導致全民以稅收補助用電最多的工業財團的不合理現象。而同時,私營電場以建置成本較低的能源種類電廠為主,著眼於能快速收回成本。這類電廠造價低,但能源進價高,販賣的電價自然也較高。私有化後,這樣的情況不會改變,臺電必然得繼續營運固定成本較高的電廠,並且需要高風險勞動力的輸電,電纜維護工程,也肯定會是臺電承接,而由於這樣的發電量不夠,很可能要購買更多的高價電。

臺電乃國有企業,但所有預算和決策都沒有通過民選議會的監督,群眾無法完全直接掌控臺電的狀況。這在國有化而被官僚控製的企業上,都有發生的問題。但私有化後的企業只更不受群眾監督。

再以英國鐵路私有化為例,為了最大化利潤,財團計算出了最精簡的人力,以及僅達最低安全標準的工程,使得服務品質下降,群眾並沒有因私有化獲的預期中的效率等益處。

而對於臺電工人薪資高於一般群眾,而必須加以削減的看法,僅是轉移群眾焦點,分化勞動階級的技倆。確實臺電工人大多數時候,並不站在群眾意誌這邊,削減臺電工人的薪資,只會為削減其他勞動大眾工資打開缺口。我們應該要求臺電工人站出,同所有群眾聯合,爭取所有人的權益,建立更進步和戰鬥性的工會,而不是群眾彼此分化,陷入競次效應的困境。

拒絕藍綠政治 建立勞動者的替代

如今「公投」已死,但工程卻未曾停止。三十年來反核運動難道最終是個失敗?一直以來,臺灣的反核運動都是與民進黨緊密合作。民進黨的行動模式,也就是每年動員群眾上街示威,但拒絕發動罷工等更升級的群眾運動,然後就在議會內表決,票數不夠也就所謂「我們盡力了」,周而復始,核四卻依然進行。單靠上街抗議並不足夠打倒核四方案,需要將行動升級至罷課罷工等手段,但運動要做到這點,必須打破民進黨的控製。

但事實上,民進黨自身與資本財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根本就無心廢核。2000年到2008年民進黨執政八年間,只有頭兩年有阻止核四的工程,其後的任期更兩度追加核四的撥款!2006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核四廠一定要蓋完,「因為不蓋完會有安全問題,且要賠錢」。繼續相信民進黨的帶領只會是反核運動的窮途末路。

社會主義者反對核電,因為其對於所有勞動民眾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而現在堵在民眾面前就是擁核的資本利益。如今勞動大眾需要建立獨立於藍綠兩黨的鬥爭力量,發動罷工罷課等更具戰鬥性的運動,並聯結起其他所有被資本家壓迫的民眾,將企業、財團、資源一拼公營化,由民眾民主監督,才能真正地停止核四、全臺廢核,扭轉當前的核災難!

全臺十三萬人參與反核遊行

2013年的廢核遊行,呼喚出了臺灣環境保護運動史上最多的群眾。接著的這一年,在馬政府強力消抹下,對核能議題投入大量公關行銷,壓製活動的進行。由群眾和環保團體自發的宣傳、街頭短講,抵銷了力道,縱使在天氣不佳的狀況下,仍帶來了全臺十三萬遊行群眾,其中臺北就有八萬人上街。

遊行隊伍中人含載著高量的基層民眾,以及關註不同議題及面向的團體及政黨,包括核四廠附近的居民,人民火大行動聯盟、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等勞工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教育基金會、主婦聯盟等環境團體,臺灣同誌熱線、婦女新知基金會等性別團體,苑裏反風車自救會等土地議題團體,以及綠黨等政黨。

遊行中途,遊行隊伍曾以突擊行動,短暫的占領行政院前的忠孝東路道路,這是自2013年「把國家還給人民   818拆政府」晚會,群眾占領內政部一個晚上後,另一次占領行動。相關團體也宣告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不核作」運動。顯示群眾已經理解,僅只是上街遊行,不足以改變當前政策。

工人國際委員會臺灣支部亦參予了此次遊行,並提出「停建核四 立即廢核  民主管理能源產業」。我們認為,左翼的力量,必須溶入群眾,深入群眾,在生活中鬥爭,與群眾交流與反饋,以由下而上的民主,奪回對能源、經濟和社會的掌控權,由群眾民主決定,並建立起獨立的工人組織打破藍綠的資本主義壟斷,才能擺脫當前的困境。

臺灣:資本各派陣營沖突 工人階級需要反擊

馬英九政府一直以來不斷打壓民眾生活,食品安全問題不但多年來沒有妥善監管,縱容財團牟利而令民眾飽受毒食品折磨;然後又將國道收費私有化,由大財團遠東集團營運,民眾對現時官商勾結的憤怒一觸即發。最近勞動部更推動將派遣合法化,表面上保障工人工資,實際上卻是將同工不同酬合理化!

反對派遣,為同工同酬鬥爭!

勞動部最近推動《勞動派遣保護法》此次草案,以負面表列方式,列出「不得」雇用派遣勞工的職業別,包括醫事、保全、航空人員等7種,而未在限製內的職業別,則表示可使用派遣勞工。這間接是等於合理化並鼓勵派遣製度,令同工不同酬的情況加劇,打擊工人生活!早前十多個勞工團體已前往勞動部抗議,要求禁止派遣,而非提出保護派遣工的規定。工國委(CWI)臺灣支持完全廢除派遣製,直接聘請所有工人,並支持派遣工建設戰鬥性的工會運動。

新法雖然聲稱保障派遣工與正職工人同工同酬,可是,派遣工缺乏工作保障,例如無法在受聘擔位累計年資,更隨時可以被開除。工人在沒有任何職位的保障底下,即使受到資方不公平的對待,例如壓低工資,也不能發聲!

工資跌、工時加,臺灣民眾不滿

最近花旗銀行公布一項調查,指臺灣民眾對生活品質的滿意度、財務前景持樂觀態度、擁有完整退休規劃、每月固定存錢、投保足夠保險等比例都是亞太市場中的最末位。調查國家包括澳洲、印度、印尼、菲律賓、新加坡中。臺灣民眾對其前景顯得悲觀。

另外,美國3月份最新公布去年《全球人權報告》,點名指出臺灣勞動人權問題 - 臺灣勞工的實質薪資倒退,遠比14年前低,勞工工作超時情況普遍。

此外,同一份報告又指出,臺灣漁船公司虐待剝削外籍漁工、仲介公司剝削外籍家庭看護情況嚴重。

其中在「勞工權益」的報告段落中鉅細靡遺地指出:「外籍家庭看護與幫傭無法享有最低薪資,沒有加班費,沒有休假,沒有工作日或最低限度的休息保障。」外傭僅有15,840元薪資,扣除仲介苛刻的規費、高利貸與自行負擔保險費後,每月實際收到薪資可能低至1,000元。仲介經常利用鉅額違約金或高利貸威脅外勞,強製外勞忍受惡劣的勞動環境。報告指出,2012年一艘在新加坡海域作業的臺灣漁船被查到強迫菲律賓漁工每天工作18到20小時,夥食低於標準,幾乎沒有醫療,而漁工若要解約,就要付高額罰金。去年柬埔寨的非政府組織又查到三艘臺灣漁船剝削外籍漁工,外國政府指控臺灣漁船涉及大規模人口販運、虐待勞工與薪資過低。

本勞外勞 團結抗爭

文化大學勞工關系系副教授李健鴻也表示報告內容屬實,指出臺灣外籍看護目前的底薪過低,工時太長。外勞被壓迫的問題不是臺灣獨有的。在香港,對外籍家務勞工的剝削也是不相伯仲,仲介公司製度榨取每位外勞首七個月的工資,而且種種壓迫性條例令她們受盡折磨。近月香港演變成國際醜聞的印尼外勞Erwiana事件令全球震驚,「現代奴隸製」在資本主義底下仍然每日上演,而且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事件引發數千外勞上街爭取權利。

報告又揭發,勞委會(今年改成勞動部)僅有294名勞動稽查員,平均每10萬名臺灣勞工僅分到0.27名稽查員,遠落後於國際標準的1.5名,根本無法有效監督業者,而只會助長臺灣職場違法。

勞動部不會捍衛工人權益,更意圖將派遣合法化。勞動部只是用來平息工人的憤怒,本質卻是用以服務新自由主義的政府。

各國政府及資本家經常利用種族主義(如去年五月份臺灣漁民洪石成被殺事件),分化工人階級,借以掩蓋其打擊工人的政策,例如采用派遣製和引入廉價外勞。外勞與本勞的利益一致,需要團結抗爭,爭取同工同酬,建立跨種族的工會,為所有工人的權利而抗爭。

TPP、RCEP:中美建立亞洲政治勢力

繼馬英九政府與北京政府早前簽訂《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後,馬政府計劃爭取簽訂更多新自由主義的貿易協定,如《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及《區域性全面經濟夥伴關系》(RCEP),但這些實際上只是各地資產階級用作政治角力的協定,只有益於兩岸上層的大資產階級,卻打擊普通人民的生活水平。

TPP與RCEP是中美在亞洲地區勢力的鬥爭。歐巴馬政府欲拉攏日、韓、臺等加入TPP,以對中國形成包圍網。馬英九希望加入TPP和RCEP,則是為臺灣的資本財團打開市場。

TPP與RCEP都是以亞太國家為主的超大型經貿自由化集團。以美國領導的TPP目前已有日、澳、加等12個亞太國家參加,而北京則支持不包括美國的RCEP,其「十加六」架構則是東協十國加上中、日、韓、紐、澳、印度等共16個國家,與美國主導的 TPP抗衡。

加入TPP的資格是要取得所有成員國支持。由於北京不希望臺灣加入TPP,也令一些國家由於不想得罪中國而卻步。澳大利亞默多克大學的政治學講師傑弗裏威爾遜表示:「他們認為風險太大,對大家來說好處不多,讓臺灣加入會激怒中國,可能不值得。」

這些協定包括,消除國家間的關稅(接近零關稅)和法律上移除投資限製,讓資本更自由流動,為資本家減少交易成本,可是隨之而來的自由化政策,只會令財團更無節製地剝削工人。詳見第6頁《打倒TPP和新自由主義的貿易協定》一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8#
发表于 2022-4-6 22:18:30 |只看该作者
臺灣:國道收費重新國有化 保障員工生計!

國道計程收費在去年底全面啟用電子收費機製,原本高速公路局的人工收費業務,讓大資本家徐旭東的遠東集團接手。但措施實行不到兩周,遠通電收的eTag就出現胡亂扣款的情形,民眾在未使用國道的情況下,收費器卻可能紀錄用戶開上了高速公路而扣款。在很短的時間,用路人就理解到公共服務私有化帶來的品質下降和收費提高。

國道收費私有化,遠東遣散九百多位收費員,集團曾承諾,在春節前將協助所有收費員轉職成功,但現時在所有失業的947人當中,僅有56人找到工作。即使遠通曾與高公局簽訂契約,協助收費員轉職並保障5年的工作權,但實際上,遠通只協助收費員投履歷,在網路上提供工作機會,公然違反條約。政府交通部卻未作出任何行動保障近千名被遣散員工的生計。收費員生活將陷入困境,去年底就有收費員因此燒炭自殺!

1月14日,近300位國道收費員出席在立法院舉行的協調會,爭取資遣費及工作權益。收費員怒嗆在場官員:「你們都是徐旭東(遠通董事長)的走狗嗎?」,這講法實屬無誤。

《壹周刊》報導,徐旭東與政府高層關系良好,交通部疑似放水,讓eTag草率過關。報導指出,政府包庇的手法包括:打9折全民買單、罰款拖延不罰、eTag無國外認證,及草率查核eTag準確率等。扣除成本,預估遠通每年穩賺5億元,20年下來進帳至少百億。報導指,遠東集團的eTag質素差劣,用便宜的設備和軟體來節省成本,才會頻頻發生錯誤,重復扣款的情況。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是臺灣富豪,身價390億臺幣。對多次違反合約,大賺其錢,以及遠通電收的差勁表現,卻態度高傲,表示「不滿eTag 想退就退」。高工局等政府官員卻只能唯唯諾諾,不願作出任何行動。這令民眾罵聲不斷,有人更發起退租eTag活動,引起社會回響。

我們反對國路收費私有化,認為要重新國有化國路收費機製,並由工人民主控製。政府必須保障遣散員工的工作權利,重新聘請所有失業收費員而不扣減工資的情況下,提供培訓及為他們安排適當工作崗位。

臺灣自經歷八月25萬人凱道悼洪仲事件、九二九嗆馬行動、十月份的雙十遊行和同誌遊行以來,近月大型社會運動似乎回落了下來,只有數千人的「秋鬥」和剩下的一些社區的零散抗爭,社會恍惚難得地得到幾分平靜。可是,民望持續低迷的馬總統應該並不能因此而高枕無憂,原因是社會積累的社會危機其實在不斷增大,臺灣指標民調(TISR)在12月進行的民調顯示民眾對於馬英九的信任度下跌到18.1%的新低!

食品安全風波

九月政爭未平,食品安全危機又起!頂新、泰山被發現在食用油中,添加了在高溫環境中有安全疑慮的食用色素銅葉綠素,藉由色素將一般的油品偽裝成高價的橄欖油等。銅葉綠素成分含有不可解離的銅,在食用油烹飪的高溫過程,有可能被分解而積累在人體中。

就連作為全臺前十大製造商的統一企業,生產販售的食品被檢驗出含有俗稱「毒澱粉」的順丁烯二酸,毒澱粉雖然成本低廉,而且能讓食物的口感更好,但卻可能對腎臟等人體器官造成傷害。另外統一的雞蛋布丁,則是被指出在製造原料中其實沒有真正的雞蛋,只是由化學原料混製成相近的味道。類似事件還有胖達人手感烘培,對外宣稱他們的面包是純天然手工製造,但濃郁的香味實際上是參用了人工香精,才這麽吸引人。

頂新、統一等大型資本企業的作為,絕不是無心之過,而是有意識的詐騙作為!在資本主義的體製下,資本家為了利潤降低成本、欺騙群眾,不時加入不知名的化學劑或基因改造的成分,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根本不將公眾的健康放在眼內。而與大資產家相互勾結的國家機器,要能為勞動階級的食品安全把關,也是不大可能的。類似的食品危機在西方資本主義世界一樣存在,比如去年歐洲發生馬肉事件,還有農化公司如孟山都(Monsanto)研製基因改造種子,以壟斷農業市場,操控農民的生計等。社會往往只能期待如林傑梁醫生等個人或個別記者的正直發聲才能使真相大白,但造成的傷害很可能已經不能挽回了。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的問題攸關公眾的健康利益,少數資本家往往為追逐利潤必然會壓低成本,甚至踐踏法律,鋌而走險地生產黑心食品。應當將食品企業公營化,由工人群眾民選組成的民主委員會管理食品的生產,才能保障每一個人的這個基本生活權利。

拆遷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臺灣全國的拆遷事件此起彼落,從2012年的士林王家事件,2013又有大埔拆遷、桃園航空城拆遷、臺南鐵路東移拆遷等事件。其中桃園與大埔的事件中更導致有居民自殺抗議身亡。拆遷的背後,政府除了「發展」基建項目來推動資本家的生意,就是直接將土地交給資本家「發展」,公然利益輸送!

其中桃園的航空城計劃,政府一直低調處理,當時住戶都是看到在桃園縣府網站的計劃公告,才知道自己的家園要被征收,沒有聽證會,連公聽會也沒有,根本不把居民放在眼裏。

政府的計劃中除了建造機場,還打算蓋4千多戶住宅,而其中只有2百多戶是社會住宅,其他由建商出售圖利!政府更首次進行「預標售」,就是土地的所有權還在居民手中的時候,不經居民的同意就直接將土地賣給財團,完標後就強迫居民接受。政府就是這樣帶頭無視私有產權!

而在民進黨主政的臺南,鐵路地下化東移的計劃使得407戶上千人遭到迫遷。政府明明可以在原本鐵路的下方進行地下化,卻偏偏選擇要選擇征收居民的土地,原來是打算征收的土地未來可發展新的6、7層樓的建築,讓建商又可以大賺一筆!

苗栗大埔的拆遷事件經過居民及群眾的抗爭,在一月初終於在臺中高等行政法院一審張藥房等4戶獲判勝訴,小勝一仗。但是其他居民的控訴被駁回,而且內政部隨即表示會考慮上訴。畢竟法律只是統治階級維護特權的統治工具,因此抗拆遷的鬥爭不能松懈,群眾需要繼續團結串聯起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居民自救會,並連同其他被壓迫的工人群眾一同反抗政府與財團的大魔頭。

物價上漲 民不聊生

臺灣貧富差距的現實已經觸及每一個勞動群眾的生活。根據TVBS的報導:「近10年臺灣受薪階層薪資維持冰凍不漲,反倒是物價飆漲…今年(2013)第一季六大都區會平均房價沖上史上最高…這個狀況甚至比南韓、香港、大陸都還要嚴重。」

年前馬英九政府新的油電調整機製,推動價格的市場化,變相導致油價電價飆升。政府提出十月加電費的理由是臺電向各私營電廠的成本增加。臺灣的幾家私營電廠過去12年來,大賺1132億新臺幣,相對國營的臺電近年卻錄得虧損2000多億,所謂的市場化根本就是用公帑利益輸送的財閥化。

拒絕藍綠 建立獨立的工人鬥爭

除了油電費的市場化,馬總統最近又表示大學學費可跟隨油電費的調整機製,將商品化的惡咒帶到教育事業上!面對民眾日益困難的生活負擔、商品價格上漲,政府卻與財團勾當進行更大規模的新自由主義市場化的政策。目前壟斷臺灣政治的藍綠兩黨皆是代表資本家的利益,事實上,群眾也開始察覺到這一點了。臺灣指標民調2014年一月最新的調查指出,民眾對藍綠兩黨的支持均只有大約兩至三成,反而現今民眾所屬意的最大黨派就是「無黨派」,高達40%的人拒絕支持藍綠兩黨。

民眾已經唾棄了藍綠陣型,但是新的替代還沒有出現,社會運動可能會面臨裹足不前的狀況。現在臺灣的工人勞動階級應當組織起獨立的政治力量,在各個領域和地區鬥爭中提出工人階級的獨立立場,包括充公財團土地並建造廉價的社會房屋、將財團及公共事業民主公營、提升工人的最低工資與通漲掛鉤等。來年社會將面臨更多、更復雜的社會危機,群眾要有所準備,需要更團結、更有組織、更具戰鬥性的鬥爭來擊敗壟斷臺灣的資本主義製度,實現真正由勞動者民主管理的社會主義替代!

十五年的核四 三十年的反核鬥爭

2014年,是核四工程的第十五個年頭,又是裝填核燃料的關鍵一年。全國廢核行動平臺發起「308全臺廢核大遊行」,繼續往年的反核鬥爭。去年2013的反核遊行全國有22萬人參加,為歷年之冠,全臺高達七成民眾反對核四興建。自1986年的車諾比事件,引發了臺灣的反核活動,反核抗爭踏入了近三十個年頭,不幸的是,核四項目不但沒有成功廢除,核一、核二與核三更被延役20年,核災威脅不減反加!今天,我們所有站出來反抗核電的人,都要反思一個重要問題:究竟群眾還需要什麽才能夠勝利?

臺灣「民主」之死

群眾排山倒海的壓力,一度讓擁核的國民黨政府提出「公投」議決的提案。我們社會主義者早前告誡過,「公投」不過是政府的操控策略,「公投」本身的逆向命題(公投是否停建核四),加上苛刻的《公民投票法》需要過半的投票率和同意票才能通過,還有政府與財團巨大的宣傳機器和政治恐嚇,使得「公投」不過是政府企圖一勞永逸破除所有反核聲音的舉動。

在民間巨大的反對和杯葛的聲音下,國民黨也就只能撤案,政府表面上提出要進行核四安檢,「安檢須全部過關、獲得民眾信任,才能公投」。但實際上馬英九回過頭來卻幹脆表示:「那就繼續建,我們本來就希望繼續建!」今年初經濟部更明言,核四安檢報告在六月底出爐後,就會申請插入燃料棒。不僅沒有回應公投的局限性,推動民主化,反而直接逆民意而行,完全暴露了臺灣資產階級「民主」的虛偽!

值得一提的是,苛刻而不民主的《公民投票法》就是在2003年民進黨時期立法的,實際上藍綠兩黨都是在進行欺騙民眾的把戲。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7#
发表于 2022-4-6 22:17:17 |只看该作者
929多場反馬示威 萬人上街嗆馬

原定在九月二十九日的國民黨全代會延期,但民眾上街的決心絲毫未減,昨天單在臺北,便有三場不同形式的遊行、集會等抗議活動,昨日上萬民眾紛紛上街表達對馬英九政府的不滿。

上午九時半,約一千名民眾身穿白衣,參與由「公民行動倒馬聯盟」發動的「官邸散步笑英九」,遊行至總統官邸抗議,高舉「馬英九下臺」標語。官邸外圍被重重拒馬和警察包圍,民眾唯有以「散步」方式步行在總統官邸外圍的道路。

下午一時起,由「全國關廠工人連線」等數十個社運團體組成的「929社運連線」,在國父紀念館舉行嗆馬活動,約三千民眾參與。主辦單位向民眾募集家中不要的舊鞋,將會在國民黨全代會當天「萬鞋齊飛」。昨日民眾共捐出數百雙舊鞋,主辦單位表示將繼續,目標籌到一萬只。活動最後是「政府殺人、受難者公祭」,為大埔事件死者張森文、陸軍下士洪仲丘、以及5位關廠工人等受到政府迫害而死的受難者默哀。

下午四時,「929站出來」公民運動遊行至到總統府前凱道,舉辦嗆馬晚會。現場群眾高喊:「馬英九,下臺!」「特偵組廢掉!黃世銘回家!」等口號。約晚上六時,大會表示群眾人數超過五萬人。

工國委(CWI)臺灣參與了關廠工人連線的集會,在國父紀念館外擺設街站,掛起橫額,連署要求馬英九下臺、反對服貿、要求增加工資,立委議員領工人工資,建立真正屬於群眾的工人政黨;並在大埔事件中,要求由民眾成立委員會,獨立調查藥房老板張森文之死。我們的街站和《社會主義者》雜誌得到大批民眾支持。

剛發生的計程車司機跳橋自殺悲劇,令越來越多臺灣民眾走上街頭,反對國民黨服務財團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同時對曾經執政的資產階級民進黨沒有任何期望。工國委(CWI)臺灣會繼續建立新的群眾工人政黨為奮鬥目標,取代藍綠兩營的資產階級統治。

二零一四年

臺灣: 國民黨政府的恐同面目曝光

當性平權人士成功在世界各地向前邁進時,臺灣以至亞太地區的同性婚姻仍在持續抗爭中。

在最近的幾個月裏,這地區的LGBT平權抗爭經歷了一個混亂的時期。新西蘭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方。在澳大利亞的一個州份,也成功爭取到同性婚姻立法化,但後來在保守政府的幹預下又被扭轉了。

在臺灣,民進黨剛提出了一項修正案,牽涉到改變婚姻民法典(法律條文)的字眼,將「夫妻」改為「配偶」、「父母」 改為「雙親」。重要的是, 這法案亦包括改變領養歧視和遺產的法律,理論上可以令法院判決孩子監護權時,避開性別和性徵的規範。

自從2000年開始,國民黨曾經阻截兩條相類似的修法案。如今,該黨顯然地也已經感受到群眾對爭取LGBT平權的決心所帶來的壓力。過去的十月份,60,000人的遊行清楚顯示,他們竭力不願被民進黨搶去視線。群眾運動的力量迫使政客在這議題上擺出立場。

不過,國民黨根本上仍然反對這個法案。丁守中是國民黨的立法委員,他反駁:「家庭中男性和女性是社會穩定的重要的元素,不應該改變的。」

丁守中的言論赤裸裸反映出統治階級的惶恐。核心家庭(一父一妻製度)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石,臺灣的權力擁有者憂慮核心家庭的改變將會令外籍家庭勞工的欠薪、住房及兒童看護責任的問題都聚焦起來。

這個現象不只是限於臺灣,全球資本主義政府也懼怕傳統家庭架構的改變會影響他們的新自由主義政策。例如在俄羅斯,政府在大規模削減公共房屋的同時,宣稱俄羅斯的傳統是整個家庭住在同一房屋之下。這種虛假言論在各地資本主義政府的例子簡直是多不勝數。「傳統」是一個很有彈性的概念。俄羅斯政府的恐同政策惹起了世界各地的反感,是不令人驚訝的。

令人厭惡的是,國民黨立委在11月時參與大型的恐同集會去反對這法案。LGBT平權者被宗教暴徒追捕、推撞、壓製和「被禱告」。這些恐佈的境象顯示出,政府何等甘願為了防止任何一個機會會挑戰到緊縮政策。在政府眼中,負擔起經濟製度失敗帶來的成本的,是普通民眾而不是大企業。

政客只會在群眾運動迫使下,才會表態支持改革,正因如此,同性婚姻的抗爭關鍵在於運動需要建立於社區、工作場所、學校、大學校園以至街上。我們也要意識到婚姻平權只是LGBTIQ 的抗爭內的其中一環。

有很多參與同性婚姻抗爭的青年人,本身並不想結婚的。他們視這議題為歧視問題,就如同他們在生活裏所遇到的製度性歧視一樣,令他們憤而走上街頭。

LGBTIQ人士所承受的是雙重壓迫,因為他們同時在工作場所裏受剝削,和自己的身份、性取向、性別之下備受壓力。在這個資本主義製度裏,這種身份是不能被接受的。

LGBTIQ人士沒有婚姻權,也沒有領養權,同時也經常受到極端的欺淩和工作僱用時的歧視。很多時,例如削減醫療服務時,LGBTIQ人士受到的影響都特別大。

可負擔的房屋不足,也令LGBTIQ人仕受到特別大影響。言談舉止與別不同的青年常因被受欺淩和歧視,而被迫離開家庭或學校。

對於LGBTIQ社群人士,這種無日無之的困局如同撞進死胡同一樣,那我們應該怎樣去解決這個問題和將引領這場抗爭呢?

將運動的訴求擴大,例如連繋至醫療、房屋、欺淩和歧視,可以吸納更多人(尤其是無意慾結婚的人士)一起參與抗爭的運動。在反對歧視和爭取平權的同時,我們一定要認清一個事實,歧視和不公平是整個製度所製造出來的。

資本主義是一個利潤為先的製度。大部分人對於社會的運作只有很少的話語權。這個系統建基於不公平和全球剝削之下而拙壯起來。那些擁有並且操控著財富的人用書本上的技倆去分化普通人,令他們不去團結戰鬥,爭取更大份額的資源。

只有真正的民主控製我們的日常生活,分配社會上的財富,才能消滅分化,建立起一個真正公平的社會。

有了這個概念,去為LGBTIQ平權抗爭就會自然連結至爭取一個不同的世界-社會主義的世界。

工人國際委員會在臺灣乃至世界各地進行組織,在全球LGBT平權站在鬥爭的前線。在美國,我們的支部將低工資和恐同議題,連繫至卡薩姆‧斯旺特(Kshama Sawant)的選舉工程上(詳見《美國:社會主義者在西雅圖選舉勝利!》)。在俄羅斯,我們的同誌直接挑戰普京的恐同法案;在世界各地,我們的同誌也為公平製度和社會主義奮鬥。

同性婚姻的平權絕對有可能取得勝利的。但純粹呼籲資產階產政黨去改變法律是遠不足夠去贏得這個戰役。只有透過鼓動普通人一起去推動改革並指向社會主義為最終目標,才可以真正徹底地改變這個不公平製度。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7 17:39 , Processed in 0.020317 second(s), 8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