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剥削的实质不是剥削 —— 以及何为“垃圾工作” [复制链接]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25 20:34:06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2-8-25 22:17 编辑


在《垃圾工作(Bullshit Jobs)》一书中,大卫·格雷伯研究发现,社会中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工作占了所有工作的一半以上。过去一个世纪里,农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的就业人数大幅下降,但是其他领域的就业——比如管理和服务——在大规模增长,格雷伯列举了英美高校、医疗体系、企业行政人员的飞速增长而生产效率却没有提升的诸多例子。

我们随处可见这种“垃圾工作”。笔者人在“象牙塔”,姑且举两例。

一是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惊人发展。2022年4月15日《光明日报》刊载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关键在提质》一文中,作者提到:“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已发展到1440余家,数量是2012年的14倍……有的教师在马院工作仅仅是基于自己职业和‘饭碗’的考虑,除了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承担必要的课程讲授任务外,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很少关注世界重大时间和学术发展前沿,没有更高的追求,也不想谋求更大发展。还有的院校仅仅是基于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巡视,不考虑现有基础和条件,仓促扩大规模。”在部分学者看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很多文章和著作不遵循学术研究的一般原则、路径和规范,选题趋同于流行的政策和见解,有些论者的所谓研究也很难说是学者的作为,其成果经不起时间和学理的检视,课题选择多是一些大而无大、“大题小作”的课题。如此“研究”、如此“饭碗”,在笔者看来,很难说得上是一种有效的工作:乱选题、水论文、跑荣誉、评职称似乎成为了“工作”的唯一内容。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垃圾工作”,对人的全面发展与解放有害无益,对社会风气有害无益,对学术发展有害无益!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却出现如此“播下龙种,长出跳蚤”的悲剧。

二是高校中的种种“水”的项目。例如某学习平台的“学习积分”、所谓“志愿服务”的时长、各种“浑水摸鱼”的社团活动、要“刷”的线上网课……这些意义不大的项目必然地占据学生的大量自由时间,学生在这些指派的、任务性的活动中几乎没有任何学识上的丰富和技能上的提升,学生们对待这些任务的方式无非是东拼西凑;但是非常吊诡的是,不仅仅是学生群体,就是连这些项目的策划者、制定者也知道这些任务无用的程度!笔者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当我们被堆积如山的“垃圾工作”所束缚的时候,尤其是已从业者,应当意识到,其实质绝对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剥削。


首先,剥削的实质不是剥削。剥削就是对剩余价值无偿占有。然而,剥削不应当仅仅被认作一种经济现象;更不应当将剥削本身认作实质,认作某种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应当承认,经济上的失衡关系即剥削关系,会导致压迫性的政治关系;但另一方面,只要有压迫性的政治关系,就会有经济上的剥削。值得说明的是,这种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具有着黑格尔辩证法的意味:它是以“自我否认”的方式发生的。因为资产阶级不仅控制定价权,还控制定义权;不仅利用资产阶级法权将剥削关系合法化(占有剩余价值)、将劳动力商品化,还炮制出诸如“经济去政治化”“政治去经济化”等表面上相对立、但却吊诡地同时发生作用的意识形态。可见,剥削比剥削本身“更多”,这种经济现实仅仅是社会权力关系显化的方式,经济上的不平衡关系仅仅是社会权力的不平衡关系的表象。一句话,剥削的实质是阶级统治,即阶级之间压迫与被压迫、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在经济领域的外显。

其次,“垃圾工作”的实质不是剥削。在我们分析“垃圾工作”的时候,始终要清楚一点——正如贫穷一样,“垃圾工作”也是被人为地制造出来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引用了舒尔茨《生产运动》中的一大段话:

      国民要想在精神方面更自由地发展,就不应该再当自己的肉体需要的奴隶,自己肉体的奴仆。因此,他们首先必须有能够进行精神创造和精神享受的时间……但是……法国人有计算过,在目前生产状况下,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平均每日劳动五小时,就足以满足社会的一切物质利益……尽管因机器改进而节省了时间,工厂中奴隶劳动的时间对多数居民说来却有增无减。

随着生产力发展、自动化技术进步,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间理应降低,凯恩斯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有预言,21世纪社会的高水准机器自动化可以取代大部分毫无价值的工作,人们一周只需要工作15个小时。然而,现实与凯恩斯的预言大相径庭:一些劳动被代替,但是与此同时,与厂商故意采用降低产品耐久度的设计以增加销售量的做法类似,“垃圾工作”被大批大批地人为发明出来。人们在此类工作中不仅没有创造相应的社会价值,而且备受折磨。只要我们敢于直面这个现象并且进行思考,就不难发现:制造“垃圾工作”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剥削”,即最大程度地占有无产者所产出的剩余价值,因为“垃圾工作”本身就几乎不创造社会价值,而且从事“垃圾工作”的劳动者甚至被放任去自由“摸鱼”。为什么社会结构可以容忍“垃圾工作”?答案是,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容忍”“垃圾工作”,而是资本主义社会“需要”“垃圾工作”!

在笔者看来,对劳动者生命时间的统治,是把握现代资本主义统治模式的线索之一。工作,意味着对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生命时间的强制占有,这种占有或许不会给资本本身带来增殖,但是却有利于为资本增殖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对于资本增殖过程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对无产阶级或诸如学生等群体的大段生命时间的占有,意味着对其有闲时间与精力的强力剥夺、对其自我发展的机会的强力剥夺、对其自由与解放的可能性的强力剥夺。进一步,繁杂且无意义的工作对劳动者的异化、庸俗的爱欲机制对劳动者的俘获(体现在单向度的消费娱乐等享乐方式上),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了对劳动者的整个生命时间场域的利益收割与压迫统治。

一句话:低效无用的“垃圾工作”所体现的不是剥削与被剥削,而是统治与被统治!


又:剥削是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词,指的是对剩余价值的自由占有。它显示了更多的“经济”。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和政治经济学家,我们当然知道“底层经济现实”是不存在的,即一切经济现实都是社会权力的关系——奴役关系和统治关系。因此,我们从来没有对“经济决定论”抱有任何幻想,必然会与这种反动的修正主义断绝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少谈剥削”,因为“剥削”没有给出本质和真相。但另一方面,受限于社会环境和对我们宣传对象的理解,我们只能采取迂回的方式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即从道德伦理的态度上强调工人的尊严,使公众反对劳动关系中的“奴役”,提高劳动者的团结度,进而增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议价能力,最终改善劳动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沙发
发表于 2022-8-25 20:35:10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4 11:43 , Processed in 0.027367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