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9801351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人口理论的补充以及鼓励生育政策的成本计算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11#
发表于 2023-5-2 10:19:2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80135117 于 2023-5-2 10:23 编辑

政府干涉生育率的逻辑其实是,通过政府的补贴,让生育后父母拿到的钱超过他们的支出,然后生育就会重新产生经济回报,从而重建”资本家“的逻辑。所以,恢复到农业时代的生育率,显然是可能的,因为鼓励生育的机制和农业社会是一致的。当然,真要长期回到6的生育率,显然环境承载力就不够了,但是,在短期(20年之内)把一代人的生育率提到很高,维持总人口的稳定,仍然是可行的。

不过,在这里有很多的细节。我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讲的有一点不太明白,这里做一些补充说明。

首先是,要重建”资本家“逻辑,那显而易见,最重要的,根本性的,最基本的原理,是补贴要大于成本。工业社会的子女对父母短期不能带来任何回报,所以说生育这个”投资“唯一的”营收“就是政府发的钱。如果这个钱不能覆盖成本,那显然对生育率的帮助只能说聊胜于无。显然,亏损百分之100是亏,亏损百分之1仍然是亏,不管哪一个,资本家都不会投钱。现代的所有工业国的生育补贴其实都非常的微弱。按照我前文的计算,2000万新生儿,或者维持人口不变的开支,相当于百分之8的GDP,但是现在除了法国,所有国家的支出占gdp的比例连一半都达不到,等于说现在这些”鼓励生育“的国家,父母做”投资“还要承担百分之50的”亏损“,虽然相对于百分之100肯定好一点,但是仍然是亏损,因此就仍然不会投资,生育率还是在1-2波动。这种补贴的办法显然是无意义的。这才是”补贴生育没用“的说法背后的原因:不是补贴本身没用,是补贴不能覆盖成本。

然后,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做进一步的逻辑。社会主义的政府显然对生育的干涉不能完全靠货币。既然社会主义国家控制了相当的生产流程,就有必要用好这个杠杆。换句话说,不仅仅要让补贴覆盖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相关的政策、干涉,让不必要的开支减少。

在原文的第三部分最开头的部分,我就提到要加强学校的覆盖范围。这是因为教育成本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内卷所导致的。所以,国家进一步的干涉教育,确保教育的平等,就能在不损伤人口素质的情况下降低教育成本。在”政府补贴要能覆盖生育总成本“的逻辑下,这就等于降低了财政压力。

而在后面,我计算生活资料开支的部分,和梁建章的计算https://finance.sina.com.cn/revi ... cwiwss2222473.shtml,可以更进一步的做一个对比。梁建章的逻辑是就是简单的用人均居民消费支出乘上18;不仅如此,还要把全家庭的文化教育支出,集中到儿童的身上,让儿童每年的抚养开支超过人均居民消费支出。

但是,我的计算里面,很多的开支就去除掉了。原文是这样说的,”这样算下来每年支出是一万一左右。和全国人均支出来算,主要的减少项目是:居住支出6000;通信支出3000,文教支出2500,医疗1000(砍了一半),其他500;其实这些减少都很合理。这样就只剩下一万一了。最多加上建安成本(但是其实不是,因为房子空出来了还是可以住人的)。那也就1.2万。

”这里的减少都很合理“,可以进一步分析。首先,居住支出主要指的是房租,但是社会主义的土地是国有的,也就是说,政府发下去的补贴,用来用作租金的部分,又通过租国有的住房还了回来。所以说政府补贴的实际支出中,这部分就可以减去。文教支出作为父母让子女参加内卷的支出的反映,通过国家控制教育,同样可以节省。这些节省都是合理的,节省的资金甚至可以加大在例如说儿童的饮食上面的支出。通信也是如此,因为控制未成年人的手机和电脑使用显然是应该的;另一方面,通过管理好学校的地理位置,就能很大的降低交通的开支。

此外,文章第三部分的最后几段,即对父母的具体的补贴的方式,其实也是有说法的。这里的要点在于时间意味着风险。现在特色当局搞出了一堆很离谱的鼓励生育的办法:如果有二胎三胎高考就会加分。这里最大的问题是,一个小孩从出生到高考都过了18年了,那时候高考的难度谁都说不定。要奖励一定要及时奖励,不能拖到明年,最好也别拖到明天。因此,我建议的补贴方式,并不是像现在的很多工业国那样,每个月发个几百欧元,然后就不管了,有时候甚至为了财政还要砍。我提出的补贴方式在于:1,学校的时间大幅度延长,包括了周末、寒暑假,和早晚饭;2,大规模普及托儿所;3,一次性的,但是大规模的怀孕补贴。前两个本质是在说,只要生了孩子,那抚养就首先是学校机构的事情,就不需要父母精力;而且,儿童的主要的开支,也通过学校的统一采购来满足了(校服、食堂,等等);你只需要管怀孕到哺乳的那几个月就行了,后面不用操心也不用花钱。这样,对于父母来说,这就是不是连续20多年被孩子”套牢“,而是一个只需要几个月就能”出手“的”投资“。

不仅如此,上面提到的3,一次性怀孕补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很灵活。如果我们需要暂时的调控出生人口,那么改变怀孕补贴的数额,能影响未来的父母的利益,却不会影响已经生了孩子的父母的利益。而如果这不是在生产的时候的一次性补贴,而是分散在18年的牛奶金,调整就会很得罪人(得罪那些家里有个几岁孩子的父母)。我的模型里面假设是补贴6万人民币一胎。如果不够的话,可以进一步增加到10万人民币,那就相当于一年多的工资;或者太多了,就可以减少。


当然,有的网友会问,我这么斤斤计较,这么计算成本收益,是不是有点太恶心了。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家庭的亲密关系之所以变质,其实就是因为父母被”套牢“了,被教育内卷压得喘不过气,然后把这种扭曲的期望投射在孩子身上。但是在我上面的提到的模式里面,父母的”投资“仅仅是从怀孕后期到产后休息的几个月,然后就拿到报酬了,后面孩子的开支和抚养都是公共机构负责,和父母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住房分配上住在一起、靠得很近,以及国家承认的亲属关系。这样一来,父母和(已经出生的)孩子的经济关系就被斩断了,但是物理距离并没有被斩断,这时候反而可以形成更亲密也更纯粹的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6 10:24 , Processed in 0.022812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