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8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本主义阶级变动分析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8:54: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历史地来看,资本主义的阶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动的。存在整体变动趋势。
封建社会末期,贵族与农民之间是对立的,雇佣劳动生产方式出现了,资产者和无产者也相应出现了。而贵族和农民则几率不等地加入这两个对立阶级。但是由小生产到大生产发展是个过渡过程,即这个过渡过程里会出现大量的小资产者。即小资产阶级。他们由农民或贵族出身,分化出来,要么向上奋斗成资产阶级,要么向下沦落为无产阶级。向下的是多数。农民终究是会被吸收干净的。
这当然是老生常谈了,是马克思列宁时代早就能够预见的东西,但还有些他们预见不到。即随着雇佣劳动制度的普遍化,截然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并未出现,甚至这两个名词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另外一个趋势长期以来被无视,即股份分散化趋势,资本在相互兼并之中,不是叫被兼并的资本家拿钱回家养老,而是相互联合,这样工厂由单个资本家的独裁就越来越变成垄断组织内多个资本家的贵族共和。这还不算终止,科技还在发展,科技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作用越来越显著,科技人员稀缺,那么这就要求高额薪水,超过其实际消费能力,形成投资,而普通劳动者在工人斗争中也获得相应回报,善于持家的话,就要形成积蓄,这些积蓄是可以存入银行,也可以投资股票的。但随着二战后通货膨胀连绵不断,劳动者则越来越通过投资股票来寻求保值增值,而劳动者投资股票份额很小,但照旧是被资本运营者欢迎的,由此会进一步股份分散化,而资本占优势的可以以此掌握更大规模的社会资本,扩大控制范围。由此资本就社会化了。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养老基金等也建立起来了,这些基金要寻求保值,也就要投资股市。而劳动者的小股本要集结起来,专门为不懂股票操作的人投资股票服务的基金公司也发展了起来,一方面进行专业投资服务,一方面收取佣金。由此在资本主义金融化的形势下,股份涵盖的人群范围越来越广,且企业管理者为了刺激劳动积极性,向其优秀员工赠送股票进行配股的管理方式也在日渐流行。这差不多把优秀的熟练工人和科技工作者的精华都吸收了进来。
在这个意义上说,纯粹的资产阶级越来越消失,而纯粹的无产阶级也在日趋消失——他们都有了股份,成了有产者。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在雇佣劳动普遍化的形势下越来越体现为垄断组织内部的对立——即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即官僚对立——苏联的官僚化预示的是现代资本主义阶级对立的方向,是管理对立。小资产阶级已经不是小生产者了,而是转化为了垄断组织内部领取高薪的白领阶层。大小资产阶级在公司内部就呈现出金字塔权力结构来,最下层的是普通劳动者,未必没有资本。而普通劳动者下面还有负债者,负债的劳动者比重在日趋增加,这与资本主义的债务发展趋势有关——生产越过剩,且不能通过提高工资的方式维持消费平衡,那么消费者债务就要大规模发展起来,无产者走向了两个方向,一个是成为股市里有股份的“有产劳动者”,一个是走向背有消费债务的负产劳动者,而这两者也是相互混杂的。一边有产,一边负债。
由此股东大会本身作为资本民主的公司机构就越来越扩展,而企业管理者也雇佣劳动化了,投资人也雇佣劳动化了,成为金领。马克思所言的复杂劳动越来越成为隐藏自身剥削身份的借口——一切大资产者都有了份雇佣劳动的工作。如乔布斯,巴菲特等等。股份的资本收入也在转化成另一种薪水形式——巨额薪水,动辄数百万美元,中国平安保险ceo年薪6500万,对冲基金经理在投机旺盛时薪水入账超过十亿美元。但他们都自称“打工皇帝”。
由此阶级变动就表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提法已经相当过时了,资产阶级是谁呢?无产阶级是谁呢?在资本与劳动在相互渗透。若复杂劳动不算剥削,那么现在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了,剥削简直不存在了——资产阶级,如果说是那些机构,基金公司等,他们是股东多数,追溯下来只是普通劳动者在集资而已。纯粹的无产者相当少了。这得拿新劳动价值论解释,承认劳动领域存在剥削,劳动也有生产价格,复杂劳动本身就是剥削。但剥削幅度都不一样,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而根本不剥削的却比例不大。
于此同时,也要问一个问题,如果产业工人是所谓无产阶级,那么这个阶级是前途远大的吗?起码科技进步在发展,在日趋排挤这个阶级。科技发展培养起来的科技劳动者比例在越来越大,管理劳动者比例也在大幅提高。而生产线上的工人则越来越少了,富士康声称要制造机器人,替代一百万体力工人,且在实行。那么这样来说,前途远大的并非是产业工人,而是科技工作者。产业工人如同工业化时期的农民,在日趋被排挤减少。
这里就不提管理劳动者,垄断组织在扩大,层级在增多,管理就越来越被需要,专业官僚越来越多。但这不是历史进步趋势,是资本主义下的腐朽趋势,他们是要被替代的。
那么,我们面对这种深刻的历史阶级变动,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实现公有制呢?列宁时代的方法早就不适用于现代。要重新确立革命方式。改弦易辙。

文章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e5130301017u1u.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3-3-19 12:05:16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的理论越来越偏离马克思主义,越来越资产阶级化
你的资本概念是庸俗的,另外你也不知道矛盾的主要方面才是事物性质的规定
在日常用语中,“资本”一词通常用于表述个人所拥有的作为财富的资产。因此,资本可以表示为获得投资收益率而投入的一笔金钱。也可以表示投资本身;代表对生产资料权益的金融证券、股票和股份,或物质生产资料本身。还有,所有者对之有合法权益的投资收益率,是以利息支付,还是表现为索取利润的权利,均视资本的性质而定。资产阶级经济学对资本一词的使用更为广泛,还用它来表示任何一项可用作收入来源的资产,哪怕仅仅是潜在的资产也被看作资本;比如,一所房子就可以是个人资本的一部分,同样,能获得更高收入的专门训练也可以是个人资本(人力资本)的一部分。因此,一般说来,资本是指可为其所有者不断产生收益的资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3-3-19 12:06: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列托主义者 于 2013-3-19 12:07 编辑

这种理解有两个必然结果:第一,认为资本一词适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各种社会,不是某个社会所特有的;第二,提出这样的可能性,即作为无生命物的资本从不断生成收益这一意义上来说,是具有增殖力的。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概念是建立在否定上述两个结果之上的。资本,就其总的性质而言,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资本虽先于资本主义出现,但资本的生产却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才占统治地位的,并支配其它一切形式的生产。不能离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来理解资本;实际上,资本根本不是物,而是以物的形式出现的社会关系。固然,资本的目的在赚钱,但“赚”钱的资产却体现了拥有金钱的与没有金钱的这部分人之间的特定的关系;这样一种关系不仅是金钱“决定”的,而且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私有财产关系本身不断再生产的结果。马克思写道:

      “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社会某一部分人所垄断的生产资料,同活劳动力相对立而独立化的这种劳动力的产品和活动条件,通过这种对立在资本上被人格化了。不仅工人的已经转化为独立权力的产品(这种产品已成为它们的生产者的统治者和购买者),而且这种劳动的社会力量及未来的……形式,也作为生产者的产品的属性而与生产者相对立。因此,在这里,关于历史地形成的社会生产过程的因素之一,我们有了一个确定的、乍一看来极为神秘的社会形式”(《资本论》第3卷,第920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因此,资本是一个复杂的范畴,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义所能解释得了的。马克思著作的大部分就是致力于阐述资本的各种区分门类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3-3-19 12:14:48 |只看该作者
资本主义出现了变容,但是马克思没有过时
你讲的这些东西并不新鲜,资产阶级学者早研究过了。
资产阶级就是喜欢把一切资本化包括劳动力,同时把一切劳动化,你提到的什么打工皇帝
就是为了调和资本家和劳动者的矛盾
资产阶级国家的资产阶级学者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所谓的新理论,不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一样是要去马克思势。
比如什么認知資本主義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3-3-19 12:16:20 |只看该作者
斎藤 隆雄日本火花关于資本主義変容和社会主義実験写了好几篇专题文章说明
不过限于精力就不翻译了也不转帖了(因为是日文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13-3-19 22:55:59 |只看该作者
马列托主义者 发表于 2013-3-19 12:14
资本主义出现了变容,但是马克思没有过时
你讲的这些东西并不新鲜,资产阶级学者早研究过了。
资产阶级就是 ...

你对新科技阶层的崛起怎么看?他们往往能得到股票。另外,你对产业工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日趋被代替怎么看?如何吸引那些获得资本收益的阶层支持?

这些新变化,不能视而不见。马克思主义的总原则没有过时,但具体的东西需要更新,社会本身变化了。按照新劳动价值论,劳动力本身就是资本化领域。收入差别极大,当然存在剥削。

提资本家与劳动者,不如直接提产业民主更好些。产业民主本身就蕴含阶级斗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8 10:36 , Processed in 0.027541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