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乐不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家庭小调查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11#
发表于 2023-12-31 19:19: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与∃ 于 2023-12-31 20:20 编辑
报与桃花一处开 发表于 2023-12-31 13:40
想起了一句话,在那个时代搞少数人骑在多数人头上,两极分化的私有制,死的人只会更多。

关于这句话,我 ...

感觉有点难。

如果是比较无理取闹的粉红+自由派,根本不会去认真了解人均预期寿命的问题。即便我们分享出详实可信的数据,他们也可能无视,乃至继续拿父母辈“回忆”说事(十分嘴硬,连世界银行统计的数据都不认;即只提主观印象不提客观数据),或者把气候不善的锅扣在毛主席身上(如果换成民国或伪政府,对三年灾荒的处理绝不可能比社会主义中国好;即不考虑实际情况就对当时的人过高要求)。我们与这种无理取闹的人辩论,就不需要考虑说服他们了,只需要把我们的主张、论述与数据发出来,让旁观者一目了然地看一看,哪一方更有道理,是高下立判的(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而如果是懂得思考的人(并非无理取闹),自然会发现这种问题(即毛时代并非所谓“石器时代”):


原文: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35

若干国家历年的人均预期寿命为:


1960年:中国47岁,巴西54岁,韩国54岁,印度42岁。

中等收入(指2010年而不是1960年的中等收入国家)平均48岁,世界平均52岁。


1980年:中国66岁,巴西62岁,韩国66岁,印度55岁,中等收入平均61岁,世界平均63岁。


2008年:中国73岁,巴西72岁,韩国80岁,印度64岁,中等收入平均69岁,世界平均69岁。


1960年至198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改善的速度超过世界平均以及几乎所有国家。


而1980年以后,中国的改善速度几乎落后于所有国家,被巴西赶上了,与印度差距缩小了,与韩国拉开了差距,更不必说与古巴等国相比。


人均预期寿命是可以综合反映营养、健康、社会安定、妇女地位等方面的指标。而收入与消费水平往往会受到所选用的物价指数以及全忠的强烈影响。


原文: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31

反毛的人动不动就说毛泽东时代吃不饱饭,是私有化解决了吃饱饭问题。单从事实上看,毛泽东时代人口由5亿增加到9亿,人均预期寿命又从35岁增加到65岁。如果吃不饱饭,这额外4亿人,平均额外多活了30年,难道会光合作用不成,会直接转化太阳能?


今天咱们就较个真,认真研究一下吃饱饭的问题。既然要研究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算吃饱饭。人为了生存,平均每天需要热量大约2000卡路里,大约相当于一斤粮食。一年下来,就是180公斤,再考虑粮食加工分配过程中的损耗和分配不均的因素,那么人均粮食消费量大约至少需要250公斤。这可以说是狭义的吃饱饭,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期,为了维持其人口生存所必需的。


但是,人要生存,不仅需要热量,还必须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没有这些,就会营养不良,就会有饥饿感。为了补充这些其它营养成分所需要的肉类、蛋类、蔬菜可以折合成粮食当量(比如计算用多少粮食可以养一头猪,出多少肉)。


如果是以素食为主的食品结构,保持营养均衡,那么人均直接和间接粮食消费量需要达到400公斤;如果是素肉食搭配的食品结构,需要达到800公斤;如果是肉食为主的食品结构(比如美国),需要达到1500公斤。所以,就广义来说,人均400公斤粮食可以算解决温饱问题,而只有人均800公斤以上才能算小康、吃得“好”(不一定健康,单从口感来说)。


首先,我们承认,“改革开放”时期,温饱问题确实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当然仍有一部分贫困人口没有解决,姑且不论)。但是,说某某解决了中国人民吃饱饭的问题,说得应当是,经过某某或某种社会制度的努力,原来吃不饱饭的,变成吃饱饭了,而不应当是指在前人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吃饱饭问题以后,坐享前人的成果。


查中国历年人均粮食产量,1950年为239公斤,1956年达到五十年代最高点307公斤。所以,在人民公社以前的小农经济时代,依据当时的生产条件,人均粮食产量大体上就是在250-300公斤之间徘徊,勉强解决最低限度吃饭问题,还不能真正实现温饱。


人民公社初期,由于人民群众缺乏经验,组织混乱,又加上走资派搞浮夸风共产风的破坏。最主要的,人民公社刚刚建立,还来不及对农业的生产条件进行根本改善。恰逢1959-1961年空前的自然灾害,1960年,人均粮食产量降至建国以来最低点217公斤。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与自然灾害进行斗争;尽管遇到了大灾,国家没有发生动荡,也没有发生什么群体性事件,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众所周知,农业是高度依赖于自然条件的生产部门。农业产量要提高,灌溉、肥料、良种必须成比例提高,缺一不可。而建国初,农田水利建设尚未开展,石油极度短缺(从而没有化肥农药),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时间。在基本上是继承了小农经济的技术条件下,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极差,是不奇怪的。


1962年以后,人民公社的组织逐步稳定成熟,形成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后来为实践证明高度适合中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制度。1962年,人均粮食产量恢复到238公斤,1965年,增加到268公斤,1970年,增加到289公斤,1975年,增加到308公斤,1980年,增加到325公斤。1982年,全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实行人民公社制度的最后一年(1982年底公布的新宪法废除人民公社),人均粮食产量达到349公斤。可见,1962年以后,中国农业、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基本上是几年上一个台阶。1962-1982年,人均粮食产量由约240公斤提高到约350公斤,年均提高5.5公斤。按照这样的速度,再有10年左右时间,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就可以稳步保持在400公斤以上,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为什么在人民公社条件下可以实现粮食稳步增产呢?除了采用良种、化肥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中国,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都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呈高度线形相关。先看世界,1960年,1970年,1980年,灌溉面积比分别为21%,25%,和29%,同期的每公顷粮食产量分别为1.3吨,1.6吨,和2吨。基本上是灌溉面积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每公顷粮食产量可以增加100公斤。


再来看中国,1962年,1970年,1980年,灌溉面积比分别为25%,31%,和38%,同期的每公顷粮食产量分别为1.3吨,2吨,和2.7吨。1960-1980年,世界的灌溉面积比增加了8个百分点,粮食单产增加了700公斤;1962-1980年,中国的灌溉面积比增加了13个百分点,粮食单产增加了1.4吨。如果不是人民公社,靠小农经济、包产到户,能解决中国人民吃饭问题?

无论是用世界平均数据,还是用中国数据,都可以发现,基本上用灌溉面积比乘三分之二,就大致可得每公顷粮食产量;这足以说明,所谓靠小农经济的那点可怜的自私自利的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的说法,完全是欺世盗名。


吹嘘包产到户的,一般都会引用如下的数据,1977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298公斤,1984年,人均粮食产量390公斤,所以说是“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吃饱了饭。大家都知道,农业产量是经常波动的,如果故意挑出一个歉年做起点,再挑一个丰年做终点,都可以制造农业奇迹。事实是,一方面,直至1982年,中国农村还在普遍实行人民公社制度而不是包产到户。另一方面,1985年,人均粮食产量就下降到了358公斤。1996年,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的412公斤,但是2003年又下降到333公斤。近几年人均粮食产量有所恢复,2010年达到407公斤。


概括来说,在小农经济时代,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大致在250公斤至300公斤之间徘徊,在好年景勉强够吃,谈不上营养,遇到自然灾害就会出现饥荒。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大致在350公斤至400公斤之间徘徊,如果不出内忧外患,基本上可以算是温饱无忧。但是,如果问题是,到底是谁让人民吃饱了饭,或说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那就应该问,是谁或哪种经济制度使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由250-300公斤的台阶上到了350-400公斤的台阶?


这个过程,小农经济没有完成,与小农经济在本质上一致的包产到户也没有完成。与小农经济不同,包产到户可以坐享人民公社建设的水库、化肥工业以及社会主义科技体制培育的良种。中国人均粮食产量由250-300公斤的台阶上到350-400公斤的台阶,几乎全部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完成的(参考附图,可以看得十分清楚,人民公社时期人均粮食产量在波动中上升,而此前此后都是围绕同一水平徘徊)。


所以,有人恬不知耻,说是由他自己让中国人民吃饱了饭,那完全是贪天之功为己有。


随着未来革命形势的发展,懂得思考的人自己就成同志了,除非是既得利益者(中上层小资及以上)。
如果是懂得思考的既得利益者,被人均预期寿命的问题驳倒了,他们就有可能偷换概念、蓄意歪曲,还有可能装作不懂、无理取闹,这是比较麻烦的。我们至少要提出并证明“离了改开也能过上好日子”的主张(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打破毛时代“石器时代”的刻板印象),细枝末节的东西就不予理会、不多纠缠。他们反驳不了毛时代寿命、消费、经济增长的数据,扯农民也没用,十年文革的一个较大的功劳就是改善了农村(赤脚医生、工农兵学校...),如今只有农民工的惨状。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被治,望破旧秩序,非革命不可。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6 00:07 , Processed in 0.028712 second(s), 8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