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倦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次尝试写一篇随笔 —— 关于“抽象”的人 [复制链接]

Rank: 2

21#
发表于 2024-1-8 16:29:08 |只看该作者
Primummovens 发表于 2024-1-8 03:32
在阿尔都塞那里补充一下,准确来说,阿尔都塞认为即使在《资本论》第一卷里,马克思仍然有黑格尔痕迹影响的 ...

阿尔都塞的《保卫马克思》写于1965年,《列宁与哲学》写于1971年,我这篇文章还是基于《保卫马克思》时的阿尔都塞出发的,阿尔都塞也同样会反思他本人的哲学观点并对进行更新(甚至他晚年都魔怔了),至于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至少我在《保卫马克思》中没有见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2#
发表于 2024-1-8 16:45: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俞聂 于 2024-1-8 16:52 编辑
倦鸟 发表于 2024-1-8 16:24
我也稍作补充。

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中也提过,《费尔巴哈的提纲》关于人的本质的预设是以经验主义 ...

谢谢补充。

我再多说一点。结合《提纲》和《形态》来看,马克思没有抽象出一个思辨的人的本质,主要强调我们对这个问题的一切思考都应该从“现实的个人”出发。


从现实的人出发,有可能像阿尔都塞说的那样,走向经验主义和唯心主义。比如施蒂纳就是这样思考的,他认为只有具体的个体——我、唯一者。我们知道,施蒂纳恰恰是那个时期的马恩所重点批判的对象。


在马恩看来,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至少有两层含义:

第一,现实的人都表现为个体,如果离开了个体,人必然是一个虚幻的抽象的存在。

不过“现实的个人”还有更重要的第二层含义,就是人类个体并不是彼此孤立的,那样的人类个体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而不是现实的人。人本主义恰恰是把彼此孤立的人看作人类个体,于是就不可能从人与人的关系去观察人,而只能从“人自身”(费尔巴哈思辨地构想了一个具有自然同一性的“类”,施蒂纳批判费尔巴哈的思辨而提出了具体的“我”)去看人。

从《提纲》和《形态》开始,马恩思考人的本质问题就不再是思辨的抽象,而是现实的抽象。在他们看来,任何人都是属于一定社会形态的人。但社会不是个人的简单集合,而是表示这些现实的个人由于其进行的活动而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因此,属于一定社会形态的人,必然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的。在阶级社会中,个人—集团(阶级)—社会是统一的,个人属于一定的集团(阶级),而各个集团(阶级)构成特定的社会。因此,人类社会的关系是个人—集团—社会,而不是个体—种—类。个人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取决于他所属的阶级的命运,而阶级的前途则取决于社会形态的变化。

换句话说,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从个体和类的角度出发,关注的是寻找个体的永恒不变的本质(即“类本质”),他只能看到人的抽象的同一性——人就是人。马克思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这就是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社会属性及其历史发展。《提纲》和《形态》时期马恩给我们最重大的启示就是,在阶级社会中我们首先要看到人的阶级属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 03:02 , Processed in 0.019763 second(s), 8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