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产业升级能否拯救经济?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15:40:54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HAD 于 2024-1-29 23:54 编辑

我们在谈起经济发展受阻时,总会想到“产业升级”。最近几年,“产业升级”和“支持科技创新”也成了官方频繁提及的热词。上期视频聊到今年经济展望,有观众评论说:“产业升级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获得不少点赞。我想,“产业升级”这四个字确实极能反映一种社会共识,这个共识不仅是工业革命以来造成的生产力大爆发在人认识上的沉淀,更是资本主义中的人在面对经济衰退甚至危机时的一种本能反应。经由对“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想象,资本主义下的现代性得以呈现。“发展才是硬道理”,而“产业”和“科技”的发展,就是现代人心目中那个最“硬”的道理。不过尽管我们身处极速发展的科技中,但说起科技创新如何应对经济衰退,深究起来就没那么了然了。产业升级真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吗?看起来不证自明的问题,没准只是一团意识形态迷雾。这期视频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讲一讲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请各位点个赞,且听我慢点分解。

谈到创新,就不得不提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这几年伴随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和高科技,熊彼特和他“创造性毁灭”的概念声名日隆,几乎到了言必称“熊”的程度,哪个新经济从业人士不引用两句,那绝对属于落伍。但熊彼特并不是当代人,他的创新理论一百多年前就发明了。只是映衬了这十几年科技新贵们猪突猛进的发展势头,为新钱取代老钱提供了理论基础,才成了一门显学。当然,我并不是说创新理论就是胡编乱造,它确实从某些方面揭示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来分析一下。按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前所未有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用大白话说,就是把现有的东西排列组合,攒一个新东西出来。比如说前几年火热的“互联网+”的概念。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是资本主义的“灵魂”,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上述的创新,引进新组合;而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实现新组合的过程。资本主义就是这种“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即所谓“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所以经济周期在熊彼特眼里,就成了“创新周期”。创新活动使企业家获得利润,进而因为利润,又引发了模仿,模仿又打破了垄断;伴随这一过程,当创新浪潮来临的时候,经济就会迎来繁荣;而创新通过模仿,扩展到更多企业的时候,盈利机会就趋于消失,经济衰退就会来临。这样一来,资本主义经济就会随着创新活动的潮起潮落,而产生繁荣与衰退的循环往复。而随着社会逐渐习惯于创新的出现,以及日益科学化的创新方法和手段的应用,使创新活动中能被精确计算、预测和计划的成分日益增多,创新在时间上的分布将越来越平滑,从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幅度也越来越小。那么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想要长远发展,必须消灭垄断的因素,建立一个鼓励不断创新的社会环境,因此各种生产要素必须得自由流动,应该随时为“企业家”开启创新活动立等待命。进而可以推论,行政性的竞争壁垒应该破除,国家对产业发展的干预应该停止。这就为后来的主流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上升为意识形态,成为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教条之一。这倒不是说熊彼特拥护新自由主义,那会还没这个概念。新自由主义相比统制经济自然有进步之处。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创新在加速,衰退却越来越近在眼前了,而作为科技创新发动机的美国,却同时也是全球经济危机的策源地。新世纪以来的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但08金融危机的破坏性也是大萧条以来仅有,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根本没有变小,只是越来越快了。


从历史经验来看,由科技创新引发的产业革命,和经济危机确实有时间上的耦合关系。例如1825年从英国爆发后蔓延至全欧洲的经济危机,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造成的副产品;又比如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后期,时隔60年后大萧条如约而至;还有距离我们最近的信息技术革命,与08金融危机的先后关系,等等。这些例子恰好印证了熊彼特的创新周期的概念。企业家为了获取利润推动创新,创新进而被模仿,引发持续的投资和普遍的繁荣,接着创新的普及,利润率又会下降,于是社会逐渐陷入衰退。这个过程完全可以拿上个世纪之交的美国做例证,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科技创新,美国进入“镀金时代”,社会财富迅猛增加;进入20世纪后,创新进一步普及,投资进一步增加,打完了一战,美国迎来“咆哮的二十年代”,旺盛的消费需求开启了美国历史上最多彩最繁荣的时代,紧接着就是29年史无前例的大萧条……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通过这么简单的类比就能解释历史进程的话,那人类也没必要打二战了,只要鼓励企业家创新就好了。从长期经验看,创新显然不解决根本问题。熊彼特的“创新周期”在某些方面可以解释产业演化的规律,但并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所以他解释不了科技创新没有抹平经济周期的现实。这是因为他的创新理论有一个前提,就是默认市场是均衡的。什么叫均衡呢?简单理解就是市场经由价格调节最终会达到供需平衡,就是说社会上总的需求等于总的供给,生产过剩只在局部有意义,全局性的生产过剩是不存在的。市场上的商品只要老百姓愿意买,都能买光。所以企业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不是因为老百姓买不起,而是因为产品劣质、功能低下等效用上不达标的原因,或者市场上同类产品更便宜。所以这时候才需要企业家来创新,只要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就能盈利,经济就会繁荣。
但现实是这样吗?别的不说,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基本靠投资和外贸拉动,就很能说明问题。咱国内的企业家——我是指那些真正推动了创新的人——一点都不少,改开以来我国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社会结构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商业创新这十年来更是比比皆是,但也没见消费有什么质变啊,外循环一条腿走路的现状改变了吗?内循环起来了吗?我想这些问题只要不瞎,都能有答案。现实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市场均衡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天然就是供需不均衡的。尽管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确实可以部分解释资本主义何以延续至今,但如果要站在更高的历史视角看待经济发展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必须超越熊彼特的理论,回归马克思的范式。


那马克思怎么看待创新呢?马克思不用这个词,在他的著作里,创新由另一个概念来替代,就是革命。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句话可以等价于生产力的革命推动生产关系的革命,生产关系的革命反过来促进或制约生产力革命。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里,所谓创新,就可以分解为包含“产业革命”和“政治革命”在内的“双元革命”。双元革命的内涵有一部分和熊彼特创新的五个方面是暗合的,但熊的理论前提让他无法看清经济周期的内在动力。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同样是呈周期性螺旋上升的,但周期性的根源,绝不是创新二字就能简单概括。马克思最伟大的地方之一,就是在总量上否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均衡。在他看来,因为要追求利润,资本主义市场具有天然的不均衡性。从宏观上看,全社会的利润总量来自于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也就是说,包括地租、利息和产业利润在内的利润总和,全部来自于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被资产者无偿剥夺的那一部分。因此,财富总是向资产者集中,总是向上集中,风险总是向下集中。而工人出卖劳动力获得的工资,永远小于他们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所以在这个体制下,经济越发展,工人就越相对贫困,越消费不起自己生产的商品,进而发生消费不足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就是造成经济周期的根本动力。有人可能会问,不对啊,你只说了经济危机,没说创新带来的经济繁荣啊?只有危机没有繁荣,怎么能叫周期呢?
问的在理。《资本论》开篇就着眼在商品的二重性上,马克思这么做意在揭示,从具体的商品中抽象出来的价值的本质,也就是所谓异化的劳动。这么说可能很难懂,什么意思呢?其实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在交易商品时,本质上就是在交换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的劳动,也就是说,我们在买卖东西时,就是在交换生产这些东西所需的劳动,所以简单理解,价值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买卖商品是劳动的交换,那么,生产商品就是价值的创造。当发生科技创新,进而引发产业革命的时候,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是劳动效率提高,应用了新科技的企业,其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商品更多了,然而资本家并不会因此就给工人涨工资,那么本来就因为剥削而不等价交换的工人的劳动,将更多地被资本家所占有,也就是剩余价值占比更高了,剥削率更高了,反映在生产经营上,就是利润率更高了。

企业利润率高了,就会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而出于对高利润率的追逐,其他企业也会争取应用新技术,从而造成技术的扩散。



这是其一,第二个结果是,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有些本来无法转化为商品的劳动,也就是没法创造价值的劳动,具备了创造价值的条件。举个例子,在冷链技术发明以前,海鲜的消费半径比较短,在内陆生活的人没条件吃,所以市场很有限,生产多了就消费不动,产品没法顺利转化为商品,那一部分渔民打鱼就只是自己吃,不是用来卖,那么这些渔民的劳动就不创造价值。(我们再强调一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价值是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买卖,那就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

但当冷链发明以后,海鲜能卖到更远的内陆地区,不管生产多少都有可能卖掉,那渔民的劳动就具备了创造价值的条件,本来只是自己吃,现在都用来卖,那他们的劳动就被吸纳进了市场中,成为了资本增值的源泉。

上述这两个结果,都会把更多的产业后备军纳入商品生产当中。表现出来就是大量成立新企业,大量扩建新厂房,大量投资新产能,大量资源被开发,最后就是大量招工。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雇佣劳动力,被吸收为资本主义下的就业人口,劳动参与率大幅提高,人人都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份子,成为资本支配下的劳工,为资本增值贡献利润。而他们出卖劳动力获得的工资,又构成了新的消费市场,产业带动了服务业,因此价值的交换,即商品的交易也空前活跃,市场极具景气。所有这些活动集中表现出来,就是经济的繁荣。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用来交换的人的劳动,如果我们把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也就是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和,比作一个池子的话,那产业革命就像打开了这个池子的进水阀,无疑极大地扩展了池子里水的容量。所以资本主义下的经济繁荣,就是全社会价值的膨胀,同样也是资本主义的扩张。将更多处在自然经济中的人,更多不参与商品交换的人,更多自给自足的人,将他们在自然状态下的劳动纳入了市场当中,成为了利润的来源。



当然,这个过程是动态且复杂的,关系到各种生产要素的变化,尤其是生产要素在价格方面的变化。但我们往深了去探究,就能发现就算剥离了价格的因素,依旧可以解释资本主义繁荣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资本积累效率的极大提高,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极大扩张。因而通过价值规律揭示的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还是资本主义的扩张周期。产业革命助推经济繁荣,意味着资本主义扩张;那么生产过剩导致经济衰退,就对应了资本主义的收缩。资本主义就这样顺着产业扩散的“福音”,在经济兴衰的潮起潮退中,将商品拜物教传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资本主义在这种螺旋上升的势头里,逐渐统治了全球。然而当全世界都被囊括到这个体系之中,当最落后的族群都被吸纳进社会化的商品生产与交易中的时候,那新的产业革命,带来的就不一定是普遍的经济繁荣了,反倒有可能是毁灭。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个现象没有,以往的产业革命,虽然都提高了生产效率,不过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远未饱和,所以技术扩散的结果都是将更多的人口吸纳进工业生产当中;但资本主义在时空的发展都趋于饱和的当今,新的产业革命所产生的效果,却是将人口排斥出商品生产体系。随着生产自动化、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马克思在分析生产成本时,发明过一个“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这个概念用来说明企业在商品生产中人力成本与非人力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但资本有机构成更要反映的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生产资料与人的劳动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与技术进步有很强的相关性。具体什么样的相关性,我在《ai》那期视频中详细论述过,这里就不展开了。简单的说,在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物质生产中人的活劳动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低。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产业所能容纳的就业人口相对于产业规模也会下降,而工人的工资总额相比他们生产的商品来说,同样是降低的,这就会加剧生产过剩的局面,加深贫富分化的程度;而伴随这一过程,经济周期还会越来越短,经济波动会越来越频繁。在过往的历史中,由于资本主义在时空的发展并不饱和,这个矛盾可以通过吸纳更多人口加入商品生产,或者加深无产阶级劳动异化程度来缓解。但在当前技术处在临界突破的关口,而资本主义又同时触碰到时空发展的边界时,新的产业革命所要引发的,恐怕会是整个资本主义系统的总崩溃。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能回答一开始的问题了,科技创新能否挽救经济危机?答案是既能也不能,历史上科技创新无疑是挽救经济危机的法宝;但放在量变引发质变的当今,科技创新将在整体上加速引爆危机。

扩张是资本主义的动力,也是资本主义的生命,而产业革命只是这个生产方式实现扩张的一个途径。历史上,地理大发现也造成了资本主义的扩张,同样带来了繁荣;苏东剧变和改开以来的进程则是最新一轮的扩张,对最近几十年的全球繁荣功不可没。所以我们看,产业革命和经济繁荣的关系还需再穿透一层,否则无法揭示本质;经济危机同样也是,如果不能遏止收缩的趋势,不能找到新的扩张点,那就无法逆转危机。从这个层面上看,人口的收缩毫无疑问是经济收缩的延续,人口的危机也是经济危机的扩大,而作为价值载体的人口,其表现出的再生产障碍,恐怕是经济危机的最终表现形式。

说到这里,我想不少人该指责这套论断悲观了。没错,在资本主义框架内,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如果现有生产关系无法被取代,那前途确实晦暗。所以包括“产业革命”在内的“双元革命”才是新时代的号角,而“创新”并不足以承担这个历史任务。

当然,这只是在最宏大尺度上的分析,不代表中观和微观层面上的判断。存量市场中的博弈,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实力的最大来源,产业链就是价值链,科技创新决定了一个国家在产业链上的位置,在产业链上的位置越高,那利润率就越高,很多问题就会因此变得不是问题。套用列宁范式的话,那就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竞争,增加了科技竞争的内涵。

世界早不同于列宁的时代,在全球普遍生产过剩的当下,资本主义的问题早已超越国家范围。我们既承受不了一场世界大战的代价,科技创新还要加剧危机,历史最终朝向哪里,值得所有人深思。


https://mp.weixin.qq.com/s/FHkg0ektI5XZ9E-4zZG3cg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4-1-29 23:53:28 |显示全部楼层
七百里中 发表于 2024-1-29 23:38
【经济衰退,人口暴跌,我们处在什么样的历史经济周期?【全程干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 ...

是的
而且他去年发的视频里还在中帝论和夫妻论之间摇摆,今年这个产业升级似乎更加不认可帝国主义战争这个模式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0 15:04 , Processed in 0.037879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