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6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中苏分裂的反思(九)—— 古巴危机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2-28 14:20:21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4-2-28 14:29 编辑

对中苏分裂的反思(九)—— 古巴危机


远航一号


      1961年10月17日至31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83个外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应邀出席。

      此前,苏联与阿尔巴尼亚的关系恶化,苏联于1961年初停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并召回了在阿尔巴尼亚的苏联专家。在苏共二十二大上,赫鲁晓夫抨击霍查是“民族主义左倾分子”,并且说,总有一天,“阿尔巴尼亚领导人要为他们对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以及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带来的危害负责”。

      苏共二十二大还做出决定,将斯大林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

      10月19日,周恩来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反对苏共批判霍查。周恩来指出:1957年的《莫斯科宣言》和1960年的《莫斯科声明》,是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共同行动的纲领。宣言和声明指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是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民族解放、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的保证。维护这种伟大的团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国际主义义务。兄弟党、兄弟国家之间,如果不幸发生了争执和分歧,应该本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精神、平等和协商一致的原则,耐心地加以解决。对任何一个兄弟党进行不公平的片面的指责,是无助于团结,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把兄弟党、兄弟国家之间的争执公开暴露在敌人的面前,不能认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郑重态度。这种态度,只能使亲者痛,仇者快。

      10月23日,中共代表团提前回国。周恩来在临行前在列宁墓向斯大林敬献了花圈


      1962年初,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著名的“七千人大会”),总结“大跃进”失败的教训。在讲到国际形势时,毛主席说:“不论在中国,在世界各国,总而言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终究是会拥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在世界上,现在还有许多人,在社会民主党的欺骗之下,在修正主义的欺骗之下,在帝国主义的欺骗之下,在各国反动派的欺骗之下,他们还不觉悟。但是他们总会逐步地觉悟过来,总会拥护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真理,是不可抗拒的,人民群众是要革命的。世界革命总是要胜利的。”

      毛主席继续说:“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是列宁创造的党。虽然苏联的党和国家的领导现在被修正主义篡夺了,但是,我劝同志们坚决相信,苏联广大的人民,广大的党员和干部是好的,是革命的,修正主义的统治是不会长久的。”这是毛主席在党内第一次明确提出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已经“被修正主义篡夺了”。这个讲话的内容,当时没有在一般党员和群众中传达。


      由于历史原因,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塔塔儿族(苏联称鞑靼族)、柯尔克孜族(苏联称吉尔吉斯族)的人民分别居住在中、苏边境两侧。还有一些原来居住在苏联的汉族华侨,由于斯大林的错误的民族政策,也迁居到了新疆的伊宁、塔城等地区。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新疆地区的许多人民同时拥有中国、苏联双重国籍。

      1962年3月至5月,共有约七万中国边民通过伊犁的霍尔果斯口岸和塔城的巴克图口岸前往苏联,越境的边民主要为哈萨克族;导致伊犁草原、阿尔泰草原等边境地区的人口和牲畜锐减,农牧业生产受到很大破坏。这就是“伊塔事件”。

      其间,还发生了5月29日“伊宁反革命暴乱”。当天,约两千名当地居民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举行抗议活动,呼喊“驱逐汉人”、“打倒中国共产党”等反动口号,并冲击州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协助当地公安部门平息了暴乱。


      1962年9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即八届十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公报概括了中国政府的对外政策总路线:“国际形势的发展更有力地证明,我国所奉行的对外政策的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这条总路线就是: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下,发展同苏联和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友好互助合作关系;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争取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支援各国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革命斗争。”

      会议号召:“团结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结成最广泛的反对美帝国主义者、其他帝国主义者及其在各国的走狗的统一战线。”

      会议主张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运的团结:“我们应当继续高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帜,为维护和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而斗争。”

      所以,到这时为止,中共公开的、正式的对外政策,仍然是团结“苏联和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结成最广泛的反对美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

      八届十中全会也提出了在国际共运中“保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纯洁性”的任务:“我们应当继续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旗帜,坚持一九五七年莫斯科宣言和一九六○年莫斯科声明的革命原则,坚决而彻底地反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主要危险的现代修正主义,... 同时也要坚决而彻底地反对教条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 总之,是为了保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纯洁性而斗争。”


      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原来的古巴共产党没有参加古巴革命;在古巴革命胜利之初,卡斯特罗也并不敌视美国,并曾于1959年4月访问美国,受到当时的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热烈欢迎。但是,随着新生的古巴革命政权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对美国资本家在古巴所拥有的银行、工厂、商店、农场进行国有化,终于触动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美国政府开始对古巴实行所谓制裁,尤其是停止从古巴进口蔗糖,妄图从经济上扼杀古巴革命。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及时向古巴提供了经济援助,大量进口古巴蔗糖并向古巴提供急需的原油和武器。

      1961年1月,美国与古巴断交并对古巴实行全面贸易禁运(这项贸易禁运的政策一直延续至今)。1961年4月15日,由一千多名经过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的古巴流亡分子组成的雇佣军在古巴猪湾登陆,妄图推翻革命政府;革命政府仅用三天的时间就消灭了在猪湾登陆的雇佣军。

      猪湾事件的第二天,4月16日,在哈瓦那群众大会上,卡斯特罗宣布:古巴革命“是一场贫苦人的、由贫苦人进行的、为了贫苦人的社会主义民主革命”。这标志着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此前,1959年,美国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了45枚朱庇特式中程弹道导弹。这些导弹可以在接到指令的五分钟内完成发射,飞行12分钟后就可以打到莫斯科,对苏联构成了严重威胁。相比之下,当时的远程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准备时间长达一个小时,发射后,还要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绕飞半个地球才能到达攻击的目的地。

      在古巴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后,苏联方面便开始设想,在古巴部署中程弹道导弹,以对美国的威胁来抵消美国对苏联的威胁。1962年5月,苏联制定了在古巴部署60枚配备核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的计划并在9月份分两批运抵古巴。

      10月15日,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在古巴上空拍摄到了正在安装中的导弹发射架。10月22日,美国军队进入战备状态。10月24日美国开始对古巴实行封锁。

      10月26日,为防止美国强行拦截苏联货轮并夺取货轮运载的导弹等先进武器装备,正在前往古巴的苏联货轮开始返航。

      10月27日,苏联驻美大使馆向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转交了赫鲁晓夫的信件,提出了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的两个条件:美国须保证不入侵古巴,并从意大利、土耳其撤出美国部署在那里的导弹。


      当天,古巴导弹危机也进入了最紧张、最危险的阶段。全世界的命运到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

      一架从阿拉斯加起飞的U2高空侦察机逼近了苏联楚科奇半岛,苏联空军的战斗机起飞拦截,美国随即派出两架F102式战斗机携带核火箭掩护U2侦察机。与此同时,驻阿拉斯加的B52战略轰炸机携带实战用的核炸弹升空值班,随时准备轰炸西伯利亚。

      一艘携带核鱼雷的苏联潜艇正在古巴附近海域潜水隐蔽。美国海军一艘驱逐舰发现了这艘潜艇,在不知道这艘潜艇载有核鱼雷的情况下,向其投掷训练用的深水炸弹以迫其上浮。当时苏联潜艇舰长一度认为战争已经爆发,决定发射核鱼雷,但遭到副舰长的反对。最后,这艘苏联潜艇没有发射核鱼雷,而是决定上浮并向莫斯科请示。

      同一天,一架飞临古巴上空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被苏联反空部队用萨姆2式导弹击中后坠毁。得知U2被击落的消息后,美国空军立即决定要派出战斗机袭击在古巴的苏联防空导弹基地。好在那个时候,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还不像现在这样腐朽,总统并非完全是帝国主义战争机器的傀儡,当时美国的总统约翰∙肯尼迪还算是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在最紧要的关头,肯尼迪否决了空军袭击古巴的计划。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同一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1962年的10月27日是自美国首次使用原子弹以来全世界最接近核大战与核毁灭的一天!


      与此同时,美国统治集团上层陷入了激烈争吵。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上将为首的好战分子狂妄叫嚣要武力解决,准备于10月29日对古巴发动突然袭击。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等内阁成员(在美国体制中,国防部长属于文职官员)主张谈判解决,但只同意接受赫鲁晓夫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即不入侵古巴)。

      肯尼迪在情急之下绕过国防部长和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不惜私下开展“出卖”美帝国主义利益的秘密外交。约翰∙肯尼迪派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秘密约见了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肯尼迪向苏联方面口头承诺,待危机平息后,美国将撤出部署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导弹;但由于美国国内的困难,肯尼迪无法向苏联提供履行此项承诺的书面文件,并且要求苏联方面为此保密。

      赫鲁晓夫得知肯尼迪的口头承诺,说服苏共中央政治局接受了这一解决方案。10月28日,莫斯科广播电台向全球广播,鉴于美国已经保证不入侵古巴,苏联决定从古巴撤出中程弹道导弹。古巴危机结束。

      1963年4月,肯尼迪履行了他的承诺,从土耳其和意大利撤出了美国部署在那里的中程弹道导弹。1963年11月,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1968年6月,罗伯特∙肯尼迪遇刺身亡。有一种观点认为,肯尼迪兄弟先后遇刺身亡都与美国军方和中央情报局对他们与赫鲁晓夫秘密达成协议不满有关。现在正以独立候选人身份竞选美国总统的小罗伯特∙肯尼迪就是罗伯特∙肯尼迪的儿子。


      从今天掌握的资料看,古巴危机的解决是社会主义苏联在“冷战”期间与美帝国主义对峙中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当时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对苏联极其不利的条件下(下面会进一步解释)迫使美帝国主义做出了重大让步,从可以直接威胁苏联的土耳其、意大利撤出了导弹,并挫败了美帝侵略古巴的计划。

      然而,由于赫鲁晓夫恪守其与肯尼迪的承诺,全世界的人们只看到苏联货轮在美帝威胁下返航,苏联以屈辱的方式从古巴撤出导弹(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时接受了美帝的监督),却对美国的重大让步毫不知情。美国从土耳其、意大利撤出导弹,是在古巴危机结束半年后不声不响地进行的,苏联方面也一直没有张扬。直到1995年,当年与罗伯特∙肯尼迪谈判的多勃雷宁发表了回忆录,古巴危机的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由于缺乏重大的全球性国际斗争的经验,对于核武器时代大国斗争的复杂性和危险性缺乏足够的估计,仅从一些表面现象出发,中国共产党以及毛主席本人对古巴危机的性质及其解决得出了不正确的结论。

      在后来的“苏共领导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 —— 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一文中,中共方面认为,“苏共领导越来越热衷于同美帝国主义做政治买卖,一心一意要同肯尼迪结成反动同盟,不惜牺牲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利益。苏共领导在加勒比海危机中屈服于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接受美国政府提出的侵犯古巴主权的‘国际视察’,犯了投降主义的错误”。

      赫鲁晓夫下台后,《红旗》杂志发表文章,认为赫鲁晓夫在古巴问题上以“冒险主义”开始,以“投降主义”结束:“他一忽儿实行冒险主义,把导弹运到古巴,一忽儿实行投降主义,俯首贴耳地按照美国强盗的命令,从古巴撤走导弹和轰炸机,接受美国舰队的检查,甚至背着古巴政府,企图出卖古巴的国家主权,答应由美国操纵的联合国派人到古巴国内去‘视察’。赫鲁晓夫这种作法,使伟大的苏联人民遭受到十月革命四十多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


      如前面所述,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是为了抵消美帝在意大利、土耳其部署导弹所带来的威胁。美帝是不可能自愿从意大利、土耳其撤出导弹的,苏联又不可能对土耳其、意大利发动战争;如果不采取类似于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措施、触动美帝的“核心利益”,美帝是不可能解除在苏联附近的导弹威胁的。

      苏联在古巴部署了导弹以后,有没有可能坚持不撤出,不惜冒与美国一战的风险呢?这里且不说,用全世界几千万人民的性命做赌注,在核战争的边缘玩“极限施压”的游戏,是否符合共产主义者的道德。仅从纯军事角度分析一下。

      古巴就在美国的大门口,距离美国仅两百多公里,美国的海空军占绝对优势。这些因素决定了,如果打常规战争,古巴人民是不可能挫败美帝国主义侵略的。到那时,苏联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使用已经部署在古巴的携带了核弹头的导弹,攻击美国的主要城市。如果是那样,就必然演变为美苏两国之间的核大战。

      与后来的情况不同,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苏联在核武装方面相对于美国仍然处于绝对劣势。当时美国拥有约27000枚核弹头(其中战略核弹头3600枚),苏联仅有5000(其中战略核弹头300枚);美国拥有约300枚可以打到苏联的洲际导弹,苏联仅拥有50多枚可以打到美国的洲际导弹(其中实际可用的仅20多枚);美国部署在意大利、土耳其的中程导弹只要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打到莫斯科;美国当时已经有了核动力潜艇,可以在北冰洋、日本海从水下发射中程导弹。所以,如果核大战真地打起来,苏联将面临灭顶之灾,而美国可能只需要牺牲几座城市。

      在力量对比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能够迫使美国解除对苏联的中程导弹威胁,这显示了当时苏联领导人的胆识和高超的外交斗争艺术。


      古巴危机之后,中苏两党之间的分歧急剧地尖锐化了。在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共领导人看来,苏联在古巴危机中对美帝国主义屈膝投降,其修正主义面目已经彻底暴露,中共与“苏修”决裂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4-2-28 15:47:44 |显示全部楼层
君行早 发表于 2024-2-28 15:38
苏联居然没有告诉中方古巴危机的真相?即使是信守承诺,在兄弟党误会自己的时候,秘密告知也是可行的吧 ...

这件事就有点复杂了

1 如果告知,中方肯定不信

2 中方可能反对保密,坚持公开

而这种事情有时就是不能公开的,两大国之间的交易,有时候是需要一定信任的,信任破坏了,以后想要再重新达成协议,就难上加难了

点评

∀与∃  苏方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告知兄弟党真相,而中方等兄弟党需要对苏方有更多的信任,这样社会主义阵营、国际共运才能够更加团结,这是我们应当总结的教训之一。   发表于 2024-2-28 16:00:42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4-2-28 23:45:30 |显示全部楼层
帅效益 发表于 2024-2-28 16:40
关于远航老师对中苏关系的看法,我觉得是很有启发,也很有价值的,但是我在考虑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在境内做 ...

这个要下一步再研究了

等到人民群众对整个改开都质疑了,西方在世界人民心目中彻底搞臭了

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怀疑七十年代为什么要与西方缓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4-2-28 23:51:30 |显示全部楼层
东风吹过韶山 发表于 2024-2-28 19:04
同意,毕竟毛主席作为一个象征的地位太关键、又太特殊了,现在无端泼在历史社会主义和毛主席身上的脏水还 ...

不要客气

我一开始就说了,初步总结,一定会有错误,大家共同监督。

我也知道这里有一个群众对毛主席感情的问题,所以过去才一直忍着没有写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4-2-28 23:53:12 |显示全部楼层
俞聂 发表于 2024-2-28 20:07
东风吹过韶山 发表于 2024-2-28 19:04
同意,毕竟毛主席作为一个象征的地位太关键、又太特殊了,现在无端 ...

是有些考虑

但这又是一个没有思考成熟的问题

咱们分步骤,一件一件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4-2-29 00:05:56 |显示全部楼层
东风吹过韶山 发表于 2024-2-28 19:04
同意,毕竟毛主席作为一个象征的地位太关键、又太特殊了,现在无端泼在历史社会主义和毛主席身上的脏水还 ...

苏方当然有责任

从大的方面说,苏联当然是修正主义,但也是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反帝不坚决,但不能说人家不反帝。

从细节来说,苏联在中印关系上指责中国是错误的,用召回专家来压服中国是错误的(苏方对此的解释我并没有放到正文中,君行早网友问,我才引用)

但这些都是国际共运内部矛盾

中苏关系彻底破裂 —— 也就是上升为敌我矛盾 —— 责任完全在中方

后面还会写

注意,到1965年为止,双方在形式上都还控制在国际共运内部矛盾内,到此之前的对错都还不是彻底破裂(毛主席自己1965年也这么说)

主贴中最后用了决裂这个词,是指下一步论战全面升级,但升级的论战在形式上还是两个兄弟党之间的论战

点评

东风吹过韶山  感谢远航老师的解答,期待更新  发表于 2024-2-29 00:16:15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4-2-29 02:24:33 |显示全部楼层
井冈山卫士 发表于 2024-2-29 00:17
“ 赫鲁晓夫得知肯尼迪的口头承诺,说服苏共中央政治局接受了这一解决方案。10月28日,莫斯科广播电台向全 ...

履行口头承诺的肯尼迪被干掉了

点评

∀与∃  这大概就是美帝国主义“诚信”的极限所在了,如今霸权衰落崩溃,美帝几乎不可能再演绎相同的事情了。  发表于 2024-2-29 08:51:47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24-2-29 02:25:55 |显示全部楼层
井冈山卫士 发表于 2024-2-29 00:32
这个回帖很有价值。

我们想要打赢本次阶级斗争,是必须要对上次的阶级斗争作出正确的总结。这些总结包括 ...

严格区分 1 2 3 三个不同的方面并处理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6 00:40 , Processed in 0.02000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