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赤色飞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旧共产主义蓝图的毁灭与新共产主义蓝图的建立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20:35:11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按劳分配走向按需分配,没有找出一个明确的可实施的过渡路径。"

利润中开始有按劳分配的比例, 并逐渐扩大, 这就是通往共同富裕、按需分配之路. 参见以下文章:
40年代毛泽东谈利润的按劳动分红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10203
企业利润不能只按资分配, 也要按劳分配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10147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13-7-1 21:32:0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黑山 于 2013-7-1 21:43 编辑
马列托主义者 发表于 2013-6-28 10:02
不是分配利润,而是消灭利润

你去喝西北风好了.

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创造了财富. 消灭利润? 除非你想消灭劳动, 同时你将消灭人类. 红色高棉就这样干掉了百万人口.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板凳
发表于 2013-7-1 21:40:55 |显示全部楼层
赤色飞蛾 发表于 2013-6-27 17:37
我认为这样的利润分肥,还比不上斯大林的通缩路线。

建议你去了解一下抗日根据地的经济. 在被日伪包围分割不断围剿的状态下, 几千万人民是如何维持生存维持生产的. 这其中, 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模式其实是最关键的.

而斯大林模式, 个人分配被局限在生活资料的范围里. 人民公社和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里, 工农只有工资或口粮, 其他都归集体和国家. 工农劳动一辈子以后, 会发现自己还是无产阶级, 没有东西可以留给自己的孩子. 所以, 当苏联解体的时候, 工农大众袖手旁观. 当中国改开开始私有化的时候, 工农大众积极参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地板
发表于 2013-7-5 23:36:1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黑山 于 2013-7-5 23:45 编辑
马列托主义者 发表于 2013-7-5 14:34
可见你对资本论一窍不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为利润的

好吧, 换个名字: 劳动新创造的财富.

劳动的意义, 就在于创造的多于消耗的. 除去物的成本和人员的生活消耗, 劳动将创造更多的财富.

那么问题就是: 这新创造出来的财富, 如何分配?

苏联制度, 和中国社会主义前三十年, 这部分完全都被集体拿走. 结果工人就抛弃了这种社会主义: 他们劳动一辈子, 还是无产阶级, 还是无产的. 当苏联垮台时工农袖手旁观. 当中国改革开始的时候, 工农积极参与了私有化市场化.  也就是楼主标题里的"旧共产主义蓝图的毁灭".

那么什么是新蓝图?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劳动新创造的财富的分配, 必须有按劳分配的比例.
关于苏联垮台, 有很多因素. 但工农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这是最关键的.

如果工农能够保卫苏维埃, 如同中国抗日根据地人民保卫根据地, 或象解放区人民小车支援淮海战役, 那么无论是有多少因素, 无论有多少国外敌对势力, 苏联社会主义都不会跨.

"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这段歌词的背后, 就有按劳分配的力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13-7-5 23:47:36 |显示全部楼层
特色社会主义,  劳动新创造的财富则是被资本家和权力拥有者拿走. 现在, 显然, 工农大众已经开始抛弃这种社会主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13-7-6 21:11:0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黑山 于 2013-7-6 21:16 编辑
马列托主义者 发表于 2013-7-6 20:18
价值 财富 使用价值这些概念弄弄清楚再说。
社会主义是为使用价值而生产,资本主义是为价值而生产
利润不 ...

我当然清楚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使用价值, 也知道社会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之不同 .

是你自己没有明白: 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都必须考虑如何分配生产的成果. 资本主义把劳动所新创造出来的财富都归资本家, 而苏联和中国前三十年则都归国家. 真社会主义, 这部分财富应该有按劳分配给劳动者的比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9 16:19 , Processed in 0.072124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