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揭开历史面纱,探寻文革本源(上)

2013-6-17 22:18|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026| 评论: 1|原作者: 钢筋水泥|来自: 红歌会网

摘要: 当权者应该反思这三十多年的教训,缓解社会矛盾,应对民族危机;却居然有“精英之流”坐在比“文革”激烈百倍千倍的火药桶上,“武革”随时可能引爆的火山口上,叫喊着要守住“文革”底线,绝不能让只触及灵魂的,要文斗不要武斗的“文革”重演。

三、坑害子孙的私有制

人类几千年的剥削压迫历史告诉我们,民主,平等像奢侈品一样,远离老百姓,而把老百姓强排在民主,平等之外的是两类人,一类是有钱人,一类是有权人。他们一直维护着一种制度,法定少数人拥有社会大部分财富,是理所当然的,是天经地义的,是必须永世不变的,社会大多数人必须给少数富人当牛做马,受剥削,受压迫。一句话:剥削有理,压迫有理。

这种制度就是:私有制。

老百姓若是要反抗,要平等,就被有钱人有权人辱骂为“暴民”,“反贼”,“叛逆”,就要铲除,要镇压,要剿灭。历朝历代如此,古今中外如此。直到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提出来新的社会科学理论。

1848年2月第一本《共产党宣言》单行本在英国伦敦问世,科学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理论开始影响社会发展,到1922年12月30日苏联加盟共和国诞生,开始科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践,之后陆续有包括中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科学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个新事物,在各国共产党的倡导下,虽然轰轰烈烈地干起来了,但似乎经验不足,智慧不够,七搞八搞出现了很多意外,产生了不少败家子,他们丢失了政权,甚至被肢解了国家,绝大多数国家又复辟了私有制。剩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已是屈指可数。一时间“私有制”似乎又变成了社会发展潮流的香饽饽,以至于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也对“私有制”神往不已,“私有制”又被中国“改革”“精英”推上了“社会进步”的神坛,“公知”们赞赏:“私有制”保护私人财产。是啊,谁都不愿意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抢去,谁不希望自己的财产能得到永久的保护,真如“精英”所言,“私有制”能保护私人财产,那该多么美好,不正是人心所愿?

“私有制”真保护私人财产吗?

从春秋战国到大清王朝都是“私有制”,这个“私有制”保护了私人财产吗,穷人的财产被乡绅官府掠夺霸占那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在穷苦劳动大众私人财产被富绅权贵夺走之后,需要这个神圣的“私有制”保护穷人的私人财产时,那个代表“私有制”神圣法权的殿堂——衙门——如何展示他无边的法力?“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正是中国历史千年传颂的至理名言,给“私有制”法权作了最清晰的注解。显然,被抢劫财产的穷人与抢到财产的富人到衙门里比钱,穷鬼还未走进衙门,官司就已经输了。“私有制”把保护穷人私人财产的义务推的干干净净。看来穷人是不能指望“私有制”了。

我们再看看富人,有钱人,最有钱的人,“私有制”把他们的财产保护的如何?大秦王朝还有谁比秦始皇更有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算是大地主了,留下来举世瞩目的建筑工程:万里长城。神圣的“私有制”守住了他的这份私有财产吗?万里长城早已不姓“秦”了。“私有制”护不了秦家辽阔的土地和远处的财产,总该为秦家把安身之所咸阳宫守住吧,这可是秦家的居家底线。让“公知”和“精英”们失望的是1300多年前项羽一把火,烧了秦始皇皇家的寝息之地阿房宫,“私有制”至今没有还秦家一个公道。

再看看故宫,700年前朱元璋的四公子,明朝最有钱的朱棣,在南京住厌了,想换个环境,看中了北京这块风水宝地可以700年后优先享受科技进步的“雾霾”成果,于是从1406年起,动用23万工匠、百万民夫,开始了拉动明朝“GDP”的“固定资产投资”,大手笔啊,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间,精巧的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殿宇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历时14年完工落成。与世界其他著名宫殿,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比都毫不逊色,可谓是最辉煌宏大的房地产,今天那些权贵领了个“房产证”才住上带小花园的院子就牛逼的不知自己姓什么的“上等人”,与居住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世界最大古建筑群故宫的朱棣比,今天的“上等人”就是一个土鳖!

朱家人有福啊,一套房产就72万平米,算几房几厅呢,那是八千房几百厅!按今天北京天安门的地价,故宫这套房产,空房子就值上千亿,毫无疑问,那是朱家的房产,依“私有制”法典,是必须受到保护的,就按今天所谓“特色”的《物权法》,是不是也该维护朱家的“合法权益”。那么今天的故宫还是朱家的吗?早就不是朱家的了。四百六十多年前,朱家人就被赶出了故宫!

“私有制”的信徒们难免纳闷,是其他有钱人按房产交易买走了朱家的故宫“别墅”,朱家拿钱走人,移民海外了?还是拆迁征收“土地流转”给些补偿,把朱家安置到了北京远郊?很遗憾,在国土局没有查到历史上有关朱家的产权过户信息。

“私有制”的信徒们,朱家人不幸啊,一套八千房几百厅的大房子,连同满房子的金银财宝,古董字画,没有人问他要价多少,没有人请求他打折优惠,没有人跟他商量过户细节,最愤怒的是,没有人给他一个铜板的补偿!房子就不是他的了,就被扫地出门了。大明王朝实行“私有制”,大明的“私有制”没有保护朱家的私人财产,到了大清王朝还是实行“私有制”,大清的“私有制”也不保护朱家的私人财产。估计朱家人若到“私有制”的大清衙门去争取合法权益,也会被大清“信访办”的顶戴花翎赶出衙门,而且客气的答复也会是“企业改制过程的产权纠纷案件,概不受理!

朱家若顽固坚持“私有财产圣神不可侵犯”的极端立场,采取堵马路,拦官轿,一哭二喊三上吊,甚至跳楼自焚等极端方式,来乞求衙门“青天大老爷”发点慈悲的话,朱家可能要大失所望,这些老爷也会放出大清的法律“公知”“精英”,义正严词地警告朱元璋后人认清形势,面对现实,愿赌服输:

“私有制”是保护私人占有的财产,但是你占有的这些财产是从哪里来的,按“私有制”的法律制度设定,要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也就是弱肉强食!你搞赢了抢到了,是“优胜”者,占有了财产,我们“私有制”就保护你拥有的财产。你搞输了被别人抢了,是“劣汰”者,失去了对财产的占有,你就不再在“私有制”保护之列了。“私有制”保护的对象恰恰是抢走你财产的“优胜”者,而你们这些被抢走财产的大批“劣汰”屁民,正是“私有制”要打击专政的对象。朱家劣鬼,要正确对待,不要不服气,“私有制”对财产的“自由竞争”是很“公平”的,谁都可以抢,所以你要“愿赌服输”。在我们圣神的“私有制”推动下,毫无疑问,最终抢到财富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被抢劫而必然沦为穷鬼。“私有制”只保护抢到财富的极少数霸主。至于被抢劫的穷光蛋,“私有制”的义务就是对穷鬼专政,以保证穷鬼长期适应并享受被抢劫的殊荣。

原来“私有制”非但不保护私人财产,正是“私有制”抢劫私人财产!

秦家和朱家在“私有制”下,若仅仅只是被抢走了财富和被霸占了房产,这还只算是小事。破财消灾吗,但严重的问题是,在“私有制”的法则下,破财消不了灾。夺了秦家家业的刘邦项羽,霸了朱家房产的爱新觉罗并不就此罢休,他们还要继承“私有制”大业,他们渴望自己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新立的《物权法》能永世不变。虽然开始享受“前老板”私人财产的酒池肉林,但老担心“旧业主”不甘心失败,纠集残部“反清复明”,搅醒了“新房东”的春宵美梦。半夜老会惊醒,总不踏实,于是便“宜将剩勇追穷寇”满世界追杀秦家妇孺和朱家老幼,沾亲带故六代九族无论男女一律杀灭。这可是血淋淋的斩草除根!

难怪,在我们惊讶秦始皇家族,朱元璋家族衰败的时候,更震惊的是我们找不到如此显赫庞大家族的后人!那些秦始皇家族,朱元璋家族,更多的赵匡胤家族,李世民家族等,他们的后人都到哪里去了,都没有了,在“私有制”的弱肉强食中被斩草除根灭门绝户了!这就是“私有制”的邪恶,此时或许能更深地理解鲁迅所怒斥的“人吃人的社会”,它不仅是蚕食穷苦的劳动大众,那些自以为“聪明一世”,“威武一时”的“精英”“上等人”乃至国家君主,也未能幸免被吃掉的结局,而当这些所谓的“上等人”争到报应时,吃人的“私有制”以千倍万倍的恶毒,报应在“上等人”家族的后人身上,以灭门灭族的灾难展示着“私有制”“普世价值”的坑爹!

这就是“私有制”,坑爹坑爷,坑子坑孙的私有制!


四、包容财主的公有制

最有钱的皇室家族在“私有制”的关照下几乎都难以逃脱被灭门的结局,人类几千年的“私有制”历史无一例外地展示着:倡导“私有制”的“上等人”最终都被“私有制”所埋葬,而且埋得干净,葬得彻底,以灭门灭族的“裸退”回报着从历史长河窃取的短暂奢靡。

有没有幸运者呢?

还是有的,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私有制”剥削势力的代表溥仪幸运地躲过了被杀头之难。溥仪的侥幸恰好是因为“私有制”在中国的一次终结。

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宪法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立场上发生了根本变化,抛弃了中国历史沿用几千年的“私有制”,毛泽东要按共产党宗旨所确定的追求平等反对剥削压迫来规划新中国,老百姓要获得平等的人权,就必须有平等的财产权。由此新中国宪法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既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给国民平等的财产权,在公有制下,人一生下来就是这个集体的一员,就法定拥有集体生产资料财产的一部分,实现平等的财产权,由而理所当然地分享集体经济所提供的住房,医疗,教育等福利,享有平等的人权。

建立公有制为社会人权平等提供了制度保障!

夺得政权的劳动大众欣然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那些被打倒的地主资本家便心生疑虑,在这个公有制下,“人一生下来就是这个集体的一员,就法定拥有集体生产资料财产的一部分”,这“一员”是否包括曾今剥削过劳动大众的地主、资本家,甚至封建帝王呢?

在毛泽东眼里是包括的,换了其他人可能就不一定了。因为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带领穷苦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在让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同时,就力争地主与贫农一样分到一块能自食其力的土地。不搞斩尽杀绝,也给地主出路。毛泽东不主张把地主饿死,而是让他们活下去。理由是不要逼得他们造反,尽量减少对立面。穷人因为活不下去才革命,地主富农如果没法活对革命也是不利的。关键是要让他们活下去。革命是使穷人活得比过去好一些,富人活得比剥削人时差一些,但总归都要活下去,只有少数有血债的罪大恶极者除外,必须偿还血债。毛泽东对地主的仁慈,被当时共产党内的少数“彻底革命派”批判为“右倾”,指责毛泽东的革命“不彻底”,少数“彻底革命派”是要在肉体上消灭地主。而毛泽东则主张消灭地主阶级,但不消灭地主。只要把地主重新改造成劳动者自食其力,就可以了。

与那少数表面上表现的特别“革命”的“彻底革命派”比,毛泽东或许是善良仁慈得太多。溥仪正是遇到了毛泽东这个“右倾”的菩萨,才得以逃过杀头之灾,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重新做人,融入新中国集体,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公有制挽救了落入“私有制”坟墓中溥仪的肉体生命。

相比最有钱的人在“私有制”下,会被灭门的血光之灾,公有制对富人是有大恩大德!

社会另一类穷人——绝大多数的劳动大众对公有制有什么值得拥护的理由吗?

几千年的“私有制”社会,大多数的劳动大众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感召下,“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地“自由竞争”弱肉强食,追求个人的私利。绝大多数人追到了自己的私利吗?没有。大多数人追到的是牛马不如的生活。在只认钱的“私有制”社会,你没有钱,就赶出屋檐,任你露宿街头“私有制”视而不见;没有钱,就赶出医院,由你回家等死“私有制”装聋作哑;没有钱,就赶出校门,随你失学流浪“私有制”事不关己。此时,如果这个社会的权力“老大”微笑地对你说“以人为本”,你会感到他是多么的虚伪啊。“私有制”社会什么都讲钱,一切都在“以钱为本”,“老大”居然如此厚颜无耻,莫非他也是表演艺术专业的著名影帝?

公有制换了个做法,生产资料原本就应该是社会大家的,我们不争了,集体共同所有。只要是人,一生下来就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就法定拥有集体生产资料财产中的一部分,实现平等的财产权,由此生产资料所创造的企业利润,用于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福利。

公有制下获得住房的条件是什么?人,免费住。是人就要有房住,房子大小可能有异,但基本相差不大;

公有制下看病就医的条件是什么?人,医疗免费。是人病了医院就要收治,花再多的医药都在所不惜;

公有制下受教育的条件是什么?人,免费教育。是人读书学校就要义务培养,不仅不收学费,还补贴生活费。

在公有制下,处处体现人权,即便你是老弱病残幼,暂时没有,或已经丧失劳动能力,对社会的贡献很小,甚至可能是社会的“包袱”,你依然可以与健全的劳动者一样,享受这些社会福利。因为这是公有制赋予给每一个人法定的权利,不是谁个人的恩赐。公有制使国家政权机器一改长年的冷漠,送来久违的温馨,淡化了“国”,扩延了“家”,让历史长河航行几千年的“国”寻到了“家”的港湾。是啊,在家里哪个父母会把老幼残障赶出家门拒绝抚养?稍有人性的都会竭尽所能为家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公有制给人们家的感受。

此时再对比某“老大”常挂在嘴边的“以人为本”,我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科学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公有制为人们提供的生存保障,就像给每个人都上了保险,免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今天被生活折腾的心力交瘁的蚁族北漂是缺少安全感的,人们对生活保障的渴求是那么的强烈。而国家政府挂了偌大一块“社会主义”的营业执照,却不做公有制的社会“保险业务”,放任一些私人保险公司以“保险”的名头去掏大众的口袋。难免有人质疑“特色”的真实“本色”,就国家政府义务来说,还有比公有制更大的保险事业?就国家公民需要来说,还有比公有制更好的生活保障?

是不是,大家生活都有了保障,人们就没有动力拼命工作了,就开始“养懒汉”了呢?

中国的“改革”“精英”有个理论,强调人性自私,为自己干活才有劲,给别人打工就偷懒。笔者认为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正因为,人为自己干活才出力。在公有制企业里,人人都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是每个劳动者自己的,大家为自己干活当然有动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自然是推动巨大。而“私有制”企业归少数几个老板所有,甚至一个资本家独占,绝大多数员工都是企业生产资料的外人,那么这些员工在企业里都是给别人干活打工,出工不出力是必然的!阳和平在毛泽东时代的公有制企业里工作,干劲冲天且不计报酬,十几年后他到“私有制”美国给资本家打工,美国工人教会了阳和平偷懒磨洋工,而且告诫阳和平必须磨洋工,否则其他工人会把你赶走的!在资本家的私人工厂里,人人都想方设法偷懒,可见“私有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有多大。

有“精英”把公有制嘲笑为“大锅饭”“平均主义”。

“大锅饭”或许有点像,大家都在公有制这同一口“大锅”里吃饭不搞特权“小灶”,没什么不好,而且人人都有吃的,正体现了社会的平等。但是,“平等”不等于“平均”。社会主义公有制对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人人平等地拥有,由企业利润提供的福利基本平等。但对生活资料的分配各有差异,对劳动成果“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这使得社会不同劳动个体按劳动的多少,可以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此时的社会在人人的生活具备保障的前提下,出现了收入的差异,有的人收入比别人高了,生活比别人更好了,但他凭借的是劳动,而不是剥削。所以在公有制下,只要勤劳,是完全可以过上比其他人好的生活,绝不是什么“平均主义”。如果不幸丧失了劳动能力,甚至无法再从事劳动工作,公有制社会也绝不会坐视不管,公有制义不容辞地依法为其提供生活福利保障。绝不搞什么“丛林法则”。

对比“私有制”“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自己私利“争”的头破血流,大家“争”成了丧失私利的穷光蛋。最终劳动大众“争”到的是牛马不如的生活。公有制换了个做法,生产资料原本就应该是社会大家的,我们不争了,集体公有。结果大家都享受到了住房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过上了没有后顾之忧的生活。实现了人人公平地享有私利,基本公正地均分私利。公有制守住了劳动大众的私利。

更重要的是公有制使人类社会由过去“私有制”为个人私利你死我活的争抢和厮杀中摆脱出来,开始相互关爱,共同协作,彼此包容的和睦相处和平发展的民主阶段。

那么劳动大众有什么理由拒绝科学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看来公有制无论对富人还是穷人,都是平等人性的,它尽可能地照顾到社会各类不同能力的人,给社会弱者以保护和生活保障,对曾有过失的剥削群体宽厚包容,为勤奋辛劳的工农和知识分子提供多劳多得的制度保障,使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安居乐业,人们可以凭劳动过的更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王海明 2013-6-19 07:32
世界観是唯心主義的,鼓吹“文化决定論”,因此対文化大革命也不会有正確的理解。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7 22:42 , Processed in 0.019852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