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毛泽东的历史不容篡改(二十三)上

2013-7-29 21:52|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717| 评论: 0|原作者: 水陆洲 |来自: 东方红网

摘要: 毛泽东的历史不容篡改(二十三)上时间:2013-07-29 10:59来源:东方红网作者:水陆洲点击:73 次(二十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第一部分原文摘录本书第三十二、三十三章论述了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可以分为几节来读。第一节二月中央工作会议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以后,毛泽东从“反修防修”的战略出发,决定在全国城乡发动一场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有一个发展过程。对毛泽 ...

第六节    讨论十年科学规划

十二月十六日,罗荣桓元帅在北京逝世。罗荣桓跟毛泽东的关系,是从参加一九二七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开始的。多少年来,毛泽东一直对他很敬重,很信任。噩耗传来,毛泽东沉浸在悲痛之中,吟成了一首悼念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鹦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罗荣桓去世的当天晚上,毛泽东同刘少奇、邓小平等在颐年堂听取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会议开始,他提议大家起立,为罗荣桓默哀。接着,他深情地讲了一段话。他说:罗荣桓同志是一九0二年生的。这个同志原则性强,表里如一,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他还说:党内要团结。党内不纯粹,这是社会现象。打麻将,即使“清一色”,还有一万、两万、三万的不同。党内有各色各样的人。要团结多数,做到比较一致。允许少数同志犯错误,公开犯错误也可以,不许秘密搞鬼。

然后,由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毛泽东不断插话。

当汇报到苏联撤走专家以后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更快了的时候,毛泽东高兴地说:这等于抗日时期何应钦不发饷,各根据地生产出来的比发的要多得多。他说:社会科学也要有一个十年规划。社会科学也要投一点资。有一本杂志叫《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中间停了很久,现在复刊了,复刊了就好。毛泽东很重视和喜欢自然科学,他更重视和喜欢社会科学。他批评《人民日报》登学术文章太少。一九六四年一月,在一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他曾提出,《人民日报》要发表学术方面的文章,包括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文章。他说,现在报上政治新闻太多,尽是送往迎来,这个会议那个会议。这些事情不登也困难,但可以少登。要多登学术方面的文章。为此,他专门作过批示:“《人民日报》历来不注重思想理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文章很少,自然科学文章更少,把这个理论阵地送给《光明日报》、《文汇报》和《新建设》月刊。这种情况必须改过来才好。现在他们有了改的主意了,请书记处讨论一下,并给他们解决干部问题为盼!”

当汇报到用二十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时,毛泽东强调说:“要有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

汇报说每年进口国外图书要花四百万美元,毛泽东嫌少了,说可以花一千万美元。他听说科学方面的文章、图书稿费较低,当即表示:“给科学家的稿费可以高一点。”在谈到十年科技规划要有三十亿投资时,毛泽东说:“每年三亿,不多嘛。”

谈到利用激光技术搞反导弹武器时,毛泽东说:“死光”,搞一批人专门去研究它。要有一小批人吃了饭不做别的事,专门研究这个。没有成绩不要紧。军事上除了进攻武器外,要注意防御问题的研究,也许我们将来在作战中主要是防御。攻击武器,比如原子弹的数量我们比不赢人家。战争历来都是攻防两手,筑城、挖山洞都是防嘛。秦始皇的万里长城,没有多大用处。要搞地下工厂、地下铁道,逐年地搞。

听完汇报,毛泽东讲了一段富有远见的话。他说:“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呢?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他又说:“科学研究有实用的,还有理论的。要加强理论研究,要有专人搞,不搞理论是不行的。要培养一批懂得理论的人才,也可以从工人农民中间来培养。我们这些人要懂得些自然科学理论,如医学方面、生物学方面。” 

第七节    提出“如果中国产生修正主义,你们也要反对”!

进入一九六四年,为国际反修而开展的中苏论战,和为国内防修而开展的社教运动,都进入高潮。毛泽东越来越把两者联结起来,并把主要注意力从国际反修转移到国内防修的问题上来。

一九六四年一月上旬,他在审阅中央统战部的一个文件时,加写了一段话:“如果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不能时刻提高警惕,不能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做得不深不透,各级领导权不是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而被修正主义者所篡夺,则我国还可能要走一段资本主义复辟的道路。”

一月五日,毛泽东会见日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听涛克己时,也谈到中国国内反修防修问题。
他说:“如果我们中国也像苏联那样搞,那末,有一天也要出修正主义。我们现在每隔几年要进行一次整风运动。最近我们有两个有关社会主义教育的文件,你可以看一看。人是会变化的,革命者也会发生变化。没有群众监督和揭露,他们可能进行贪污、盗窃,做投机生意,脱离群众。”“现在我们还不能说目前中国所采取的办法一定能够防止出修正主义。但修正主义要在中国占统治地位是很困难的。是否能够防止,要过几十年后再看。”“修正主义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旧社会母胎中的产物。就算没有赫鲁晓夫,难道苏联就不会出修正主义?我看很有可能。这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一定的社会阶层的反映。”

一月三十日,毛泽东在会见越南劳动党访苏代表团时,甚至向客人提出这样尖锐的问题:“如果中国产生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苏联产生了修正主义,你们反对。如果中国产生修正主义,你们也要反对。”这个话,他又反复地向日本共产党、新西兰共产党、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领导人讲过。

第八节    巡视各地社教运动

从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开始在全国宣讲“双十条”以来,毛泽东就一直关注着这件在他看来关系到反修防修的大事,抓住不放。一九六四年三月二十二日,他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一个通知,要求在全党组织干部宣讲队伍,把全党全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到底。通知提出:我党从一九六三年开始的全党全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必须进行到底。要把“双十条”在几年内分几次在城乡全党全民中宣读讲解,为此要组织宣讲队伍。“从中央委员到县委市委委员,与县一级相同的党委委员以及其他有相当文化和政治水平的同志,除年老体弱及有病者外,一律要使他们充当宣读员,至少一次到两次。避免不去的,叫作消极怠工分子。这样做,于己于人,好处极多,能使全党全民获得社会主义教育,首先是各级干部获得这种教育,免除官僚主义、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这个通知一下去,各级领导干部,从军队到地方,纷纷下乡宣讲“双十条”,形成高潮。

三月二十七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南下视察工作,继续了解农村社教情况,对运动中提出的问题作调查研究。三月二十八日,途经邯郸,毛泽东在这里停留了两天,召集山西、河北两省负责人和河北省五个地委的负责人开会,主要听取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的汇报。听说山西全省从去年十二月以来,在面上普遍宣讲了“双十条”:点上正在公社搞“四清”试点,毛泽东关切地问:“你们这样做,究竟妨碍了生产没有?生产情况如何?”并说:“每一步骤都要紧密结合生产。”当汇报到有人说阶级斗争是共产党挑起来的,毛泽东说:什么挑起来的呀,共产党是反映人民的要求。人民要求“四清”,反贪污、反浪费、反多吃多占、反对反革命破坏。因此才写了“五反”指示,才出了“双十条”,然后发下去,到工厂、农村去念,看他们赞成不赞成,有无修改。你说这些东西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主观挑起来的吗?说是共产党想出来的,为什么群众欢迎?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时,四类分子跃跃欲试。地主用归宗图教育他们的后代,还要搞阶级斗争,他们用送礼、美人计拉拢我们的干部,是谁挑起来的?阶级斗争确实存在。不能把没有说成有,也不能把有的说成没有。他了解到一些人想降低“四清”标准,贪多求快,立即表示:革命要革到底。我看从去年算起,至少要三年到四年,紧了不行。现在全国有点苗头,就是太急。要什么今年搞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明年要搞完,何必那么急。劲头上来了就急,我看宁可慢一点。无论“五反”也好,“四清”也好,时间长一点,搞好一点。急了就不能达到目的。当然也不是说要慢腾腾地搞,现在不是慢腾腾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在另一方面,就是太急。汇报中,陶鲁笳介绍了陈永贵的经验。说他们在依靠政治挂帅、防止出现高工分阶层问题上,解决得好。有制度,不繁琐,有差别,不悬殊。毛泽东第一次听到陈永贵这个名字,问道:“陈永贵是哪几个字?他识字不识字?你们有他的材料没有?《人民日报》那篇文章我没有看。”陈永贵领导大寨大队,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改变了那里的面貌,引起毛泽东极大的注意和兴趣。不久,他发出了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三月三十日,毛泽东到达郑州。他在这里召集西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陕西省委负责人李启明、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以及河南几个地委的负责人,开了两个下午的会,听取他们汇报。一开始,他接连提出几个问题: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搞粗一些好,还是搞细一些好?时间长一些好,还是短一些好?他说:中央最近发了一个指示,提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必须进行到底。要搞彻底,至少要三年到四年的时间。关于社教运动从何人手的问题,他在听了大家的议论后说:“现在各地做法不一样。看起来,一般的还是先解决人民内部问题,先解决‘四清’问题,然后再解决敌我问题为好。如果领导权被敌人篡夺了,就要先夺权,解决敌我问题。”毛泽东再次强调:“这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绝不能着急,一定要搞彻底,不要滑过去。两年不行搞三年,三年不行搞四年。过去民主革命没有搞彻底,现在要补课。社会主义革命如果滑过去,将来又要补课。”他要安徽、河南两省的负责人汇报黄河下游的排水问题。河南、河北、山东、苏北、皖北五个地区,由于以前执行以蓄为主的方针,下游各省到处筑坝,大雨一来水排不出去,地下水往上涨,土地盐碱化。他向两省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嘱咐说:“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不要再互相‘打仗’了。”毛泽东决定由谭震林召集五省主要负责人开会,解决这个问题。

四月二日,毛泽东来到武昌。当天下午,听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汇报。湖北当年计划百分之五十的社队完成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毛泽东问:“你们是不是要求太急了?这样做,会不会走过场?”又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做法,是从对敌斗争入手,还是从‘四清’人手?”了解了湖北的做法后,毛泽东提出.下一批是不是可以从干部洗澡放包袱搞“四清”人手?毛泽东还问王任重,你们是不是向群众宣讲过两个十条?王任重回答:“省委、地委、县委大多数同志都去宣讲过了。我自己还未去讲过。”毛泽东说:“你为什么不去?你又不老,又没有病,应当亲自向群众去宣讲两个十条。”

四月十日,毛泽东离开武昌,次日晨到达长沙。王任重随行。四月十八日,毛泽东听取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等人汇报。张平化告诉毛泽东,陶铸和王任重让他向主席请示一个问题,城市街道是否可以成立劳动人民协会,进行阶级划分。这个问题,四月五日在湖北的谈话中,王任重曾经提出过,毛泽东没有表态。这一次,他作了明确的回答:“我赞成。农村有阶级,工厂有阶级,城市无阶级,那是全民党、全民国家了。城市也有阶级,过去没有划就是了。”这样,社教运动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内容。

四月十九日,毛泽东到达南昌。二十一日,听取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等人汇报。杨尚奎认为,社教运动对干部的处理总的方针还是偏严了。毛泽东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搞好为主,不要赶时间。要多花些时间,工作队要经常进行整顿。不要冤枉人,又要教育人,把坏人搞出来,把坏人制服,“四不清”变成“四清”,不劳动变成劳动。领导要强,要依靠贫下中农群众,干部和群众密切团结。生产要发展。如果生产搞坏了,下降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就是失败了。我们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应当比土改时搞得更深入细致一些,因为土改时干部少,没有经验。以生产好坏衡量社教运动之成败,这是毛泽东一直强调的一个问题。

四月二十三日晨,毛泽东到达杭州。二十八日,听取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江华和省委其他负责人霍士廉、林乎加等人汇报。林乎加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们搞得慢一些,是全国最慢的。毛泽东说:那不要紧。你们经验不足, “无证民不信,不信民不从”。搞典型才有证据,才能说服人。林乎加提出,过两年“六十条”是否修改一下,他认为“六十条”对社办企业的劳力投入的限制有问题。毛泽东说:“是否暂时不改,到大多数公社、大队都有了社办企业或大队企业、公共积累,‘六十条’再承认既成事实。”他还说,自留地不要动,自留地生产的粮食不要算口粮。自由市场不要动。浙江还有恢复蚕桑、桐油、茶叶的问题,要订出计划。

从这两次谈话可以看出,毛泽东始终注意农业生产和农业政策的稳定,深刻记忆着“大跃进”中农业遭受破坏意味着什么。他总是担心搞社教而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在杭州过了“五一”节,五月二日到达上海。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准备回北京,主持中央工作会议。五月九日,接到北京电话,说李富春、李先念、谭震林、薄一波要来汇报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设想,因为这个问题要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讨论。李富春等的这次汇报,随着毛泽东北上的路线,从五月十日到十三日先后在南京、蚌埠、济南、天津连续进行。毛泽东就一些问题发表意见,除经济问题外,还谈了一些社教方面的问题。在汇报到依靠贫下中农问题的时候,毛泽东说:要依靠大多数,依靠贫下中农,把他们组织起来。看你站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这一边,还是站在百分之五的人那一边,要算这个基本账。他说:“我们这一辈子忘不了贫下中农,有时只要提醒一下就行了。干部子弟恐怕就会忘记了。我们许多人中间,地委书记也忘记了,他们现在丰衣足食了。”他嘱咐说:“你们做计划工作的也要注意绝大多数,注意贫下中农。”在谈到划阶级问题时,毛泽东说:“工业、农业、商业都要划阶级,学校、机关、军队、文化团体也要划阶级。此外,街道、小市镇也要划。划阶级主要是把坏分子清出来。阶级成分和本人表现要加以区别,重在表现,唯成分论是不对的。问题是,你是站在原来出身的那个阶级的立场上,还是站在改变了的阶级的立场上,即站在工人、贫下中农方面。又不能搞宗派主义,又要团结大多数。地富子弟要团结,连地主富农中的一部分人也要团结。反革命分子、破坏分子只要愿意改造,就应该要他们。我们在工厂中划阶级,主要是把那些国民党的书记长、反动军官、逃亡地主、地富反坏分子清查出来。并非查所有的人,并非主要为了查剥削阶级出身的技术人员。他们过去有的是为剥削阶级服务,只要现在表现好,就要信任他们。即使表现不大好,也要改造。这个问题,我是首先看了西安在工人中查阶级的报告才提出来的,去年转发了给大家。”毛泽东最后提出了搞好社会主义教育的四条标准:“第一,要看贫下中农是真正发动起来了,还是没有发动起来;第二,要看是增产,还是减产;第三,发现地、富、反、坏分子,是将矛盾上交,还是留在那里就地改造;第四,干部是参加了劳动,还是不参加劳动。”

毛泽东这几天谈话的意见,为即将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作了一些思想准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1 15:19 , Processed in 0.013712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